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鱼礁用连接件及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34599发布日期:2020-10-30 23:0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鱼礁用连接件及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鱼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鱼礁用连接件及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工设置的诱使鱼类聚集、栖息的海底堆积物。有较明显的集鱼效果,可使鱼类滞留于礁区的时间延长,渔场扩大,并使鱼类得到增殖。人工鱼礁按不同的制造材料可分为石块、混凝土、轮胎、玻璃钢、钢材、塑料管等制作的鱼礁;按形状可分为正方体形、多面体形、锥形、圆筒形、半圆形等以及多种形状的大型组装鱼礁。

塑料管制作的鱼礁在沿海地区应用较为普遍,如图1所示,现有的塑料管制人工鱼礁1采用如图2所示的现有连接件2与连接管进行组装,在一个三角型框架内需要六个现有连接件进行连接,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且安装工序步骤多,安装麻烦,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连接管之间相互错位连接,造成人工鱼礁强度低,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人工鱼礁用连接件及人工鱼礁,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目前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鱼礁用连接件及人工鱼礁,以解决目前的塑料管制的人工鱼礁材料浪费严重,安装工序步骤多,安装麻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工鱼礁用连接件,包括第一管筒,所述第一管筒上设置有第二管筒和第三管筒,所述第二管筒与所述第三管筒相互抵靠且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管筒和所述第三管筒均与所述第一管筒相互垂直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管筒与所述第三管筒之间夹角的角度为60°。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管筒与所述第三管筒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管筒的中间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管筒、所述第二管筒和所述第三管筒的筒孔内径尺寸均相等,且所述第二管筒的筒孔与所述第一管筒的筒孔贯通,所述第三管筒的筒孔与所述第一管筒的筒孔贯通。

一种人工鱼礁,包括三个所述的人工鱼礁用连接件和三根第一连接管构成的三角型框架,所述三角型框架排列设置,且任意两个所述三角型框架之间均通过三根第二连接管相连。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任意两根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端部分别安装于所述人工鱼礁用连接件的所述第二管筒和所述第三管筒的筒孔内,三根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所述人工鱼礁用连接件依次顺序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部安装于所述人工鱼礁用连接件的所述第一管筒的筒孔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第二管筒和第三管筒,第二管筒和第三管筒之间相互抵靠且呈夹角设置,使人工鱼礁的三角型框架的一个连接处只需要采用一个人工鱼礁用连接件即可,可大大节省连接件的使用数量,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同时,在安装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人工鱼礁用连接件的第二管筒和第三管筒,并将三根第一连接管依次顺序连接即可,安装步骤减少,安装简便,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第二管筒和第三管筒之间夹角的角度设置为60°,使人工鱼礁用连接件组成三角型框架,增加了人工鱼礁的稳定性,避免了连接管之间相互错位连接,造成人工鱼礁强度低的问题;

第一管筒、第二管筒和第三管筒的筒孔内径尺寸均相等,且第二管筒的筒孔与第一管筒的筒孔贯通,第三管筒的筒孔与第一管筒的筒孔贯通,通过采用相同筒孔孔径方便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安装;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的塑料管制的人工鱼礁材料浪费严重,安装工序步骤多,安装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塑料管制人工鱼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人工鱼礁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人工鱼礁用连接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人工鱼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图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

图中:1、现有的塑料管制人工鱼礁,2、现有连接件,3、人工鱼礁用连接件,4、第一管筒,5、第二管筒,6、第三管筒,7、第一连接管,8、三角型框架,9、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一种人工鱼礁用连接件3,包括第一管筒4,第一管筒4上设置有第二管筒5和第三管筒6,第二管筒5与第三管筒6相互抵靠且呈夹角设置,第二管筒5和第三管筒6均与第一管筒4相互垂直设置,通过设置第二管筒5和第三管筒6,第二管筒5和第三管筒6之间相互抵靠且呈夹角设置,使人工鱼礁的三角型框架8的一个连接处只需要采用一个人工鱼礁用连接件3即可,可大大节省连接件的使用数量,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同时,在安装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第一连接管7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人工鱼礁用连接件3的第二管筒5和第三管筒6,并将三根第一连接管7依次顺序连接即可,安装步骤减少,安装简便,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第二管筒5与第三管筒6之间夹角的角度为60°,使人工鱼礁用连接件3组成三角型框架8结,增加了人工鱼礁的稳定性,避免了连接管之间相互错位连接,造成人工鱼礁强度低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第二管筒5与第三管筒6均设置于第一管筒4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一管筒4、第二管筒5和第三管筒6的筒孔内径尺寸均相等,且第二管筒5的筒孔与第一管筒4的筒孔贯通,第三管筒6的筒孔与第一管筒4的筒孔贯通,通过采用相同筒孔孔径方便了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9的安装,避免因孔径不同而需采购多种型号尺寸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5所示,一种人工鱼礁,包括三个的人工鱼礁用连接件3和三根第一连接管7构成的三角型框架8,三角型框架8排列设置,且任意两个三角型框架8之间均通过三根第二连接管9相连,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9均采用ppr型材,且均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与人工鱼礁用连接件3的筒孔相连,本实施例中,三角型框架8排列设置有三个。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任意两根第一连接管7的端部分别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安装于人工鱼礁用连接件3的第二管筒5和第三管筒6的筒孔内,三根第一连接管7通过人工鱼礁用连接件3依次顺序连接并组成三角型框架8。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第二连接管9的端部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安装于人工鱼礁用连接件3的第一管筒4的筒孔内,通过第二连接管9可以将两个相对的三角型框架8连接起来并组成人工鱼礁。

为了便于理解,下述给出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如图3和图5所示,安装时,首先将三根第一连接管7依次顺序插入到三个人工鱼礁用连接件3的第二管筒5和第三管筒6的筒孔内,并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连接并组成三角型框架8,再将三根第二连接管9插入到三角型框架8的人工鱼礁用连接件3的第一管筒4的筒孔内,并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分别将两个三角型框架8相连组成一组人工鱼礁;

多组人工鱼礁可以通过若干根第二连接管9相连。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解决了目前的塑料管制的人工鱼礁材料浪费严重,安装工序步骤多,安装麻烦的问题。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