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4503发布日期:2020-06-02 18:2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畜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殖舍。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811260225.5公开了一种具有排气换气和清洗消毒功能的畜禽养殖舍,包括养殖舍本体,所述养殖舍本体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窗户和换气扇,所述养殖舍本体的顶端设有若干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的顶端设有风管,所述养殖舍本体的一侧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设有风机,所述养殖舍本体的内部设有支撑横梁和支撑纵梁,所述养殖舍本体内部的顶端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养殖舍本体之间通过传动机构相配合连接,所述活动板顶端的一侧设有水泵,所述活动板的顶端设有水管一和水管二,所述水管一的底端设有若干高位喷头,所述水管二的底端设有若干低位喷头;能够对养殖舍进行排气换气和清洗消毒,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中国专利cn201811260225.5养殖舍内的气流为在两侧通过窗户或者换气扇进入,在屋顶通过排气扇排除。养殖舍内的气流杂乱均匀,不易实现温度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殖舍,通风均匀,利于控制温度;结构简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养殖舍,包括养殖舍本体,所述养殖舍本体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通风窗且底壁上设置有漏粪板,所述通风窗连通第二湿帘,所述漏粪板连通设置在养殖舍本体下部的地沟,所述地沟开口处设置有第二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湿帘对应设置在养殖舍本体的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舍本体的两个第一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湿帘和第一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舍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围墙。

进一步地,所述围墙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两个围墙之间为过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湿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湿帘纸,所述壳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空气能够从进气孔穿过湿帘后从出气孔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闭合形成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和进气孔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

进一步地,第二湿帘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连接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一种养殖舍,包括养殖舍本体,所述养殖舍本体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通风窗且底壁上设置有漏粪板,所述通风窗连通第二湿帘,所述漏粪板连通设置在养殖舍本体下部的地沟,所述地沟开口处设置有第二风机。本实施例中,舍外空气经过第二湿帘降温后通过通风窗进入养殖舍本体内部(的养殖单元),第二风机将地沟中的空气抽出,使得地沟中形成负压,进一步使得养殖舍本体内部的空气通过漏粪板流入地沟,因此形成舍外空气→第二湿帘→养殖舍本体→地沟→第二风机→舍外空气的空气循环路径。这种通风方式称为横向通风,空气在较短的两个侧壁之间流动,循环路径较短,气流不容易跑散,通风均匀,有利于降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舍的纵向通风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舍的横向通风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舍的横向通风水平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舍的第二湿帘结构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舍的第二湿帘安装结构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图中的箭头为气体流动方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需要定义的是,以图3的左右为左右,上下为上下,垂直纸面向外为前,反之为后。

散户养殖舍的通风模式包括全欧屋顶通风模式和半欧纵向通风模式。全欧屋顶通风模式养殖舍用隔墙隔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养殖单元,再吊顶,上方连成一片,每个单元中央在吊顶处安装一台无动力风机(相当于每个单元的换气口)吊顶上方侧面山墙端安装若干台负压风机,每个单元底部都设有进风通道。吊顶上方山墙端负压风机启动(风机启动数量与舍外温度有关,室外温度越高,风机启动数量越多),形成舍内负压,舍外空气经过侧墙湿帘降低温度,进入进风通道,透过漏缝板进入每个养殖单元内,再进过无动力风机进入吊顶上方,最后透过负压风机排出室外;这样一栋养殖舍每个单元就完成了一次通风换气,并通过这样的热交换将舍内的温度降低至目标数值。这种结构的缺点为,换气不完全,降温不均匀,土建造价昂贵,能耗高。

半欧纵向通风模式养殖舍的山墙两端一头装有湿帘,另外一头装负压风机,整个舍内用栏位片隔成若干单元,所有单元在一个房间内,侧墙装有通风小窗。换气时,负压风机启动(风机启动数量与舍外温度有关,室外温度越高,风机启动数量越多),在舍内形成负压,室外空气直接透过湿帘进入舍内,穿越整个舍区,透过山墙风机排到舍外,整栋养殖舍完成一次通风换气,并通过这样的热交换将舍内的温度降低至目标数值。这种结构的缺点为,夏季纵向通风时前后温差过大;春夏、夏秋交替时温差大,中午横向通风无法降低温度,需要纵向通风,早晚以及阴雨天气纵向通风容易引起家畜(猪)只感冒,需要横向通风,需要人员频繁干预。

如图1-图5所述,一种养殖舍,包括养殖舍本体100,所述养殖舍本体100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通风窗且底壁上设置有漏粪板120,所述通风窗连通第二湿帘400,所述漏粪板120连通设置在养殖舍本体100下部的地沟600,所述地沟600开口处设置有第二风机500。

本实施例中,舍外空气经过第二湿帘400降温后通过通风窗进入养殖舍本体100内部(的养殖单元),第二风机500将地沟600中的空气抽出,使得地沟600中形成负压,进一步使得养殖舍本体100内部的空气通过漏粪板120流入地沟600,因此形成舍外空气→第二湿帘400→养殖舍本体100→地沟600→第二风机500→舍外空气的空气循环路径。这种通风方式称为横向通风,空气在较短的两个侧壁之间流动,循环路径较短,气流不容易跑散,通风均匀,有利于降温。

此外,设置第二湿帘400有利于降温,第二风机500加快气体流动,也利于降温。

具体地,第二湿帘400和第二风机500上下相对设置,第二湿帘400和第二风机500可以为多个并列设置,及可以在养殖单元设置一组第二湿帘400和第二风机500。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500设置在第二湿帘400的下方,以缩短气体循环路径,达到快速降温。优选地,所述风机500设置在第二湿帘400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可以左右设置(横向设置)两个并列的养殖单元,所述第二湿帘400对应设置在养殖舍本体100的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舍本体100的两个第一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湿帘200和第一风机300。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构成养殖舍本体100的侧壁。第一湿帘200和第一风机300相对设置,且一般设置为多个。为了控制温度第一风机300可以部分开启。两个第一侧壁的连线方向为纵向。舍外空气→第一湿帘200→养殖舍本体100→第一风机300→舍外空气,这样可以形成纵向通风。纵向通风和横向通风交替使用,可以使得舍内空气更加均匀,实现整体控温。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舍的纵向通风示意图,图中给出的a、b、c、d分别为低温、中温、中温和高温区域。越远离第一湿帘200,温度越高。纵向通风,距离较长,导致舍内气流不均匀,温差较大,因此需要与横向通风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舍本体100的中部设置有围墙111。围墙111可以将横向并列设置的两个养殖单元隔开,避免两个养殖单元之间气流串流,保证单个养殖单元气流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围墙111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两个围墙111之间为过道110。

进一步地,如图6-图7所示,所述第二湿帘400包括壳体410,所述壳体410中设置有湿帘纸430,所述壳体410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440和出水口450,所述壳体4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空气能够从进气孔穿过湿帘后从出气孔排出。本实施例中为湿帘纸130集成了一个全方位的保护罩(壳体410),安装时采用外挂安装,安装方便,更换维修方便,进风口、出风口均可设防鼠网,防止老鼠进入破坏湿帘纸;壳体完全覆盖湿帘纸,避免风吹日晒雨淋造成的腐蚀、老化,增加使用寿命。第一湿帘200和第二湿帘400结构相同。进气孔上设置有防鼠网460。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410包括第一壳体411和第二壳体412,所述第一壳体411和第二壳体412闭合形成壳体410。第一壳体411和第二壳体412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卡接,方便湿帘纸430的拆装和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和进气孔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411和第二壳体412上。具体地,所述进气孔设置在第二壳体412底部。

进一步地,第二湿帘400还包括罩壳420,所述罩壳420连接设置在第一壳体411和第二壳体412端部。

具体地,所述第一壳体411和第二壳体412焊接于罩壳420;第一壳体411和第二壳体412也可以可拆卸连接于罩壳420。

具体地,所述进水口440设置在第二壳体412上。所述进水口440连接于供水管720。所述出水口450连接于回水管710。所述进水口440和供水管720之间设置有球阀730。球阀730为ppr活接球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