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规划布置用的花坛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8263发布日期:2020-07-29 01:18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规划布置用的花坛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城市规划布置用的花坛设备。



背景技术:

花坛是在植床内对观赏花卉规则式种植的配置方式。花坛是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运用形式,以突出色彩或华丽的额纹样来表示装饰效果。

如申请号:201210149326.1的可拆装花坛,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坛骨架,包括底面骨架1、至少三个侧面骨架2以及连接件3,所述侧面骨架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面骨架上,并且所述侧面骨架通过所述连接件而相互首尾可拆卸地连接以围成中空部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拆装花坛,包括覆盖层9和所述花坛骨架,所述覆盖层包裹所述花坛骨架的所述底面骨架和所述侧面骨架,包裹有所述覆盖层的所述底面骨架和所述侧面骨架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可拆装花坛主体,由于所述花坛骨架容易组装、拆卸、便于运输并能够增强花坛的强度,因此,包括有所述花坛骨架的所述可拆装花坛主体的强度提高,并具有良好的透气和防水性能、易组装、易拆卸并便于运输。

通过对上述文件中的检索,我们研究发现,现有的城建的花坛结构不能够在兼顾更加合理的利用阳光,促进植物生长和减少花坛底部的占地面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地面使用中更加方便合理的规划并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以及提高整体花坛的观赏性这三方面取得一定的协调与兼顾。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城市规划布置用的花坛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规划布置用的花坛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城建的花坛结构不能够在兼顾更加合理的利用阳光,促进植物生长和减少花坛底部的占地面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地面使用中更加方便合理的规划并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以及提高整体花坛的观赏性这三方面取得一定的协调与兼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规划布置用的花坛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城市规划布置用的花坛设备,包括基体结构;所述基体结构整体呈圆环结构,且基体结构的里侧设有凸起的块状槽结构;所述基体结构通过槽结构连接并安装在支架结构上;所述支架结构的内侧中空且中空管内部安装有供水软管结构;所述供水软管结构的顶部伸出支架结构顶端表面,且供水软管结构的顶端深深埋入基体结构的土坯层内部;所述供水软管结构外露在外部的表面通过环形结构和绳索等镶嵌安装有装饰点缀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结构包括有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呈同心圆排列,且第二圆环嵌套安装在第一圆环内部;所述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在底部齐平的状态下,第一圆环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圆环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有可伸缩地基;所述支架结构的底部的地面设有空槽结构,且空槽内固定安装有液压支撑柱结构,且空槽和液压支撑柱构成可伸缩地基;所述可伸缩地基的液压支撑柱的开关通过线缆延长并安装在支架结构顶部的圆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软管结构包括有毛细延伸脉络网;所述供水软管结构的底部开口处与毛细延伸脉络网密封结合,且毛细延伸脉络网的延伸方向与供水软管结构的连接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毛细延伸脉络网为蜂窝结构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毛细开口的网格状结构的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点缀结构包括有rgb灯组和棱镜;所述rgb灯组和棱镜间隔排列,且rgb灯组的电池位于支架结构顶部的空心结构内;所述rgb灯组的开关通过线缆延长并安装在支架结构顶部的圆心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基体结构的分层的花坛结构的设计,有利于利用高度差营造更为立体且丰满的多层次的视觉体验感受,同时段落式的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构成的高低搭配的双层圆环结构,有利于更加合理的利用阳光,促进植物生长。

通过支架结构的设计,有利于减少花坛底部的占地面积,在保障绿化需求的前提下,增加花坛底部的可通过面积和使用范围,更加有利于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面积规划中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伸缩地基的结构设计,能够便于顶部基体结构降落到底部进行维护和维修。

通过供水软管结构结构的设计,在供水管的末端与土壤结构中间设计毛细延伸脉络网,对水流进行一个缓冲和分散,能够使水流更加均匀的流淌漫布在基体结构内,避免在供水软管结构的出水口处水量过于集中导致过涝的现象,使内部供水结构更为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去除供水软管结构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毛细延伸脉络网内部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基体结构;2、支架结构;3、供水软管结构;4、装饰点缀结构;101、第一圆环;102、第二圆环;201、可伸缩地基;301、毛细延伸脉络网;401、rgb灯组;402、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规划布置用的花坛设备,包括基体结构1;基体结构1整体呈圆环结构,且基体结构1的里侧设有凸起的块状槽结构;基体结构1通过槽结构连接并安装在支架结构2上;支架结构2的内侧中空且中空管内部安装有供水软管结构3;供水软管结构3的顶部伸出支架结构2顶端表面,且供水软管结构3的顶端深深埋入基体结构1的土坯层内部;供水软管结构3外露在外部的表面通过环形结构和绳索等镶嵌安装有装饰点缀结构4。

其中,基体结构1包括有第一圆环101和第二圆环102;第一圆环101和第二圆环102呈同心圆排列,且第二圆环102嵌套安装在第一圆环101内部;第一圆环101与第二圆环102在底部齐平的状态下,第一圆环101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圆环102的水平高度。通过基体结构1的分层的花坛结构的设计,有利于利用高度差营造更为立体且丰满的多层次的视觉体验感受,同时段落式的第一圆环101和第二圆环102构成的高低搭配的双层圆环结构,有利于更加合理的利用阳光,促进植物生长。

其中,支架结构2包括有可伸缩地基201;支架结构2的底部的地面设有空槽结构,且空槽内固定安装有液压支撑柱结构,且空槽和液压支撑柱构成可伸缩地基201;可伸缩地基201的液压支撑柱的开关通过线缆延长并安装在支架结构2顶部的圆心位置。通过支架结构2的设计,有利于减少花坛底部的占地面积,在保障绿化需求的前提下,增加花坛底部的可通过面积和使用范围,更加有利于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面积规划中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伸缩地基201的结构设计,能够便于顶部基体结构1降落到底部进行维护和维修。

其中,供水软管结构3包括有毛细延伸脉络网301;供水软管结构3的底部开口处与毛细延伸脉络网301密封结合,且毛细延伸脉络网301的延伸方向与供水软管结构3的连接方向相互垂直;毛细延伸脉络网301为蜂窝结构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毛细开口的网格状结构的管道。通过供水软管结构3结构的设计,在供水管的末端与土壤结构中间设计毛细延伸脉络网301,对水流进行一个缓冲和分散,能够使水流更加均匀的流淌漫布在基体结构1内,避免在供水软管结构3的出水口处水量过于集中导致过涝的现象,使内部供水结构更为合理。

其中,装饰点缀结构4包括有rgb灯组401和棱镜402;rgb灯组401和棱镜402间隔排列,且rgb灯组401的电池位于支架结构2顶部的空心结构内;rgb灯组401的开关通过线缆延长并安装在支架结构2顶部的圆心位置。通过装饰点缀结构4的设计,利用棱镜402结构与发光单元相互交错,使棱镜402对光源进行折射,能够展示更加复杂多样化的光影效果,便于通过人工设计和调节,使灯光在夜晚衬托花坛的花朵植物等。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首先根据不同种类的植物的趋光性和生长高度等条件,分别在基体结构1的第一圆环101和第二圆环102中,选取合适的基体结构进行种植,种植完成后,通过外部的市政花坛的供水的水管结构对供水软管结构3的底部进行密封连接,并预留一定长度的软管结构的供可伸缩地基201升降使用,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需要,通过外部的水泵和水源对供水软管结构3进行供水,并利用毛细延伸脉络网301做缓冲,在夜晚,可以通过外置的电路以及控制结构对装饰点缀结构4进行供电和控制,使其在夜晚衬托花坛的花朵植物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