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李子树栽培用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0130发布日期:2020-05-26 17:0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李子树栽培用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李子树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李子树栽培用浇灌装置。



背景技术:

李子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别名嘉庆子、布霖、玉皇李、山李子。其果实7~8月间成熟,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李子味酸,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因而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尤其对胃酸缺乏、食后饱胀、大便秘结者有效。新鲜李肉中的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酰胺等氨基酸,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对肝硬化有辅助治疗效果。

在李子树种植园中,为了保证李子树的正常生长,提高李子的质量,需要保证李子树充分的水份。现目前在李子树种植园对李子树进行浇灌时,往往是通过铺设的无法进行移动水管对李子树进行浇灌,不仅铺设成本较高,也难以进行后期改进,且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具有较低的浇灌效果和效率,对不同位置、不同种植情况的李子树,无法进行区别性浇灌,容易造成极大的误差和失误,影响李子树的正常成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李子树栽培用浇灌装置,该浇灌装置可通过移动与升降,实现对种植园内各个李子树的浇灌,可通过不同李子树的具体情况调整浇灌的水量,实现对各个李子树的区别化灌溉,保证较高的浇灌效果和浇灌效率,保证李子树的正常生长。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李子树栽培用浇灌装置,该浇灌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支撑架、第二升降支撑架、顶部横架和水箱,所述顶部横架固定在第一升降支撑架和第二升降支撑架的顶部,所述第一升降支撑架和第二升降支撑架底部均设有万向轮;

第一升降支撑架与第二升降支撑架的底部设有均支撑板,所述万向轮位于支撑板的底部;

所述顶部横架内部设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均延伸至顶部横架外部且连接至水箱;所述顶部横架的底部设有第一喷淋器以及供第一喷淋器移动的底槽,所述第一喷淋器与第一水管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底槽两端均设有底部支架,两个底部支架的底端均设有第二喷淋器,所述底部支架内部设有分别与第二水管、第二喷淋器相连的第二连接管;

第一升降支撑架底部的支撑板上固定有水箱,第二升降支撑架底部的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对第一升降支撑架、第二升降支撑架、第一喷淋器和第二喷淋器进行控制的主控制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槽处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喷淋器进行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的顶部嵌入顶部横架的内部且动力机构的两侧设有在底槽两侧移动的滚轮;所述动力机构内部设有带动滚轮进行转动的动力马达;所述第一喷淋器位于动力机构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管穿过动力机构与第一喷淋器相连;通过动力马达带动滚轮转动,从而实现该动力机构在底槽上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喷淋器在顶部横架上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喷淋器底部设有多个喷淋头。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部支架均位于第一升降支撑架和第二升降支撑架的内侧;可通过底部支架底端的第二喷淋器对李子树下方进行浇灌,提高浇灌的质量。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升降支撑架和第二升降支撑架均为液压升降缸。

进一步的是,所述水箱内部底部设有两个潜水泵且分别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相连;通过对潜水泵的控制,实现第一喷淋器或第二喷淋器的喷淋。

进一步的是,第二升降支撑架底部的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对第一升降支撑架的升降、第二升降支撑架的升降、第一喷淋器的启动和第二喷淋器的启动进行控制的主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浇灌装置可通过万向轮实现在种植园中的任意移动,可将该浇灌装置移动至任意李子树处对李子树进行浇灌,且可通过第一升降支撑架和第二升降支撑架实现顶部横架的升降,从而使得该浇灌装置可任意移动,在种植园中不会受到李子树或其他装置高度的限制,便于对任意李子树进行浇灌,与此同时,可通过动力机构在顶部横架带动第一喷淋器的移动,保证喷淋的效果,使得待浇灌的李子树均能得到最好的浇灌,且两个底部支架底端的第二喷淋器可对李子树较低处进行浇灌,进一步保证浇灌的效果;

(2)该浇灌装置的控制较为简单,通过主控制器对第一升降支撑架及第二升降支撑架的升降进行控制,通过主控制器对动力机构在底槽上的移动进行控制,通过主控制器对两个潜水泵进行控制,当第一喷淋器和第二喷淋器分别移动至李子树的最佳喷淋位置再进行喷淋,不仅保证了最佳浇灌效果,也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顶部横架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升降支撑架;2、第二升降支撑架;3、顶部横架;3-1、底槽;4、支撑板;4-1、万向轮;5、水箱;6、主控制器;6-1、控制面板;7、第一水管;7-1、第一连接管;8、第二水管;8-1、第二连接管;9、动力机构;9-1、滚轮;10、第一喷淋器;10-1、喷淋头;11、底部支架;12、第二喷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一种李子树栽培用浇灌装置,该浇灌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支撑架1、第二升降支撑架2、顶部横架3和水箱5,所述顶部横架3固定在第一升降支撑架1和第二升降支撑架2的顶部,所述第一升降支撑架1和第二升降支撑架2底部均设有万向轮4-1;第一升降支撑架1与第二升降支撑架2的底部设有均支撑板4,所述万向轮4-1位于支撑板4的底部;所述第一升降支撑架1和第二升降支撑架2均为液压升降缸;

所述顶部横架3内部设有第一水管7和第二水管8,所述第一水管7和第二水管8均延伸至顶部横架3外部且连接至水箱5;所述顶部横架3的底部设有第一喷淋器10以及供第一喷淋器10移动的底槽3-1,所述第一喷淋器10底部设有多个喷淋头10-1,所述第一喷淋器10与第一水管7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7-1;所述底槽3-1处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喷淋器10进行移动的动力机构9,所述动力机构9的顶部嵌入顶部横架3的内部且动力机构9的两侧设有在底槽3-1两侧移动的滚轮9-1;所述动力机构9内部设有带动滚轮9-1进行转动的动力马达;所述第一喷淋器10位于动力机构9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管7-1穿过动力机构9与第一喷淋器10相连;通过动力马达带动滚轮9-1转动,从而实现该动力机构9在底槽3-1上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喷淋器10在顶部横架3上进行移动;所述底槽3-1两端均设有底部支架11,两个底部支架11的底端均设有第二喷淋器12,所述底部支架11内部设有分别与第二水管8、第二喷淋器12相连的第二连接管8-1,所述底部支架11均位于第一升降支撑架1和第二升降支撑架2的内侧;可通过底部支架11底端的第二喷淋器12对李子树下方进行浇灌,提高浇灌的质量;

第一升降支撑架1底部的支撑板4上固定有水箱5,所述水箱5内部底部设有两个潜水泵且分别与第一水管7和第二水管8相连;通过对潜水泵的控制,实现第一喷淋器10或第二喷淋器12的喷淋;第二升降支撑架2底部的支撑板4上设有用于对第一升降支撑架1的升降、第二升降支撑架2的升降、第一喷淋器10的启动和第二喷淋器12的启动进行控制的主控制器6;该主控制器6顶部设有对该装置进行控制控制面板6-1,主控制器6的底部设有用于给该装置提供电能的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李子树栽培用浇灌装置,在使用前,先在水箱5中装满待浇灌的水,且对各个装置进行检查,保证所有装置均能正常运行。在具体实施时,通过第一升降支撑架1和第二升降支撑架2的升降调整顶部横架3的高度,使得该浇灌装置在李子树种植园中可任意移动,不会受到李子树高度或其他装置的限制;当该浇灌装置移动至任意一李子树处时,顶部横架3位于李子树的顶部,同时将顶部横架3的高度调整至最佳,调整动力机构9在底槽上的移动,让第一喷淋器10在李子树上方的最佳喷淋位置,启动第一水管7在水箱5中的潜水泵,水箱5中的水进入第一水管7中,然后通过第一连接管7-1从第一喷淋器10喷出达到浇灌的目的;与此同时,可启动第二水管8在水箱5中的潜水泵,让水箱5中的水进入第二水管8中,然后通过第二连接管8-1从第二喷淋器12喷出达到对李子树底部进行浇灌的目的;当对一个李子树浇灌完毕之后,移动该浇灌装置至另一个李子树处再进行浇灌,根据不同李子树的生长状态调整该浇灌装置的高度,调整第一喷淋器10的位置,达到最佳浇灌的效果及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