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直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2931发布日期:2020-03-17 14:07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穴直播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具体涉及一种穴直播机。



背景技术:

水稻直播是指不进行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现有技术中,通常还是采用人工播种的方式,其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穴播效率的穴直播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穴直播机,包括:

机架;及

排种机构,所述排种机构包括:

排种轴,所述排种轴能够受力相对所述机架转动,及

若干排种器,若干排种器沿所述排种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一排种器包括排种箱、排种轮、清种刷、护种装置及种子储存仓,所述排种箱装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种箱的顶部贯通开设有充种口,所述排种箱的底部贯通开设有投种口;所述排种轮穿设所述排种箱,所述排种轮套接于所述排种轴上,并能够随所述排种轴转动,所述排种轮的周壁上凹设有排种槽;所述清种刷装设于所述排种箱上,用以清除所述排种轮圆周壁上所附带的种子;所述护种装置包括护种架及装设于所述护种架上的柔性护种带,所述护种架装设在所述排种箱上,所述柔性护种带与所述排种轮的外周壁相贴合,以防止所述排种槽内的种子在到达所述投种口前散落;所述种子储存仓装设于所述排种箱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排种轴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种轮与所述排种箱及所述排种轴均可拆卸连接,所述排种槽呈勺型穴孔状,所述排种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种槽间隔分布在以所述排种轮轴线为圆心的圆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清种刷为滚刷,所述滚刷通过一安装轴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排种箱内,所述安装轴上固定地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位于所述排种箱外;所述排种轴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传动啮合,以带动所述滚刷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清种刷为排刷,所述排刷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排种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排刷位于所述排种轮靠近所述护种装置的一侧,所述排刷位于所述排种轮的顶部并倾斜设置,所述排刷与铅锤面之间的夹角为23°。

进一步地,所述排种轮包括固定轮、螺纹管、调节轮及调节手柄,所述固定轮通过所述排种轴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排种箱上,所述排种槽位于所述排种箱内并凹设于所述固定轮的圆周壁上,所述排种槽沿所述排种轮的轴向延伸并贯通所述固定轮的其中一端面以形成一插入口;所述螺纹管套设于所述排种轴上,且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轮内;所述调节轮活动地套设于所述螺纹管上,所述调节轮朝向所述固定轮的一端上凸设有挡条,所述挡条的一端经由所述插入口插设于所述排种槽内,围成所述排种槽的侧壁与所述挡条共同形成排种孔;所述调节手柄套接于所述螺纹管远离所述固定轮的一端外并与所述螺纹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手柄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调节轮沿所述螺纹管移动,以调节所述挡条伸入所述排种槽内的长度,进而调节所述排种孔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管位于所述固定轮内的一端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固定轮固定连接,所述排种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螺纹管外,并且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调节轮及所述凸缘上。

进一步地,所述穴直播机还包括株距调节变速箱及减速器,所述株距调节变速箱及所述减速器间隔地装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株距调节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排种轴与所述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穴直播机还包括开沟机构,所述开沟机构包括托板及多个开沟件,所述托板通过连接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开沟件位于所述投种口的前方,所述开沟件包括种沟开沟犁及水沟开沟犁,多个开沟件的种沟开沟犁对应多个排种器设置,所述种沟开沟犁及所述水沟开沟犁均装设于所述托板上,且所述种沟开沟犁所开的种沟位于相应排种器的投种口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包括平板及一体形成于所述平板前端并向上翘起的弧形板,所述平板的顶面通过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种沟开沟犁及所述水沟开沟犁均装设于所述平板的底面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穴直播机,使用时,将种子放入种子储存仓内,种子经由充种口进入并填充排种槽。排种轮随排种轴转动,在经过清种刷时,排种轮表面多余的种子被清种刷再次扫回;排种轮继续转动,填充在排种槽内的种子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排种槽内脱落并落入种沟内。护种装置的遮挡作用,使得填充在排种槽内的种子只有在位于投种口才会从排种槽脱落,达到穴播的效果。护种装置包括护种架及装设于护种架上的柔性护种带,柔性护种带的设置能够避免护种装置压伤种子,能够避免种子损伤。通过多个排种器可同时完成对多个位置的穴播作业,相较于人工穴播的方式,能够提高播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穴直播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穴直播机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穴直播机中排种器在种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排种器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图3所示排种器的分解图。

图6为图5所示排种器中排种箱的部分结构图。

图7为图4所示排种器的右视图。

图8为图7所示排种器部分结构沿b-b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排种轮与排种轴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排种轮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安装排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排刷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排种轮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轴卡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减速器与排种轴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5中排种器挡种板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穴直播机、2-机架、21-行走轮、3-排种机构、31-排种轴、33-排种器、34-排种箱、341-充种口、343-投种口、345-卸种口、346-卸种板、344-侧板、345-轴孔、346-第一卡接部、347-装设槽、35-排种轮、351-排种槽、3511-插入口、352-固定轮、3521-安装腔、3523-螺纹柱、3525-内螺纹孔、353-螺纹管、3532-凸缘、3534-安装孔、354-调节轮、3541-端壁、3543-挡条、3545-套接孔、355-调节手柄、3551-调节孔、356-弹簧、357-安装槽、362-滚刷、363-安装轴、364-排刷、3640-排刷安装座、3641-刷毛组件、3642-第二卡接部、3643-固定件、3644-排刷刷毛、3645-底板、3646-固定板、3647-第一固定孔、3648-支撑板、3649-第二固定孔、365-从动齿轮、366-主动齿轮、367-过桥齿轮、37-种子储存仓、372-外壳、374-种箱盖、376-顶部开口、377-底部开口、378-卡扣、39-护种装置、391-护种架、393-柔性护种带、4-种子导向板、5-挡种板、52-插接部、522-插接凸起、54-挡种部、6-开沟机构、62-托板、621-平板、624-弧形板、626-连接架、64-开沟件、642-种沟开沟犁、645-水沟开沟犁、72-株距调节变速箱、74-减速器、741-第一链轮、742-第二链轮、743-第三链轮、744-第四链轮、745-第五链轮、746-第一传动轴、747-第二传动轴、748-第三传动轴、8-轴卡、9-六方轴套、11-从动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穴直播机100,用于水稻的直播。该穴直播机100包括机架2及装设在机架2上的排种机构3,排种机构3包括排种轴31及若干排种器33,排种轴31能够受力相对机架2自转,若干排种器33均装设于机架2上并沿排种轴3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架2采用现有技术中插秧机的机架,机架2上装设有行走轮21。请一并参见图3至图8,每一排种器33包括排种箱34、排种轮35、护种装置39、清种刷及种子储存仓37。排种箱34装设于机架2上,排种箱34的顶部贯通开设有充种口341,排种箱34的底部贯通开设有投种口343(图8)。排种轮35穿设排种箱34,排种轮35套接于排种轴31上,并能够随排种轴31转动,排种轮35的周壁上凹设有排种槽351;清种刷装设于排种箱34上,用以清除排种轮35圆周壁上所附带的种子;护种装置39装设于排种箱34内,用以防止排种槽351内的种子在到达投种口343前散落,达到穴播的效果。种子储存仓37装设于排种箱34的顶部。

排种箱34大致呈立方体箱体状,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344。该两相对设置的侧板344上分别开设有一轴孔345。侧板344上还设有第一卡接部34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部346为插槽,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卡接部346分别凹设于两侧板344的内侧面,第一卡接部346靠近充种口341设置,且一端贯穿排种箱34的顶部。

请一并参见图9及图10,排种轮35包括固定轮352、螺纹管353、调节轮354及调节手柄355。固定轮352内设有安装腔3521,安装腔3521沿排种轮35的轴向贯通固定轮352的相对两端面。固定轮352通过安装腔3521套接于排种轴31上,并能够随排种轴31转动。排种槽351位于排种箱24内并凹设于固定轮352的圆周壁上。排种槽351大致呈长条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种槽351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排种槽351环绕固定轮352的中心轴线间隔分布,每一排种槽351沿排种轮35的轴向延伸并贯通固定轮352的其中一端面以形成一插入口3511。螺纹管353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螺纹管353套设于排种轴31上,且一端固定于固定轮352的安装腔3521内,具体为:固定轮352的内端面上凸设有多个螺纹柱3523,每一螺纹柱3523沿固定轮352的轴向延伸,且螺纹柱3523设有内螺纹孔3525;螺纹管353位于安装腔3521内的一端设有凸缘3532,凸缘3532对应多个螺纹柱3523贯通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534,每一安装孔3534穿设一螺栓(图未示),且该螺栓伸入与该安装孔3534相对应的内螺纹孔3525中并与该内螺纹孔3525螺接,进而将凸缘3532及与固定轮352固定连接在一起。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缘3532与固定轮35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粘接等实现固定连接。

调节轮354包括端壁3541及凸设于端壁3541朝向固定轮352一侧面上的六个挡条3543。端壁3541上贯通开设有套接孔3545,调节轮354通过套接孔3545活动地套设于螺纹管353上。优选地,套接孔3545的孔径小于凸缘3532的最大外径,以通过限位凸缘3532防止调节轮354脱离螺纹管353。六个挡条3543环绕调节轮354的周缘间隔分布,且一端经由六个排种槽351的插入口3511分别插设于固定轮352的六个排种槽351内,围成排种槽351的侧壁与相应的挡条3543共同形成一排种孔(未标示)。调节手柄355位于排种箱34外,调节手柄355上贯通开设有调节孔3551,并调节孔3551内壁上设有与螺纹管353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调节手柄355通过调节孔3551套接于螺纹管353外,并与螺纹管353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手柄355的一端与调节轮354的端壁3541外侧相抵。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种轮35还包括弹簧356,弹簧356套设于螺纹管353上,并且弹簧356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调节轮354及凸缘3532上。

调节手柄355受力转动时能够带动调节轮354沿螺纹管353朝向固定轮352移动,此时,弹簧356被压缩,挡条3543伸入排种槽351内的长度增加,排种孔的体积变小,导致每次排种孔内填充的种子数量变少,播种量减小;调节手柄355受力朝远离固定轮352的方向移动时,在被压缩弹簧356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能够使得调节轮354朝远离固定轮352的方向移动,此时,挡条3543伸入排种槽351内的长度减小,排种孔的体积变大,导致每次排种孔内填充的种子数量增加,播种量变大。因此,通过转动调节手柄355能够带动调节轮354沿螺纹管353移动,以调节挡条3543伸入排种槽351内的长度,进而达到调节排种孔的体积以对播种量进行调节,实现精量播种的目的。可以理解,弹簧356可以省略,此时,需手动拨动调节轮354复位。

请再次参见图5及图8,护种装置39包括护种架391及装设于护种架391上的柔性护种带393。护种架391装设在排种箱3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护种架391通过螺栓与排种箱34的两侧板344连接。柔性护种带393套设于护种架391外,并与排种轮35的外周壁相贴合,以防止排种槽351内的种子在到达投种口343前散落。柔性护种带393优选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柔性护种带393的设置能够避免护种装置39压伤种子,降低种子损伤的概率。

请一并参见图5及图11,清种刷用以清除排种轮35圆周壁上所附带的种子。清种刷包括滚刷362及排刷364,滚刷362及排刷364择一安装在排种箱34内,其中,滚刷362通过一安装轴363转动地装设于排种箱34内,具体为:安装轴363通过两个轴孔345可拆卸地插接于排种箱34上,并能够受力相对排种箱34转动。滚刷362可拆卸地套设于安装轴363并能够随安装轴363转动。安装轴363的一端固定地套接有从动齿轮365,从动齿轮365位于排种箱34外。排种轴31上套接有主动齿轮366,主动齿轮366转动地装设于排种箱34的外壁上,具体为:排种轴31的横截面呈六边形,主动齿轮366设有内六边形的套接孔,主动齿轮366通过套接孔与排种轴31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并能够随排种轴31转动。主动齿轮366通过转动装设于排种箱34外壁上的过桥齿轮367与从动齿轮365传动啮合,使得排种轴31转动时能够带动滚刷362转动。优选地,安装轴363远离从动齿轮365的一端还可拆卸地装设有限位件(图未示),限位件位于排种箱34外。使用时,通过从动齿轮365与限位件的配合,以进一步防止安装轴363沿其轴向意外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件采用限位螺母,限位螺母与安装轴363螺纹连接。可以理解,限位件也可以采用其他限位机构,例如可拆卸地装设在安装轴363上的轴卡等。

当清种刷为排刷364时,排刷364位于排种轮35靠近护种装置39的一侧,排刷364位于排种轮35的顶部并倾斜设置,排刷364与铅锤面之间的夹角α优选为23°,实验表明,当排刷364与铅锤面之间的夹角为23°时,清种效果最佳。请一并参见图12,排刷364包括排刷安装座3640及可拆卸地装设于排刷安装座3640上的刷毛组件3641。排刷安装座3640对应两个第一卡接部346设有两个第二卡接部3642,两个第二卡接部3642分别与两个第一卡接部346卡接,以将排刷安装座3640可拆卸地装设于排种箱34内,且排刷安装座3640封闭两个轴孔345,防止排种箱34内的种子从轴孔345漏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接部3642为与插槽配合使用的插接块,安装时,插接块插接于插槽内。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将第一卡接部346设为插接块结构,而将第二卡接部3642设为与第一卡接部346配合使用的插槽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刷毛组件3641通过一插接件(图未示)与排刷安装座3640可拆卸连接。刷毛组件3641包括固定件3643及排刷刷毛3644,固定件3643包括底板3645及由底板3645一侧垂直延伸形成的固定板3646,固定板3646上贯通开设有第一固定孔364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孔3647大致呈一端封闭的长条形孔,第一固定孔3647贯通固定板3646远离底板3645的一侧。排刷刷毛3644固定在底板3645背向第一固定孔3647的侧面。排刷安装座3640底部设有支撑板3648,并对应第一固定孔3647开设有第二固定孔3649。底板3645靠近固定板3646的一侧支撑在支撑板3648上,插接件可拆卸地插接第一固定孔3647及第二固定孔3649,从而将刷毛组件3641与排刷安装座364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底板3645及支撑板3648的限位作用,以防止刷毛组件3641沿第一卡接部346随意移动。插接件可以为插销,或者螺栓等。当插接件为螺栓时,第一固定孔3647为与该螺栓配合使用的螺孔。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滚刷362或排刷364进行清种。例如,在使用过程中,当发生滚刷362损坏需更换为排刷364时,首先,将限位件从安装轴363的一端取下,手持从动齿轮365将安装轴363抽出,即可将滚刷362与安装轴363分离,随后,将分离下来的滚刷362取出排种箱34,最后,将安装有刷毛组件3641的排刷安装座3640通过第二卡接部3642与第一卡接部346的配合插接在排种箱34内。排种箱3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刷362的轴孔345及用于安装排刷364的第一卡接部346,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清种刷更换时无需寻找同种类的清种刷进行更换,具备通用性,降低了清种刷更换的难度。

种子储存仓37装设于排种箱34的顶部,并与充种口341连通,用于存放待播种的种子。请再次参见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种子储存仓37包括外壳372及种箱盖374。外壳372的顶部设有与外壳372内连通的顶部开口376,外壳372的底部设有与外壳372内连通的底部开口377。外壳372的外侧壁上通过卡扣378(图3)与排种箱3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种子储存仓37通过卡扣378可拆卸地装设于排种箱34的顶部,更利于排种箱34内元件的后续维护。种子储存仓37装设于排种箱34上时,外壳372的底部开口377与排种箱34的充种口341连通。种箱盖374的一侧与外壳372铰接,以打开或封闭外壳372的顶部开口376,防止外壳372内的种子溅出,还可避免外界杂质进入种子储存仓37内。

清种刷位于排种轮35转动方向上的前上方,排种轮35与清种刷左侧的空间形成充种区;护种装置39位于排种轮35转动方向上的前方,其与排种轮35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护种装置39与排种轮35之间形成护种区;排种轮35的底部与投种口343之间形成投种区。

请参见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种箱34上还开设有卸种口345,卸种口345位于排种轮35背向护种装置39的一侧,用于在播种完成后排出充种区内遗留的种子。卸种口345处固定有倾斜的种子导向板4,以对排出的种子进行导向。卸种口345处安装有卸种板346,卸种板346的一端穿设排种箱34并伸入排种箱34内,以封闭卸种口345。卸种板346位于排种箱34外的一侧通过螺栓38可拆卸地与排种箱34连接。松开螺栓38时,可将卸种板346从排种箱34抽出,以打开卸种口345进行卸种。

请再次参见图5、图8及图17,当清种刷为滚刷362时请排种器33还包括挡种板5,通过挡种板5隔离充种区及滚刷362,避免充种区内的种子被滚刷362带至护种区,以进一步提高播种的精度。挡种板5与排种箱34可拆卸连接,具体为:两相对设置的侧板344上还对应凹设有装设槽347(图6),装设槽347位于轴孔345背向护种装置39的一侧。挡种板5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接部52及挡种部54,插接部52及挡种部54均大致呈板状。插接部52的宽度大于挡种部54的宽度,以在插接部52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一插接凸起522,两个插接凸起522分别可拆卸地插接于两侧板344上的装设槽347内,从而将挡种板5与排种箱34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挡种部54位于插接部52的下方,其相对两侧分别与排种箱34的两侧板344内壁贴紧。挡种部54自插接部52沿朝向排种轮35的方向延伸,并自远离插接部52的方向逐渐朝向充种口341翘起倾斜,以起到挡种效果。挡种部54远离插接部52的一侧与排种轮35间隔设置,以确保被滚刷362扫回的种子能够顺利返回至充种区。优选地,插接部52沿竖直方向安装,挡种部54与插接部52的倾斜角度为15±2°,此时挡种效果最佳。

再次参见图1及图2,穴直播机100还包括开沟机构6,用于开沟、起垄、压茬作业。开沟机构6包括托板62及多个开沟件64。在本实施方式中,托板6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托板62沿排种轴31的轴向间隔分布,每一托板62通过连接架626固定在机架2上。具体地,托板62包括平板621及一体形成于平板621前端并向上翘起的弧形板624,平板621的顶面通过连接架626固定在机架2上。开沟件64位于投种口343的前方。开沟件64包括种沟开沟犁642及水沟开沟犁645,种沟开沟犁642及水沟开沟犁645均装设于平板621的底面上,其中,种沟开沟犁642的数量与排种器33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设置。种沟开沟犁642所开为种沟,种沟开沟犁642所开的种沟位于相应排种器33的投种口343的正下方。水沟开沟犁645所开为水沟,用于蓄水,其深度较种沟深。在本实施方式中,开沟件64包括五个水沟开沟犁645,五个水沟开沟犁645与六个种沟开沟犁642沿排种轴3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水沟开沟犁645靠近种沟开沟犁642设置,并确保种沟开沟犁642的至少一侧上设有一水沟开沟犁645。托板62的结构有利于减小穴直播机100行走时所受到的阻力,到达省力的作用。

请同时参见图1及图16,播种机100还包括株距调节变速箱72及减速器74,株距调节变速箱72及减速器74间隔地装设于机架2上。本实施方式中的株距调节变速箱72为现有技术中插秧机机架上自带的株距调节变速箱,其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株距调节变速箱72的动力输入端用于与电机、柴油机等动力设备连接。株距调节变速箱7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齿轮传动、皮带、链条传动等方式与减速器74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减速器74的动力输出端与排种轴31连接,以调节排种轴31的转速,进而实现对株距的调节,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器74包括第一链轮741、第二链轮742、第三链轮743、第四链轮744及第五链轮745。第一链轮741通过第一传动轴746转动地安装于机架2上,构成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第一传动轴746通过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等方式与株距调节变速箱7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链轮742及第三链轮743均固定地套接于一第二传动轴747上,第二传动轴747通过轴承座与机架2转动连接;第二链轮742的半径大于第一链轮741及第三链轮743的半径,且第二链轮742与第一链轮741通过传动链条(图未示)传动连接;第四链轮744及第五链轮745均固定地套接于一第三传动轴748上,第三传动轴748通过轴承座与机架2转动连接;第四链轮744的半径大于第五链轮745及第三链轮743的半径,第四链轮744通过传动链条(图未示)与第三链轮743传动连接,第五链轮745构成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机架2转动安装有六方轴套9,六方轴套9外固定地套接有从动链轮11,从动链轮11通过链条(未示出)与第五链轮745进行传动连接;排种轴31穿设六方轴套9的内六方轴孔,再通过套接在六方轴套9上的轴卡(未示出)将排种轴31与六方轴套9锁定在一起,进而实现排种轴31与机架2的可拆卸连接。通过株距调节变速箱72能够调节排种轴31的转速,进而达到株距调节的效果;减速器74的设置能够对株距调节变速箱72输出的动力进行调节,使其符合水稻播种的需求。

当使用该穴直播机100进行水稻的直播时,首先,将待播种的种子放在种子储存仓37内,种子经由充种口341进入充种区并填充位于充种区内的排种槽351。穴直播机100行走时种沟开沟犁642在地面上开出种沟,水沟开沟犁645在地面上开出水沟。通过开设种沟,可以提高后续水稻的根系深度,减小后续水稻生长过程中倒伏现象的发生概率。通过开设水沟,能够提高种沟周围的蓄水能力,更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排种轴31转动带动排种轮35沿图8视图的顺时针转动,在经过清种刷时,排种轮35表面多余的种子被清种刷再次扫回充种区;排种轮35继续转动,填充在排种槽351内的种子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排种槽351内脱落并经由投种口343落入种沟内。护种装置39的遮挡作用,使得填充在排种槽351内的种子只有在位于投种区才会从排种槽351脱落,达到穴播的效果。

可以理解,排种槽351及挡条3543的数量不限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六个,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数目。

可以理解,穴直播机100还可包括其他机构,例如,用于驱动排种轴31转动及驱动行走轮21行走的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可以包括两个电机,组装时,可将电机装设在机架2上,其中一电机与株距调节变速箱7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以驱动排种轴31转动;另一电机与行走轮21直接连接或是通过皮带传动或者齿轮传动机构与与行走轮21连接,以驱动行走轮21转动。或者该驱动系统可以只包括一个电机,该电机装设在机架2上,并与株距调节变速箱7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以驱动排种轴31转动,同时该电机还通过皮带传动或者齿轮传动机构与与行走轮21连接,以驱动行走轮21转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排种轴31转动及行走轮21行走均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请一并图13、图14及图1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穴直播机,其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穴直播机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排种轮35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种轮35大致呈圆柱状,排种轮35可拆卸地穿设排种箱24。排种槽351大致呈勺型穴孔状,排种槽351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排种槽351间隔分布在以排种轮35轴线为圆心的圆环上。排种轮35可拆卸地套接在排种轴31上,并能够随排种轴31转动,排种轮35的一端还设有一轴卡8,轴卡8位于排种箱34外,轴卡8套接于排种轮35一端的安装槽357内,用于锁定排种轮35与排种轴31,以防止排种轮35沿排种轴31随意移动。轴卡8为市面采购而得,其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当需要调节播种量时,松开六方轴套9上的轴卡及排种轮35上的轴卡8,抽出排种轴31后,将排种轮35从排种箱34上抽出;可根据播种量的大小,将具有所需体积大小排种槽351的排种轮35插设于排种箱34上,随后将排种轴31插接于排种轮35及六方轴套9内,并在各个排种轮35及六方轴套9外套接轴卡,通过更换具有不同体积排种槽351的排种轮35,来达到调节播种量,实现精量播种的作用。

可以理解,排种槽351数量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六个,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数目,优选为4-8个。

可以理解,该穴直播机100不仅适用于水稻的直播,还可用于其他作物的播种,例如,大豆等作物的播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排种箱34与机架2为固定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机架2上沿排种轴31的轴向间隔地开设有多个螺孔,排种箱34通过螺栓择一与其中一螺孔连接,以调节相邻两个排种器33之间的距离,进而达到调节每行中相邻两作物间距的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接部3642与第一卡接部346的数量均为两个,可以理解,第二卡接部3642与第一卡接部346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数目,只要能够将排刷安装座3640与排种箱34稳定卡接在一起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刷毛组件3641与排刷安装座3640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刷毛组件3641与排刷安装座3640也可以固定连接。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