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式智能捕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5215发布日期:2020-05-06 22:3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筒式智能捕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筒式智能捕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医院药房和药品仓库都存在着有老鼠偷食药品的问题,老鼠多喜欢在夜间活动,特别是晚上工作人员活动减少的时候,而药师常常在第二天取药才会发现老鼠偷食药品和留下排泄物的痕迹。药品接触老鼠及其排泄物后质量受损、摆放在一起的药品可能因为老鼠的活动混淆在一起,甚至有老鼠尿液、大便混在药品中,这些都给药师的调剂工作带来不便和风险,也不利于患者的用药安全;此外,仓库的药品被偷食后会影响药品实际库存的数量,也可能造成近期生产的备用药品无法使用,这些都给药品的盘点工作带来误差,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药房和药品仓库的主要除鼠手段是鼠笼诱捕,但是现有的鼠笼大多为结构单一的网状结构,给老鼠带来一定的密集视觉效果,使得老鼠对鼠笼存在一定的警惕性,从而导致现有鼠笼捕鼠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难以连续捕鼠;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滚筒式智能捕鼠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滚筒式智能捕鼠装置,用于解决现有鼠笼捕鼠效果不佳以及难以连续捕鼠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滚筒式智能捕鼠装置,包括诱鼠管、滚筒、鼠笼以及监控系统;

所述诱鼠管包括管体、第一旋转门、诱饵以及单向门;所述管体为白色透明的方形管,其前端管口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支架,所述第一旋转门通过第一翻转轴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轴竖直设置,其顶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管体的顶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旋转门开启或者关闭;所述诱饵粘接在所述管体内,并位于所述管体的前端,所述单向门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并位于所述管体的后端管口处,所述单向门只允许老鼠离开管体内腔;

所述滚筒包括筒体和叶片轮,所述筒体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筒体的外周面与所述管体的后端相连,且所述单向门开启后,所述筒体的内腔和所述管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叶片轮设于所述筒体的内腔内,其包括旋转轴、轴套以及4-6片叶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所述轴套固定地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所述4-6片叶片均匀布设在所述轴套的外周面上;

所述鼠笼设置在所述筒体的正下方,并与所述筒体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底部开设有供老鼠落入鼠笼内腔的开口,并于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旋转门;所述筒体于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旋转支架,所述第二旋转门通过第二翻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翻转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鼠笼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所述第二旋转门开启或者关闭;所述鼠笼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与所述鼠笼活动连接,所述鼠笼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老鼠取出的取鼠门;

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红外线感应器、压力传感器、电机驱动器以及控制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设于所述管体的外侧,其感应部位与所述诱饵相对设置,用于感应是否有老鼠进入管体内;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承重板的底部,用于感应是否有老鼠落入鼠笼;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电机驱动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滚筒式智能捕鼠装置还包括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抽气管与筒体远离管体的一侧相连,并与所述筒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抽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抽气管连接所述筒体一端的管口处设置有防止老鼠进入抽气泵的隔离网。

优选地,所述单向门的上部通过第三翻转轴与所述管体的内壁铰接,所述第三翻转轴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单向门的下部远离所述叶片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阻挡单向门向内翻转的挡块;所述单向门的翻转轨迹与所述叶片的旋转轨迹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前端和后端水平设置,所述管体的中部倾斜向上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外侧设置有金属防护罩,所述金属防护罩与所述鼠笼焊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单片机型号为stc89c52。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鼠笼,其捕鼠效果更加出色,本实用新型于诱鼠管的管体内设置有诱饵,再加上管体并非传统的网状结构,而是一个类似于洞口的结构,减轻了老鼠的警惕心理,从而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老鼠进入管体内;当管体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有老鼠进入管体时,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转动,使得第一旋转门关闭,第二旋转门开启;老鼠受惊从管体后端逃窜,撞开单向门进入滚筒,并在推动叶片轮转动的过程中从筒体底部的开口落入鼠笼,并被压力传感器所感应到;此时,控制器再次通过电机驱动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转动,使得第一旋转门开启,第二旋转门关闭;第一旋转门开启可以继续引诱新的老鼠进入管体,第二旋转门关闭使得落入鼠笼的老鼠,难以出逃,再加上鼠笼与诱饵分离,被困老鼠不会影响诱饵的诱鼠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鼠笼捕鼠效果不佳以及难以连续捕鼠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抽气泵,能够让进入管体的老鼠更轻松地落入鼠笼,当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有老鼠进入管体时,控制器同时控制抽气泵工作,抽气泵抽吸管体和筒体内的空气,从而将老鼠从管体抽离至筒体内;同时,叶片轮在筒体内气流的作用下,单向旋转,能够更容易地将进入筒体内的老鼠推送至底部开口处,并落入鼠笼;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老鼠落入鼠笼后,控制器控制抽气泵停止工作,节约用电,消除噪音,不会影响新的老鼠进入管体内。

3.本实用新型于管体前端设置的第一旋转门可防止老鼠从管体逃离,于管体后端设置的单向门可防止老鼠从筒体内逃离,于筒体底部开口处设置的第二旋转门可防止老鼠从鼠笼逃离;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非常高的捕鼠成功率。

4.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实用性强等优点,用于药房、仓库捕鼠作业,能够极大地改善了药房、仓库的环境,防止药品的质量受损变质、防止完好药品包装受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滚筒式智能捕鼠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滚筒式智能捕鼠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旋转门的安装示意图(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旋转门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滚筒式智能捕鼠装置的电器连接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图中,1-管体、2-第一旋转门、3-第一旋转支架、4-第一翻转轴、5-第一齿轮、6-第一驱动电机、7-第二齿轮、8-诱饵、9-单向门、10-挡块、11-筒体、12-旋转轴、13-轴套、14-叶片、15-鼠笼、16-开口、17-第二旋转门、18-第二旋转支架、19-第二翻转轴、20-第三齿轮、21-第二驱动电机、22-第四齿轮、23-承重板、24-取鼠门、25-红外线感应器、26-压力传感器、27-电机驱动器、28-控制器、29-抽气泵、30-抽气管、31-隔离网、32-第三翻转轴。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7,一种滚筒式智能捕鼠装置,包括诱鼠管、滚筒、鼠笼15、抽气泵29以及监控系统。

诱鼠管包括管体1、第一旋转门2、诱饵8以及单向门9。管体1为白色透明的方形管,其前端管口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支架3,第一旋转门2通过第一翻转轴4与第一旋转支架3转动连接,第一翻转轴4竖直设置,其顶部设置有第一齿轮5,管体1的顶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通过第二齿轮7与第一齿轮5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一旋转门2开启或者关闭。诱饵8粘接在管体1内,并位于管体1的前端,本实施例于管体1内设置有诱饵8,再加上管体1并非传统的网状结构,而是一个类似于洞口的结构,减轻了老鼠的警惕心理,从而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老鼠进入管体1内。单向门9设置在管体1内,并位于管体1的后端管口处,单向门9只允许老鼠离开管体1内腔;本实施例中,管体1的前端和后端水平设置,管体1的中部倾斜向上设置。

滚筒包括筒体11和叶片轮,筒体11的轴线水平设置,筒体11的外周面与管体1的后端相连,且单向门9开启后,筒体11的内腔和管体1的内腔相连通,使得老鼠能够从管体1内腔进入筒体11内腔。叶片轮设于筒体11的内腔内,其包括旋转轴12、轴套13以及4-6片叶片14,旋转轴12与筒体11转动连接,并与筒体11同轴设置,轴套13固定地套设在旋转轴12的外周面,4-6片叶片14均匀布设在轴套13的外周面上,本实施例中,叶片14的数量为6片。其中,单向门9的上部通过第三翻转轴32与管体1的内壁铰接,第三翻转轴32的轴线水平设置,单向门9的下部远离叶片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阻挡单向门9向内翻转的挡块10,单向门9的翻转轨迹与叶片14的旋转轨迹间隔设置。

鼠笼15设置在筒体11的正下方,并与筒体11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筒体11的底部开设有供老鼠落入鼠笼15内腔的开口16,并于开口16处设置有第二旋转门17。筒体11于开口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旋转支架18,第二旋转门17通过第二翻转轴19与第二旋转支架18转动连接,第二翻转轴19上设置有第三齿轮20,鼠笼15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21,第二驱动电机21通过第四齿轮22与第三齿轮20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二旋转门17开启或者关闭。其中,第二驱动电机21的外侧设置有金属防护罩,金属防护罩与鼠笼15焊接,金属防护罩将第二驱动电机21保护起来,防止鼠笼15中老鼠对其产生破坏。鼠笼15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承重板23,承重板23与鼠笼15活动连接,鼠笼1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老鼠取出的取鼠门24,当需要将老鼠从鼠笼15中取出时,将取鼠门24打开,否则取鼠门24将处于常闭状态。

抽气泵29的抽气管30与筒体11远离管体1的一侧相连,并与筒体11的内腔相连通,抽气管30连接筒体11一端的管口处设置有防止老鼠进入抽气泵29的隔离网31。抽气泵29的设置能够让进入管体1的老鼠更轻松地落入鼠笼15。

监控系统包括红外线感应器25、压力传感器26、电机驱动器27以及控制器28,红外线感应器25设于管体1的外侧,其感应部位与诱饵8相对设置,用于感应是否有老鼠进入管体1内。压力传感器26设于承重板23的底部,用于感应是否有老鼠落入鼠笼15。红外线感应器25、压力传感器26、电机驱动器27以及抽气泵29均与控制器28电性连接,电机驱动器27与第一驱动电机6及第二驱动电机21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8为单片机,单片机型号为stc89c52。

当红外线感应器25感应到有老鼠进入管体1时,控制器28通过电机驱动器27控制第一驱动电机6和第二驱动电机21转动,使得第一旋转门2关闭,第二旋转门17开启;同时,控制器28控制抽气泵29工作,抽气泵29抽吸管体1和筒体11内的空气,从而将老鼠从管体1抽离至筒体11内;叶片轮在筒体11内气流的作用下,单向旋转,能够更容易地将进入筒体11内的老鼠推送至底部开口16处,并落入鼠笼15。当压力传感器26感应到老鼠落入鼠笼15后,控制器28再次通过电机驱动器27控制第一驱动电机6和第二驱动电机21转动,使得第一旋转门2开启,第二旋转门17关闭,第一旋转门2开启可以继续引诱新的老鼠进入管体1,第二旋转门17关闭使得落入鼠笼15的老鼠,难以出逃;同时,控制器28控制抽气泵29停止工作,节约用电,消除噪音,不会影响新的老鼠进入管体1内。本实用新型于管体1前端设置的第一旋转门2可防止老鼠从管体1逃离,于管体1后端设置的单向门9可防止老鼠从筒体11内逃离,于筒体11底部开口16处设置的第二旋转门17可防止老鼠从鼠笼15逃离;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非常高的捕鼠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鼠笼,其捕鼠效果更加出色,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鼠笼捕鼠效果不佳以及难以连续捕鼠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实用性强等优点,用于药房、仓库捕鼠作业,能够极大地改善了药房、仓库的环境,防止药品的质量受损变质、防止完好药品包装受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