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繁育用移苗器、移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5526发布日期:2020-07-04 00:4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苗木繁育用移苗器、移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苗木繁育用移苗器、移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苗器用于对幼苗进行移植和栽培,特别用于蔬菜幼苗、果林幼苗。传统的移苗器只能够对单个幼苗进行移植,无法对小面积的幼苗进行整体移植,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移苗器只能够对单个幼苗进行移植,无法对小面积的幼苗进行整体移植,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苗木繁育用移苗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苗木繁育用移苗器设置有移苗框;

下压框,嵌装在所述移苗框的内部;

锥形插头,焊接安装在所述下压框的底面;

下压臂,焊接安装在所述下压框的前端;

下压手柄,焊接安装在所述下压臂的上端。

进一步,所述下压臂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正滑道和侧滑道,所述正滑道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焊接下压杆,所述下压杆的底部连接下压框;

所述侧滑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连接块固定安装的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下端连接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嵌装在所述侧滑道内。

进一步,所述移苗框的两侧通过转轴合页活动安装有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下压手柄表面开有握槽,所述握槽表面胶接有硅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所述苗木繁育用移苗器的移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用移苗框代替传统的单个移苗桶,能够对小面积的幼苗进行移植,提高了农业移苗的工作效率;在装置上安装的万向轮能够根据移苗器工作情况进行使用,既不耽误移苗工作,又能够对移苗器的进行便携移动,代替了穿孔的人工搬运,减小了农林人员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苗木繁育用移苗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压臂侧面、下压框示意图;

图中:1、万向轮;1-2、转轴合页;2、下压臂;2-1、侧滑道;2-2、正滑道;2-3、下压板;2-4、连接块;2-5、下压杆;2-6、伸缩弹簧;3、下压手柄;4、移苗框;5、下压框;6、锥形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苗木繁育用移苗器包括:万向轮1、转轴合页1-2、下压臂2、侧滑道2-1、正滑道2-2、下压板2-3、连接块2-4、下压杆2-5、伸缩弹簧2-6、下压手柄3、移苗框4、下压框5、锥形插头6。

所述移苗框4左右端销接有下压臂2,所述移苗框4下端焊接有锥形插头6,所述下压臂2外侧通过转轴合页销接有万向轮1,所述下压臂2上端焊接有下压手柄3;所述下压臂2正面和侧面分别开有正滑道2-2、侧滑道2-1,所述下压板2-3卡接在侧滑道2-1上,所述下压板2-3中间销接的连接块2-4卡接在正滑道2-2上,所述下压板2-3下端焊接有伸缩弹簧2-6,所述伸缩弹簧2-6焊接在侧滑道2-1内壁上,所述连接块2-4下端焊接有下压杆2-5,所述下压杆2-5另一端焊接在下压框5上。

所述下压手柄3表面开有手掌握槽,握槽表面胶接有硅胶垫。所述万向轮1一侧的下压臂2表面胶接有铁磁吸,所述万向轮1上端固定座的上表面也胶接有铁磁吸,所述固定座侧面销接有锁阀,对应的下压臂2位置销接有锁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转轴合页1-2将万向轮1离开下压臂2,使万向轮1贴合地面,将万向轮1的固定座通过锁阀固定在下压臂2底端,从而将移苗器托运到特定地点,打开锁阀使万向轮1的固定座贴合下压臂2,通过下压臂2和固定座的铁磁吸对万向轮1进行固定,保证移苗框4能够完全插入土壤;选择好一定的移苗范围,抬起移苗器使移苗框4对准移苗范围,农林人员将力作用于下压手柄3,使移苗框4插入地下,继续下压下压手柄3使移苗框4完全进入地下后,再将移苗框4向上拔起,就能够将小面积的幼苗和土壤移出;再次打开万向轮1,将携带幼苗的土壤的移苗器移动到栽培位置,此时关闭万向轮1,抬起移苗器将移苗框4固定在栽培坑内,用脚压动下压板2-3,通过伸缩弹簧2-6使下压板2-3在侧滑道2-1上向下移动,从而下压杆2-5能够带动下压框5向下移动,下压框5下压整体的土壤,使幼苗和土壤脱离移苗框4坠落到栽培坑内,完成整个移苗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苗木繁育用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苗木繁育用移苗器设置有移苗框;

下压框,嵌装在所述移苗框的内部;

锥形插头,焊接安装在所述下压框的底面;

下压臂,焊接安装在所述下压框的前端;

下压手柄,焊接安装在所述下压臂的上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繁育用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臂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正滑道和侧滑道,所述正滑道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焊接下压杆,所述下压杆的底部连接下压框;

所述侧滑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连接块固定安装的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下端连接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嵌装在所述侧滑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繁育用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苗框的两侧通过转轴合页活动安装有万向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苗木繁育用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手柄表面开有握槽,所述握槽表面胶接有硅胶垫。

5.一种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苗木繁育用移苗器的移苗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林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苗木繁育用移苗器、移苗装置,设置有移苗框;下压框,嵌装在所述移苗框的内部;锥形插头,焊接安装在所述下压框的底面;下压臂,焊接安装在所述下压框的前端;下压手柄,焊接安装在所述下压臂的上端。用移苗框代替传统的单个移苗桶,能够对小面积的幼苗进行移植,提高了农业移苗的工作效率;在装置上安装的万向轮能够根据移苗器工作情况进行使用,既不耽误移苗工作,又能够对移苗器的进行便携移动,代替了穿孔的人工搬运,减小了农林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研发人员:班明辉;韩富军;石有太;白小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