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3277发布日期:2020-08-11 20:33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鱼苗培育是水产增养殖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生产中,鱼苗培育的成功率一直很不稳定,而影响鱼苗成功率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是受到养殖过程中水质好坏情况的影响。

鱼苗的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鱼苗的培育养殖采用高密度精养方式。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在高密度精养的鱼苗养殖过程中,需要将养殖池内带有污物的回水排出,并将养殖池内注入新水,从而起到节水及保持饲养环境的目的。

但这样的养殖过程存在较多缺陷:1、注入新水时,新水的温度和水质情况较难控制;2、排出污水,注入新水,虽然起到节水的目的,但对于水资源的消耗还是较大,排出的污水还是会造成环境的污染;3、现有的污水过滤是直接过滤,造成过滤层内部很快就积累大量污物,造成过滤层使用效率较低;4、在排出污水时,由于鱼苗的体积较小,会造成部分鱼苗一起排出,造成产量和成活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其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鱼苗培育的成功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池、鱼苗养殖桶、集水池和过滤池;

所述进水池设置有进水泵,所述进水泵连接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位于所述鱼苗养殖桶的正上方,所述进水池通过所述进水管向所述鱼苗养殖桶进水;

所述鱼苗养殖桶的底部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连通于所述集水池;

所述过滤池相邻于所述集水池设置,所述过滤池呈矩形结构,且所述过滤池的内部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过滤池的短边方向的任意一侧壁设置有过水管,所述集水池和所述过滤池通过所述过水管相互连通;所述过滤池的长边方向的两内侧壁设置有多个隔板,且设置于一侧所述内侧壁的隔板与另一侧所述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隔板相互错位设置,所述过滤池的短边方向的另外一侧壁设有与所述进水池连通的过水管。

优选的,所述隔板垂直于所述过滤池的内侧壁,且所述隔板的长度至少为所述过滤池的短边方向的侧壁长度的2/3。

优选的,所述过滤池的底部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顶部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顶部的管口的进液面低于所述过滤池的侧壁高度,且所述溢流管的末端与所述集水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且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向所述排污口倾斜。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倾斜设置于所述鱼苗养殖桶的正上方,所述进水管与所述鱼苗养殖桶内液位的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0~45°。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设置有进水阀。

优选的,所述回水管靠近所述集水池的一端还连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回水管的直径,且所述排污管还设置有排污阀。

优选的,所述鱼苗养殖桶包括桶体和液位限位装置;

所述桶体包括桶壁和桶底,所述桶壁的下端向所述桶体的内部倾斜设置,所述桶底呈倒锥形结构,且所述倒锥形结构的锥顶向下设置有台阶位,所述液位限位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台阶位;

所述液位限位装置包括过滤管和水位管,所述水位管设于所述过滤管的内部,且所述过滤管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水位管的水位管;

所述过滤管安装于所述台阶位,且所述过滤管的下部安装有环形过滤网,所述环形过滤网开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台阶位的顶部;

所述台阶位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水位管穿过所述出水口安装于所述台阶位,所述水位管的末端突出设置于所述桶体。

优选的,所述回水管包括排水管和循环管,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水位管的末端,所述循环管连接于所述排水管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水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其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鱼苗培育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中鱼苗养殖桶的剖视图(安装状态)。

图3是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中鱼苗养殖桶的剖视图(未安装状态)。

其中:进水池1、进水泵11、进水管12、进水阀121、鱼苗养殖桶2、回水管21、排水管211、排水阀2111、循环管212、循环阀2121、排污管22、排污阀221、桶体23、桶壁231、桶底232、台阶位233、橡胶垫2331、液位限位装置24、过滤管241、环形过滤网2411、水位管242、集水池3、排污口31、过滤池4、隔板41、溢流管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池1、鱼苗养殖桶2、集水池3和过滤池4;

所述进水池1设置有进水泵11,所述进水泵11连接有进水管12,且所述进水管12的出口位于所述鱼苗养殖桶2的正上方,所述进水池1通过所述进水管12向所述鱼苗养殖桶2进水;

所述鱼苗养殖桶2的底部设置有回水管21,所述回水管21连通于所述集水池3;

所述过滤池4相邻于所述集水池3设置,所述过滤池4呈矩形结构,且所述过滤池4的内部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过滤池4的短边方向的任意一侧壁设置有过水管,所述集水池3和所述过滤池4通过所述过水管相互连通;所述过滤池4的长边方向的两内侧壁设置有多个隔板41,且设置于一侧所述内侧壁的隔板41与另一侧所述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隔板41相互错位设置,所述过滤池4的短边方向的另外一侧壁设有与所述进水池1连通的过水管。

鱼苗培育是水产增养殖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生产中,鱼苗培育的成功率一直很不稳定,而影响鱼苗成功率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是受到养殖过程中水质好坏情况的影响。

为了节约水资源和提高鱼苗养殖时的循环水的水质,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池1、鱼苗养殖桶2、集水池3、和过滤池4;鱼苗养殖用的水体从进水池1通过进水管12进入各个鱼苗养殖桶2,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鱼苗养殖桶2内的水体可通过回水管21收集至集水池3,令集水池3内的水体经过过滤池4的有效过滤后回到进水池1,用于鱼苗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鱼苗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其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保证鱼苗养殖循环水的水质提升,有利于提高鱼苗培育的成功率。

进一步地,过滤池4的内部填充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的内部生长厌氧菌,产生反硝化作用可以对水体脱氮,其外部生长好氧菌,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进一步提升鱼苗养殖用水的水质。过滤池4设置有多个相互错位的隔板41,形成迂回结构;水从过水管进入过滤池4后,通过迂回结构进入所述进水池1,具有迂回结构的过滤池4,有利于水体与生物填料的充分接触和反应,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鱼苗养殖用水的水质。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隔板41垂直于所述过滤池4的内侧壁,且所述隔板41的长度至少为所述过滤池4的短边方向的侧壁长度的2/3。

将隔板41垂直于过滤池4的内侧壁,且隔板41的长度至少为过滤池4的短边方向的侧壁长度的2/3,可有效增长水体的流动路径,更有利于水体与生物填料的充分接触和反应,有助于提升鱼苗养殖用水的水质。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过滤池4的底部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顶部连接有溢流管42,所述溢流管42的顶部的管口的进液面低于所述过滤池4的侧壁高度,且所述溢流管42的末端与所述集水池3连接。

更进一步说明,过滤池4的底部开设有溢流孔,溢流孔的顶部连接有溢流管42,且溢流管42的顶部的管口的进液面低于过滤池4的侧壁高度,溢流管42的设置,有利于防止集水池3集中地向过滤池4输水,避免因过滤池4的水容量过多而流向地面造成水的浪费,溢流管42的末端与集水池3连接,有利于水的收集和再利用。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集水池3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31,且所述集水池3的底部向所述排污口31倾斜。

集水池3内的水是鱼苗养殖后的废水,里面含有大量鱼苗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为了集中在集水池3底部的排泄物的排出,在集水池3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31,且集水池3的底部向排污口31倾斜,有利于集水池3底部的排泄物的排出。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进水管12倾斜设置于所述鱼苗养殖桶2的正上方,所述进水管12与所述鱼苗养殖桶2内液位的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0~45°。

进水管12倾斜设置于鱼苗养殖桶2的正上方,且进水管12与所述鱼苗养殖桶2内液位的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0~45°,如图2中夹角a所示,倾斜设置的进水管12,有利于进水时在鱼苗养殖桶2的液面形成漩涡,在具有向心力的漩涡的带动下,鱼苗养殖桶2内的排泄物可以顺着水流向鱼苗养殖桶2的桶底积聚,有利于鱼苗养殖桶2的排污。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进水管12设置有进水阀121。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回水管21靠近所述集水池3的一端还连通有排污管22,所述排污管22的直径大于所述回水管21的直径,且所述排污管22还设置有排污阀221。

由于回水管21的长期使用,在回水管21的底部难免积聚有鱼苗的排泄物,为了使排泄物排出回水管21,在回水管21靠近集水池3的一端连通有排污管22,排污管22的直径大于回水管21的直径,有利于回水管21内的水流从回水管21进入排污管22,排污管22还设置有排污阀221,排污阀的设置有利于回水管21的定期排污。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鱼苗养殖桶2包括桶体23和液位限位装置24;

所述桶体23包括桶壁231和桶底232,所述桶壁231的下端向所述桶体23的内部倾斜设置,所述桶底232呈倒锥形结构,且所述倒锥形结构的锥顶向下设置有台阶位233,所述液位限位装置2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台阶位233;

所述液位限位装置24包括过滤管241和水位管242,所述水位管242设于所述过滤管241的内部,且所述过滤管241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水位管242的水位管242;

所述过滤管241安装于所述台阶位233,且所述过滤管241的下部安装有环形过滤网2411,所述环形过滤网开2411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台阶位233的顶部;

所述台阶位233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水位管242穿过所述出水口安装于所述台阶位233,所述水位管242的末端突出设置于所述桶体23。

鱼苗养殖桶使用于鱼类等水产动物幼苗养殖成成鱼的桶状流水器具。鱼苗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排泄物,排泄物会沉淀在养殖桶底部。由于排泄物沉淀在养殖桶底部,而养殖桶内有鱼苗和水,人工很难清理到养殖桶桶底,导致排泄物会一直堆积,影响水质。

现有技术中的鱼苗养殖桶,一般会在桶底开设排水口,为了防止鱼苗从排水口游走同时排走鱼苗的排泄物,还会在排水口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虽然过滤网的设置可以防止鱼苗从从排水口游走同时排走鱼苗的排泄物,但该鱼苗养殖桶在长期养殖的过程中,过滤网处会积聚大量的鱼苗排泄物使得鱼苗养殖桶的底部出现堵塞的现象,一方面会妨碍鱼苗养殖桶的排水,另一方面还会影响鱼苗养殖的水质。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鱼苗养殖桶2,包括桶体23和液位限位装置24;

桶体23包括桶壁231和桶底232,桶壁231的下端向桶体23的内部倾斜设置,桶底232呈倒锥形结构,有利于排泄物向鱼苗养殖桶2的桶底沉淀,有助于排泄物的排出。

倒锥形结构的锥顶向下设置有台阶位233,液位限位装置24可拆卸地安装于台阶位233;液位限位装置24包括安装有环形过滤网2411的过滤管241和水位管242,水位管242设于过滤管241的内部,且过滤管241的安装高度高于水位管242的水位管242;台阶位233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水位管242穿过出水口安装于台阶位233,水位管242的末端突出设置于桶体23。

当液位限位装置24安装于台阶位233时,水位管242的安装高度决定了鱼苗养殖桶2的水位高度,当鱼苗养殖桶2内水位过高时,水体通过环形过滤网2411进入过滤管241,再经由水位管242流出鱼苗养殖桶2的外部。由于水体若要从水位管242流出,则必须经过环形过滤网2411,环形过滤网2411可以有效阻碍鱼苗进入的同时,有利于过滤鱼苗排泄物。

当液位限位装置24从台阶位233拆卸时,鱼苗养殖桶2内的水可快速通过台阶位233底部设置的出水口流出鱼苗养殖桶2的外部,进一步地,液位限位装置24的拆卸设置还有利于操作人员对环形过滤网2411的清洗,能有效防止环形过滤网2411的的堵塞,同时保证鱼苗养殖桶2内水质的干净。

优选的,所述桶壁231的下端向所述桶体23的内部倾斜的倾斜角度为2~5°。

进水管12倾斜设置于鱼苗养殖桶2的正上方,再与桶壁231的下端向所述桶体23的内部倾斜设置相互配合,且倾斜角度为2~5°,如图2中夹角b所示,能进一步有利于进水时在鱼苗养殖桶2的液面形成漩涡,在具有向心力的漩涡的带动下,鱼苗养殖桶2内的排泄物可以顺着水流向鱼苗养殖桶2的桶底积聚,有利于鱼苗养殖桶2的排污。

优选的,所述桶底232的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15°。

将桶底232设置成其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15°,如图2中夹角c所示,有助于提升排污效果。

优选的,所述环形过滤网2411的长度至少为所述过滤管241的长度1/3。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回水管21包括排水管211和循环管212,所述排水管211连接于所述水位管242的末端,所述循环管212连接于所述排水管211的末端。

排水管211连接于所述水位管242的末端,用于鱼苗养殖桶2内水的排出,循环管212连接于排水管211的末端,用于鱼苗养殖桶2内水的收集和循环再用。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211设置有排水阀2111。

由于鱼苗养殖桶2的密封性依赖于液位限位装置24与台阶位233的安装配合,为避免因液位限位装置24与台阶位233安装不稳定而带来的泄漏问题,本技术方案还在排水管211设置有排水阀2111,排水阀2111用于排水管211的开启和关闭,有利于提高鱼苗养殖桶2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212设置有循环阀2121。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循环管212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水管211的直径。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将循环管212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排水管211的直径,有助于减缓循环管212中水体的流动速度,有利于水体回流过程中排泄物的沉淀,从而提升循环养殖用水的水质。

优选的,所述过滤管241的直径与所述台阶位233的直径相等。

由于鱼苗养殖桶2的密封性依赖于液位限位装置24与台阶位233的安装配合,为避免因液位限位装置24与台阶位233安装不稳定而带来的泄漏问题,本技术方案还将过滤管241的直径与台阶位233的直径相等,有利于提高液位限位装置24与台阶位233的安装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台阶位233的内侧壁设置有橡胶垫2331,所述橡胶垫2311用于所述过滤管241的稳定安装。

橡胶垫2331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鱼苗养殖桶2的密封性。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