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6608发布日期:2020-07-04 00:5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栽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耕种作物时,需要将作物耕种在大片农地,且需进行翻土、播种、施肥…等过程,当作物成熟后再进行收成。同时,现代人为了养生及乐活,经常会希望拥有小型农地通过种植作物来满足身心的健康及成就感。

然而,对现代人而言,若要添购农地进行有足够的面积进行耕种,需要耗费相当庞大的金钱,无疑是一笔负担;此外,经常欠缺作物收成的技巧,因此就算作物已经成熟,也容易在采收时对作物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多年苦心潜心研究、思索并设计出一种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以期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在底座上设有通过铰炼的组装结合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当作物成熟时,使用者需将第二侧板下掀,并将泥土及作物先后取出即完成收成,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使用者收成作物及快速换土的效果,此外,由于底座、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皆为板状结构,不仅结构简单,也便于使用者搬运组装。

因此,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包括:一底座;多个第一侧板,该些第一侧板垂直设置于该底座的上方表面,并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多个第二侧板,该些第二侧板外侧的底部与该些第一侧板外侧的顶部通过多个第一铰炼铰接结合,以令该些第二侧板活动连结该些第一侧板;以及多个固定件,设置于两相邻的该些第二侧板间,以令该些第二侧板掀起时稳定设置于该些第一侧板上并形成一扩增空间。

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中该些第一侧板与该些第二侧板皆还包括两长侧板及两短侧板,该些长侧板呈相对设置,该些短侧板呈相对设置。

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中该些第二侧板的两短侧板在顶部设有一吊环。

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中该些第一侧板的高度大于该些第二侧板的高度。

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中该些第一侧板与该些第二侧板的高度比约为3∶2。

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中该些第一侧板与该底座的连接处还设有至少一第二铰炼。

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中该底座的上方表面设有多个吊环。

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中该底座、该些第一侧板及该些第二侧板皆为一水泥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掀动前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的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

11底座

12第一侧板

13第二侧板

14第一铰炼

15固定件

16吊环

17第二铰炼

h1、h2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根据图1至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且在附图及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在所有附图中皆指相同、实质相同、或功能相同的部件和元件。附图为一简化形式,且在所有实施例中,附图不是依照精确的尺寸所绘制。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10,其包括:一底座11;多个第一侧板12,该些第一侧板12垂直设置于该底座11的上方表面,并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多个第二侧板13,该些第二侧板13外侧的底部与该些第一侧板12外侧的顶部通过多个第一铰炼14铰接结合,以令该些第二侧板13活动连结该些第一侧板12;以及多个固定件15,设置于两相邻的该些第二侧板13间,以令该些第二侧板13掀起时稳定设置于该些第一侧板12上并形成一扩增空间。

因此,使用者欲进行施作时可先将该些第二侧板13掀起并通过该些固定件15的固定而稳定设置于该些第一侧板12上(如图1所示),并使该容置空间及该扩增空间充满泥土,供使用者进行播种。当作物成熟(如图4所示),其中该作物可以是地瓜、马铃薯、竹笋…等或是其他作物,并不以该些实施例为限,使用者欲进行收成时,可将该些固定件15移除,且将该些第二侧板13下掀(如图2及图3所示),进而将位于该扩增空间的泥土先行取出,再将已成熟的作物收割取出,之后再将该些第二侧板13掀起,填补新的泥土以进行播种,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利于收成的情况下,还具有快速换土的功效。当然,为了使用上方便,使用者也可仅将靠近该作物位置的第二侧板13下掀。

其中,该些第一侧板12与该些第二侧板13皆还包括两长侧板及两短侧板,该些长侧板呈相对设置,该些短侧板呈相对设置,较佳的是,该些第二侧板13的两短侧板在顶部设有一吊环16,以便于进行吊挂作业,大幅减少人力负担。

另外,该些第一侧板12的高度h1大于该些第二侧板13的高度h2,较佳的是,该些第一侧板12与该些第二侧板13的高度比约为3∶2。

此外,该些第一侧板12与该底座11的连接处还设有至少一第二铰炼17,较佳的是,该底座11、该些第一侧板12及该些第二侧板13皆为一水泥板的板状结构,且在该底座11的上方表面设有多个吊环16,也可便于进行吊挂作业,大幅减少人力,另外该底座11的尺寸大于该些第一侧板12及该些第二侧板13,因而当耕种的作物长大成熟后,本实用新型仍不易倾倒。

故本实用新型确实提供一种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在底座上设有通过铰炼的组装结合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当作物成熟时,使用者需将第二侧板下掀,并将泥土及作物先后取出即完成收成,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使用者收成作物及快速换土的效果,因此,即使是不谙于农事的使用者,也能够轻易进行作物收成。此外,由于底座、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皆为板状结构,不仅结构简单,也便于使用者搬运组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

多个第一侧板,该些第一侧板垂直设置于该底座的上方表面,并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

多个第二侧板,该些第二侧板外侧的底部与该些第一侧板外侧的顶部通过多个第一铰炼铰接结合,以令该些第二侧板活动连结该些第一侧板;以及

多个固定件,设置于两相邻的该些第二侧板间,以令该些第二侧板掀起时稳定设置于该些第一侧板上并形成一扩增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侧板与该些第二侧板皆还包括两长侧板及两短侧板,该些长侧板呈相对设置,该些短侧板呈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侧板的两短侧板在顶部设有一吊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侧板的高度大于该些第二侧板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侧板与该些第二侧板的高度比约为3∶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侧板与该底座的连接处还设有至少一第二铰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上方表面设有多个吊环。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该些第一侧板及该些第二侧板皆为一水泥板。


技术总结
一种利于收成作物的栽种结构,其包括:一底座;多个第一侧板,该些第一侧板垂直设置于该底座的上方表面,并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多个第二侧板,该些第二侧板外侧的底部与该些第一侧板外侧的顶部通过多个第一铰炼铰接结合,以令该些第二侧板活动连结该些第一侧板;以及多个固定件,设置于两相邻的该些第二侧板间,以令该些第二侧板掀起时稳定设置于该些第一侧板上并形成一扩增空间。当作物成熟时,使用者需将该第二侧板下掀,并将泥土及作物取出完成收成,即使是不谙于农事的使用者,也能够轻易收成作物。

技术研发人员:林枫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枫翔
技术研发日:2019.09.26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