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0277发布日期:2020-01-14 23:0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黑水虻,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原产于美洲,目前为全世界广泛分布。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已广布于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北等地。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

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309535.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过湿畜禽粪便的黑水虻养殖盒及黑水虻养殖装置。所述用于过湿畜禽粪便的黑水虻养殖盒,包括盒壁、底网、支撑腿、用于承接所述底网漏下的水的导流板,所述底网的孔径为0.2~0.7mm,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底网下方。含水量过大的畜禽粪便能够直接投入黑水虻养殖盒,底网能够将畜禽粪便中的过量的水漏下,漏下的水能被导流板接住,含水量减小后的畜禽粪便能够直接饲养黑水虻幼虫;而且,底网具有通风透气的效果,能够增加粪料内部的氧气供应,加快幼虫取食,粪虫不会板结,方便进行粪虫筛分,且底网的孔径为0.2~0.7mm,孔径大小合适,不会漏下黑水虻幼虫或粪料。但是,黑水虻幼虫可能爬出盒壁,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抓取,导致养殖的产率相对较低,并且养殖过程中幼虫化蛹过后需要将其分离出来,这个分离过程较为麻烦,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装置并没有解决此类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期望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能够防止黑水虻幼虫爬出,并且在幼虫化蛹过后分离养殖装置简单快捷。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包括支架、加长框和底网;

所述支架的四角上均竖直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插接加长框的第一矩形插槽,所述支架上相应位置处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第一矩形插槽相互贯通,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柱,所述螺柱上设有螺母;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二矩形插槽,且所述第二矩形插槽相对第一矩形插槽更靠近支架的上表面中心;所述支架上位于上表面的正下方倾斜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承接底网上漏下的水;

所述加长框的底部设有用于插接在第一矩形插槽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加长框通过第一连接部插接在第一矩形插槽上;

所述底网的底面四边上设有用于插接在第二矩形插槽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底网通过第二连接部插接在所述第二矩形插槽上;所述底网的上表面四角上均直设有立杆,所述立杆上设有吊环。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有锁紧装置。

优选地,所述螺柱的底部设有紧固部,所述紧固部与加长框接触的面积大于螺柱的横截面面积。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的两侧均设有挡板。

优选地,所述底网采用可承重的金属网制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装置上设置的加长框可拆卸,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黑水虻幼虫更换不同型号的加长框,以起到防止幼虫爬出的作用;

(2)养殖过程中幼虫化蛹过后需要将其分离出来,仅需要通过底网上的吊环将其从第二矩形插槽中吊出即可,分离十分方便快捷

(3)能够将畜禽粪便中的过量的水分漏下,并通过导流板排出,底部通风透气,能够增加粪便背部的氧气供给,加快幼虫取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中的加长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中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中的底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中加长框安装在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包括支架1、加长框2和底网3;

如图1所示,支架1的四角上均竖直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插接加长框2的第一矩形插槽8,所述支架1上相应位置处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第一矩形插槽8相互贯通,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柱11,所述螺柱11上设有螺母13,这样通过螺柱11与螺母13在螺纹孔内的运动可以起到固定加长框2的作用;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二矩形插槽7,且所述第二矩形插槽7相对第一矩形插槽8更靠近支架1上表面中心;所述支架1上位于上表面的正下方倾斜设有导流板5,所述导流板5用于承接底网3上漏下的水;为了方便支架1可移动,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轮4,所述万向轮4上设有锁紧装置,至于锁紧装置是如何锁紧万向轮4是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实现,故在这这里没有必要详细表述。

如图2所示,所述加长框2的底部设有用于插接在第一矩形插槽8的第一连接部10,所述加长框2通过第一连接部10插接在第一矩形插槽8上;

如图4示,所述底网3的底面四边上设有用于插接在第二矩形插槽7的第二连接部18,所述底网3通过第二连接部插18接在所述第二矩形插槽7上;所述底网3的上表面四角上均直设有立杆14,所述立杆14上设有吊环15。

进一步,如图3所示,为了起到更好的紧固效果,所述螺柱11的底部设有紧固部12,所述紧固部12与加长框2接触的面积大于螺柱11的横截面面积。

为了防止导流板5上的水从导流板5的两侧留下,所述导流板5的两侧均设有挡板6。

进一步,为了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所述底网3采用可承重的金属网制成。

工作原理:如图5-6所示,将铺设过湿畜禽粪便和黑水虻幼虫的底网3通过第二连接部18插接在第二矩形插槽7上,过湿畜禽粪便中的水分通过底网3流入到导流板5上,并沿着导流板5流入到指定区域,而后将加长框2通过第一连接部10插接在第一矩形插槽8上,而后通过拧紧螺柱11上的螺母13使得加长框2牢固地固定在支架1上。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黑水虻生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卸下不能够阻挡黑水虻幼虫爬出的加长框,更换另一种型号的加长框即可防止不同阶段的黑水虻幼虫爬出。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仅限于所述的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