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采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0294发布日期:2020-05-20 00:0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桑叶采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桑叶采摘设备。



背景技术:

养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而蚕的主要食物是桑叶,现代化的养殖往往采用扦插桑树枝条的方式种植桑叶;但是在对桑叶进行采摘时,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采摘效率低,劳动力消耗大,强度高,不利于科学生产,一些市面上的机械在采摘时又容易导致叶片的破损,导致桑叶的品质与储存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解觉人工采摘效率低,机械采摘容易导致桑叶破损,不易保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桑叶采摘设备,包括底架,底架上通过内六角螺丝固定有伺服电机,底架上端焊接有机壳,机壳内部安装有两根采摘辊,采摘辊由辊体与定轴组成,定轴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在机壳上,辊体与定轴连接处设置有滚珠轴承,辊体上设置有固定爪与活动爪,定轴上焊接有拨盘,采摘辊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前辊传动轮与后辊传动轮,前辊传动轮与后辊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前辊传动轮又与底架、伺服电机及传动皮带连接,机壳的底部设置有集料槽,集料槽尾端连接有风机,风机另一端与料道连接,料道侧壁设置有固定支架焊接在机壳外侧,料道尾端焊接有料斗,料斗下端设置有环形编织网、母扣与公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机壳内安装有前后两只采摘辊,采摘辊之间间隔10cm,通过传动皮带连接前辊传动轮与后辊传动轮进行同向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前辊传动轮与后辊传动轮直径比为5:4。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机壳底部设置有集料槽,集料槽尾端连接倾斜15°的矩形料道,料道一侧设置有风机向料道内持续鼓风,矩形料道尾端焊接有环形料斗,料斗底端距离水平地面1.3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料斗与母扣之间设置有环形编织网,环形编织网孔径1cm,母扣外有公扣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母扣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活动爪通过铰链安装在辊体上,尾端与定轴上拨盘接触,拨盘截面呈梯形,梯形较长边一侧在上,等距竖直的焊接在定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辊体转动过程中,活动爪与固定爪之间最大距离为5mm,最小距离为2mm。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采摘辊上活动爪对桑叶茎秆进行抓取,逐片采摘,减少辊体对桑叶主体的破坏,防止叶片撕裂,便于桑叶的运输与保存。

2.本实用新型的斜置料道与环形编织网,能防止桑叶在料道中堵塞,方便尾端料斗处编织袋的更换,防止编织袋内气压过大导致编织袋破裂,减少桑叶的包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械对桑叶进行集中采摘,减少人力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种植户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公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采摘辊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5中:1-底架,2-机壳,3-伺服电机,4-采摘辊,401-辊体,402-定轴,403-固定螺丝,404-滚珠轴承,405-拨盘,406-固定爪,407-活动爪,5-内六角螺丝,6-传动皮带,7-前辊传动轮,8-后辊传动轮,9-集料槽,10-风机,11-料道,12-固定支架,13-料斗,14-环形编织网,15-母扣,16-公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桑叶采摘设备,包括底架1,机壳2,伺服电机3,采摘辊4,辊体401,定轴402,固定螺丝403,滚珠轴承404,拨盘405,固定爪406,活动爪407,内六角螺丝5,传动皮带6,前辊传动轮7,后辊传动轮8,集料槽9,风机10,料道11,固定支架12,料斗13,环形编织网14,母扣15和公扣16,底架1上通过内六角螺丝5固定有伺服电机3,底架1上端焊接有机壳2,机壳2内部安装有两根采摘辊4,

采摘辊4由辊体401与定轴402组成,定轴402通过固定螺丝403固定安装在机壳2上,辊体401与定轴402连接处设置有滚珠轴承404,辊体401上设置有固定爪406与活动爪407,定轴402上焊接有拨盘405,采摘辊4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前辊传动轮7与后辊传动轮8,前辊传动轮7与后辊传动轮8通过传动皮带6连接,前辊传动轮7又与底架1、伺服电机3及传动皮带6连接,机壳2的底部设置有集料槽9,集料槽9尾端连接有风机10,风机10另一端与料道11连接,料道11侧壁设置有固定支架12焊接在机壳2外侧,料道11尾端焊接有料斗13,料斗13下端设置有环形编织网14、母扣15与公扣16。

其中:机壳2内安装有前后两只采摘辊4,采摘辊4之间间隔10cm,通过传动皮带6连接前辊传动轮7与后辊传动轮8进行同向传动,通过两根采摘辊4配合扦插枝条的长度,对桑叶进行更高效的采摘。

其中:前辊传动轮7与后辊传动轮8直径比为5:4,由于前辊传动轮7与后辊传动轮8之间存在直径差,传动轮转动时后采摘辊4转速高于前采摘辊4,形成采摘辊4辊面之间的相对移动,实现后采摘辊4对桑树枝条前端叶片的摘取。

其中:机壳2底部设置有集料槽9,集料槽9尾端连接倾斜15°的矩形料道11,料道11一侧设置有风机10向料道内持续鼓风,矩形料道11尾端焊接有环形料斗13,料斗13底端距离水平地面1.3m,通过风机10持续鼓风对桑叶进行收集,斜置的料道13减少拐角处角度,防止桑叶堆积堵塞料道11,后侧设置环形料斗13,便于对桑叶的包装装袋,减少单位包装时间。

其中:料斗13与母扣15之间设置有环形编织网14,环形编织网14孔径1cm,母扣15外有公扣16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母扣15上,通过公扣16上套编织袋可以方便对桑叶的收集,环形编织网14能通风维持编织袋内外气压,防止编织袋破损。

其中:活动爪407通过铰链安装在辊体401上,尾端与定轴402上拨盘405接触,拨盘405截面呈梯形,梯形较长边一侧在上,等距竖直的焊接在定轴402上,辊体401顶部的活动爪407会在拨盘405的作用下对桑叶茎秆进行抓取,运行到拨盘405底部时自动松开,桑叶掉落到料道11内。

其中:辊体401转动过程中,活动爪407与固定爪406之间最大距离为5mm,最小距离为2mm,能防止桑树的枝干被卷入,只对桑叶进行摘取,减少杂物,提高桑叶品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扦插的桑叶枝条进行集中收割,将桑叶枝条从机壳2上侧开口送入,两采摘辊4在伺服电机3的带动下差速运转,分别对枝条前端与尾端叶片进行摘除,当活动爪407运行到采摘辊4顶部时,活动爪407在拨盘405作用下收紧,与固定爪406共同作用对桑叶茎秆进行抓取,桑树枝干则因直径原因被导向活动爪407与固定爪406两侧,活动爪407将桑叶从枝条上摘下,顺着辊体401的转动,移动到摘取辊4下部,拨盘405不再对活动爪407施力,活动爪407松开,桑叶掉落进机壳2底部集料槽9,在风机10作用下,被送入料道11尾端料斗13,进入公扣16与母扣15之间卡扣固定的编织袋内被收集,风机10鼓入的风则从环形编织网14处透出保持编织袋内外气压,防止编织袋涨破。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