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培养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8717发布日期:2020-03-31 16:03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拟南芥培养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拟南芥培养室。



背景技术:

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是十字花科(mustardfamily,brassicaceae)拟南芥属arabidopsis的一种一年生开花植物,具有基因组小(全长5mb,5条色体)、生长周期短、产生的种子多、易于进行遗传转化、可在实验室栽培生长等的特点,是研究遗传、生理生化和发育的模式植物。

拟南芥培养需要合适的光、温、水等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可以通过在室内组建拟南芥培养室来满足。例如,现有的拟南芥培养室通常设置有培养架,培养架上培养拟南芥,通过安装led灯或植物生长日光灯等来满足拟南芥生长需要的光强条件、通过空调和加湿器来满足拟南芥生长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通过滴灌装置或人工浇水等来满足拟南芥生长需要的水分条件。

但是这些现有的拟南芥培养室仅能满足拟南芥培养的基本要求,而缺乏防虫、紫外辐射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等功能,因此不能满足实验的需要。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拟南芥培养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虫、紫外辐射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功能的拟南芥培养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培养架硬性碰撞的拟南芥培养室。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拟南芥培养室,其中,包括:

培养架,其包括角钢和隔板,所述角钢组接形成所述培养架的主体框架,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内并将所述培养架分隔成3~4层培养空间,所述角钢之间、角钢与隔板之间通过角码和螺丝连接固定;所述培养空间内放置托盘,所述托盘内盛放拟南芥培养盆;通过角钢和隔板搭建成培养架,角钢和隔板均可以在市场上以便宜的价格取得,降低了搭建成本,且可以自行组装,因此拆装更加简便快捷。

防虫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培养架两端上部的卷线器、从卷线器引出并竖直向下伸延的悬挂线、以及通过夹子固定在所述悬挂线上的黄色粘虫板,每层培养空间至少对应设置一块黄色粘虫板;黄色粘虫板可以吸引粘附蚜虫,达到防虫的效果;且粘虫板通过夹子固定在悬挂线上,方便设定粘虫板的位置和数量;当不使用时,可以通过卷线器将悬挂线收缩卷入,防止悬挂线外露影响其他工作。

紫外灯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培养空间的顶部,每层培养空间的紫外灯模块对应设置一个紫外灯调节开关;紫外灯模块提供紫外辐射功能。

二氧化碳调节装置,其包括:二氧化碳储罐、向所述拟南芥培养室输入二氧化碳的输送管、设置在所述拟南芥培养室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和用于将输入的二氧化碳混匀的风扇,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储罐,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拟南芥培养室内部。二氧化碳调节装置提供不同浓度的co2调节拟南芥的生长发育。

优选的是,所述的拟南芥培养室中,还包括:

照明灯组,其设置在每层培养空间的顶部,其中每层培养空间的照明灯组对应连接一个照明灯调节开关以调节光照强度和时长;照明灯组为全光谱冷光灯或led特定光谱灯,在整个培养架底部设置一个总的配电箱,控制电力安全。

空调,其设置在所述拟南芥培养室的外部,用于给拟南芥培养室内部加热、制冷、除湿或通风;

加湿器,其设置在所述拟南芥培养室内部用以提高湿度;

滴灌装置,其连接至所述培养空间以给拟南芥供水。

这些是拟南芥培养室基本的配套设备,能够为拟南芥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如拟南芥生长的最适光强在120-150μmolm-2s-1,幼苗要避免强光;最适光周期为16h光照和8h黑暗的长日照,短日照下开花阻遏或延迟;拟南芥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2-25℃,对延迟开花的生态型需要在幼苗期给以4℃左右处理几周完成春化作用;拟南芥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要根据生育期而定,种子发芽至两片真叶伸展之前最好依靠毛细管自下而上的渗水,真叶伸展后每周浇水1-2次,长角果形成阶段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利于种子形成;空气湿度的调整要结合拟南芥的水分需求,譬如在长角果成熟阶段湿度要低于50%。

优选的是,所述的拟南芥培养室中,还包括:

独立设置的缓冲间,其内设置有更衣室、风淋室和换鞋室;以保证培养室内的洁净。

独立设置的无菌室,其内设置有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和净化风机。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药品、玻璃器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或应经适宜的方法灭菌。

优选的是,所述的拟南芥培养室中,所述主体框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主体框架的每一个侧部分别至少设置一个缓冲体,所述缓冲体包括:

连接块,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上;

橡胶块,其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橡胶块为球型且凸出所述主体框架。

培养架的体积较大,实验员在推动培养架移动的过程中,培养架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硬性碰撞,为了减少硬性碰撞带来的影响,特别在培养架的主体框架的每一个侧部都设置缓冲体,缓冲体凸出主体框架,因此缓冲体会先于培养架与其他物体触碰,进而发挥缓冲体的缓冲效果,减少碰撞带来的伤害。

优选的是,所述的拟南芥培养室中,所述连接块为:能够吸合至主体框架的磁铁、能够与主体框架套接的套筒、能够与主体框架卡接的卡扣中的任意一种。这样的连接块便于缓冲体与主体框架可拆卸连接,且可以快速安装拆解。

优选的是,所述的拟南芥培养室中,所述培养架的顶部设置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培养架移动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

电动伸缩杆,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承压板上,且底端与所述承压板固接;

圆板,其下侧面的圆心与所述电动伸缩杆固接,上侧面设置有橡胶层;

通过开关调节所述电动伸缩杆伸长后,所述圆板上侧面支顶所述拟南芥培养室的顶部以防止所述培养架移动。

实验员在培养室内移动时,有碰撞培养架的风险,进而造成培养架位移,甚至可以发生倾斜。为给拟南芥提供安全稳定的的生长环境,特定在培养架上方设置固定构件,当需要固定或稳定培养架时,通过开关控制电动伸缩杆伸长支顶培养室的屋顶,从而将培养架顶紧,保持培养架的稳定。承压板起到增加培养架顶部结构强度的目的,为电动伸缩杆提供稳定支撑。圆板可以增加受力面积,分散受力,防止培养架侧翻。

优选的是,所述的拟南芥培养室中,所述风扇包括:

设置在所述输送管出口位置的第一风扇;

设置在所述培养架中下部位置的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风口朝上以将室内底部气体往上抽送。培养架中下部位置具体是指距离地面0.5~1.5米的位置。

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较大,容易沉积在培养室的底部,造成二氧化碳浓度不均匀,因此在培养架的中下部军距离地面0.5~1.5米的位置设置第二风扇将培养室底部的气体向上抽气,使得培养室内上下的气体重新混匀。而第一风扇能够将输送管输入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其他气体混匀。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拟南芥培养室配备了防虫装置、紫外灯模块和二氧化碳调节装置,增加了培养室的防虫功能、紫外辐射功能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功能,满足各类实验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培养架通过角钢、隔板、角码和螺丝组接形成,角钢、隔板、角码和螺丝均可以在市场上以便宜的价格取得,降低了搭建成本,且可以自行组装,因此拆装更加简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针对培养架体积大,移动过程中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硬性碰撞的问题,在培养架的主体框架的每一个侧部都设置缓冲体,缓冲体凸出主体框架,因此缓冲体会先于培养架与其他物体触碰,进而发挥缓冲体的缓冲效果,减少碰撞带来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拟南芥培养室的培养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拟南芥培养室的培养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角钢与隔板的连接处的局部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3所示,一种拟南芥培养室,其中,包括:

培养架,其包括角钢1和隔板2,所述角钢横竖组接形成所述培养架的主体框架,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内并将所述培养架分隔成3~4层培养空间15,具体如图3所示,所述横向角钢(即主体框架的横梁)和竖向角钢1(即主体框架的支柱)的两端组接时,加入角码13连接并通过螺丝14固定以提高连接强度;角钢1与隔板2之间通过角码13和螺丝14连接固定以保证隔板2足够稳定支撑拟南芥培养盆;所述培养空间15内放置托盘,所述托盘内盛放拟南芥培养盆3。

防虫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培养架两端上部的卷线器4、从卷线器4引出并竖直向下伸延的悬挂线5、以及通过夹子6固定在所述悬挂线5上的黄色粘虫板7,每层培养空间15至少对应设置一块黄色粘虫板7;黄色粘虫板7可以吸引粘附蚜虫,达到防虫的效果。

紫外灯模块8,其设置在所述培养空间15的顶部,每层培养空间15的紫外灯模块8对应设置一个紫外灯调节开关;紫外灯模块提供紫外辐射功能。

二氧化碳调节装置,其包括:二氧化碳储罐、向所述拟南芥培养室输入二氧化碳的输送管、设置在所述拟南芥培养室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和用于将输入的二氧化碳混匀的风扇,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储罐,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拟南芥培养室内部。二氧化碳调节装置提供不同浓度的co2调节拟南芥的生长发育。

进一步,还包括:

照明灯组,其设置在每层培养空间15的顶部,其中每层培养空间15的照明灯组对应连接一个照明灯调节开关以调节光照强度和时长;照明灯组为全光谱冷光灯或led特定光谱灯,在整个培养架底部设置一个总的配电箱,控制电力安全。

空调,其设置在所述拟南芥培养室的外部并与内部连通,用于给拟南芥培养室内部加热、制冷、除湿或通风;

加湿器,其设置在所述拟南芥培养室内部用以提高湿度;

滴灌装置,其连接至所述培养空间15以给拟南芥供水。

这些是拟南芥培养室基本的配套设备,能够为拟南芥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如拟南芥生长的最适光强在120-150μmolm-2s-1,幼苗要避免强光;最适光周期为16h光照和8h黑暗的长日照,短日照下开花阻遏或延迟;拟南芥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2-25℃,对延迟开花的生态型需要在幼苗期给以4℃左右处理几周完成春化作用;拟南芥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要根据生育期而定,种子发芽至两片真叶伸展之前最好依靠毛细管自下而上的渗水,真叶伸展后每周浇水1-2次,长角果形成阶段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利于种子形成;空气湿度的调整要结合拟南芥的水分需求,譬如在长角果成熟阶段湿度要低于50%。

进一步,还包括:

独立设置的缓冲间,其内设置有更衣室、风淋室和换鞋室;以保证培养室内的洁净。

独立设置的无菌室,其内设置有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和净化风机。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药品、玻璃器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或应经适宜的方法灭菌。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主体框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主体框架的每一个侧部分别至少设置一个缓冲体,所述缓冲体包括:

连接块9,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上;

橡胶块10,其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橡胶块为球型且凸出所述主体框架。

所述连接块为:能够吸合至主体框架的磁铁、能够与主体框架套接的套筒、能够与主体框架卡接的卡扣中的任意一种以便于缓冲体与主体框架可拆卸连接,且可以快速安装拆解。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培养架的顶部设置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培养架移动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

电动伸缩杆11,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承压板上,且底端与所述承压板固接;

圆板12,其下侧面的圆心与所述电动伸缩杆11固接,上侧面设置有橡胶层;

通过开关调节所述电动伸缩杆11伸长后,所述圆板12上侧面支顶所述拟南芥培养室的顶部以防止所述培养架移动。拟南芥培养室的内部高度和一般建筑高度相同,大致为3~4米左右,培养架的高度一般为2~3米,培养架的顶部距离培养室的顶部具有一定距离,电动伸缩杆11伸长后可以顶住培养室的顶部,而橡胶层可以避免刮伤培养室顶部。

进一步,所述风扇包括:

设置在所述输送管出口位置的第一风扇;

设置在所述培养架中下部位置的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风口朝上以将室内底部气体往上抽送。培养架中下部位置具体是指距离地面0.5~1.5米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如下:

将角钢、隔板、角码和螺丝组接形成培养架后,通过安装led灯或植物生长日光灯等来满足拟南芥生长需要的光强条件、通过空调和加湿器来满足拟南芥生长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通过滴灌装置或人工浇水等来满足拟南芥生长需要的水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设置和添加可悬挂的黄色粘虫板以防蚜虫、设置紫外灯模块以增加紫外辐射、培养架之间设置隔膜以预防不同拟南芥品系的花互相接触、配置co2钢瓶和连接气管以提供不同浓度的co2调节拟南芥的生长发育。

在培养的过程中,为保持培养架的稳定,通过开光控制电动伸缩杆伸长支顶到培养室的顶部,从而将培养架顶紧。

当需要推动培养架时,在培养架的侧部安装缓冲体,以缓冲培养架与其他物体的碰撞,减少碰撞对培养架以及拟南芥培养苗的影响。

可以定时启动第二风扇将室内底部气体往上抽送,达到混匀培养室内部气体的效果。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