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1629发布日期:2020-06-09 18:5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秸秆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玉米秸秆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作为一种,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可用作畜牧业饲料的原料,长期以来,玉米秸秆就是牲畜的主要粗饲料的原料之一,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现有的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存在一定的弊端,一般的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在使用时,碾压时不够细致,导致小部分玉米秸秆无法碾压碎,倒入的量也可能受到限制,为此,我们提出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包括造粒设备主体,所述造粒设备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盖子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切割轮,所述第一切割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切割轮的左侧下端设置有第二切割轮,所述第二切割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切割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切割轮,所述第三切割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切割轮的右侧上方设置有第四切割轮,所述第四切割轮的内部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切割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五切割轮,所述第五切割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切割轮的右侧设置有储存箱,拉门与所述储存箱活动连接,所述拉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造粒设备主体的右端内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拉门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下方设置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切割轮与第二切割轮之间相互卡合,且第三切割轮与第四切割轮相互卡合,该第三切割轮与第四切割轮设置有三组,且每组之间均相互卡合。

优选的,所述第五切割轮设置有两组,该第五切割轮两组之间相互卡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第三电机与第五电机为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一电机与第四电机为逆时针旋转。

优选的,所述滑槽设置于储存箱的底端,且万向轮与滑槽相卡合,万向轮于滑槽内活动。

优选的,所述挡板设置于第一切割轮的右侧下方,且盖子为双开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设置有盖子与第一把手,使切割装置在倒入玉米秸秆时,可以大量倒入,一次性完成,设置有第一切割轮、第一电机、第二切割轮、第二电机、第三切割轮、第三电机、第四切割轮、第四电机、第五切割轮与第五电机,对玉米秸秆进行多次切割,达到完全切割碾碎的效果,设置有挡板,能让玉米秸秆不会被没有经过碾碎就落入储存箱内,设置有拉门,使被碾碎后的玉米秸秆容易取出,提高了玉米秸秆造粒设备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的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造粒设备主体;2、盖子;3、第一把手;4、第一切割轮;5、第一电机;6、第二切割轮;7、第二电机;8、第三切割轮;9、第三电机;10、第四切割轮;11、第四电机;12、第五切割轮;13、第五电机;14、储存箱;15、拉门;16、第二把手;17、弹簧;18、挡板;19、万向轮;2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包括造粒设备主体1,所述造粒设备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盖子2,所述盖子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3,所述盖子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切割轮4,所述第一切割轮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切割轮4的左侧下端设置有第二切割轮6,所述第二切割轮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切割轮6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切割轮8,所述第三切割轮8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机9,所述第三切割轮8的右侧上方设置有第四切割轮10,所述第四切割轮10的内部设置有第四电机11,所述第四切割轮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五切割轮12,所述第五切割轮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五电机13,所述第五切割轮12的右侧设置有储存箱14,拉门15与所述储存箱14活动连接,所述拉门1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16,所述造粒设备主体1的右端内壁设置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18,所述拉门15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19,所述万向轮19的下方设置有滑槽20;

所述第一切割轮4与第二切割轮6之间相互卡合,且第三切割轮8与第四切割轮10相互卡合,该第三切割轮8与第四切割轮10设置有三组,且每组之间均相互卡合;所述第五切割轮12设置有两组,该第五切割轮12两组之间相互卡合;所述第二电机7、第三电机9与第五电机13为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一电机5与第四电机11为逆时针旋转;所述滑槽20设置于储存箱14的底端,且万向轮19与滑槽20相卡合,万向轮19于滑槽20内活动,活动时更加的方便;所述挡板18设置于第一切割轮4的右侧下方,且盖子2为双开式,可以大量的倒入玉米秸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在使用时,拉住第一把手3,打开盖子2,在倒入玉米秸秆,玉米秸秆进入到造粒设备主体1内,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切割轮4旋转,第二电机7带动第二切割轮6旋转,第一切割轮4与第二切割轮6相互卡合,从而对玉米秸秆进行第一轮切割碾碎,未被碾碎的玉米秸秆从上往下落入到第三切割轮8与第四切割轮10之间,这时,第三电机9带动第三切割轮8旋转,第四电机11带动第四切割轮10旋转,通过第四切割轮10与第三切割轮8之间的卡合,对玉米秸秆进行第二轮碾碎,还没有被碾碎的玉米秸秆落入相卡合的第五切割轮12上,第五电机13带动第五切割轮12旋转,对玉米秸秆进行第三轮碾碎,挡板18时使玉米秸秆在落入的过程中,不会偏离轨迹,准确的落入到切割轮上,弹簧17使挡板18与造粒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碾碎切割的玉米秸秆落入储存箱14内,需要取出时,拉住第二把手16将拉门15向外拉出,由于拉门15下的万向轮19可以在滑槽20内活动,从而可带动拉门15拉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包括造粒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设备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盖子(2),所述盖子(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3),所述盖子(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切割轮(4),所述第一切割轮(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切割轮(4)的左侧下端设置有第二切割轮(6),所述第二切割轮(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切割轮(6)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切割轮(8),所述第三切割轮(8)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机(9),所述第三切割轮(8)的右侧上方设置有第四切割轮(10),所述第四切割轮(10)的内部设置有第四电机(11),所述第四切割轮(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五切割轮(12),所述第五切割轮(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五电机(13),所述第五切割轮(12)的右侧设置有储存箱(14),拉门(15)与所述储存箱(14)活动连接,所述拉门(1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16),所述造粒设备主体(1)的右端内壁设置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18),所述拉门(15)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19),所述万向轮(19)的下方设置有滑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轮(4)与第二切割轮(6)之间相互卡合,且第三切割轮(8)与第四切割轮(10)相互卡合,该第三切割轮(8)与第四切割轮(10)设置有三组,且每组之间均相互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切割轮(12)设置有两组,该第五切割轮(12)两组之间相互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7)、第三电机(9)与第五电机(13)为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一电机(5)与第四电机(11)为逆时针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0)设置于储存箱(14)的底端,且万向轮(19)与滑槽(20)相卡合,万向轮(19)于滑槽(20)内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8)设置于第一切割轮(4)的右侧下方,且盖子(2)为双开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包括造粒设备主体,所述造粒设备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盖子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切割轮,所述第一切割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切割轮的左侧下端设置有第二切割轮,所述第二切割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切割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切割轮,所述第三切割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切割轮的右侧上方设置有第四切割轮,所述第四切割轮的内部设置有第四电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盘式玉米秸秆切割装置,可以对玉米秸秆进行多次碾碎,并增加倒入的量,方便取出,提高了切割装置的实用性与便捷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安吉江森自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