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箱改良巢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8138发布日期:2020-06-05 18:47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蜂箱改良巢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蜂箱改良巢框。



背景技术:

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1857年美国人郎氏发明了活框蜂箱与随后发明的巢础机和分蜜机一起被称为蜂具的三大发明,而正是这些养蜂工具的使用,结束了数千年传统养蜂采用土窝、毁巢取蜜的生产方式,奠定了新式养蜂的基础,使养蜂生产出现巨大的飞跃,巢框是蜂箱的重要部件,由上梁、下梁和侧条组成,用于支撑、固定和保护巢脾,它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对蜂箱的设计起决定性的作用,传统巢框大都采用单一的钢钉连接,连接不牢固,容易松动,同时在巢框与蜂巢结合部位没有设置导向,安装取出过程不平稳,以及钢丝拉紧过程需要借助外部设备,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蜂箱改良巢框,解决了传统巢框连接不牢固,容易松动,安装取出过程不平稳,以及钢丝拉紧过程需要借助外部设备,使用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蜂箱改良巢框,包括上梁、下梁、钢丝和紧丝螺钉,所述上梁上侧成型有凹陷提手,所述上梁下侧成型有巢础沟槽,所述上梁两端均设置有框耳,所述上梁下侧中部设置有中间加强筋板,所述中间加强筋板一侧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中间加强筋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上梁一侧设置有所述下梁,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中间加强筋板上成型有过丝孔,所述过丝孔内部设置有铜眼,所述铜眼内部设置有所述钢丝,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一侧壁上均成型有导向凹槽,所述第二侧板上靠近所述上梁一侧所述铜眼内部设置有钢丝起始端固定螺钉,所述第二侧板上远离所述上梁一侧铜眼内部设置有钢丝末端固定螺钉,所述钢丝末端固定螺钉下方设置有所述紧丝螺钉,所述上梁、所述下梁、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中间加强筋板交界处设置有钢钉。

进一步的,所述框耳与所述上梁通过所述钢钉连接,所述上梁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隼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下梁隼接,所述中间加强筋板与所述上梁和所述下梁通过所述钢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铜眼与所述过丝孔过盈连接,所述钢丝起始端固定螺钉与所述铜眼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末端固定螺钉与所述铜眼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梁、所述下梁、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中间加强筋板的材料均为松木。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一端与所述钢丝起始端固定螺钉通过卡压方式连接,所述钢丝另一端与所述钢丝末端固定螺钉通过卡压方式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传统巢框大都采用单一的钢钉连接,连接不牢固,容易松动问题,本实用新型巢框中上梁、下梁、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采用隼接的同时用钢钉加固,使其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2、为解决传统巢框与蜂巢结合部位没有设置导向,安装取出过程不平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巢框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两侧设置导向凹槽,与蜂箱配合,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使巢框安装、取出更加方便快捷;

3、为解决传统巢框钢丝拉紧过程需要借助外部设备,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巢框在第二侧板上设置紧丝螺钉,可以不用借助外部紧丝器的情况下,就可以将钢丝拉紧,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蜂箱改良巢框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蜂箱改良巢框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蜂箱改良巢框中上梁的主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上梁;2、下梁;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巢础沟槽;6、钢钉;7、过丝孔;8、钢丝;9、铜眼;10、钢丝起始端固定螺钉;11、钢丝末端固定螺钉;12、紧丝螺钉;13、框耳;14、凹陷提手;15、导向凹槽;16、中间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蜂箱改良巢框,包括上梁1、下梁2、钢丝8和紧丝螺钉12,上梁1上侧成型有凹陷提手14,凹陷提手14方便此巢框的安装和取出过程,上梁1下侧成型有巢础沟槽5,巢础沟槽5用来安装巢础,上梁1两端均设置有框耳13,上梁1下侧中部设置有中间加强筋板16,中间加强筋板16可以起到加固连接的作用,中间加强筋板16一侧设置有第一侧板3,中间加强筋板16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侧板4,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远离上梁1一侧设置有下梁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和中间加强筋板16上成型有过丝孔7,过丝孔7内部设置有铜眼9,铜眼9内部设置有钢丝8,铜眼9可以方便钢丝8的拉紧操作,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一侧壁上均成型有导向凹槽15,第二侧板4上靠近上梁1一侧铜眼9内部设置有钢丝起始端固定螺钉10,第二侧板4上远离上梁1一侧铜眼9内部设置有钢丝末端固定螺钉11,钢丝起始端固定螺钉10和钢丝末端固定螺钉11用来固定钢丝8,钢丝末端固定螺钉11下方设置有紧丝螺钉12,紧丝螺钉12用来拉紧钢丝8,上梁1、下梁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和中间加强筋板16交界处设置有钢钉6,上梁1、下梁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和中间加强筋板16均为坚固耐用而又质轻,不易变形、裂缝的红松木,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

其中,框耳13与上梁1通过钢钉6连接,上梁1与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隼接的,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与下梁2隼接,中间加强筋板16与上梁1和下梁2通过钢钉6连接的,铜眼9与过丝孔7过盈连接,钢丝起始端固定螺钉10与铜眼9通过螺纹连接的,钢丝末端固定螺钉11与铜眼9通过螺纹连接的,上梁1、下梁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和中间加强筋板16的材料均为松木的,钢丝8一端与钢丝起始端固定螺钉10通过卡压方式连接,钢丝8另一端与钢丝末端固定螺钉11通过卡压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蜂箱改良巢框的工作原理:首先将上梁1、下梁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和中间加强筋板16隼接在一起,然后钉入钢钉6,起到加固连接的作用,在过丝孔7内部安装好铜眼9后,将钢丝8一端通过钢丝起始端固定螺钉10固定好,然后将钢丝8按s型绕过铜眼9后捆在钢丝末端固定螺钉11上,通过紧丝螺钉12拉紧后,便可实现对钢丝8的拉紧固定,完成对巢框的组合安装过程,然后将巢础上边插入上梁1下侧的巢础沟槽5内部,待所用其他部件都安装完毕后,手提凹陷提手14,在导向凹槽15的导向作用下,将巢框安装固定在蜂箱内部。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