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态养鸡的放养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3630发布日期:2020-01-07 07:48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生态养鸡的放养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生态养鸡的放养栏。



背景技术:

生态养鸡,是说用生态养殖的方式生产和饲养鸡群,这样的鸡和鸡蛋营养价值高,口感更好,而且鸡肉和鸡蛋中的药物残留比较少,对人体的危害更小,所以近几年生态养鸡逐渐开始兴起,生态养殖的鸡可以自由啄食和活动,活动量比较大,加快了体内循环和消化,更加提高了免疫功能,肉质会更加紧嫩,吃起来口感更好,生态养鸡管理至关重要,主要任务是防止鸡外逃,需要在鸡活动的范围外侧圈上放养栏,这些放养栏大多是用螺栓将多个铁网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固定区域,这样的连接方式在安装放养栏时需要多次反复拧拉螺栓,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态养鸡的放养栏,具备省时省力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放养栏在安装时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生态养鸡的放养栏,包括支架、铁网、六个移动装置和六个固定装置,六个所述移动装置和六个所述固定装置均分为三组,每组两个所述移动装置的相对一侧分别与支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每组两个所述固定装置的相对一侧分别与支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箱、转杆、主动齿轮、限位块、转块、两个连接块、转动杆、从动齿轮、滑槽和活动杆,每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箱的相对一侧与支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外侧贯穿第一固定箱且与第一固定箱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外侧贯穿主动齿轮且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顶部与转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的相背一侧分别与第一固定箱的内顶部和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贯穿两个连接块且与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靠近支架的一侧与转动杆远离主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插槽、第二固定箱、滑杆、滑块、两个卡杆、两个升降杆、活动板、滑动块、两个卡槽和槽口,所述固定块位于第一固定箱的后方,每组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一侧与支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插槽开设于固定块远离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箱的外侧贯穿固定块且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固定箱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侧分别贯穿滑块和活动板且与滑块和活动板活动连接,所述滑块和活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固定箱内壁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正面与滑动块的背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贯穿从动齿轮且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开设于第一固定箱远离支架的一侧且延伸至第一固定箱靠近固定块的一侧,所述活动杆的外侧与滑槽的内侧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一固定箱的内部,所述转杆的外侧贯穿限位块且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箱的内顶部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杆的顶部与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杆的外侧贯穿第二固定箱且与第二固定箱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的底部与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开设于第二固定箱的正面,所述滑动块的外侧与槽口的内侧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基于生态养鸡的放养栏,通过设置了转块、转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动杆、活动杆、卡杆和卡槽,向上拉动滑动块,使卡杆向远离卡槽的方向运动直至运动至第二固定箱的内部后,将铁网的网格的放置在固定块和第一固定箱之间后,转动转块,在主动齿轮的带动下,活动杆向插槽所在的方向运动,直至进入插槽后,向下拉动滑动块,使卡杆插入到卡槽内,完成对铁网的安装,整个安装过程省时省力,不必反复拧拉螺丝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2、该基于生态养鸡的放养栏,通过设置了滑杆、滑块、升降杆和活动板,滑块和活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固定箱内壁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使滑动块在带动卡杆向下运动的时候能精确的插入到卡槽内,使卡杆对活动杆的卡接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杆的背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箱的正视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支架、2铁网、3移动装置、31第一固定箱、32转杆、33主动齿轮、34限位块、35转块、36连接块、37转动杆、38从动齿轮、39滑槽、310活动杆、4固定装置、41固定块、42插槽、43第二固定箱、44滑杆、45滑块、46卡杆、47升降杆、48活动板、49滑动块、410卡槽、411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5,一种基于生态养鸡的放养栏,包括支架1、铁网2、六个移动装置3和六个固定装置4,铁网2为市场上常见的网格状,放养栏由多个支架1和铁网2相互连接组合而成的,支架1底端为尖端设置,便于插入到地面上,六个移动装置3和六个固定装置4均分为三组,每组两个移动装置3的相对一侧分别与支架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每组两个固定装置4的相对一侧分别与支架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移动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箱31、转杆32、主动齿轮33、限位块34、转块35、两个连接块36、转动杆37、从动齿轮38、滑槽39和活动杆310,每组两个第一固定箱31的相对一侧与支架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转杆32的外侧贯穿第一固定箱31且与第一固定箱31活动连接,转杆32的外侧贯穿主动齿轮33且与主动齿轮33固定连接,转杆32的顶部与转块35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连接块36的相背一侧分别与第一固定箱31的内顶部和内顶部固定连接,转动杆3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贯穿两个连接块36且与连接块36活动连接,活动杆310靠近支架1的一侧与转动杆37远离主动齿轮33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杆37的外侧贯穿从动齿轮38且与从动齿轮38固定连接,主动齿轮33与从动齿轮38啮合连接,滑槽39开设于第一固定箱31远离支架1的一侧且延伸至第一固定箱31靠近固定块41的一侧,活动杆310的外侧与滑槽39的内侧活动连接,限位块34位于第一固定箱31的内部,转杆32的外侧贯穿限位块34且与限位块34固定连接,限位块34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箱31的内顶部搭接,通过设置了转块35、转杆32、主动齿轮33、从动齿轮38、转动杆37、活动杆310、卡杆46和卡槽410,向上拉动滑动块49,使卡杆46向远离卡槽410的方向运动直至运动至第二固定箱43的内部后,将铁网2的网格的放置在固定块41和第一固定箱31之间后,转动转块35,在主动齿轮33的带动下,活动杆310向插槽42所在的方向运动,直至进入插槽42后,向下拉动滑动块49,使卡杆46插入到卡槽410内,完成对铁网2的安装,整个安装过程省时省力,不必反复拧拉螺丝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块41、插槽42、第二固定箱43、滑杆44、滑块45、两个卡杆46、两个升降杆47、活动板48、滑动块49、两个卡槽410和槽口411,固定块41位于第一固定箱31的后方,每组两个固定块41的相对一侧与支架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插槽42开设于固定块41远离支架1的一侧,第二固定箱43的外侧贯穿固定块41且与固定块41固定连接,滑杆4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固定箱43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固定连接,滑杆44的外侧分别贯穿滑块45和活动板48且与滑块45和活动板48活动连接,滑块45和活动板48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固定箱43内壁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活动板48的正面与滑动块49的背侧固定连接,卡杆46的顶部与滑块45的底部固定连接,卡杆46的外侧贯穿第二固定箱43且与第二固定箱43活动连接,升降杆47的底部与滑块45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杆47的顶部与活动板48的底部固定连接,槽口411开设于第二固定箱43的正面,滑动块49的外侧与槽口411的内侧活动连接,通过设置了滑杆44、滑块45、升降杆47和活动板48,滑块45和活动板48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固定箱43内壁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使滑动块49在带动卡杆46向下运动的时候能精确的插入到卡槽410内,使卡杆46对活动杆310的卡接效果更好。

在使用时,向上拉动滑动块49,使卡杆46向远离卡槽410的方向运动直至运动至第二固定箱43的内部后,将铁网2的网格的放置在固定块41和第一固定箱31之间后,转动转块35,在主动齿轮33的带动下,活动杆310向插槽42所在的方向运动,直至进入插槽42后,向下拉动滑动块49,使卡杆46插入到卡槽410内,完成对铁网2的安装。

该基于生态养鸡的放养栏,通过设置了转块35、转杆32、主动齿轮33、从动齿轮38、转动杆37、活动杆310、卡杆46和卡槽410,向上拉动滑动块49,使卡杆46向远离卡槽410的方向运动直至运动至第二固定箱43的内部后,将铁网2的网格的放置在固定块41和第一固定箱31之间后,转动转块35,在主动齿轮33的带动下,活动杆310向插槽42所在的方向运动,直至进入插槽42后,向下拉动滑动块49,使卡杆46插入到卡槽410内,完成对铁网2的安装,整个安装过程省时省力,不必反复拧拉螺丝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其次,该基于生态养鸡的放养栏,通过设置了滑杆44、滑块45、升降杆47和活动板48,滑块45和活动板48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固定箱43内壁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使滑动块49在带动卡杆46向下运动的时候能精确的插入到卡槽410内,使卡杆46对活动杆310的卡接效果更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