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茨藻快速繁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0900发布日期:2019-12-27 14:05阅读:1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茨藻快速繁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茨藻快速繁殖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茨藻,又名鳜鱼草,属茨藻科,茨藻属,一年生沉水草本植物。植株多汁,较粗壮,呈黄绿色至墨绿色,有时节部褐红色,质脆,极易从节部折断;株高30-100厘米,或更长,茎粗1-4.5毫米,节间长1-10厘米,或更长;分枝多,呈二叉状,常具稀疏锐尖的粗刺,刺长1-2毫米。叶近对生和3叶假轮生,于枝端较密集,无柄。花黄绿色,单生于叶腋;雄花长约5毫米,直径约2毫米,具1瓶状佛焰苞;花被片1,2裂;雄蕊1枚,花药4室;花粉粒椭圆形;雌花无被,裸露;雌蕊1枚,椭圆形。瘦果黄褐色,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种皮质硬,易碎;外种皮细胞多边形,凹陷,排列不规则。生于池塘、湖泊和缓流河水中,常成群落生长,生长于水中0.5-3米或更深,海拔可达2690米。全草可作绿肥和鱼、鹅、鸭饲料,也有研究将其作为除藻剂和水体富营养化修复的先锋物种。然而由于大茨藻质地较脆,在移栽过程中极易在节部折断,对操作工人的技术纯熟度要求较高。而大茨藻的节部的留存,恰好是其移栽成活的关键。在实际培育过程中,往往造成成活率较低,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茨藻快速繁殖的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大茨藻进行培育时,容易导致植株被折断而造成成活率较低的问题。

一种大茨藻快速繁殖的装置,包括前箱体和后箱体,所述前箱体和所述后箱体内均设置有若干隔断,所述隔断均匀设置在所述前箱体和所述后箱体内,所述前箱体和所述后箱体的每个所述隔断的底壁上均设置有钻土器,所述钻土器呈上端开口的空心半圆锥体结构,每个所述钻土器上均设置有一海绵块,所述前箱体与所述后箱体相闭合时,相对应的两个所述钻土器形成一圆锥体,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海绵块相互贴合。

更优地,所述前箱体与所述后箱体相对的侧面上对应的位置均嵌设有磁铁。

更优地,所述前箱体和所述后箱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更优地,所述海绵块呈半球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茨藻快速繁殖的装置,海绵块具有质地柔软的特性,可以很好的保护植株,避免由于外部力量较大导致植株折断,通过钻土器可以直接挖设移栽穴,全程没有较大的外力施加,避免传统的移栽方式需要人力将植株插入培养土造成受力不均而导致折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茨藻快速繁殖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茨藻快速繁殖的装置的前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茨藻快速繁殖的装置的前箱体与后箱体合并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箱体,2、后箱体,3、第一把手,4、第二把手,5、磁铁,6、钻土器,7、海绵块,8、隔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茨藻快速繁殖的装置,包括前箱体1和后箱体2,如图2所示,所述前箱体1和所述后箱体2内均设置有若干隔断8,所述隔断8均匀设置在所述前箱体1和所述后箱体2内,所述前箱体1和所述后箱体2的每个所述隔断8的底壁上均设置有钻土器6,所述钻土器6呈上端开口的空心半圆锥体结构,每个所述钻土器6上均设置有一海绵块7,所述前箱体1与所述后箱体2相闭合时,相对应的两个所述钻土器6形成一圆锥体,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海绵块7相互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前箱体1与所述后箱体2相对的侧面上对应的位置均嵌设有磁铁5。

进一步地,所述前箱体1和所述后箱体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把手3和第二把手4。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块7呈半球形。

栽种前,对大茨藻植株进行预处理。具体步骤主要是:(1)大茨藻植株采集;(2)大茨藻植株处理:在装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大茨藻,去除植株上的水绵等附着物,再将大茨藻浸泡于1%的高锰酸钾溶液1分钟,取出后用自来水清洗3遍(每遍均换新的自来水),将大茨藻切断成5~10cm的断枝,切断处距茎节2~3cm,且保证每段断枝中至少含有1个茎节,将这些断枝浸泡于生根粉溶液中30分钟;(3)底泥制备:在塑料盒(高度>20cm)底部均匀铺一层约15cm厚的陆地泥(避免水生杂草的生长),加水浸泡混匀,去除瓦砾、石块,待土壤充分软化后,再在上面铺一层0.5cm厚的细沙;(4)栽种:将步骤(2)中的断枝(切断端)缓慢夹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将装置垂直插入底泥中,取出装置,植株种植于土壤表层,且底泥刚好没过茎节处。

装置在具体使用时,拉开第一把手3与第二把手4,将前箱体1与后箱体2分离,将前箱体1平放于地面,箱体内部朝上,将植株断枝平放于由隔断8与隔断8或隔断8与箱体所形成的空间内,植株切断处至茎节部分置于钻土器6中,使海绵包裹住植株的茎节,将后箱体2上磁铁5对准前箱体1上磁铁5,使后箱体2和前箱体1通过磁铁5吸引紧密闭合,手持第一把手3与第二把手4,垂直提起第一把手3与第二把手4,并将种植装置插入土壤中,使钻土器6刚好埋入土壤中,然后向外拉开第一把手3与第二把手4,将前箱体1和后箱体2分离,并分别向上提起前箱体1和后箱体2,前箱体1和后箱体2离开土壤,植株茎节刚好埋于表层土中。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