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农业用自动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3565发布日期:2020-07-14 16:47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农业用自动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智慧农业用自动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

公开号为cn10734345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农业大棚用智能灌溉装置。该专利技术安装有储水槽,在储水槽的底部安装有布水槽,在布水槽的底部安装有喷水器,通过其可以将水源均匀的喷洒在种植物上,但是,其仅可对植物的顶端进行喷洒,由于植物叶片的遮挡,水分或药液仅可喷洒至植物叶片顶面,无法对叶片底面进行喷洒,导致叶片底面的虫害无法完全杀灭。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智慧农业用自动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农业用自动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农业用自动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布置的中置管,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棚体的两侧底面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侧壁管,所述支架上固定有三根独立的输送管,三根所述输送管与外部输液设备连接,所述中置管和所述侧壁管的内部均设有三根独立的输送软管,三根所述输送软管分别与三根所述输送管密封连接,所述中置管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竖置管,所述侧壁管的内侧也固定连接有所述竖置管,所述竖置管上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横置喷头,所述横置喷头与所述竖置管贯通,所述竖置管为竖直布置,所述中置管的两侧还固定链接有横置管,所述侧壁管的内侧也固定连接有所述横置管,所述横置管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置喷头,所述竖置喷头与所述横置管贯通,所述横置管为水平布置,且所述横置管位于所述竖置管的上方,所述中置管和所述侧壁管的下方还设有地管,所述地管上密封连接有橡胶管,所述竖置管、所述横置管和所述橡胶管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中置管、所述侧壁管内的三根所述输送软管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棚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处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棚体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所述通风口相对应的风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棚体的顶部内壁安装有若干个对所述通风口进行开闭的开闭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闭机构包括两个滑轨和滑动在其上的密封板,所述滑轨与所述棚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滑轨位于所述通风口的两侧,所述开闭机构还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棚体的顶部内壁,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板的尺寸大于所述通风口的截面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地管沿所述棚体长度方向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时,可通过外部的输液设备通过输送管及输送软管分别对竖置管、横置管和地管进行独立供水或供药液,在喷洒农药杀虫时,竖置管、横置管上的横置喷头及竖置喷头可对植物的顶部及侧边进行立体化的喷洒,保证药液喷洒至植物的各个部位,喷洒的效率提高,保证杀虫的效率,在灌溉时,可仅对地管进行供水,地管上根据植物根茎的位置开设有孔,水分可精准的浇灌在植株的根茎处,减少水分的流失浪费。

2、在棚体内部的空气温度及湿度较高时,可将开闭机构打开,由于棚体内的温度高于外部环境温度,在温度差的作用下,风帽可自行转动,棚体内部的空气经由通风口及风帽排出,同时,风帽不耗费电量,节省电力资源,降低种植成本,在不使用时,将开闭机构关闭,对通风口进行密封,保证棚体的内部空气温度及湿度保持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慧农业用自动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智慧农业用自动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大棚中的棚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智慧农业用自动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大棚中的棚体内部俯视图;

图4为一种智慧农业用自动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大棚中的开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棚体;101、通风口;11、支架;12、风帽;13、开闭机构;131、滑轨;132、密封板;133、电动推杆;2、中置管;3、侧壁管;4、竖置管;41、横置喷头;5、横置管;51、竖置喷头;6、地管;61、橡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慧农业用自动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大棚,包括棚体1,棚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11,支架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布置的中置管2,支架11靠近棚体1的两侧底面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侧壁管3,支架11上固定有三根独立的输送管,三根输送管与外部输液设备连接,中置管2和侧壁管3的内部均设有三根独立的输送软管,三根输送软管分别与三根输送管密封连接,中置管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竖置管4,侧壁管3的内侧也固定连接有竖置管4,竖置管4上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横置喷头41,横置喷头41与竖置管4贯通,竖置管4为竖直布置,中置管2的两侧还固定链接有横置管5,侧壁管3的内侧也固定连接有横置管5,横置管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置喷头51,竖置喷头51与横置管5贯通,横置管5为水平布置,且横置管5位于竖置管4的上方,中置管2和侧壁管3的下方还设有地管6,地管6上密封连接有橡胶管61,竖置管4、横置管5和橡胶管61分别与相对应的中置管2、侧壁管3内的三根输送软管密封连接。

在图1和图4中:棚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11,棚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101,棚体1内的气流可通过通风口101排出,棚体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通风口101相对应的风帽12,由于棚体1内的温度高于外部环境温度,在温度差的作用下,风帽12可自行转动,棚体1内部的空气经由通风口101及风帽12排出,棚体1的顶部内壁安装有若干个对通风口101进行开闭的开闭机构13,开闭机构13包括两个滑轨131和滑动在其上的密封板132,滑轨131与棚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两个滑轨131位于通风口101的两侧,开闭机构13还包括电动推杆133,电动推杆133固定连接于棚体1的顶部内壁,电动推杆133的输出端与密封板132固定连接,密封板132的尺寸大于通风口101的截面尺寸,在开闭机构13使用时,电动推杆133带动密封板132在两个滑轨131上滑动,在需要打开通风口101时,将密封板132推动至通风口101一侧,将通风口101暴露出来,在关闭时,将密封板132推动至通风口101正下方,实现对通风口101的关闭,在棚体1内部的空气温度及湿度较高时,可将开闭机构13打开,由于棚体1内的温度高于外部环境温度,在温度差的作用下,风帽12可自行转动,棚体1内部的空气经由通风口101及风帽12排出,同时,风帽12不耗费电量,节省电力资源,降低种植成本,在不使用时,将开闭机构13关闭,对通风口101进行密封,保证棚体1的内部空气温度及湿度保持均衡。

在图2中:包括棚体1,棚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11,支架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布置的中置管2,支架11靠近棚体1的两侧底面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侧壁管3,支架11上固定有三根独立的输送管,三根输送管与外部输液设备连接,中置管2和侧壁管3的内部均设有三根独立的输送软管,三根输送软管分别与三根输送管密封连接,外部输液设备可将水或杀虫药液通过输送管及输送软管进行输送,中置管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竖置管4,侧壁管3的内侧也固定连接有竖置管4,竖置管4上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横置喷头41,横置喷头41与竖置管4贯通,竖置管4为竖直布置,可对植株的侧面进行喷洒,中置管2的两侧还固定链接有横置管5,侧壁管3的内侧也固定连接有横置管5,横置管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置喷头51,竖置喷头51与横置管5贯通,横置管5为水平布置,且横置管5位于竖置管4的上方,可对植株的顶面进行喷洒,中置管2和侧壁管3的下方还设有地管6,地管6上密封连接有橡胶管61,竖置管4、横置管5和橡胶管61分别与相对应的中置管2、侧壁管3内的三根输送软管密封连接,在使用时,可通过外部的输液设备通过输送管及输送软管分别对竖置管4、横置管5和地管6进行独立供水或供药液,在喷洒农药杀虫时,竖置管4、横置管5上的横置喷头41及竖置喷头51可对植物的顶部及侧边进行立体化的喷洒,保证药液喷洒至植物的各个部位,喷洒的效率提高,保证杀虫的效率,在灌溉时,可仅对地管6进行供水,地管6上根据植物根茎的位置开设有孔,水分可精准的浇灌在植株的根茎处,减少水分的流失浪费,同时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为竖置管4、横置管5供水,实现立体化灌溉或增加棚体1的空气湿度,使用较为灵活,雾化灌溉的方式多样化,便于使用。

在图3中:地管6沿棚体1长度方向布置,棚体1内的植物种植大多沿棚体1长度方向种植,地管6可沿植物的种植方向分布,便于灌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可通过外部的输液设备通过输送管及输送软管分别对竖置管4、横置管5和地管6进行独立供水或供药液,在喷洒农药杀虫时,竖置管4、横置管5上的横置喷头41及竖置喷头51可对植物的顶部及侧边进行立体化的喷洒,保证药液喷洒至植物的各个部位,喷洒的效率提高,保证杀虫的效率,在灌溉时,可仅对地管6进行供水,地管6上根据植物根茎的位置开设有孔,水分可精准的浇灌在植株的根茎处,减少水分的流失浪费,同时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为竖置管4、横置管5供水,实现立体化灌溉或增加棚体1的空气湿度,使用较为灵活,雾化灌溉的方式多样化,便于使用,在棚体1内部的空气温度及湿度较高时,可将开闭机构13打开,由于棚体1内的温度高于外部环境温度,在温度差的作用下,风帽12可自行转动,棚体1内部的空气经由通风口101及风帽12排出,同时,风帽12不耗费电量,节省电力资源,降低种植成本,在不使用时,将开闭机构13关闭,对通风口101进行密封,保证棚体1的内部空气温度及湿度保持均衡。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