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电锯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6770发布日期:2019-12-13 17:11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蔗电锯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硬质植物剪断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电锯刀。



背景技术:

在甘蔗有性杂交的实验中,需要从蔗地里砍下带有甘蔗花的甘蔗上枝,这时不需要砍整株甘蔗,一般从甘蔗中部剪断。由于砍的位置离地面较高,用枝剪需要一个人扶住甘蔗上枝,另一个人双手拿枝剪剪断甘蔗,这种剪断方式很费力,需要操作人员也多,效率低。因此,对于剪断位置较高的甘蔗时,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剪断方便、快速的刀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甘蔗电锯刀,操作便捷、快速,还可以剥甘蔗叶,本装置具有多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甘蔗电锯刀,包括电机装置、锯轮和机杆,所述电机装置设有传动轴,所述电机装置为“l”形状,电机装置一端通过传动轴连接锯轮、另一端连接机杆,所述机杆内设有蓄电池,其中,机杆为弯曲状,弯曲弧度为40~70°,所述机杆底端还连接手柄,所述手柄内侧设有套环、底部设有充电口;所述电机装置底部设有旋钮装置,所述旋钮装置连接伸缩剥叶刀。

一种甘蔗电锯刀,使用电压为6~12v,保证锯轮转速高,快速切割甘蔗,且持续工作时间长。

本电锯刀用于割据需要带有花的那一截甘蔗,一般从甘蔗中部剪断。一手握紧手柄,一手扶持甘蔗上枝后,用手握手柄的拇指按下启动键,其次缓缓的将锯轮割据甘蔗,一次性割断。有时甘蔗上叶子较多,阻碍人手握住甘蔗,这时将伸缩剥叶刀旋转、拉出、拧紧,此时关闭电锯刀,手握住手柄后,将需要剥掉的蔗叶剥掉即可。

优选的,所述机杆尾部上设有启动键。

优选的,所述手柄为内凹型柱体,手握时舒适,也起到防滑作用。

优选的,所述锯轮直径为10~15cm,一般甘蔗直径大概在3~6cm,锯轮半径大于甘蔗直径时容易一次割断甘蔗,减少割据时间。

优选的,所述手柄与所述传动轴位置呈平行状态,手柄与传动轴在一个平面上呈平行状态,手掌紧握手柄时,锯轮与甘蔗呈垂直状态,切割时快速、省力。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充电电极通过线路贯穿手柄连接到充电口,供电电极连接到电机装置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在剪断甘蔗上枝时,本装置能快速切割甘蔗,省时省力,相比手持刀砍蔗效率明显提升。

2:本装置锯轮与手柄呈平行状态设计,根据人体手臂力学原理,握紧手柄向前平移装置切割时,此操作为手臂最舒适、最省力的状态。

3;切割甘蔗时,遇到先需要处理的蔗叶,可旋转、拉出、拧紧伸缩剥叶刀,手握手柄往下摆动本装置即可完成剥叶。

4:本装置充电方便,重量轻,易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号为:1-锯轮,2-电机装置,3-蓄电池,4-机杆,5-启动键,6-手柄,7-充电口,8-套环,9-旋钮装置,10-伸缩剥叶刀,11-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甘蔗电锯刀,包括电机装置2、锯轮1和机杆4,所述电机装置2设有传动轴11,所述电机装置2为“l”形状,电机装置2一端通过传动轴11连接锯轮1、另一端连接机杆4,所述锯轮1直径为10~15cm,所述机杆4内设有蓄电池3,蓄电池3电压为6~12v,其中,机杆4为弯曲状,弯曲弧度为40~70°,所述机杆4底端还连接手柄6,所述手柄6为内凹型柱体,手柄6内侧设有套环8、底部设有充电口7,套环8起到防滑、脱手的作用;所述电机装置2底部设有旋钮装置9,所述旋钮装置9连接伸缩剥叶刀10,用于甘蔗的简单剥叶。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一种甘蔗电锯刀,包括电机装置2、锯轮1和机杆4,所述电机装置2设有传动轴11,所述传动轴11高度为10~15cm,锯轮1切割时,防止锯轮1切断甘蔗前电机装置2前端就碰到甘蔗;所述电机装置2为“l”形状,电机装置2一端通过传动轴11连接锯轮1、另一端连接机杆4,所述机杆4底部连接手柄6,所述手柄6与所述传动轴11位置呈平行状态,所述机杆4尾部上设有启动键5;所述机杆4内设有蓄电池3,电压为6~12v,所述蓄电池3充电电极通过线路贯穿手柄6连接到充电口7。

本电锯刀用于割据需要带有花的那一截甘蔗,一般从甘蔗中部剪断。一手握紧手柄6,一手扶持甘蔗上枝后,用手握手柄6的拇指按下启动键5,其次缓缓的将锯轮1割据甘蔗,一次性割断。有时甘蔗上叶子较多,阻碍人手握住甘蔗,这时将伸缩剥叶刀10旋转、拉出、拧紧,此时关闭启动键5,手握住手柄6后,将需要剥掉的蔗叶剥掉即可。

本实用新型针对剪断甘蔗上枝困难的现象设计出本电锯刀,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省力且能快速切割,大大提高了剪断效率。当然,本装置也可应用于其他类似于甘蔗硬度作物的切割。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