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2904发布日期:2020-04-03 13:0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漂。



背景技术:

浮漂是传递鱼儿咬钩信息的钓具,被称为钓鱼人的眼睛。目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的一种浮漂,由一个或多个漂尾目以及漂身和漂脚顺序连接组成,这种浮漂由于片面的追求浮漂的灵敏度,大都把浮漂尾部的直径制作的较细,但因目视体的体积过小,垂钓者不易观察浮漂的动作反应,不仅给漂尾的观察和判断增添了难度,而且还容易引起视觉的疲劳和误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兼顾轻量化与较佳观察效果的浮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漂,由一个或多个漂尾目以及漂身和漂脚顺序连接组成,所述的漂尾目通过纤维杆与漂身连接,所述的漂尾目由长度和截面均相同的第一漂尾目、第二漂尾目和第三漂尾目以纤维杆为轴心、环绕纤维杆连接形成,所述的第一漂尾目、第二漂尾目和第三漂尾目在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

所述的一种浮漂,所述的多个漂尾目通过漂尾目间隔部连接,所述的漂尾目间隔部与纤维杆一体成型。

所述的一种浮漂,所述相邻两个漂尾目的第一漂尾目、第二漂尾目和第三漂尾目彼此错开。

所述的一种浮漂,其纤维杆穿过漂身后与漂脚一体成型。

所述的一种浮漂,其第一漂尾目、第二漂尾目和第三漂尾目为纺锤形、梭形或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漂身采用塑料发泡材料加工而成,浮漂上部的漂尾目可由玻璃纤维通过机械加工磨成环绕纤维杆的第一漂尾目、第二漂尾目和第三漂尾目,漂尾目为一个或多个,有一目、二目、三目等多种形式,而且相邻的两目之间错开形成平面错位,以避免形成死角,而且纺锤形、梭形或圆柱形的第一漂尾目、第二漂尾目和第三漂尾目的高度并不齐平,即在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多平面视角,以增加浮漂的放大目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漂尾目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1—漂尾目,11—第一漂尾目,12—第二漂尾目,13—第三漂尾目,2—纤维杆,3—漂身,4—漂脚,5—漂尾目间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漂,由一个或多个漂尾目1以及漂身3和漂脚4顺序连接组成,可在多个漂尾目1表面设置有红黄黑相间的反光涂料层,所述的漂尾目1通过纤维杆2与漂身3连接,所述的漂尾目1由长度和截面均相同的第一漂尾目11、第二漂尾目12和第三漂尾目13以纤维杆2为轴心、环绕纤维杆2连接形成,所述的第一漂尾目11、第二漂尾目12和第三漂尾目13在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

本实用新型的漂身3采用塑料发泡材料(轻)加工而成,浮漂上部的漂尾目1可由玻璃纤维通过机械加工磨成环绕纤维杆2的第一漂尾目11、第二漂尾目12和第三漂尾目13,漂尾目1为一个或多个,有一目、二目、三目等多种形式,而且相邻的两目之间错开形成平面错位,以避免形成死角,而且纺锤形、梭形或圆柱形的第一漂尾目11、第二漂尾目12和第三漂尾目13的高度并不齐平,即在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而且相邻两个漂尾目1的第一漂尾目11、第二漂尾目12和第三漂尾目13彼此错开,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多平面视角,以增加浮漂的放大目视效果。

所述的多个漂尾目1通过漂尾目间隔部5连接,所述的漂尾目间隔部5与纤维杆2一体成型,而且所述的纤维杆2穿过漂身3后与漂脚4一体成型,兼顾轻量化与观察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