牛蒡收获用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3065发布日期:2020-03-17 14:0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牛蒡收获用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蒡收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牛蒡捆扎的牛蒡收获用打捆机。



背景技术:

牛蒡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药材,牛蒡收获后需要将其捆扎起来,以便于运输和后续的加工。目前在进行牛蒡捆扎时,通常是人工徒手进行,且扎带子的两头前需要向上提拉绳子以将牛蒡敦成型,这样捆扎后的牛蒡基本成圆柱形,可以便于搬运且不会散落。上述方式下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蒡收获用打捆机,用于辅助对牛蒡的打捆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牛蒡收获用打捆机,其特征是,它包括:

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的两块底板;

将两底板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单元,且在连接单元的作用下可以调节两块底板的间距;

c形结构的定型器,定型器设置在底板上方,在定型器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槽,在定型器的内侧壁设有与弧形槽连通的侧孔,侧孔内设有两根柔性的夹紧条;

扎带,扎带叠放在弧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与其中一个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一直杆、与另一个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直杆,第二直杆伸入第一直杆内侧一段且两者活动连接,在第一、第二直杆直接设置锁紧螺栓。

进一步地,在底板上固定有安装块,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均固定在安装块上。

进一步地,在定型器与底板之间设有一对第一支撑杆,两第一支撑杆呈八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在定型器与安装块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位于两第一支撑杆之间。

进一步地,在弧形槽内设有c形的顶板,在顶板与弧形槽侧壁之间设有弹片,扎带放置在顶板与定型器的内侧之间。

进一步地,扎带的第一端设有子扣,扎带的第二端设有母扣,子、母扣之间粘接连接。

进一步地,扎带的第一端设有插头,扎带的第二端设有插扣,插头与插扣之间卡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牛蒡收获用打捆机,一方面结构简单、便于收纳;另一方面,自动实现对牛蒡的定型,仅需将扎带两端固定在一起即可;最后,扎带的两端固定方便,可粘接或卡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扎带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定型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扎带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扎带示意图;

图8为两夹紧条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行走轮,12安装块,13第一直杆,14第二直杆,15锁紧螺栓,16第一支撑杆,17第二支撑杆,2定型器,21弧形槽,22缺口,23侧孔,24顶板,25弹片,3扎带,31子扣,32母扣,33插头,34插扣,4牛蒡,5夹紧条,51导入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底板1、连接单元、定型器2和扎带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底板1为平板且为承重部件,在底板的底部设有行走轮11,以便于整体的移动。在底板的顶部固定有安装块12,安装块为中空结构。底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底板相互独立。在第一个底板上的安装块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直杆13,在第二个底板上的安装块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直杆14,第一直杆为中空结构,第二直杆伸入到第一直杆内且与第一直杆滑动连接,在第一直杆的外壁上设有锁紧螺栓15,通过锁紧螺栓实现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的固定连接。第一直杆、第二直杆和锁紧螺栓构成了连接单元,连接单元的设置,一方面实现两个底板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可以调节两个底板之间的距离。

在底板的上方设有定型器2,为实现定型器与底板之间的固定连接,在底板与定型器之间设有两根呈“八”字形的第一支撑杆16。此外,还可以在定型器与安装块之间设置第二支撑杆17,以进一步增加定型器的稳定性。第二支撑杆位于两第一支撑杆之间。

如图4所示,定型器2为“c”形结构,定型器对应的圆心角介于270-320度之间,将两底板连接在一起后,两个定型器所在的竖直面平行设置。在定型器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槽21,如图3所示,在定型器的外壁上设有两个缺口22,缺口与弧形槽连通且与定型器的开口连通。在定型器的内壁上设有侧孔23,侧孔与弧形槽连通,侧孔的设置使得弧形槽与定型器的内侧连通。在侧孔内设有一对夹紧条5,如图8所示,夹紧条也为c形结构,第一个夹紧条与侧孔的前侧壁贴紧并固定,第二个夹紧条与侧孔的后侧壁贴紧并固定,两夹紧条之间具有缝隙或者两夹紧条接触,夹紧条为海绵。夹紧条的外壁上设有导入面51,两夹紧条上的导入面围成一个横截面为v形的凹槽。在弧形槽内设有圆弧形的顶板24,顶板的圆心角小于定型器,这样整个顶板置于弧形槽内。在弧形槽的内壁上设有三个弹片25,弹片为金属片,弹片的第一端与弧形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弹片的第二端与顶板的外壁接触,在弹片的作用下顶板向定型器的内侧靠近,顶板也为弹性件。使用时,在顶板与定型器的内侧之间放置扎带3,放满扎带后顶板的形状与将扎带全部抽出后的顶板形状不同。如图1所示,将扎带放置在顶板与定型器之间后,将扎带的末端穿过缺口并使得扎带末端置于定型器外侧。

如图6所示,在扎带的第一端设有子扣31,在扎带的第二端设有母扣32,将子扣与母扣粘接后便可以实现对牛蒡的捆扎。

如图7所示,在扎带的第二端设有插头33,在扎带的第二端设有插口34,将插头与插扣插接在一起后也可以实现对牛蒡的捆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进行描述:

(1)调节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得两定型器之间的距离与待捆扎牛蒡长度相适应(适应:牛蒡的两端应伸出定型器5-20cm);

(2)如图5所示,将牛蒡放置在两定型器之间;

(3)将扎带从定型器内拉出,将扎带的两端粘接或卡接在一起即可。在此过程中,扎带从定型器内移出时,扎带穿过两夹紧条后移出定型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