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鸟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6216发布日期:2020-05-22 20:27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鸟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防鸟刺。



背景技术:

防鸟刺是针对于电力铁塔防止鸟害筑巢而开发出来的一款产品,安装在输变电线路设备的杆塔横担的上部位置,由多根钢丝组成,呈现散开状,有效防止鸟类在导线瓷瓶串的正上方打斗、停留、筑巢,确保线路的畅通,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驱鸟防鸟害效果明显,不伤害鸟类的生存,实现了人与鸟类和谐共处的原则。

现有的防鸟刺通常为倒置的伞形状,通过“u”形底座固定有由钢绞线分散成球状的防鸟刺,“u”形安装架通过螺栓固定在输电线路塔架上的角钢上。该类型的防鸟刺安装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引起鸟筑巢以及堆积落叶,易引发停电事故,并且固定螺栓容易松动,造成整个防鸟刺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1)技术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背景技术中倒置伞状的防鸟刺容易引起鸟筑巢以及堆积落叶,其固定螺栓容易松动的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2)技术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新型防鸟刺。

一种新型防鸟刺,包含有顶部固定件、支撑轴、刺针、套筒、底座。

顶部固定件,所述顶部固定件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顶部固定件包含有锥形顶头和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连接有刺针;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底部嵌套于底座;所述支撑轴包含有连接轴、托柱,所述连接轴底端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托柱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托柱的内侧面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连接轴和托柱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所述托柱还设置有卡端,所述卡端为实心片状结构;

刺针,所述刺针以环形矩阵排列在所述支撑轴外侧形成伞型形状;所述刺针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部固定件,所述刺针采用钢绞线;

套筒,所述套筒套接于所述支撑轴外侧;所述套筒为中空筒;

底座,安装于输电线路塔架上的角钢;所述底座包含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为l型;

所述上固定板包含有a板和b板,所述上固定板的a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上固定板的a板还设置有一段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中央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套嵌支撑轴;所述上固定板的b板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上固定板的b板还设置有一段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中央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套嵌支撑轴;

所述下固定板包含有c板和d板,所述下固定板的c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下固定板的c板还设置有一段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中央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套嵌支撑轴;所述下固定板的d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下固定板的d板还设置有一段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中央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套嵌支撑轴;

采用螺栓穿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螺栓孔将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组装成底座。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还设置有安全销,防止连接轴脱离托柱;所述安全销采用别针销或开口销,但不限于上述两种。所述托柱设置有预留孔,所述连接轴与托柱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预留孔,所述安全销贯穿于托柱预留孔和连接轴预留孔。

优选的,在防鸟刺收纳状态,所述刺针套于所述套筒内,便于运输和储存。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嵌套于所述上固定板a板的弧形凸起、或上固定板b板的弧形凸起、或下固定板c板的弧形凹槽、或下固定板d板的弧形凹槽中的固定孔中。

优选的,所述刺针与支撑轴的角度通过人工调整。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a板和b板、所述下固定板c板和d板的固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形状为圆形,固定孔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轴的托柱直径1-2mm。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托柱的卡端为圆形,所述卡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孔直径3-5mm。

优选的,所述刺针的长度与所述套筒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支撑轴的长度,便于套筒移动后刺针脱离套筒。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l型底座中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中均设置有固定孔的结构设置,使得本新型防鸟刺可安装于输电线路塔架上的不同方向的角钢,扩大了防鸟刺的安装范围。

②l型底座的设置使得本新型防鸟刺牢固安装于输电线路塔架上的角钢之上。

③伞型的刺针结构设置使得鸟不易筑巢,同时不会堆积落叶。

④在本新型防鸟刺运输或收纳过程中,套筒将刺针收纳于其中,方便运输和收纳。在使用时,仅需将套筒移动,使得刺针完全脱离套筒,人工使用扳手等工具调节每根刺针与支撑轴的角度,达到所需的角度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中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部固定件,11是锥形顶头,12是连接环;2是支撑轴,21是连接轴,22是托柱,23是卡端;3是刺针,4是套筒,5是底座,51是上固定板,511是a板,512是b板,513是螺栓孔,514是弧形凸起,515是固定孔,516是螺栓孔,517是弧形凸起,518是固定孔;52是下固定板,521是c板,522是d板,523是螺栓孔,524是弧形凹槽5,525是固定孔,526是螺栓孔,527是弧形凹槽,528是固定孔。6是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防鸟刺,包含有顶部固定件1、支撑轴2、刺针3、套筒4、底座5。

所述顶部固定件1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轴2;所述顶部固定件1包含有锥形顶头11和连接环12,所述连接环12内连接有刺针3;

所述支撑轴2底部嵌套于底座5;所述支撑轴2包含有连接轴21、托柱22,所述连接轴21底端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托柱22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托柱22的内侧面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连接轴21和托柱22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所述托柱22还设置有卡端23,所述卡端23为圆形实心片状结构,所述卡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孔直径3-5mm。所述支撑轴2还设置有安全销24,安全销采用别针销或开口销,防止连接轴21脱离托柱22;所述托柱22设置有预留孔,所述连接轴与托柱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预留孔,所述安全销贯穿于托柱预留孔和连接轴预留孔。

所述刺针3以环形矩阵排列在所述支撑轴外侧形成伞型形状;所述刺针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部固定件1,所述刺针3与支撑轴2的角度通过人工手动调整。所述刺针3采用钢绞线,钢绞线可以采用直丝式,可采用弯曲丝式,也可采用直丝和弯曲丝式相结合的形式。

所述套筒4套接于所述支撑轴外侧;所述套筒4为中空筒。所述刺针3的长度与所述套筒4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支撑轴2的长度,便于套筒4移动后刺针脱离套筒。在防鸟刺收纳状态,所述刺针3套于所述套筒4内,便于运输和储存。

所述底座5安装于输电线路塔架上的角钢;所述底座包含有上固定板51和下固定板52,所述上固定板51和下固定板52均为l型。所述上固定板包含有a板511和b板512,所述上固定板的a板511上设置有螺栓孔513,所述上固定板的a板还设置有一段弧形凸起514,所述弧形凸起中央设置有固定孔515,用于套嵌支撑轴;所述上固定板的b板512设置有螺栓孔516,所述上固定板的b板还设置有一段弧形凸起517,所述弧形凸起中央设置有固定孔518,用于套嵌支撑轴。所述下固定板包含有c板521和d板522,所述下固定板的c板521上设置有螺栓孔523,所述下固定板的c板521还设置有一段弧形凹槽524,所述弧形凹槽中央设置有固定孔525,用于套嵌支撑轴;所述下固定板的d板522上设置有螺栓孔526,所述下固定板的d板还设置有一段弧形凹槽527,所述弧形凹槽中央设置有固定孔528,用于套嵌支撑轴。所述上固定板a板的固定孔515、b板的固定孔518、所述下固定板c板的固定孔525、d板的固定孔528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形状为圆形,固定孔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轴的托柱直径1-2mm。采用螺栓6穿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螺栓孔将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组装成底座。

当需要安装防鸟刺的输电线路塔架上角钢为“┏”形状时,先将支撑轴的连接轴和托柱分离开来,此时连接轴是与顶部固定件、刺针为一体的。将所述托柱嵌套于所述上固定板a板的弧形凸起,并穿过弧形凸起中央的固定孔515,此时支撑轴的卡端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将套筒套于托柱,再将底座的上固定板a板置于水平并位于角钢上方,上固定板b板位于角钢左侧外部,将下固定板的c板置于水平并位于角钢下方,下固定板d板位于角钢右下侧,通过螺栓分别穿过上固定板螺栓孔513和下固定板的螺栓孔523、上固定板螺栓孔516和下固定板螺栓孔526,再垫上垫片,用螺母拧紧,即采用螺栓、垫片、螺母将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连接组装成底座;最后将连接轴通过螺纹结构与托柱组装起来,通过人工采用扳手等工具调整刺针3与支撑轴2的角度至所需角度。

具体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新型防鸟刺的结构与具体实施例一中结构相同。

当需要安装防鸟刺的输电线路塔架上角钢为“┓”形状时,先将支撑轴的连接轴和托柱分离开来,此时连接轴是与顶部固定件、刺针为一体的。将所述托柱嵌套于所述上固定板a板的弧形凸起,并穿过弧形凸起中央的固定孔515,再将套筒套于托柱。此时支撑轴的卡端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再将底座的上固定板a板置于水平并位于角钢上方,上固定板b板位于角钢右侧外部,将下固定板的c板置于水平并位于角钢下方,下固定板d板位于角钢左下侧,通过螺栓分别穿过上固定板螺栓孔513和下固定板的螺栓孔523、上固定板螺栓孔516和下固定板螺栓孔526,再用螺母拧紧,即采用螺栓和螺母将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连接组装成底座;最后将连接轴通过螺纹结构与托柱组装起来,通过人工采用扳手等工具调整刺针3与支撑轴2的角度至所需角度。

底座安装时,也可以将上固定板的b板置于水平并位于角钢上方,上固定板的a板位于角钢右侧外部,将下固定板的d板置于水平并位于角钢下方,下固定板c板位于角钢左下侧,采用螺栓和螺母将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连接组装成底座。

具体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新型防鸟刺的结构与具体实施例一中结构相同。

当需要安装防鸟刺的输电线路塔架上角钢为“┛”或“┗”形状时,先将支撑轴的连接轴和托柱分离开来,此时连接轴是与顶部固定件、刺针为一体的。将所述底座的两个l型固定板旋转,使其匹配角钢的轮廓,再将托柱嵌套于水平朝上的固定板固定孔,然后将两个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与角钢。

l型底座中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中均设置有固定孔的结构设置,使得本新型防鸟刺可安装于输电线路塔架上的不同方向的角钢,扩大了防鸟刺的安装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均需要在安装防鸟刺的角钢处提前钻孔,便于底座的安装。

在本新型防鸟刺运输或收纳过程中,套筒将刺针收纳于其中,方便运输和收纳。在使用时,仅需将套筒移动,使得刺针完全脱离套筒,人工使用扳手等工具调节每根刺针与支撑轴的角度,达到所需的角度即可。

本新型防鸟刺l型底座的设置使得本新型防鸟刺牢固安装于输电线路塔架上的角钢之上;同时,伞型的刺针结构设置使得鸟不易筑巢,同时不会堆积落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