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高密度养殖中,池底存在大量的污泥,是由残饵、粪便、生物尸体、病原细菌和病毒粒子等构成的。这些污泥是含氮有机物,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对鱼虾极为有害的物质,而且,也是细菌、病毒繁殖的温床,故及时清除污泥是水产高密度养殖生产中非常重要工作。
现有技术的水产养殖池底吸污器在进行吸污工作前,需要事先将养殖池内的养殖物转移,养殖水排尽才能进行吸污工作,并且一般的吸污装置都十分笨重,移动麻烦,并且后期清理也十分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支撑台、过滤袋、底部抽水盒,所述第一支撑板后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前端设置有旋柄,所述螺杆后端设置有防滑垫,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设置有所述支撑台;
所述支撑台上端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后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后端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后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三通阀一侧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水泵上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下端设置有所述底部抽水盒,所述底部抽水盒和所述抽水管之间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底部抽水盒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底部抽水盒上成型有进污口;
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预留腔,所述预留腔内侧设置有滤网架,所述滤网架下端设置有所述过滤袋,所述滤网架和所述支撑台之间设置有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滤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台,所述安装槽一体成型与所述支撑台。
如此设置,所述滤网架起安装作用,滑动连接便于拆卸。
优选地:所述抽水管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水泵和所述安装环,所述水泵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支撑台。
如此设置,所述抽水管起抽水作用,通过螺纹连接密封性好。
优选地:所述安装环焊接于所述底部抽水盒,所述安装孔一体成型与所述底部抽水盒。
如此设置,所述安装环起安装作用,通过焊接稳定性好。
优选地:所述螺杆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防滑垫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杆,所述旋柄焊接于所述螺杆。
如此设置,所述螺杆起固定作用,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三通阀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排污管、所述出水管、所述水泵。
如此设置,所述三通阀起转换作用,通过螺纹连接密封性好。
优选地:所述控制按键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水泵、所述三通阀。
如此设置,所述控制按键起控制作用,通过导线连接保证了信息处理的时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装置利用螺杆固定,固定简单,且便于携带;
2、各部件连接之间均采用卡扣和螺纹,便于拆卸;
3、过滤袋结构简单,后期清理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的过滤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的底部抽水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支撑台;4、旋柄;5、控制按键;6、提手;7、滤网架;8、过滤袋;9、安装槽;10、预留腔;11、水泵;12、抽水管;13、底部抽水盒;14、螺杆;15、防滑垫;16、排污管;17、三通阀;18、出水管;19、安装环;20、安装孔;21、进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支撑台3、过滤袋8、底部抽水盒13,第一支撑板1后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1起支撑作用,第二支撑板2起支撑作用,第一支撑板1上设置有螺杆14,螺杆14起固定作用,螺杆14前端设置有旋柄4,旋柄4起旋转作用,螺杆14后端设置有防滑垫15,防滑垫15起固定座作用,第一支撑板1上端设置有支撑台3;
支撑台3上端设置有提手6,提手6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键5,控制按键5后端设置有水泵11,水泵11后端设置有三通阀17,三通阀17后端设置有出水管18,三通阀17一侧设置有排污管16,水泵11上设置有抽水管12,抽水管12下端设置有底部抽水盒13,底部抽水盒13和抽水管12之间设置有安装环19,底部抽水盒13上设置有安装孔20,底部抽水盒13上成型有进污口21;
支撑台3上设置有预留腔10,预留腔10内侧设置有滤网架7,滤网架7下端设置有过滤袋8,滤网架7和支撑台3之间设置有安装槽9。
工作原理:利用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将装置卡在水池边缘,利用螺杆14和防滑垫15固定装置,根据需求选择合适长短的抽水管12,将底部抽水盒13安装在抽水管12上,再将抽水管12安装在水泵11上,利用控制按键5启动装置,此时三通阀17开通水泵11和出水管18端,进行预抽水,待抽水稳定后,三通阀17开通排污管16和水泵11端,水泵11将带有污物的水流抽上通过排污管16到达过滤袋8内部,过滤袋8过滤水流,水继续流回水池中,污物被保留在过滤袋8内部,当需要清理时,利用滤网架7即可将过滤袋8取出清理。
滤网架7滑动连接于支撑台3,安装槽9一体成型与支撑台3,滤网架7起安装作用,滑动连接便于拆卸;抽水管12通过螺纹连接于水泵11和安装环19,水泵11通过螺栓连接于支撑台3,抽水管12起抽水作用,通过螺纹连接密封性好;安装环19焊接于底部抽水盒13,安装孔20一体成型与底部抽水盒13,安装环19起安装作用,通过焊接稳定性好;螺杆14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防滑垫15转动连接于螺杆14,旋柄4焊接于螺杆14,螺杆14起固定作用,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效果好;三通阀17通过螺纹连接于排污管16、出水管18、水泵11,三通阀17起转换作用,通过螺纹连接密封性好;控制按键5通过导线连接于水泵11、三通阀17,控制按键5起控制作用,通过导线连接保证了信息处理的时效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1.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支撑台(3)、过滤袋(8)、底部抽水盒(13),所述第一支撑板(1)后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设置有螺杆(14),所述螺杆(14)前端设置有旋柄(4),所述螺杆(14)后端设置有防滑垫(15),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端设置有所述支撑台(3);
所述支撑台(3)上端设置有提手(6),所述提手(6)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键(5),所述控制按键(5)后端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后端设置有三通阀(17),所述三通阀(17)后端设置有出水管(18),所述三通阀(17)一侧设置有排污管(16),所述水泵(11)上设置有抽水管(12),所述抽水管(12)下端设置有所述底部抽水盒(13),所述底部抽水盒(13)和所述抽水管(12)之间设置有安装环(19),所述底部抽水盒(13)上设置有安装孔(20),所述底部抽水盒(13)上成型有进污口(21);
所述支撑台(3)上设置有预留腔(10),所述预留腔(10)内侧设置有滤网架(7),所述滤网架(7)下端设置有所述过滤袋(8),所述滤网架(7)和所述支撑台(3)之间设置有安装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架(7)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台(3),所述安装槽(9)一体成型与所述支撑台(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2)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水泵(11)和所述安装环(19),所述水泵(11)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支撑台(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9)焊接于所述底部抽水盒(13),所述安装孔(20)一体成型与所述底部抽水盒(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4)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防滑垫(15)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杆(14),所述旋柄(4)焊接于所述螺杆(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17)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排污管(16)、所述出水管(18)、所述水泵(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池池底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键(5)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水泵(11)、所述三通阀(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