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吸种勺式花生精量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6403发布日期:2020-04-10 15:07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吸种勺式花生精量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种器,尤其涉及气吸种勺式花生精量排种器。



背景技术:

开展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原理与技术研究可在花生用种量较常规栽培模式减少25%~33%的情况下,增产3%~5%,效果显著,排种器是实现精量播种的关键核心部件,直接影响排种器的作业效果。

在已报道的花生排种器研究成果中,大多以机械式排种器为主,存在伤种率高的问题,而气吸式排种器作用于花生等大粒径作物时存在风机能耗大、吸种不稳定的现象,已远远不能满足花生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要求,成为阻碍大区花生生产推广全程机械化的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花生形状、取种性能好的排种器,利用气吸式排种器伤种率低、对种子适应性好的优点,结合种勺式排种器取种效果好的优势,对排种器的排种盘进行设计,在取种阶段利用气吸与种勺的共同作用,将种子牢牢固定在取种吸嘴上,达到排种器更好的取种效果,防止由于花生粒大且负压不稳定造成排种器取种困难的问题,减少漏播,相应降低能耗。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气吸种勺式花生精量排种器包括进种室、排种器壳体、排种盘、空心轴,排种器壳体包括外动圈、前端盖、后端盖、腰带装置,其中进种室安装在排种器壳体前端盖上;空心轴安装在排种器壳体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排种盘设置在排种器壳体内,安装在排种器壳体后端盖上。

所述的排种器,其中:进种室设置排种器前端,安装在前端盖外侧,进种室一端的开口朝上,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耳,与前端盖上进种口对应,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的排种器,其中:所述前端盖为单面开口盖板由透明亚克力板制成,可观看排种器内部种子的运动情况;其上设有进种口、轴口、护种板、档种板;所述护种板为环形,在下方有缺口,作为投种口;档种板为方形与护种板构成投种通道。

所述的排种器,其中: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向外突出的轴套,轴套内有a型弹性挡圈、b型螺钉紧固轴端挡圈、深沟轴承、密封圈,空心轴实心端;轴承一端由轴套固定,另一端由轴端挡圈固定,空心轴实心端插在轴承内圈中,实心端面处开有螺纹孔,用螺钉将轴端挡圈与空心轴连接固定;密封圈防止漏气。

所述的排种器,其中:所述空心轴一端为空心伸出前端盖,与风机相连;另一端为实心,安装在后端盖上,空心轴在经过负压气室的部分开有四个均布通孔,形成气流通道。

所述的排种器,其中:所述负压气室由前端盖、排种盘、后端盖构成的圆柱形空间,负压气室内有空心轴与断气挡板,其中断气挡板安装在轴上,当种子处于投种阶段时,隔断取种吸嘴中的负压,完成投种。

所述的排种器,其中:所述排种盘上设置有多个种勺式取种吸嘴,取种吸嘴开有通孔为负压吸孔与负压气室相通,种勺取种面根据花生种子形状而设计为倾斜30°的椭圆面,使得花生种子能够更好贴合种勺取种面,达到更好的取种效果,椭圆方程为:(其中花生长度最大值<2a<平均长度1.5倍;花生宽度和厚度的最大值<2b<花生宽度和厚度平均值的1.5倍)。

所述的排种器,其中:外动圈设置在腰带装置的一侧,与前端盖安装在同一平面,且与前端盖之间存在3~5mm间隙,保证二者在转动时互不干扰。

所述的排种器,其中:腰带装置主体为一圆环,夹在外动圈与后端盖之间,环上开有供种子流出的投种口以及投种板和鸭嘴装置,投种口设置于两投种板中间,保证投种阶段种子落入指定鸭嘴中;鸭嘴装置包括:固定鸭嘴、活动鸭嘴、弹簧等,当种子在充种、吸种、携种阶段时,活动鸭嘴由于弹簧的作用,与固定鸭嘴贴合,将投种口封闭,当种子运动到投种阶段时,活动鸭嘴接触地面自动打开,种子投出,完成播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种勺与气吸结合进行取种与携种,增加排种盘的取种效果,保证排种器携种的稳定性;

2、种勺可将种子托起,取种时不完全依靠负压吸力,可相应降低风机能耗;

3、排种盘的取种面根据花生种子的外形尺寸进行设计,充分适应花生种子的外形要求,降低排种器的漏播率;

4、排种盘可根据不同种子进行更换,可应用于其他种子排种器的设计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吸种勺式花生精量排种器整体的结构示例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腰带装置结构示例图;

图4为排种盘结构示例图;

图5为前端盖结构示例图;

图6为空心轴结构示例图;

图7为断气挡板结构示例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1进种室2外动圈3排种盘

31取种面32取种吸嘴33负压吸孔

4空心轴41排气通孔5断气挡板

6前端盖61轴口62进种口

63环形护种板64档种板7腰带装置

71固定鸭嘴72活动鸭嘴73弹簧

74投种口75投种板8后端盖

81深沟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种勺气吸式花生精量排种器包括进种室1、排种器壳体、排种盘3、空心轴4、断气挡板5。排种器壳体包括外动圈2、前端盖6、腰带装置7、后端盖8。

如图1所示,进种室1设置排种器前端,安装在前端盖6外侧,进种室1一端的开口朝上,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耳,与前端盖6上进种口61相通,通过螺钉进行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排种器壳体由外动圈2、前端盖6、后端盖8、腰带装置7组成,腰带装置7夹于外动圈2与后端盖8之间,前端盖6装于外动圈2之内,形成一整体式圆柱形外壳体;外动圈2设置在腰带装置7的一侧,与前端盖6安装在同一平面,且与前端盖6之间存在3~5mm间隙,保证二者在转动时互不干扰。

如图2所示,后端盖8上设有向外突出的轴套,轴套内有a型弹性挡圈、b型螺钉紧固轴端挡圈、深沟轴承、密封圈,空心轴4实心端,轴承一端由轴套固定,另一端由轴端挡圈固定,空心轴4实心端插在轴承内圈中,实心端面处开有螺纹孔,用螺钉将轴端挡圈与空心轴4连接固定,密封圈防止漏气。

如图3所示,腰带装置7主体为一圆环,夹在外动圈2与后端盖8之间,环上开有供种子流出的投种口74,以及投种板75和鸭嘴装置,投种口设置与两投种板75中间,保证投种阶段种子落入指定鸭嘴中;鸭嘴装置包括:固定鸭嘴71、活动鸭嘴72、弹簧73等,当种子在充种、吸种、携种阶段时,活动鸭嘴72由于弹簧73的作用,与固定鸭嘴71贴合,将鸭嘴内部封闭,当种子运动到投种阶段时,活动鸭嘴72接触地面自动打开,种子投出,完成播种。

如图4所示,排种盘3上设置有多个种勺式取种吸嘴32,通过螺栓与后端盖8进行连接,其中取种吸嘴32开有负压吸孔33与负压气室相通,种勺取种面31根据花生种子形状而设计为倾斜30°的椭圆面,使得花生种子能够更好贴合种勺取种面,达到更好的取种效果。

如图5所示,所述前端盖6为单面开口盖板,由透明亚克力板制成,可观看排种器内部种子的运动情况;其上设有轴口61、进种口61、护种板63、档种板64;所述护种板63为环形,在下方有缺口,作为投种口;档种板64与护种板63构成投种通道。

如图6所示,空心轴4一端为空心,与风机相连;另一端为实心,安装在后端盖8上,空心轴4在经过负压气室的部分开有四个均布通孔41,形成气流通道。

如图7所示,断气挡板5安装在空心轴4上,当种子处于投种阶段时,隔断取种吸嘴32中的负压,完成投种。

排种器工作时,其工作过程如下:

种子在排种器内共经历充种、取种、携种、投种四个过程。种子由进种室1进入到由前端盖6与后端盖8形成的充种室内,为排种器的充种过程;空心轴4空心的一端伸出前端盖与风机相连,空心轴4内通有负压气体,使由前端盖6、排种盘3和后端盖8组成的密闭空间产生负压,排种器顺时针转动,处于充种室的种子由种勺与负压的作用固定于取种面31上,完成取种过程;随着排种器转动,排种盘3携带种子至投种阶段之前的过程,称为携种过程;当转动到投种过程中时,断气挡块5将取种吸嘴32中的负气压隔断,种子靠自重和离心力的作用顺着档种板64与护种板63形成的投种通道经腰带装置7的投种板75进入投种口74,此时活动鸭嘴72由于弹簧73的作用与固定鸭嘴71紧密贴合,种子留在鸭嘴装置内,当活动鸭嘴72接触地面时,活动鸭嘴72与固定鸭嘴71分离,种子投入种穴中,完成投种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