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1141发布日期:2020-02-11 08:35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旋转花盆。



背景技术:

在进行盆栽时,需要对花盆内的植物定时、定量的浇水,以及对水量的严格控制,但在现实操作中对于浇水时间和浇水量都很难把握。目前的花盆通常包括花盆以及用于放置花盆的垫盘,花盆底部开有透水孔,当花盆浇水过量时,多余的水份会从透水孔流出至垫盘中。现有的垫盘的最大储存水位都只略高于花盆泥土底层,由于垫盘水份蒸发快,当垫盘水位低于泥土层时,垫盘中的水份便不能被泥土吸收,使用者如果浇水间隔稍微过长,花盆里面的泥土便很容易缺水,进而影响植物生长或导致植物缺水而枯死,因此,现有的花盆使用时需要经常浇水,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经常浇水的可旋转花盆。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旋转花盆,包括盆体和与盆体相配合的托盘,所述托盘内设有环形阵列的斜面凸台,所述斜面凸台上设有卡钩,所述盆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斜面凸台相配合的斜面凹槽,所述斜面凹槽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一端设有与卡钩相配合卡口。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底部设有环形阵列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于斜面凹槽内侧,所述托盘内设有环形阵列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设于斜面凸台内侧,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交错设置,且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凹槽还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设置在移动槽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花盆通过托盘内的斜面凸起与盆体底部的斜面凹槽相配合,使斜面凸台上的卡钩在移动槽内移动,并通过卡钩与卡口相配合,对盆体与托盘之间进行固定,从而达到盆体与托盘之间可旋转式,通过旋转方式,不需要经常对花盆内的植物浇水,也能保证植物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花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花盆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花盆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花盆剖视图。

如附图所示:1、盆体;2、托盘;3、斜面凸台;4、卡钩;5、斜面凹槽;6、移动槽;7、卡口;8、第一凸起;9、第二凸起;10、开口槽;11、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旋转花盆,包括盆体1和与盆体1相配合的托盘2,所述托盘2内设有环形阵列的斜面凸台3,所述斜面凸台3上设有卡钩4,所述盆体1底部设有与所述斜面凸台3相配合的斜面凹槽5,所述斜面凹槽5设有移动槽6,所述移动槽6一端设有与卡钩4相配合卡口7。本实用新型可旋转花盆在盆体内种植植物后,将托盘内浇灌满水后,并通过托盘内的斜面凸台与盆体底部的斜面凹槽相配合,使盆体底部与托盘内的水位保持相应位置,并通过卡钩与卡口相配合,使盆体与托盘之间得到固定,当盆体内的植物经过生长吸收后,托盘内的水位会相应下降,同时盆体底部会远离托盘内的水位,使植物无法吸收生长,这时只需对盆体进行旋转,通过卡钩在移动槽内移动,使盆体底部与托盘内的水位接触,从而无需对盆体内的植物经常性的浇水,使其方便实用。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盆体1底部设有环形阵列的第一凸起8,所述第一凸起8设于斜面凹槽5内侧,所述托盘2内设有环形阵列的第二凸起9,所述第二凸起9设于斜面凸台3内侧,所述第一凸起8与第二凸起9交错设置,且高度相同。当盆体底部与托盘内的水位远离时,需要转动盆体,使盆体底部靠近托盘内的水位,当在转动一定位置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顶触托盘和盆体底部,从而对盆体与托盘之间进行相应的定位,同时还可使盆体的与托盘的外观保持一至,提高花盆整体的观赏性。

如图2所示,所述斜面凹槽5还设有开口槽10,所述开口槽10设置在移动槽6一侧。通过开口槽,可以更好的使植物进行生长吸收。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盆体1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有防滑纹路11。其防滑纹路在转动盆体或移动花盆时,不会轻易滑落,提高其花盆的安全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凡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