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7302发布日期:2019-12-31 14:0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苗木质量对造林成活率及林木早期生长至关重要。育苗装置是影响苗木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优良的育苗装置除了能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外,还应具有经济、环保、耐用等特性。目前,林木育苗装置主要有塑料育苗袋、无纺布育苗袋、塑料育苗穴盘/盒等类型。在生产过程中,此类育苗装置多是直接摆放在地面上,易导致基质通风透气性差、雨天积水、窝根、烂根机率增多。而且在苗木生长后期,根系常穿透育苗装置延伸至泥地下呈纵横交错状,相邻的苗木还可能发生串根现象,如直接出圃,不仅增加起苗的难度,也对苗木根系造成很大损伤。为此,在苗木出圃前常需进行人工断根和根系修剪,大大增加了育苗成本。这些都已成为优质壮苗规模化生产的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人工修根以及窝根、串根问题的育苗装置。

一种育苗装置,包括:

育苗基架,包括托杯面板、支脚及育苗杯架,所述托杯面板上设有多个置物孔,所述支脚和所述育苗杯架设于所述托杯面板的底部,所述育苗杯架为多个且对应各所述置物孔设置;及

育苗杯,其杯底为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且所述育苗杯的杯底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育苗杯用于置放于所述育苗杯架上,所述杯底设有第一透气孔的部分露出于所述育苗杯架,且所述育苗杯的杯底与所述支脚远离所述托杯面板的端部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育苗杯的上沿露出于所述托杯面板的上表面。

上述育苗装置的育苗基架及育苗杯相互独立,装填育苗基质时,可先将育苗杯取出装填,然后再将装填好的育苗杯置于育苗基架上,也可先把育苗杯放置在育苗杯架上,然后直接倒入育苗基质,从而可有效提高育苗基质装填效率。且育苗杯具有锥形结构的杯底露出于育苗杯架,杯底的第一透气孔能够保持育苗基质的良好通透性,锥形的育苗杯底能够引导苗木根系往下延伸,防止苗木发生窝根或盘根现象,当根系延伸至杯底的第一透气孔时,因无营养物质而实现空气断根。

采用上述育苗装置育苗时,将育苗杯置放于育苗杯架上,育苗杯的上沿露出于托杯面板的上表面,以方便取出育苗杯;杯底设有第一透气孔的部分露出于育苗杯架,且育苗杯的杯底与支脚远离托杯面板的端部之间具有间距,如此各育苗杯与地面之间、各育苗杯之间均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可以使育苗杯周边及杯底有足够的空气流动,使苗木不会穿透育苗杯长到泥地里,同时避免苗木间发生串根现象,实现了空气修根的目的,降低了人工断根和根系修剪的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育苗杯架包括平行且间隔相对设置的多个连接环、支承件及连接多个所述连接环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连接于所述托杯面板的底部,且所述支承件设于最远离所述托杯面板的连接环上以用于支承所述育苗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件为支承条,所述支承条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承条间隔设于最远离所述托杯面板的连接环内且其两端分别与该连接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为方形环、六角环或圆环,所述育苗杯的杯身为方柱形、六棱柱形或圆柱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育苗杯的杯底为方锥形、六棱锥形或圆锥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杯面板为方形,各所述置物孔在所述托杯面板上呈阵列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育苗基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于所述支脚和所述托杯面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育苗杯的杯身靠近所述杯底的侧壁设有第二透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气孔沿所述杯身的周向成行分布,且相邻两行的所述第二透气孔相互错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育苗杯为硬质塑料育苗杯或防水纸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育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育苗装置的育苗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育苗基架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育苗基架的育苗杯架的结构图;

图5为图1所示育苗装置的育苗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实施例的育苗装置10,包括育苗基架100及育苗杯200。

请参阅图2及图3,育苗基架100包括托杯面板110、支脚120及育苗杯架130。托杯面板110上设有多个置物孔111,支脚120和育苗杯架130设于托杯面板110的底部。育苗杯架130为多个且对应各置物孔111设置。

请参阅图5,育苗杯200包括杯身210及杯底220,该育苗杯200的杯底220为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且育苗杯200的杯底220设有第一透气孔221。继续参阅图1,育苗杯200用于置放于育苗杯架130上,当育苗杯200置放于育苗杯架130上时,杯底220设有第一透气孔221的部分露出于育苗杯架130,且育苗杯200的杯底220与支脚120远离托杯面板110的端部之间具有间距,育苗杯200的上沿露出于托杯面板110的上表面。

上述育苗装置10的育苗基架100及育苗杯200相互独立,装填育苗基质时,可先将育苗杯200取出装填,然后再将装填好的育苗杯200置于育苗基架100上,也可先把育苗杯200置于育苗基架100上,然后直接倒入育苗基质,从而可有效提高育苗基质装填效率。且育苗杯200具有锥形结构的杯底220露出于育苗杯架130,杯底220的第一透气孔221能够保持育苗基质的良好通透性,锥形的育苗杯底220,能够引导苗木根系往下延伸,防止苗木发生窝根或盘根现象,当根系延伸至杯底220的第一透气孔221时,因无营养物质而实现空气断根。

采用上述育苗装置10育苗时,将育苗杯200置放于育苗杯架130上,育苗杯200的上沿露出于托杯面板110的上表面,以方便取出育苗杯200;杯底220设有第一透气孔221的部分露出于育苗杯架130,且育苗杯200的杯底220与支脚120远离托杯面板110的端部之间具有间距,如此各育苗杯200与地面之间、各育苗杯200之间均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可以使育苗杯200周边及杯底220有足够的空气流动,使苗木不会穿透育苗杯200长到泥地里,同时避免苗木间发生串根现象,实现了空气修根的目的,降低了人工断根和根系修剪的成本。

此外,由于上述育苗装置10的育苗基架100及育苗杯200相互独立,可以在育苗过程中随时对育苗杯200中的苗木进行密度或高矮调整,实现对光照、湿度或生长空间的合理利用,还能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适时调整苗木的管理措施,实现苗木分级管理目的,有效促进苗木质量的统一。此外,育苗杯架130还可根据需要用于放置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塑料育苗袋或无纺布育苗袋/筒,有效解决此类育苗容器存在的基质积水、烂根、窝根以及人工修根等问题。经过实践,采用上述育苗装置10培育的苗木根系十分发达,而且发达的根系能紧紧包裹住育苗基质,在起苗时可以完整脱离育苗杯200,实现不需要育苗容器植树造林的目的。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托杯面板110为方形,各置物孔111在托杯面板110上呈阵列分布。具体地,各置物孔111在托杯面板110上呈多行均匀排布。

请继续参阅图1,进一步地,育苗基架100还包括加强板140,加强板140连接于支脚120和托杯面板110之间。具体地,加强板140为弧形板。

可理解,育苗基架100、育苗杯200和育苗杯架130的大小和高度,均可依据实际需要做出调整。可理解,相邻育苗杯架130之间具有间隔,互不相连。可理解,育苗杯架130的内径要大于育苗杯200的外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育苗杯架130底部的圆环离支脚120远离托杯面板110的端部的距离(支脚120设于地面上时,即离地面的距离)大于3cm。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育苗杯架130包括平行且间隔相对设置的多个连接环131、支承件132及连接多个连接环131的连接条133,连接条133连接于托杯面板110的底部,且支承件132设于最远离托杯面板110的连接环131上以用于支承育苗杯200。如此该框架结构的育苗杯架130可最大限度地保证育苗杯架130上的育苗杯200的良好通透性。

进一步地,支承件132为支承条,支承条为两个,两个支承条间隔设于最远离托杯面板110的连接环131内且其两端分别与该连接环131连接。育苗杯200的杯底220固定于两个支承条之间,该结构简单实用。

具体地,两个支承条平行设置。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承件132也可为环形,该环形的内径小于育苗杯200的杯身210的外径即可。

进一步地,连接环131可为方形环、六角环或圆环等形状;相应的,育苗杯200的杯身210优选为方柱形、六棱柱形或圆柱形等形状。进一步地,育苗杯200的杯底220也优选为方锥形、六棱锥形或圆锥形。进一步地,置物孔111也优选为方形、六角形或圆形。可理解,形状可根据需要选择,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环131为圆环,育苗杯200的杯身210为圆柱形,杯底220为圆锥形,置物孔111为圆形。

可理解,连接环131的数量不限。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连接环131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最靠近托杯面板110的连接杯与托杯面板110连接。

请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育苗杯200的杯身210靠近杯底220的侧壁设有第二透气孔211。第二透气孔211可与第一透气孔221同时作用,促进苗木侧根发育和生长,起到辅助实现空气修根的目的。

进一步地,第二透气孔211沿杯身210的周向成行分布,且相邻两行的第二透气孔211相互错开设置。如此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第二透气孔211的透气性能。进一步地,第二透气孔211的孔径小于第一透气孔221的孔径。可理解,第二透气孔211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要做出调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透气孔221的孔径为1.0cm~1.5cm,第二透气孔211的孔径为0.2cm~0.3cm。可理解,第一透气孔221及第二透气孔211的孔径也可可依据实际需要做出调整。

可理解,育苗杯200的上端开口。进一步地,育苗杯200为硬质材料制成,例如可为硬质塑料育苗杯200或防水纸杯。具体地,育苗杯200可为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材质的育苗杯200,也可选择具防水功能的木浆纸。育苗基架100可为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材质的基架。采用这些材质的育苗杯200及育苗基架100,价格低廉、简单易得并可重复利用,实现了经济、高效、环保育苗造林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