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养殖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4957发布日期:2020-05-22 20:22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牦牛养殖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牦牛养殖棚。



背景技术:

牛棚是指用来饲养奶牛、肉牛的房子,根据南北气候条件的不同,可建造半开放牛舍、塑料暖棚牛舍等,牛舍建筑多为混合结构,通常采用砖墙承重,钢屋架或钢筋混凝土组合屋架,有些牛舍加设内柱以减小屋架跨度,牛舍门最好做成推拉式,方便牛只进出,舍内地面要求干燥平整、坚固耐磨、具有良好的洗刷性能、不透水、不打滑、也不宜太硬,目前多采用水泥抹面打毛,或者顺着排水方向呈菱状分格。

牦牛棚需要及时的清理牦牛产生的排泄物,以便发挥最大的作用,但是一般的牦牛棚内部经常需要人工进行清理,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牦牛养殖棚,具备自动冲洗牛床和提供照明并可以杀灭蚊虫等优点,解决了清理效率慢且牛棚内光线不良和蚊虫较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冲洗牛床和提供照明并可以杀灭蚊虫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牦牛养殖棚,包括过道,所述过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食槽,所述食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柱栏板,所述柱栏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栓牛环,所述柱栏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通水管,所述柱栏板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自动供水装置,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离杆,所述柱栏板的后端活动连接有圈门,所述过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外围墙体,所述外围墙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窗框,所述外围墙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棚顶,所述过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牛床与排污沟,所述牛床位于排污沟的一侧,所述外围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照明灭虫装置。

优选的,所述照明灭虫装置包括主体壳、灭虫器、连接体、发光板、底板和上盒盖,所述主体壳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上盒盖,所述主体壳的下端与灭虫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灭虫器的下端与连接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的下端与发光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发光板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自动供水装置包括水箱壳、入水管、连接器、防水阀、出水管、浮子、连接线、启动器和进水阀,所述水箱壳的下端与入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入水管的上端与连接器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阀的下端与入水管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水箱壳的下端与出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上端与防水阀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防水阀的一侧与连接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启动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的一侧与浮子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体壳的下端与灭虫器的上端设有十字槽沉头机丝牙螺钉,所述发光板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设有盘头组合机丝牙螺钉。

优选的,所述防水阀的一侧与启动器的一侧设有橡胶垫片与膨胀铆钉。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侧与外围墙体的一侧设有十字槽伞头三角牙螺钉,所述柱栏板的后端与圈门的前端设有弹簧铰链,所述柱栏板的一侧与自动供水装置的一侧设有不脱出螺钉。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牦牛养殖棚,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牦牛养殖棚,通过灭虫器内的蚊虫吸引物和发光板发光原理,吸引蚊虫进入灭虫器内,然后进行消灭,在除灭蚊虫的同时提供了一些照明,让牛棚内卫生环境更加安全,有效的提高了工作质量。

2、该一种牦牛养殖棚,通过入水管充入水进入水箱壳内,随着水的增多浮子会随水面向上移动,然后浮子带动进水阀向下移动,当水充满时,进水阀的下端与入水管的下端闭合,随后入水管停止供水,最后连接线拉动防水阀的一侧向上移动,水通过出水管进入内,对牛床进行冲洗,一定程度减少了人工冲洗的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牦牛养殖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照明灭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道;2、食槽;3、柱栏板;4、固定柱;5、栓牛环;6、通水管;7、牛床;8、排污沟;9、连接杆;10、照明灭虫装置;11、自动供水装置;12、外围墙体;13、隔离杆;14、窗框;15、棚顶;16、圈门;101、主体壳;102、灭虫器;103、连接体;104、发光板;105、底板;106、上盒盖;111、水箱壳;112、入水管;113、连接器;114、防水阀;115、出水管;116、浮子;117、连接线;118、启动器;119、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牦牛养殖棚,包括过道1,过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食槽2,食槽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柱栏板3,柱栏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固定柱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栓牛环5,柱栏板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通水管6,柱栏板3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自动供水装置11,固定柱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离杆13,柱栏板3的后端活动连接有圈门16,过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外围墙体12,外围墙体1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窗框14,外围墙体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棚顶15,过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牛床7与排污沟8,牛床7位于排污沟8的一侧,外围墙体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照明灭虫装置10,在实际操作时,通过隔离杆13的设置可以将不同大小的牦牛隔离开,防止牦牛大小差异过大造成混乱,有效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进一步的,照明灭虫装置10包括主体壳101、灭虫器102、连接体103、发光板104、底板105和上盒盖106,主体壳10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上盒盖106,主体壳101的下端与灭虫器102的上端固定连接,灭虫器102的下端与连接体103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体103的下端与发光板104的上端固定连接,发光板104的下端与底板105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实际操作时,通过灭虫器102内的蚊虫吸引物和发光板104发光原理,吸引蚊虫进入灭虫器102内,然后进行消灭,在除灭蚊虫的同时提供了一些照明,让牛棚内卫生环境更加安全,有效的提高了工作质量。

进一步的,自动供水装置11包括水箱壳111、入水管112、连接器113、防水阀114、出水管115、浮子116、连接线117、启动器118和进水阀119,水箱壳111的下端与入水管112的外壁固定连接,入水管112的上端与连接器113的中部固定连接,进水阀119的下端与入水管112的上端活动连接,水箱壳111的下端与出水管115的外壁固定连接,出水管115的上端与防水阀114的下端活动连接,防水阀114的一侧与连接线117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线117的另一端与启动器118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器113的一侧与浮子116固定连接,在实际操作时,通过入水管112充入水进入水箱壳111内,随着水的增多浮子116会随水面向上移动,然后浮子116带动进水阀119向下移动,当水充满时,进水阀119的下端与入水管112的下端闭合,随后入水管112停止供水,最后连接线117拉动防水阀114的一侧向上移动,水通过出水管115进入内,对牛床7进行冲洗,一定程度减少了人工冲洗的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首先将牦牛通过圈门16放进牛床7上,牦牛的食物通过食槽2进行投放,然后牦牛产生的排泄物掉落在一侧高一侧低的牛床7上,通过通水管6和水箱壳11将其冲洗并滑落进排污沟8里,在外围墙体12内部的两侧墙体上设有照明灭虫装置10,为牛棚提供一定的照明且可以杀灭蚊虫,最后棚顶15盖在外围墙体12上端,为牛棚遮蔽风雨,在外围墙体12中部的窗框14为牛棚内部进行通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