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浇水苦瓜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2053发布日期:2020-04-03 17:41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浇水苦瓜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浇水苦瓜栽培架,涉及植物生长领域。



背景技术:

苦瓜是中国人喜爱的一种苦味食物,因其在中医中有消暑清热,解毒、防衰老的功效,逐渐成为炎炎夏日的热销蔬菜,而苦瓜苗木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常管理浇水才能使得苦瓜生长的更好,苦瓜收获的时间也长,消耗水肥量必然很大,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几乎天天要浇水。而现在的人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可能没有时间给苦瓜浇水,当疏于对苦瓜关照时,苦瓜很容易缺水死亡。这就需要一种自动浇水的花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浇水苦瓜栽培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浇水苦瓜栽培架,包括盆体1、蓄水杯2、压力控制开关3、支架底座4、支架5、空心管6、横杆7、控制器8、水泵9、凹槽10、漏水板11、压力控制电路12、固定杆13、穿杆孔14、进水管15、出水软管16、吸水棉17、磁铁18;所述盆体1底部有一漏水板11,穿过漏水板11有一吸水棉17,漏水板11正下方有一蓄水杯2,所述蓄水杯2底部和压力控制开关3连接,压力控制电路12的一端和压力控制开关3电连接,另一端通过外部电路与控制器8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15上面有控制器8,进水管15和水泵9连接,进水管15另一端和支架5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4上有凹槽10,支架5和凹槽10螺纹连接,支架5和底座4可拆卸安装。

优选的,所述盆体1侧面焊接有一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上有穿杆孔14,支架5穿过穿杆孔14伸入底座4的凹槽10。

优选的,所述支架5上有可拆卸的横杆7,支架5和横杆7连接处有一小孔,所述横杆7穿过支架5上的小孔,支架5与横杆7另一侧接触的面上有磁铁18,通过磁铁18吸住横杆7。

优选的,所述压力控制开关3内部有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漏水板11上有多个圆孔,中间位置有一个圆孔插入吸水棉17。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压力控制开关可根据浇水的量控制水泵的关闭和开启,实现自动浇水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吸水棉穿过漏水板到蓄水杯中,吸水棉可保持土壤的湿润。

3、本实用新型横杆穿过支架一侧的孔,另一侧通过磁铁吸住,有利于横杆的拆卸。

4、本实用新型支架穿过固定杆上的孔与底座的凹槽螺纹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根据浇水量控制水泵开启和关闭时,不受植物本身生长重量的影响,植物的茎叶和果实都在支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盆体、2-蓄水杯、3-压力控制开关、4-支架底座、5-支架、6-空心管、7-横杆、8-控制器、9-水泵、10-凹槽、11-漏水板、12-压力控制电路、13-固定杆、14-穿杆孔、15-进水管、16-出水软管、17-吸水棉、18-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浇水苦瓜栽培架,包括盆体1、蓄水杯2、压力控制开关3、支架底座4、支架5、空心管6、横杆7、控制器8、水泵9、凹槽10、漏水板11、压力控制电路12、固定杆13、穿杆孔14、进水管15、出水软管16、吸水棉17、磁铁18;所述盆体1底部有一漏水板11,穿过漏水板11有一吸水棉17,漏水板11正下方有一蓄水杯2,所述蓄水杯2底部和压力控制开关3连接,压力控制电路12的一端和压力控制开关3电连接,另一端通过外部电路与控制器8电连接。

所述进水管15上面有控制器8,进水管15和水泵9连接,进水管15另一端和支架5连接。

所述底座4上有凹槽10,支架5和凹槽10螺纹连接,支架5和底座4可拆卸安装。

所述盆体1侧面焊接有一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上有穿杆孔14,支架5穿过穿杆孔14伸入底座4的凹槽10。

所述支架5上有可拆卸的横杆7,支架5和横杆7连接处有一小孔,所述横杆7穿过支架5上的小孔,支架5与横杆7另一侧接触的面上有磁铁18,通过磁铁18吸住横杆7。

所述压力控制开关3内部有一弹簧。

所述漏水板11上有多个圆孔,中间位置有一个圆孔插入吸水棉1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压力控制电路12一端和压力控制开关3连接,另一端通过外部电路和控制器8连接,通过控制器8打开水泵9,水流从进水管15进入到支架5,沿着支架5流入空心管6,然后顺着出水软管16流出,进行浇水,当水流量过大时,即蓄水杯2的重力达到一定值时,蓄水杯2的重力大于压力控制开关3里弹簧的弹力,将压力控制开关3压下,压力控制电路12闭合,并通过外部电路12将控制器8关闭,浇水自动停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