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灰树菇在生长中的防泥水溅到菇瓣上的托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68719发布日期:2020-03-10 08:16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用于灰树菇在生长中的防泥水溅到菇瓣上的托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所述的用于灰树菇在生长中的防泥水溅到菇瓣上的托盘装置。



背景技术:

灰树菇又名灰树花,是一种集食、药于一体的名贵真菌,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显著的抗癌、抗病毒和增强免疫作用,并具有降血压,血糖和血脂的作用,并且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率达到50%以上。正因为灰树菇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极高,在灰树菇的生长过程中,更需要防止灰树菇在生长中因浇水而污染菇花瓣而腐烂。而灰树菇成熟可达2到7斤中,菇瓣重叠分布,最外围的一辨可倒伏在地面上。菇农在浇水时,泥水会迸溅到菇瓣上,造成灰树菇瓣的腐烂,最终影响灰树菇的食用价值。

目前,在灰树菇生长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在灰树菇的根部放上石子块的方法来防止泥水迸溅到菇瓣上,收获灰树菇的时候,将灰树菇根部的小石头拣出,但是这个技术会存在以下不足:浪费菇农的时间和精力;在拣出小石头的时候容易碰到菇花瓣导致灰树菇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灰树菇在生长中的防泥水溅到菇瓣上的托盘装置,将本托盘设在灰树菇的根部,再通过固定件将本体固定住,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得生产方便,并且菇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灰树菇在生长中的防泥水溅到菇瓣上的托盘装置,包括用于防护的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套置灰树菇的底盘口、开槽和固定口,所述开槽的端部与底盘口相连接,所述本体设有开槽的一侧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口设置在开槽的另一侧,所述本体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固定口中来合并开槽。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上口,所述上口设置在开槽的另一端,所述上口与底盘口采用同心圆结构设置,灰树菇固定在底盘口中,采用的同心圆结构使得本体受力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采用箭头型,所述固定件远离本体的端部宽度小于固定口的宽度,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宽度大于固定口的宽度,当将固定件固定入固定口后,固定件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不会从固定口中脱离出,整个连接也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上口的直径为30到40公分,在灰树菇的生长过程中,菇瓣不会超过上口的半径,因此都不会受到泥水的迸溅。

优选的,所述底盘口的直径为5到10公分,根据灰树菇根部的具体生长尺寸来对底盘口的尺寸进行选择,使得整个固定更加紧密。

优选的,所述本体采用无毒的软塑料材料,所述软塑料为透明薄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灰树菇在生长中的防泥水溅到菇瓣上的托盘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灰树菇在生长中的防泥水溅到菇瓣上的托盘装置,通过开槽直接将灰树菇套设在底盘口,保护了灰树菇在生长过程中不受到泥水的污染,从而节省了菇农的时间和精力;

二、将固定件固定在固定口中,结构简单,操作连接更加方便;

三、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在安装和拆卸的时候,都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灰树菇在生长中的防泥水溅到菇瓣上的托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灰树菇在生长中的防泥水溅到菇瓣上的托盘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1、本体;2、上口;3、底盘口;4、开槽;5、固定件;6、固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用于灰树菇在生长中的防泥水溅到菇瓣上的托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用于防护的本体1,本体1上设有套置灰树菇的底盘口3、开槽4和固定口6,开槽4的端部与底盘口3相连接,本体1设有开槽4的一侧设有固定件5,固定口6设置在开槽4的另一侧,本体1上设有上口2,上口2设置在开槽4的另一端,上口2与底盘口3采用同心圆结构设置,灰树菇固定在底盘口3中,采用的同心圆结构使得本体1受力更加均匀。

上口2的直径为30到40公分,在灰树菇的生长过程中菇瓣的长度不会超过上口2的半径,因此都不会受到泥水的迸溅。底盘口3的直径为5到10公分,根据灰树菇根部的具体生长尺寸来对底盘口3的尺寸进行选择。本体1采用无毒的软塑料材料,采用透明薄型的软塑料,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所采用的软塑料是由一种白色软塑料粒子组成的。

如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固定件5采用箭头型,固定件5远离本体1的端部宽度小于固定口6的宽度,固定件5的另一端宽度大于固定口6的宽度,当将固定件5固定入固定口6后,固定件5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不会从固定口6中脱离出。

如图3所示为用于灰树菇在生长中的防泥水溅到菇瓣上的托盘装置的放大使用状态图,因为固定件5一体设计在本体1上,而本体1采用的是软塑料材料,菇农将固定件5超出固定口6宽度的部分拉进固定口6中,将固定件5固定好。在固定的过程中,通常将设有固定口6的一端叠放到未设有固定口6的一端,开槽4因此合并起来,灰树菇不会从本体1的底盘口3中脱离出来。

在种植灰树菇的过程中,当灰树菇生长到3公分的时候,菇农拉住本体1上设有开槽4的两端,套设在灰树菇的根部,套设好后,将本体1呈弧形弯曲,设有上口2的一侧位于底盘口3的纵向上方,将固定件5固定在固定口6中后,整个本体1像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盘子的形状,将灰树菇的菇辨都包裹住。菇农再进行浇水时,浇灌时迸溅起来的泥水全部溅到本体1的背面,不会影响到灰树菇的生长。在收获灰树菇时,菇农将固定件5从固定口6中拆除出来,拉开本体1设有开槽4的端部,向未设有开槽4的一端,将本体1拉离灰树菇。在使用过后,对本体1进行收集消毒,仍可以进行再次使用。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