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大棚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3805发布日期:2020-09-25 18:0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大棚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棚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

目前,市场上的大棚通常使用金属、竹条等物充当支架进行大棚的搭建,在搭建大棚过程中,需要使用铁钉、螺钉、铁丝等紧固件对大棚进行固定,使得大棚的组装操作步骤复杂,无法快速进行大棚的搭建工作,同时不便于大棚的拆卸操作,同时现有的大棚稳定效果较差,易因顶部积水、强风导致大棚顶部塌陷倾斜,安全性不高,同时导水效果不好,大棚顶部易堆积大量雨水。

因此,需要在现有的便于组装拆卸的大棚框架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大棚框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组装拆卸不便、稳定性不佳、导水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大棚框架,通过设置横杆、滑轨、通槽、条柱、竖槽、卡轨、固定凹槽、连接孔、螺纹连接槽、合页、卡挡板、支撑柱、弧杆、限位滑块和透明塑料薄膜等部件,使得便于组装拆卸的大棚框架便于储存运输,组装拆卸操作方便快捷,稳定性高,导水能力强,绿色环保,对大棚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大棚框架,包括横杆、滑轨、通槽、条柱、竖槽、卡轨、固定凹槽、连接孔、螺纹连接槽、合页、卡挡板、支撑柱、底锥、弧杆、限位滑块、凹入槽和透明塑料薄膜,所述横杆中部嵌入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通槽,所述滑轨内壁中部一体设置有条柱,所述滑轨中部嵌入设置有竖槽,所述竖槽顶端后侧嵌入设置有卡轨,所述卡轨底部嵌入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横杆底部嵌入设置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槽螺纹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一体设置有底锥,所述横杆中部底端设置有合页,且合页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挡板,所述横杆顶部设置有弧杆,所述弧杆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左右两侧中部均嵌入设置有凹入槽,所述弧杆外壁设置有透明塑料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杆呈两段设置,且两横杆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且横杆呈长条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呈圆柱状设置,且支撑柱的数量为8根,且支撑柱等距设置于左右两侧横杆底部,且底锥呈圆锥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滑块呈直径梯形柱状设置,且弧杆设置于限位滑块顶端中部,且限位滑块与滑轨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轨后侧顶部呈向前倾斜设置,且卡轨与限位滑块契合,且固定凹槽呈矩形设置,且固定凹槽与限位滑块底部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杆呈圆弧状设置,且弧杆的数量为4根,且弧杆等距设置于横杆顶部,且弧杆为竹炭纤维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条柱呈条形设置,且条柱的数量为4段,且条柱与凹入槽契合,且条柱两端均与竖槽内壁持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通过横杆呈两段设置,且两横杆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且横杆呈长条状设置,横杆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能对弧杆进行支撑,使大棚使用时更加的稳固,同时两横杆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的设置,减小横杆储存搬运时的长度,便于横杆的储存和运输工作,同时通过卡挡板对左右两侧横杆进行支撑,使横杆使用时更加的稳固。

2、本实用通过卡轨后侧顶部呈向前倾斜设置,且卡轨与限位滑块契合,且固定凹槽呈矩形设置,且固定凹槽与限位滑块底部契合,卡轨具有良好的固定能力,能将限位滑块限制于卡轨内部,避免限位滑块晃动,同时由于限位滑块呈直径梯形柱状,且卡轨与限位滑块契合的设置,使得限位滑块因外力向前端倾斜时,卡轨内壁对限位滑块进行格挡,避免限位滑块后侧向上翘起,使设备使用时更加的稳固。

3、本实用通过弧杆呈圆弧状设置,且弧杆的数量为4根,且弧杆等距设置于横杆顶部,且弧杆为竹炭纤维杆,弧杆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能对透明塑料薄膜进行支撑,同时弧杆呈圆弧状的设置,避免下雨时,雨水过量堆积于弧杆顶部,造成透明塑料薄膜向下塌陷的情况发生,具有良好的导水效果,同时弧杆为竹炭纤维杆的设置,降低了弧杆的重量,减少大棚顶部负重,同时竹炭纤维杆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能有的改善大棚内部环境。

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稳定,便于储存运输,组装拆卸操作方便快捷,稳定性高,导水能力强,绿色环保,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前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右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弧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横杆,101-滑轨,1011-通槽,1012-条柱,102-竖槽,103-卡轨,1031-固定凹槽,104-连接孔,1041-螺纹连接槽,105-合页,1051-卡挡板,2-支撑柱,201-底锥,3-弧杆,301-限位滑块,3011-凹入槽,4-透明塑料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大棚框架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大棚框架,包括横杆1、滑轨101、通槽1011、条柱1012、竖槽102、卡轨103、固定凹槽1031、连接孔104、螺纹连接槽1041、合页105、卡挡板1051、支撑柱2、底锥201、弧杆3、限位滑块301、凹入槽3011和透明塑料薄膜4,横杆1中部嵌入设置有滑轨101,滑轨101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通槽1011,滑轨101内壁中部一体设置有条柱1012,滑轨101中部嵌入设置有竖槽102,竖槽102顶端后侧嵌入设置有卡轨103,卡轨103底部嵌入设置有固定凹槽1031,横杆1底部嵌入设置有连接孔104,且连接孔104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槽1041螺纹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底部一体设置有底锥201,横杆1中部底端设置有合页105,且合页105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挡板1051,横杆1顶部设置有弧杆3,弧杆3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301,且限位滑块301左右两侧中部均嵌入设置有凹入槽3011,弧杆3外壁设置有透明塑料薄膜4。

进一步的,横杆1呈两段设置,且两横杆1间通过合页105转动连接,且横杆1呈长条状设置,横杆1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能对弧杆3进行支撑,使大棚使用时更加的稳固,同时两横杆1间通过合页105转动连接的设置,减小横杆1储存搬运时的长度,便于横杆1的储存和运输工作,同时通过卡挡板1051对左右两侧横杆1进行支撑,使横杆1使用时更加的稳固。

进一步的,支撑柱2呈圆柱状设置,且支撑柱2的数量为8根,且支撑柱2等距设置于左右两侧横杆1底部,且底锥201呈圆锥状设置,支撑柱2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对横杆1进行稳固的支撑,组装时将支撑柱2与连接孔104螺纹连接即可,便于组装操作,同时底锥201呈圆锥状的设置,减小支撑柱2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便于将支撑柱2插入地面。

进一步的,限位滑块301呈直径梯形柱状设置,且弧杆3设置于限位滑块301顶端中部,且限位滑块301与滑轨101契合,限位滑块301具有良好的限位作用,使用时,限位滑块301沿滑轨101滑动,从而使弧杆3移动,进行弧杆3位置的调整,将限位滑块301移动至竖槽102时,将限位滑块301向上提起,使限位滑块301收容于卡轨103内部,使限位滑块301底部与固定凹槽1031连接,从而进行固定,使得大棚的组装操作方便,便于后续的拆卸工作。

进一步的,卡轨103后侧顶部呈向前倾斜设置,且卡轨103与限位滑块301契合,且固定凹槽1031呈矩形设置,且固定凹槽1031与限位滑块301底部契合,卡轨103具有良好的固定能力,能将限位滑块301限制于卡轨103内部,避免限位滑块301晃动,同时由于限位滑块301呈直径梯形柱状,且卡轨103与限位滑块301契合的设置,使得限位滑块301因外力向前端倾斜时,卡轨103内壁对限位滑块301进行格挡,避免限位滑块301后侧向上翘起,使设备使用时更加的稳固。

进一步的,弧杆3呈圆弧状设置,且弧杆3的数量为4根,且弧杆3等距设置于横杆1顶部,且弧杆3为竹炭纤维杆,弧杆3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能对透明塑料薄膜4进行支撑,同时弧杆3呈圆弧状的设置,避免下雨时,雨水过量堆积于弧杆3顶部,造成透明塑料薄膜4向下塌陷的情况发生,具有良好的导水效果,同时弧杆3为竹炭纤维杆的设置,降低了弧杆3的重量,减少大棚顶部负重,同时竹炭纤维杆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能有的改善大棚内部环境。

进一步的,条柱1012呈条形设置,且条柱1012的数量为4段,且条柱1012与凹入槽3011契合,且条柱1012两端均与竖槽102内壁持平,条柱1012具有良好的限位作用,对限位滑块301进行限位,避免限位滑块301在滑动过程中晃动,从而影响限位滑块301的滑动工作,同时条柱1012两端均与竖槽102内壁持平的设置,便于限位滑块301向上移动的工作,避免限位滑块301向上移动时被条柱1012卡顿,从而影响限位滑块301的滑动。

工作原理:首先,将横杆1沿合页105笔直展开,同时卡挡板1051弹出对横杆1进行支撑,然后将限位滑块301与滑轨101连接,推动限位滑块301沿滑轨101滑动,限位滑块301滑动至最后侧时,将限位滑块301向上提起,使限位滑块301沿竖槽102向上移动,再推动限位滑块301向后侧移动,使限位滑块301底部与固定凹槽1031贴合,然后依次安装余下3根弧杆3,然后将支撑柱2与连接孔104螺纹连接,再将支撑柱2支起,将支撑柱2垂直插入地面,最后将透明塑料薄膜4平铺于弧杆3顶部粘黏固定即可,同时卡轨103能将限位滑块301限制于卡轨103内部,避免限位滑块301晃动,同时由于限位滑块301呈直径梯形柱状,且卡轨103与限位滑块301契合的设置,使得限位滑块301因外力向前端倾斜时,卡轨103内壁对限位滑块301进行格挡,避免限位滑块301后侧向上翘起,使设备使用时更加的稳固。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