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养殖肉虫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0242发布日期:2020-08-28 15:19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养殖肉虫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污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养殖肉虫的设备。



背景技术:

城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生态循环系统是一个较完整的污泥处理产业链,其最大的生产特征是日处理量很大,其中蛋白虫养殖是该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但蛋白虫的饲养以35天为一个完整的养殖周期。当幼虫从孵化室培养出来就要进入饲养池(每个饲养池的长宽为2.5m×6m)内,蛋白虫幼虫与污泥的投放量约为1∶50~80(1公斤幼虫需添加50~80公斤污泥),由于日处理量较大(大约每天需处理污泥都在几百吨左右),因此,按传统的蛋白虫饲养池均为平面池子的饲养方式就无法满足日处理量(每4斤污泥要产出1斤蛋白虫)的要求,如果按照平面池来进行饲养,占地面积十分大,对土地资源将是很大的浪费,同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也较大,而导致养殖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养殖肉虫的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养殖肉虫的设备,包括有保温钢结构框架和储料小车,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内设有若干储存层,所述储存层内分别安装若干组与所述储料小车对应的导轨,所述导轨将所述储存层分隔形成为储存位,所述储料小车的底面安装有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轮,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前方设有能够沿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移栽机,移栽机主要功能包括上料和卸料、将储料小车提升至目标高度,控制储料小车在存储框架和移载机之间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的左右两侧和后侧设有保温板,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的前侧设有可开合或可推拉的门板,所述保温板的内侧和所述储存位的底面均铺设加温管路,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的顶面设置热风幕,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的底面铺设电热膜,所述电热膜上依次铺设绝缘层、装饰层,所述加温管路和所述电热膜分别通过绝缘导线与电源连接,用来保持内部空间的温度,可以实现利用鸡粪在保温的存储框架内培育肉虫(蛋白虫)的相关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移栽机由龙门框架、升降平台,翻转平台和扫料装置组成,所述升降平台的底面与位于所述龙门框架的底面四角的液压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所述升降平台的顶面通过驱动电液缸与翻转平台的底面连接,所述扫料装置安装在所述龙门框架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小车由角钢焊接制成,内衬不锈钢板,侧边开有卸料口,底面安装有两排滑轮与导轨滑动配合,每排滑轮由四只滑轮并列设置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的长度12.5米、宽度2.9米以及高度3米。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内设有五层储存层,且每层所述储存层内分别安装六组与所述储料小车对应的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扫料装置由挂杆和扫料板组成,扫料板可移动挂装在网杆上,可用于将养殖基料均匀铺在所述储料小车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小车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翻转平台的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将原平面饲养改为立体饲养,并做到了操作人员可定点操作,操作人员可控制任意的层、任意的池位的饲养池到指定的位置(如同智能立体车库的操作方法);同时节约了污泥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和减少操作人员的用工数量及减小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养殖设备占地面积仅为传统的平面饲养池的1/30~1/50,较大的节约了土地资源,并且人力成本减少了7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保温钢结构框架的正视图;

图3储料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移栽机的立体图;

图5移栽机的左视图;

图1-5标记含义如下:1-保温钢结构框架,2-储料小车,3-储存层,4-导轨,5-储存位,6-滑轮,7-移栽机,8-保温板,9-门板,10-龙门框架,11-升降平台,12-翻转平台,13-驱动电液缸,14-卸料口,15-挂杆,16-扫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有必要理解的是,“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目标仅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养殖肉虫的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保温钢结构框架1和储料小车2,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1内设有若干储存层3,所述储存层3内分别安装若干组与所述储料小车2对应的导轨4,所述导轨4将所述储存层3分隔形成为储存位5,所述储料小车2的底面安装有与所述导轨4滑动配合的滑轮6,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1的前方设有能够沿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1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移栽机7,移栽机7主要功能是上料和卸料、将储料小车2提升至目标高度、控制储料小车在存储框架和移载机之间的移动。

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1的左右两侧和后侧设有保温板8,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1的前侧设有可开合或可推拉的门板9,所述保温板8的内侧和所述储存位3的底面均铺设加温管路,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1的顶面设置热风幕,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1的底面铺设电热膜,所述电热膜上依次铺设绝缘层、装饰层,所述加温管路和所述电热膜分别通过绝缘导线与电源连接,用来保持内部空间的温度,可以实现利用鸡粪在保温的存储框架内培育肉虫(蛋白虫)的相关功能。

工作时以加温管路、热风幕和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均匀辐射形式送入空间,其综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对流供暖方式,采用该方法进行加热,温度可控,热量散失少。电源经导线连通加温管路、热风幕和电热膜,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由于加温管路和电热膜为纯电阻电路,故其转换效率高,除小部分损失(2%),绝大部分(98%)被转化成热能,节约能源,浪费较少。

按照常规操作方法,每个储料小车2内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插入储料小车2内的养殖基料(复合菌处理过的城市污泥)中,可自行调整位置,方便多点测量;温湿度控制系统采用温湿度同体传感器,该传感器适用于适用于各种的土泥质,可长期埋于土泥质中,耐长期电解,耐腐蚀,抽真空灌封,完全防水,并且具有精度高、响应快、输入稳定等优点。可依据蛋白虫生活习性,将蛋白虫养殖基料温度、湿度相应的范围输入到控制箱程序内,定时向养殖蛋白虫的储料小车2内通入空气,为蛋白虫高密度养殖提供适宜的环境。当每个单独养殖蛋白虫用的储料小车2内温湿度不在预定的范围内时,plc通过继电器控制电磁阀,进行自动加温、喷水等操作,可间歇性加热、喷淋,留出传感器延时时间,防止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定时向储料小车2内通入空气,以增加污泥质含氧量,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温湿度过高或过低控制系统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相应操作。

在肉虫(蛋白虫)养殖期间配合温湿度同体传感器作为温控装置,提供恒温环境;在蛋白虫收集期间,将加热管温度和电热膜升至35℃,同时使用热风幕吹动,使蛋白虫聚集。

所述移栽机7由龙门框架10、升降平台11,翻转平台12和扫料装置组成,所述升降平台11的底面与位于所述龙门框架10的底面四角的液压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所述升降平台11的顶面通过驱动电液缸13与翻转平台12的底面连接,所述扫料装置安装在所述龙门框架10的上端。

所述储料小车2由角钢焊接制成,内衬不锈钢板,侧边开设有卸料口14,底面安装有两排滑轮6与导轨4滑动配合,每排滑轮6由四只滑轮6并列设置成。

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1的长度12.5米、宽度2.9米以及高度3米。

所述保温钢结构框架1内设有五层储存层3,每层所述储存层3内分别安装六组与所述储料小车2对应的导轨4。

所述扫料装置由挂杆15和扫料板16组成,扫料板16可移动(“可移动”方式可以是手动或者现有的plc自动化控制方式)挂装在网杆15上,可用于将养殖基料均匀铺在储料小车2内部。所述储料小车2可移动的安装在翻转平台12的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移栽机7带着空的储料小车2来到装料处接料,并且装料期间会用扫料装置将料均匀扫平铺在储料小车2内部;移栽机7带着已装好料的储料小车2运动到目标位置并将储料小车2送入指定储存位5,卸料时,先将目标储料小车2取出至移栽机7上,并运动到卸料处,然后倾斜储料小车2卸料,经由振动筛筛选后分别送入对应的地方。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饰、修改及替代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