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具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9919发布日期:2020-06-26 20:28阅读:28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具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收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渔具收纳盒。



背景技术: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休闲活动,休闲活动的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钓鱼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钓鱼时往往需准备钓竿、钓钩与鱼饵等琐碎物品,为方便使用者将上述物品收纳且携带,目前已有一种渔具收纳盒,是提供使用者将琐碎物品盛装在该渔具收纳盒中。

现有的其中该渔具收纳盒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而该容置空间内设有多数的隔板,该隔板将该容置空间再划分成多数个小型容置空间,因此,使用者可以将不同的琐碎物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小型容置空间内,进一步达到分类收纳的目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隔板直接固定在该渔具收纳盒的内壁,当琐碎物品的体积较大时,无法放入该小型容纳空间,使用者则需将此物品收纳在另外的收纳盒中,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具收纳盒,其具有小型容置空间可调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渔具收纳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一侧铰接有盖体,所述盒体内可拆卸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一侧铰接有能够与主板转动贴合的铰接板,所述隔板能够将所述盒体分为不同规格的空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可拆卸设置,当放入的物品体积较大时,能够将隔板拆下,将物品放入盒体内;隔板包括主板,主板一侧铰接有铰接板,可以根据需放置物品的体积大小,转动铰接板将盒体分为不同的小盒子,满足使用需求,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内壁开设有与所述隔板插接配合的限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板插接于限位槽中,便于安装及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内设置有收纳所述隔板的收纳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拆卸后的隔板能够放置在盖体内收纳,避免遗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板一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铰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插接配合的限位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与限位孔插接配合,便于铰接板转动后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盖体一侧设置有固定所述凸起的卡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起与卡扣配合用于封闭渔具收纳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一侧设置有刻度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刻度条方便测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一侧设置有便于手持的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凹槽后,手持渔具收纳盒时不易滑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一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片,贯穿每个连接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同轴开设。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绳子等穿过两个通孔,便于携带渔具收纳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隔板可拆卸设置,当放入的物品体积较大时,能够将隔板拆下,将物品放入盒体内;隔板包括主板,主板一侧铰接有铰接板,可以根据需放置物品的体积大小,转动铰接板将盒体分为不同的小盒子,满足使用需求,使用方便;

(2)通过盖体内设置有收纳所述隔板的收纳部,拆卸后的隔板能够放置在盖体内收纳,避免遗失;通过盒体内壁开设有与隔板插接配合的限位槽,便于隔板安装及拆卸;

(3)通过主板一侧设置有限位柱,铰接板上设置有与限位柱插接配合的限位孔,用于铰接板转动后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隔板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盖体;11、刻度条;12、卡扣;13、收纳部;14、凹槽;2、盒体;21、底板;22、侧板;23、第一挡板;24、第二挡板;25、限位槽;26、凸起;27、弧面;3、隔板;31、主板;32、铰接板;33、限位柱;34、限位孔;4、连接片;4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渔具收纳盒,如图1所示,包括盒体2及与盒体2铰接并且能够与盒体2闭合的盖体1。

如图2和图3所示,盒体2呈无盖长方体状,包括底板21,底板21呈长方形状,底板21一侧的边缘处固定有两块沿盒体2宽度方向的侧板22,底板21一侧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有第一挡板23和第二挡板24,第一挡板23、侧板22及第二挡板24首尾相接。盒体2内壁周侧开设有多条限位槽25,限位槽25内设置有隔板3,隔板3能够将盒体2分成多个独立的小盒子。隔板3包括主板31和两块铰接板32,主板31呈长方形状,其长度与盒体2的长度相同,宽度与盒体2的深度相同。将主板31三等分,每个等分点处沿主板31的宽度方向设置有铰接杆,每个铰接杆上铰接有铰接板32,铰接板32呈长方形状,铰接板32长度为主板31长度的三分之一,宽度与主板31的宽度相同。铰接板32能够绕铰接杆在水平面内转动180度。主板3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两个限位柱33,两块铰接板32远离铰接杆的一端的分别开设有能够与限位柱33插接配合的限位孔34。当铰接板32转动至与主板31一侧贴合时,主板31上的限位柱33与铰接板32的限位孔34插接,主板31将铰接板32固定。盒体2的第二挡板24外侧固定有两个凸起26,两个凸起26的距离中心处固定有连接片4。

如图2和图3所示,盖体1成无盖长方体状,其长度及宽度均与盒体2一致,盖体1沿长度方向的一条棱边与盒体2第一挡板23铰接,盖体1可以沿铰接轴线翻转,与盒体2密封。盖体1远离铰接轴线的一侧固定有两个卡扣12,两个卡扣12的距离中心处固定有连接片4,盖体1转动至与盒体2闭合时,盖体1上的卡扣12与盒体2上的凸起26卡接配合,将盖体1与盒体2固定。盖体1与盒体2闭合固定时,盖体1与盒体2上的连接片4贴合,贯穿两个连接片4开设有通孔41,便于穿绳子或其他物品,方便本渔具收纳盒携带。盒体2上于凸起26周侧设置有弧面27,便于卡扣12与凸起26配合或者分离。盖体1内设置有两个收纳部13,两个收纳部13分别固定于盖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收纳部13用于收纳拆卸后的隔板3。盖体1外部有明显的刻度条11,刻度条11为沿盖体1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凸条,每一个凸条垂直于盖体1的长度方向,多个凸条阵列分布,刻度条11一侧设置有凸出的数字,方便测量。盖体1外部开设有凹槽14,方便手持。

本渔具收纳盒的工作过程是:将两块隔板3转动至与主板31垂直,将隔板3放入盒体2中,并与多个限位槽25插接配合,将隔板3固定,此时隔板3将盒体2分为四个小盒子,方便放置不同规格的渔具配件,方便整洁;根据要放置的物品体积大小,可以转动一块或两块铰接板32,使其与主板31固定,此时隔板3将盒体2分为三个或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盒子;若是物品的体积还是偏大,可将隔板3拆下,插接固定于收纳部13内,此时盒体2不分割。隔板3收纳于收纳部13内,不易丢失,收纳及使用均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