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鱼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0302发布日期:2020-03-31 16:1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鱼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钩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鱼钩。
背景技术
:钓鱼学名又称垂钓,是一种体育活动,使用钓竿、鱼钩、渔线等工具,从江河湖海及水库中捕捉鱼类的活动,鱼钩是钓鱼运动中时用于悬挂钓饵以吸引鱼类上钩的工具,完美的鱼钩应当具备坚、利、韧、轻四个特点,不同的场合和垂钓目标配饰不同的鱼钩,能够有效的提高钓鱼的成功率和降低鱼的脱钩率,但是现有的鱼钩通常缠绕打结的方式与钓鱼线进行固定,导致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影响效率以及对新手造成不便。技术实现要素:(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多功能鱼钩,解决了现有的鱼钩通常缠绕打结的方式与钓鱼线进行固定,导致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影响效率以及对新手造成不便的问题,达到便捷有效的对钓鱼线进行安装固定和移出,提高使用效率和便利性的优点。(二)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鱼钩,包括钩柄、钩尖、倒刺和便接机构,所述钩柄底端设置有钩尖,所述钩尖顶部一体铸造有倒刺,所述便接机构底部固定安装在钩柄上,所述便接机构由壳体、密封盖、装夹块、限位架、旋钮、转杆、防滑装置、第一锥齿、第二锥齿、圆杆和螺旋纹组成,所述壳体前侧四角与密封盖螺栓固定,所述壳体左右两侧中部滑动安装有用于与钓鱼线相接触的装夹块,所述壳体左右两端通过注塑一体方式与限位架进行固定,所述旋钮后端通过圆杆依次与密封盖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底端焊接有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底部通过第二锥齿与圆杆相互啮合,所述转杆外壁穿出壳体后设置有突出的螺旋纹,所述壳体底部中心处与钩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滑装置由套体、防滑槽和粘接层组成,所述套体外侧排列设置有防滑槽,所述套体内侧与粘接层粘接固定,所述粘接层内壁粘接设置在旋钮上。进一步的,所述防滑装置由套体、防滑槽和粘接层组成,所述套体外侧排列设置有防滑槽,所述套体内侧与粘接层粘接固定,所述粘接层内壁粘接设置在旋钮上。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后端通过焊接方式与转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锥齿靠外端与圆杆进行焊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锥齿和圆杆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并且第二锥齿和圆杆分别在壳体左右两端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圆杆外壁通过螺旋纹与装夹块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装夹块与圆杆连接处设置有对应的螺孔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槽呈条形,并且防滑槽的槽深大小为2mm。进一步的,所述转杆和圆杆的横截面均呈圆形,所述壳体靠外侧和装夹块靠内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吻合的卡槽和三角形卡齿。进一步的,所述旋钮的材质为abs塑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的材质为不锈钢。(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鱼钩通常缠绕打结的方式与钓鱼线进行固定,导致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影响效率以及对新手造成不便的问题,通过在钩柄上设置了便接机构,再通过防滑装置对旋钮施加旋力,使其带动转杆在密封盖和壳体上进行转动,令转杆通过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将转动的传动传递到圆杆上,使在壳体内对称分布的圆杆随之在进行转动,令圆杆随之通过螺旋纹对装夹块施加螺旋推力,令装夹块随之在壳体上进行的滑动,并形成一定的空隙或者贴合,然后将滴钓鱼线穿放到装夹块和壳体间的空隙内并使其装夹块复位,对钓鱼线固定,便捷有效的对钓鱼线进行安装固定和移出,提高使用效率和便利性的优点,并且通过在旋钮上设置了防滑装置,使套体通过粘接层与旋钮进行连接,并通过防滑槽与手指接触,达到提高手部施力的摩擦力和舒适度,增加施力效果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钩柄-1、钩尖-2、倒刺-3、便接机构-4、壳体-401、密封盖-402、装夹块-403、限位架-404、旋钮-405、转杆-406、防滑装置-407、第一锥齿-408、第二锥齿-409、圆杆-410、螺旋纹-411、套体-4071、防滑槽-4072、粘接层-407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鱼钩:包括钩柄1、钩尖2、倒刺3和便接机构4,钩柄1底端设置有钩尖2,钩尖2顶部一体铸造有倒刺3,便接机构4底部固定安装在钩柄1上,便接机构4由壳体401、密封盖402、装夹块403、限位架404、旋钮405、转杆406、防滑装置407、第一锥齿408、第二锥齿409、圆杆410和螺旋纹411组成,壳体401前侧四角与密封盖402螺栓固定,壳体401左右两侧中部滑动安装有用于与钓鱼线相接触的装夹块403,壳体401左右两端通过注塑一体方式与限位架404进行固定,旋钮405后端通过圆杆410依次与密封盖402和壳体401转动连接,转杆406底端焊接有第一锥齿408,第一锥齿408底部通过第二锥齿409与圆杆410相互啮合,转杆406外壁穿出壳体401后设置有突出的螺旋纹411,壳体401底部中心处与钩柄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防滑装置407由套体4071、防滑槽4072和粘接层4073组成,所述套体4071外侧排列设置有防滑槽4072,所述套体4071内侧与粘接层4073粘接固定,所述粘接层4073内壁粘接设置在旋钮405上,提高手部摩擦力,增加施力效果。其中,所述旋钮405后端通过焊接方式与转杆406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锥齿409靠外端与圆杆410进行焊接,使其能够相互配合进行使用,满足使用需求和条件。其中,所述第二锥齿409和圆杆410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并且第二锥齿409和圆杆410分别在壳体401左右两端对称分布,使第二锥齿409对第一锥齿408上的转动力进行传递,提高圆杆410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其中,所述圆杆410外壁通过螺旋纹411与装夹块403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装夹块403与圆杆410连接处设置有对应的螺孔结构,使圆杆410能够对转夹块403施加螺旋力,使其进行运动。其中,所述防滑槽4072呈条形,并且防滑槽4072的槽深大小为2mm,提高手部摩擦力。其中,所述转杆406和圆杆410的横截面均呈圆形,所述壳体401靠外侧和装夹块403靠内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吻合的卡槽和三角形卡齿,便于转动,增加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对钓鱼线进行固定。其中,所述旋钮405的材质为abs塑料,硬度较高。其中,所述第一锥齿408和第二锥齿409的材质为不锈钢,不易生锈。材料耐锈性强差不锈钢√高碳钢√根据上表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锥齿408和第二锥齿409采用不锈钢,可以达到不易生锈的效果。本专利所述第一锥齿408和第二锥齿409是一种锥齿轮,又称伞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齿轮,一般用来传递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所述的粘接层4073是一种由502胶水组成的层面,是以α-氰基丙烯酸乙酯为主,加入增粘剂、稳定剂、增韧剂和阻聚剂等,通过先进生产工艺合成的单组份瞬间固化粘化,而且粘接固定效果好。工作原理:使用时,需要将钓鱼线与钩柄1进行连接,此时,便可以通过套体4071和防滑槽4072对旋钮405施加逆时针方向的旋力,使其带动转杆406在密封盖402和壳体401上进行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令转杆406通过第一锥齿408和第二锥齿409将转动的传动传递到圆杆410上,使在壳体401内对称分布的圆杆410随之在进行转动,令圆杆410随之通过螺旋纹411对装夹块403施加向外的螺旋推力,令装夹块403随之在壳体401上进行向外的滑动,并形成一定的空隙,然后将滴钓鱼线穿放到装夹块403和壳体401间的空隙内,装夹块403移动时,通过限位架404能够对装夹块403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防止装夹块403滑出,待钓鱼线穿放入后,便可以再对旋钮405施加顺时针方向的旋力,使其带动转杆406进行顺时针方向的转动,通过相同的原理,使装夹块403在壳体401上进行滑动复位,使其上的卡齿结构与壳体401上的卡槽进行贴合,提高对钓鱼线的固定效果,然后,便可以将钩尖2上装入鱼饵进行钓鱼了,从而能够达到便捷有效的对钓鱼线进行安装固定和移出,提高使用效率和便利性的的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