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鲇受精卵孵化及水花鱼苗培育的组合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0418发布日期:2020-07-29 01:3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欧鲇受精卵孵化及水花鱼苗培育的组合网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繁殖欧鲇受精卵孵化及水花鱼苗培育的组合网箱,特别是一种欧鲇受精卵孵化及水花鱼苗培育的组合网箱。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欧鲇苗种规模化生产,需要开展欧鲇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在人工繁殖条件下,实现欧鲇亲鱼产卵授精之后,还需要将其受精卵顺利发育即孵化成为仔鱼,刚孵化出膜仔鱼也需要继续培育成开口摄食的上浮(平游)仔鱼,获得的平游仔鱼被称为欧鲇水花鱼苗。

虽然欧鲇受精卵具备粘性,但其粘性不大,发育孵化过程中逐渐减弱,同时受水体环境温度逐步升高、外界物体动力(如:产卵孵化池水体中亲鱼游动、微孔增氧等人为产生水体微流等)影响,容易从其黏附物体(如人工鱼巢)脱离到水底堆积,沉底堆积受精卵由于得不到良好发育条件(溶解氧、微流及其它舒适环境干净条件),会导致其发育孵化率明显下降,下沉堆积的受精卵被收回、创造发育孵化条件下,其发育孵化率明显下降。另外水花鱼苗培育期间尤其水花培育前期,由于部分鱼苗存在本身体质弱、发育不良、对人工环境适应能力弱等问题,再加上在培育水体环境中欧鲇仔鱼表现容易集群不动即很密集地贴身堆积在水体环境底部某一角落上的习性,导致在下层和内部的仔鱼由于得不到足够水量和溶解氧,而出现大部分仔鱼死亡的后果。故从刚出膜到平游期间的仔鱼,在人工培育水体环境(如孵化培育槽)里会出现陆续死亡现象,同时在培育环境中也会存在跟刚出膜仔鱼一起混进来的部分死卵。死亡的仔鱼(包括从死鱼体内发霉腐烂出来的卵黄体和孵化仔鱼留下的卵膜等杂物)及死卵同活体仔鱼一起构成混乱的问题,导致培育水质变差、鱼苗容易得病,培育成活率下降等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欧鲇受精卵孵化及水花鱼苗培育的组合网箱,其结构合理,便于操作,自动地将大多数欧鲇仔鱼活体从死鱼、死卵、卵膜等废物中分离出来,提高欧鲇受精卵孵化率和水花鱼苗培育成活率,减轻孵化培育工作人员工作量,确保孵化培育环境水质良好,减少病害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欧鲇受精卵孵化及水花鱼苗培育的组合网箱,组合网箱由上层网箱和下层网箱组成,外形尺寸相同的上、下层网箱的结构分别为通过四根立柱支撑的矩形上层框架和矩形下层框架,在上、下层框架之间的四壁上分别设置着细纱网,细纱网网孔的规格为1mm*1mm,其中上层网箱底面设置着粗纱网,粗纱网的规格为2mm*2mm,在下层网箱底面上设置着细纱网,在上层网箱和下层网箱的四根立柱的下端分别设置着支腿,在下层网箱四根立柱的上端分别设置着管座,上层网箱的支腿与下层网箱的管座相配合。

网箱(框架)由上、下层(第一和第二)两个网箱(框架)组成,每架框架底部均拥有(设定)4条支腿,长度均等于40.0mm),其同框架各边直接或间接相连,能够把网箱从受精卵孵化和水花鱼苗培育水体环境底部向上撑住(撑起)。另外,在下层(第二)框架的四个上角均设定(拥有)同其各边相连的圆柱形开口套盒管座,其外径均26mm,而内径均为20mm,高度(长度)均为50mm。可以将上层(第一)网箱(框架)4个支脚支腿套入相应的管座,来构成完整的受精卵发育孵化和水花鱼苗培育网箱(框架)。

准备(裁剪)大小规格适合的蓝色(或绿色)聚酯化纤纱网,利用直径为1mm蓝色(绿色)尼龙线,对照相应的位置,把被准备好的纱窗布片从框架各面外部整齐地缝合(捆绑)起来,形成网箱。

适用于网箱各面的聚酯化纤纱网质量均相一致,其中第一网箱地面用网目为40(网眼呈正方形,边长为2mm)的聚酯化纤纱网制作,其它各面均用网目为80目(网眼呈正方形,边长为1mm)的聚酯化纤纱网制作。

原理:

1、网箱具备适合用于受精卵孵化和水花鱼苗培育水体环境的构造原理

欧鲇受精卵发育孵化和水花鱼苗培育网箱框架用实心铁条制作,网箱各面网片材料均用聚酯化纤纱网制作,其网目尺寸规格1-2mm,网箱底部还具备4条脚支腿,上、下(第一和第二)网箱长、宽、高规格为550mm×400mm×200mm。制作结构和材料及规格决定网箱容易沉水、从其四面八方均容易通水(过水)的特性,使其具备适合用于受精卵孵化和水花鱼苗培育水体环境(如矩形孵化槽)的构造原理。

2、网箱具备提升受精卵孵化率及水花鱼苗培育成活率的构造原理

在繁殖期间,把欧鲇亲鱼授精产卵的鱼巢(是用聚酯化纤纱网制作的)即受精卵黏附在上的纱网(网片)整齐摆放于受精卵发育孵化和水花鱼苗培育组合网箱上层(第一)网箱里,上层(第一)网箱底面的纱网(网片)网目规格为2mm×2mm,大于出膜(破膜)仔鱼身体最粗部位(φ1.5mm),整个网箱(包括上、下层即第一、二网箱)其它各面纱网(网片)网目规格均为1mm×1mm,小于出膜(破膜)仔鱼身体最粗部位(φ1.5mm)。试验研究证明摆放在上层网箱里的黏附于鱼巢上的受精卵得到良好的发育孵化环境条件,孵化率达到90%左右,刚孵化出膜的仔鱼由于具有从水上层向下层游动下去到底部的习性,因此从黏附在鱼巢上的受精卵破膜而下的绝大多数仔鱼容易、安全传过上层(第一)网箱底面网目,由于网箱其它各面网片网目小于出膜仔鱼,仔鱼传不过网箱其它各面网片,最终集中进入下层网箱。由于下层网箱里通过提前合理布置(专门排放)网目规格为1mm×1mm和2mm×2mm的两种聚酯化纤纱网材料,为入箱的出膜仔鱼提供合适的栖息场地),网箱底部的4脚使得下层网箱底面支撑离水底40.0mm高位,能够为网箱里的出膜仔鱼从四周得到水环境,有利于欧鲇出膜仔鱼顺利发育成水花鱼苗。在该网箱里欧鲇水花鱼苗的培育成活率达到85%。

上述结果说明欧鲇受精卵发育孵化和水花鱼苗培育网箱具备提升受精卵孵化率及水花鱼苗培育成活率的构造原理。

优点:

1、具有材料好找、结构简便、造价便宜、小巧玲珑、便于操作等优点。

2、作为网箱材料,聚酯化纤纱网具有柔软不漏丝、不污染环境、不伤仔鱼身体。

3、网箱结构不易变形、反复使用不浪费、不太沾水及容易被清洗消毒和晒干、若纱网(网片)损坏容易更换等优点。

4、容易沉水、满足受精卵、仔鱼对良好水环境的需要。

5、具备受精卵孵化率及水花鱼苗培育成活率提高的构造优点。

作用:

1、能够自动地将大多数欧鲇仔鱼活体从死鱼、死卵、卵膜等废物中分离出来。

2、能够提高欧鲇受精卵孵化率和水花鱼苗培育成活率。

3、能减轻孵化培育工作人员工作量。

4、确保孵化培育环境水质良好,减少病害发生

5、在水花鱼苗培育期间,通过定期(2h左右)把网箱轻微上、下和左、右摆动(拉动),使在网箱底面集群不动的仔鱼向四面散开,前述的操作起到鱼苗分散游动、体质强化的作用。

使用方法:

在欧鲇人工繁育季节也就是从受精卵发育成能够摄食的平游仔鱼(水花鱼苗),需要使用欧鲇受精卵发育孵化和水花鱼苗培育的组合网箱,以此可以实现其受精卵发育孵化率和水花鱼苗培育成活率提高的目的。该网箱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1、当初次使用欧鲇受精卵发育孵化和水花鱼苗培育组合网箱时,需要先用清澈干净水冲洗网具2-3次,之后将网具浸泡于10%的盐水里15分钟,然后即可使用。

2、根据需要和环境大小,先把3-4个网箱布置于已被准备好了的孵化培育水体环境(例如矩形孵化培育槽)里,紧接着取出产卵池里的欧鲇受精卵连人工鱼巢(纱网鱼巢),同时从人工鱼巢快速轻易地解取(解开)浮子和沉子,之后将鱼巢纱网(网片)连黏附其上的受精卵一起转移摆放于欧鲇受精卵发育孵化和水花鱼苗培育组合网箱上层(第一)网箱里,1个网箱可放2-3张鱼巢(网片、网翼)。确保鱼巢网片上的受精卵完全入进(浸泡)水中。利用遮光物体(如黑色厚塑料膜、黑色遮光网膜),覆盖孵化培育装置上口。始终要确保(创造)处于孵化培育网箱里的受精卵发育成水花鱼苗所需的水源、氧气和温度等条件。

3、仔细观察受精卵孵化与水花鱼苗培育相关环节和动态。当受精卵快出膜(破膜)时,轻轻地从组合网箱整体中把上层(第一)网箱连鱼巢网片和受精卵一起拿取,将其立即暂放孵化培育水体中,紧接着将预先准备好两种聚酯化纤纱网网片(长宽均为800mm×600mm、网目规格分别为1mm×1mm和2mm×2mm、数量各有2片)安顺折叠摆放于下层(第二层)网箱里,为将来入箱的出膜仔鱼提供合适的栖息场地。之后把上层网箱安装于下层网箱上方的原位上。

4、在孵化培育环境水温24-28℃、溶解氧5.00-10.00mg/l、酸碱度(ph值)7.3-7.8条件下,欧鲇受精卵经过40-48h发育孵化成仔鱼。刚孵化出膜的仔鱼将自动从上层网箱进入下层网箱内。

5、当孵化出苗接近尾声(受精卵孵化成仔鱼过程快结束)时,通过用双手抓起摆放于上层网箱里的鱼巢网片,适当用劲使其在网箱里的水中进行向、下震动几次,使得停留在网片、卵膜或死卵间的出膜仔鱼进入网箱,此时鱼巢上的部分死鱼、死卵和卵膜也会进入网箱。之后将鱼巢连黏附在其上的卵膜、死卵和死鱼一起从上层网箱内撤除。

6、在培育环境水温24-28℃、溶解氧5.00-10.00mg/l、ph值7.3-7.8条件下,欧鲇出膜仔鱼经过3-5天时间就会发育成水花鱼苗。在欧鲇水花鱼苗培育期间,通过定期(2h左右)把网箱轻微上、下和左、右摆动(拉动),使得在网箱底面某一部位(角落)集群不动的出膜仔鱼进行散开。每天将网箱里的活体仔鱼连死鱼及死卵、卵膜一起倒入于培育水体环境(例如孵化培育矩形槽)里,利用专用捞网(一种仔鱼活体与死鱼、死卵、卵膜分离捞网)从培育水体环境中把死鱼、死卵、卵膜捞出(分离除去),同时排放75%的老水,注入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等条件同上相一致的新鲜水;把依靠分离捞网获得的仔鱼放回提前准备的另一个干净网箱。这样的方法每天重复1次。

7、在培育期间,随着发育时间的推移(2天后),仔鱼个体就会变大即传不过上层(第一)网箱底面网目,此时将仔鱼群体可分放上、下层(第一和第二)网箱,稀释培育密度、进行同步培育,一直到平游开口摄食。

8、每天1次清除废物工作完备之后,利用新鲜水和毛刷(软刷)清洗干净黏附网箱的死鱼、死卵和卵膜及其它杂物,之后将清理干净的网箱直接摆放在室外通风、阳光充足之处暴晒60分钟左右,之后收回备用。当欧鲇受精卵发育孵化和水花鱼苗培育工作结束时,通过利用同样的方法,把网箱冲洗、消毒清理及通风暴晒,之后将所有网箱回收到库房保存备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操作,自动地将大多数欧鲇仔鱼活体从死鱼、死卵、卵膜等废物中分离出来,提高了欧鲇受精卵孵化率和水花鱼苗培育成活率,减轻了孵化培育工作人员工作量,确保了孵化培育环境水质良好,减少了病害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层网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层网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欧鲇受精卵孵化及水花鱼苗培育的组合网箱,如图1、图2、图3所示,组合网箱由上层网箱和下层网箱组成,外形尺寸相同的上、下层网箱的结构分别为通过四根立柱1支撑的矩形上层框架2和矩形下层框架3,在上、下层框架2、3之间的四壁上分别设置着细纱网4,细纱网4网孔的规格为1mm*1mm,其中上层网箱底面设置着粗纱网5,粗纱网5的规格为2mm*2mm,在下层网箱底面上设置着细纱网4,在上层网箱和下层网箱的四根立柱的下端分别设置着支腿6,在下层网箱四根立柱的上端分别设置着管座7,上层网箱的支腿6与下层网箱的管座7相配合。上、下层网箱的长度为500-550mm,宽度为400-440mm,高度为200mm。粗纱网5和细纱网4均由聚酯化纤构成。支腿6的高度为40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