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5152发布日期:2020-06-30 19:4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遛鱼效果好、增大钓感体验的鱼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钓鱼为主要休闲运动甚至为主业的人越来越多,现有的鱼竿由竿节、导眼、鱼线轮和鱼竿把手组成,鱼线轮即是装载在鱼竿把手上,用于调整鱼线长度的装置,导眼设在竿节上,用于调整鱼线的方向和位置,在海钓的过程中,一般都会进行遛鱼,当鱼上钩时,会拉动鱼线,但是现有的鱼线轮存在两种结构,一种是鱼线轮不能在遛鱼的过程中放线,就会产生拉扯,导致鱼线断裂,另一种是鱼线轮可实现放线,但是由于所有导眼都在一条直线上,在放线的过程中由于导眼与鱼线之间的摩擦力过小,就会导致鱼线越放越多,影响后期收线,进而就会存在影响垂钓兴趣、钓感体验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遛鱼效果好、增大钓感体验的鱼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鱼竿,包括竿节、导眼、鱼线轮和鱼竿把手,鱼线轮装载在鱼竿把手上,鱼竿把手与竿节相连接,导眼设在鱼竿上,竿节上设有依次排列的导眼,导眼经导眼支架与竿节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竿节设为单节竿节,所述的单节竿节上的导眼分为首端导眼、末端导眼和中部导眼,所述的中部导眼至少设有一个导眼,所述的首端导眼、中部导眼中的每个导眼和末端导眼依次呈螺旋排列,螺旋排列后的首端导眼和末端导眼之间的夹角呈180度,所述的首端导眼、中部导眼中的每个导眼和末端导眼之间的相邻的导眼之间的螺旋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首端导眼设在单节竿节的下方,末端导眼设在单节竿节的上方,方便垂钓出线端在下侧,方便拖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竿节设为多节竿节,多节竿节设为首端竿节、中部竿节和末端竿节,中部竿节至少设有一个竿节,所述的每节竿节上设有一个导眼,所述的首端竿节上的导眼、中部竿节中每个竿节上的导眼、末端竿节上的导眼依次呈螺旋排列,螺旋排列后的首端竿节上的导眼和末端竿节上的导眼之间的夹角呈180度,所述的首端竿节上的导眼、中部竿节中每个竿节上的导眼、末端竿节上的导眼之间的相邻的导眼之间的螺旋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首端竿节的导眼设在首端竿节的下方,所述的末端竿节的导眼设在末端竿节的上方,方便垂钓出线端在下侧,方便拖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节竿节的后端竿节的后端的外壁、中部竿节中内个竿节的前后两端的外壁、末端竿节的前端的外壁上分别设有插接标识,保证插接后的竿节上的导眼相互螺旋排列,方便找出插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竿节设为单节竿节,所述的单节竿节上的导眼分为首端导眼、末端导眼和中部导眼,所述的中部导眼至少设有一个导眼,所述的首端导眼、中部导眼中的每个导眼和末端导眼依次呈螺旋排列,螺旋排列后的首端导眼和末端导眼之间的夹角呈180度,所述的首端导眼、中部导眼中的每个导眼和末端导眼之间的相邻的导眼之间的螺旋角度相同,所述的首端导眼设在单节竿节的下方,末端导眼设在单节竿节的上方,方便垂钓出线端在下侧,方便拖拽,所述的竿节设为多节竿节,多节竿节设为首端竿节、中部竿节和末端竿节,中部竿节至少设有一个竿节,所述的每节竿节上设有一个导眼,所述的首端竿节上的导眼、中部竿节中每个竿节上的导眼、末端竿节上的导眼依次呈螺旋排列,螺旋排列后的首端竿节上的导眼和末端竿节上的导眼之间的夹角呈180度,所述的首端竿节上的导眼、中部竿节中每个竿节上的导眼、末端竿节上的导眼之间的相邻的导眼之间的螺旋角度相同,所述的首端竿节的导眼设在首端竿节的下方,所述的末端竿节的导眼设在末端竿节的上方,方便垂钓出线端在下侧,方便拖拽,所述的多节竿节的后端竿节的后端的外壁、中部竿节中内个竿节的前后两端的外壁、末端竿节的前端的外壁上分别设有插接标识,保证插接后的竿节上的导眼相互螺旋排列,方便找出插接位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遛鱼效果好、增大钓感体验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单节竿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多节竿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鱼竿,包括竿节、导眼、鱼线轮和鱼竿把手,鱼线轮装载在鱼竿把手上,鱼竿把手与竿节相连接,导眼设在鱼竿上,竿节上设有依次排列的导眼,导眼经导眼支架与竿节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竿节设为单节竿节,所述的单节竿节上的导眼分为首端导眼1、末端导眼2和中部导眼3,所述的中部导眼3至少设有一个导眼,所述的首端导眼1、中部导眼3中的每个导眼和末端导眼2依次呈螺旋排列,螺旋排列后的首端导眼1和末端导眼2之间的夹角呈180度,所述的首端导眼1、中部导眼3中的每个导眼和末端导眼2之间的相邻的导眼之间的螺旋角度相同,所述的首端导眼1设在单节竿节的下方,末端导眼2设在单节竿节的上方,方便垂钓出线端在下侧,方便拖拽,所述的竿节设为多节竿节,多节竿节设为首端竿节4、中部竿节5和末端竿节6,中部竿节5至少设有一个竿节,所述的每节竿节上设有一个导眼,所述的首端竿节4上的导眼、中部竿节5中每个竿节上的导眼、末端竿节6上的导眼依次呈螺旋排列,螺旋排列后的首端竿节4上的导眼和末端竿节6上的导眼之间的夹角呈180度,所述的首端竿节4上的导眼、中部竿节5中每个竿节上的导眼、末端竿节6上的导眼之间的相邻的导眼之间的螺旋角度相同,所述的首端竿节4的导眼设在首端竿节4的下方,所述的末端竿节6的导眼设在末端竿节6的上方,方便垂钓出线端在下侧,方便拖拽,所述的多节竿节的后端竿节的后端的外壁、中部竿节5中内个竿节的前后两端的外壁、末端竿节6的前端的外壁上分别设有插接标识7,保证插接后的竿节上的导眼相互螺旋排列,方便找出插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存在两种形式,第一种为单节竿节,单节竿节上设有至少三个导眼,单个导眼之间呈螺旋排列,首端的导眼设在竿节前端的下方,后端的导眼设在竿节后端的上方,两个导眼之间呈180度排列,鱼线轮设在把手的上方,鱼线轮的鱼线依次穿过螺旋排列的导眼,由于呈180度并螺旋排列,因此在遛鱼的过程中能增大鱼线与导眼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鱼线挣脱较快,特别是路亚钓的情况下,螺旋排列的导眼能使鱼线不易挣脱,然后由于螺旋排列的情况在垂钓初始的过程中由于是水平抛线,因此抛线的过程中鱼线水平排出,鱼线与导眼之间的摩擦力只为角度之间产生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影响后期的遛鱼体验,众所周知,在垂钓过程中最好的体验就是上鱼之后的遛鱼过程,因此,在遛鱼的时候鱼拉动鱼竿导致鱼线与导眼之间除了角度摩擦外还存在鱼挣脱鱼线时鱼线与导眼之间的压力,进而进一步增大了摩擦力,防止出现过快,影响遛鱼体验,第二种为多节单节,多节竿节就是在每节竿节上都设有一个导眼,而多节竿节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竿节之间的插接标识7保证各个导眼之间呈螺旋排列,因此,螺旋排列的导眼能增大遛鱼体验,本实用新型的多节竿节上除了插接标识外还设有对接标识,对接标识使导线在一条直线上排列,因此可以实现螺旋排列也可以实现直线排列,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竿节设为单节竿节,所述的单节竿节上的导眼分为首端导眼1、末端导眼2和中部导眼3,所述的中部导眼3至少设有一个导眼,所述的首端导眼1、中部导眼3中的每个导眼和末端导眼2依次呈螺旋排列,螺旋排列后的首端导眼1和末端导眼2之间的夹角呈180度,所述的首端导眼1、中部导眼3中的每个导眼和末端导眼2之间的相邻的导眼之间的螺旋角度相同,所述的首端导眼1设在单节竿节的下方,末端导眼2设在单节竿节的上方,方便垂钓出线端在下侧,方便拖拽,所述的竿节设为多节竿节,多节竿节设为首端竿节4、中部竿节5和末端竿节6,中部竿节5至少设有一个竿节,所述的每节竿节上设有一个导眼,所述的首端竿节4上的导眼、中部竿节5中每个竿节上的导眼、末端竿节6上的导眼依次呈螺旋排列,螺旋排列后的首端竿节4上的导眼和末端竿节6上的导眼之间的夹角呈180度,所述的首端竿节4上的导眼、中部竿节5中每个竿节上的导眼、末端竿节6上的导眼之间的相邻的导眼之间的螺旋角度相同,所述的首端竿节4的导眼设在首端竿节4的下方,所述的末端竿节6的导眼设在末端竿节6的上方,方便垂钓出线端在下侧,方便拖拽,所述的多节竿节的后端竿节的后端的外壁、中部竿节5中内个竿节的前后两端的外壁、末端竿节6的前端的外壁上分别设有插接标识7,保证插接后的竿节上的导眼相互螺旋排列,方便找出插接位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遛鱼效果好、增大钓感体验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