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植物生长环境监测的温室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7146发布日期:2020-06-20 14:06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植物生长环境监测的温室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植物生长环境监测的温室模型。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提高单位面积的作物的产量、生产优质农产品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而农业温室是实现高产、优质农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家提出要狠抓农业科技革命的新型农业道路,实施数字化精准农业,农业温室是现代农业发展改革的一大措施。数字化精准农业温室技术是从生产理念、经营主体、农业设备、先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力等方面经行农业的改革,应用先进的技术调控差异,科学利用资源,采用信息化经营管理和组织方式经行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目标管理。因此,在利用温室进行大批量种植生产之前需要对各个品种的农植物进行试验,得到农植物最佳的生长环境。但是现有温室的占地面积和空间都较大,无法进行小范围的进行试验;若是将现有的温室直接用于做试验,导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植物生长环境监测的温室模型,能有效额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植物生长环境监测的温室模型,所述的温室模型包括框架,以及固定在框架上的墙体;所述框架包括垂直于地面的多根主梁,以及设置在主梁的顶部并将主梁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多根横梁;所述墙体的内侧设置有将温室整体分割成多个温室间的隔断,所述的墙体和隔断上安装有推拉门;所述温室间内均安装有独立的环境控制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所述的环境监测装置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温室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顶部的滑轮以及固定在支架中部的电机;电机的传动轴上连接有牵引绳,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滑轮与托盘固定连接;所述的环境监测装置放置在托盘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的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卷绳轮,所述卷绳轮上固定连接牵引绳的一端,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端部连接有挂钩,挂钩与托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卷绳轮的转动轴与滑轮的中心轴,两者的轴线相护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为步进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步进电机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电源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采用外接的蓄电池或市电;所述的蓄电池或市电固定在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梁设置有4根,分别固定在温室模型的四角处;位于主梁之间,设置有平行于主梁的加固梁。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梁与加固梁均采用实心的金属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梁包括固定在主梁和加固梁顶部并平行设置的横梁一,以及贯穿在横梁一之间与横梁一交错设置的横梁二。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梁一采用工字型梁或u型梁,横梁二采用空心的金属管,金属管的厚度与工字型梁或u型梁的间隙距离相等。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农作物环境监测仪的高度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隔板将温室的整体空间隔成多个小的温室间,其可以在原有的温室上进行改造,亦可以在小面积的空地进行搭建;减少占地面积和制作成本。

(2)本技术方案可以用于试验或进行教学,通过试验和记录的数据,可以人工判断得到植物最佳的生长环境的数据。比如同一品种,几个区域的光照\温度都相等,湿度不同的情况,观测哪个区域植物生长最快,并记下湿度;同理当温湿度一致,则判定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学与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条件下记录不同的测试值,找到最佳的生长环境。

(3)推拉门的设置,可以连通或隔断各个温室间;使得温室间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大小;另外,推拉门也可以便于观测人员的行走,能直接进入下一个区域进行观察。

(4)在各种环境因素中,光照和空气质量以高于农作物一定高度为最佳判断点,因此需要随着农作物的生长而调整传感器的位置。将环境监测装置放置在高度调节装置上进行监测,可以保证环境监测装置与植物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的范围值内;能对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更精准的监测。另外,当需要调整环境监测装置的高度时,可以人工按动电源开关控制步进电机转一圈,带动电机上的卷绳轮转动,收缩牵引绳的长度,将托盘往上升一圈的距离。

(5)利用步进电机代替普通电机,省掉了托盘的锁止装置,让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更简单。节省了调节装置的制作成本。

(6)主梁和加固梁的设置,保证了主梁的承重性;横梁采用工字型梁或u型梁,能确保横梁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横梁的重力;另外,横梁一和横梁二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温室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高度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件中的标识:1-框架、11-主梁、12-加固梁、13-横梁一、14-横梁二、2-墙体、21-隔断、3-推拉门、31-门框、32-导轨、4-环境监测装置、5-高度调节装置、51-支架、52-支撑架、53-支撑板、54-滑轮、55-电源开关、56-蓄电池、6-电机、7-卷绳轮、8-牵引绳、9-挂钩、10-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用于植物生长环境监测的温室模型,所述的温室模型包括框架1,以及固定在框架1上的墙体2;所述框架1包括垂直于地面的多根主梁11,以及设置在主梁11的顶部并将主梁11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多根横梁13、14。所述墙体2的内侧设置有将温室整体分割成多个温室间的隔断21,所述的墙体2和隔断21上安装有推拉门3。

在本实施例中,温室模型为规整的长方体其长度为2米,宽度为1.6米,高为1.8米。因此主梁11设置有4根,分别固定在温室模型的四角处;在主梁11之间,即以主梁11为端点所连接直线的中点处,设置有平行于主梁11的加固梁12;所述的主梁11与加固梁12均采用实心的金属柱体。在主梁11和加固梁12顶部,通过焊接固定或紧固件均固定连接有平行设置的横梁一13,所述的横梁一13采用工字型梁或u型梁;在横梁一13之间,贯穿有与横梁一13交错设置的横梁二14;所述的横梁二14采用空心的金属管,金属管的厚度与工字型梁或u型梁的间隙距离相等。

在温室模型的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隔热的墙体2,在墙体2的中心点位置,其内侧分别设置有纵向和横向的隔断21,将温室整体分割成4个温室间,所述的墙体2和隔断21上安装有推拉门3。隔断21采用与墙体2相同材料制成。(该墙体2采用普通的温室墙体的常规材料,本技术方案并未对其做进一步的改进,此处不再多做阐述)。

在4个温室间内均安装有独立的环境控制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4;所述的环境监测装置4通过高度调节装置5安装在温室间内。(在本实施例中,环境控制装置采用本领域中常规的环境控制装置,如控制光照的日光灯或遮阳帘,控制湿度的喷淋头、加湿器或祛湿装置,控制温度的加热器等,这些可以根据各个温室间所进行的实验的需求而进行配置;环境监测装置采用本领域中常规的环境监测装置,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同样根据各个温室间所进行的实验的需求而进行配置;本实用新型并未对环境控制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做任何的改进,此处不多做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5包括支架51,支架5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2,支撑架52一端的下侧通过固定轴安装有滑轮54;支架51的中部焊接固定或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3,电机6放置在支撑板53的上侧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电机6的传动轴上传动连接有牵引绳8,牵引绳8的另一端穿过滑轮54后与托盘1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绳8采用钢丝。

所述的电机6采用步进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步进电机6的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卷绳轮7;(传动轴和卷绳轮7的固定连接方式采用本领域中常规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再多做阐述)牵引绳8的一端与卷绳轮7固定连接,并卷绕在卷绳轮7上;其另一端穿过滑轮54后,端部固定连接有挂钩9,挂钩9通过挂绳与托盘10连接。托盘10内放置有环境监测仪。

电源采用外接的蓄电池56或市电;所述的蓄电池56或市电固定在支架51上。步进电机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电源开关55。

当需要调整环境监测装置的高度时,可以人工按动电源开关55控制步进电机6转一圈,带动电机6上的卷绳轮7转动。由于卷绳轮7的转动轴与滑轮54的中心轴转动方向相同,因此,当牵引绳8受到卷绳轮7的牵引时。牵引绳8会随着牵引力在滑轮54的中心轴上往卷绳轮7方向移动,从而将牵引绳8的长度收缩一圈,将托盘10往上升一圈的距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