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蝗虫养殖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2565发布日期:2020-09-29 09:1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蝗虫养殖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蝗虫养殖笼。



背景技术:

飞蝗是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欧洲广大地区,广泛为害玉米、高粱、水稻等禾本科粮食作物。飞蝗的大批量人工养殖是系统研究飞蝗生理特性和科学防治飞蝗的重要基础。飞蝗养殖笼是飞蝗人工养殖的关键设备。

目前利用飞蝗养殖笼人工养殖飞蝗的难点在于,飞蝗活动能力较强,飞蝗养殖笼开启后易造成飞蝗逃逸,飞蝗养殖笼内保洁清理粪便、废旧饲料、蜕皮壳及飞蝗尸体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蝗虫养殖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蝗虫养殖笼,包括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脚,在所述框架的前半部分包裹有隔离网,在所述框架的后半部分包裹有分隔板,在所述框架底部的隔离网和分隔板之间设置有滑坡,在所述框架顶部的隔离网上设置有操作孔,在所述框架底部的分隔板上设置有废料孔,在所述操作孔和废料孔上均周向设置有封闭帘,在所述封闭帘上设置有捆扎绳,以扎紧封闭帘。

进一步,在所述框架的前部悬挂设置有多个饲料架,所述饲料架位于隔离网内部。

再进一步,在所述框架的前部设置有振动马达。

更进一步,在所述框架的前方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通过可弯曲的金属软管与框架连接。

更进一步,在所述封闭帘上周向设置有松紧带,以方便手伸入养殖笼后,封闭帘与手臂之间可以保持紧密接触。

更进一步,所述捆扎绳局部固定在封闭帘上,以防止捆扎绳丢失。

更进一步,所述滑坡为表面光滑的长方体板,所述滑坡的高度不低于20cm。

更进一步,所述封闭帘为棉布。

更进一步,所述隔离网为30目-80目的金属网。

更进一步,所述分隔板为透明有机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操作孔和废料孔处均设置了封闭帘可以保证在具体养殖时,防止蝗虫跑出;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滑坡,将蝗虫全部抖至后部后,活体蝗虫被食物和灯光吸引到前部后,可以防止蝗虫爬向后部,可以有效的进行活体蝗虫和蝗虫尸体、粪便、蜕皮壳体的分离;

3、本实用新型的饲料架悬挂设置,符合蝗虫喜攀爬在植物叶片取食的自然生活习性,有利于实验结果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圈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支脚—1、隔离网—2、分隔板—3、滑坡—4、操作孔—5、废料孔—6、封闭帘—7、捆扎绳—8、饲料架—9、振动马达—10、松紧带—11、照明灯—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蝗虫养殖笼,包括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脚1,在所述框架的前半部分包裹有30目的金属网2,在所述框架的后半部分包裹有透明有机玻璃3,在所述框架底部的金属网2和透明有机玻璃3之间设置有滑坡4,所述滑坡4为表面光滑的长方体板,所述滑坡4的高度不低于20cm。在所述框架顶部的金属网2上设置有操作孔5,在所述框架底部的透明有机玻璃3上设置有废料孔6,在所述操作孔5和废料孔6上均周向设置有棉布7,在所述棉布7上设置有捆扎绳8,以扎紧棉布7。所述捆扎绳8局部固定在棉布7上,以防止捆扎绳8丢失。在所述棉布7上周向设置有松紧带11,以方便手伸入养殖笼后,棉布7与手臂之间可以保持紧密接触。在所述框架的前部悬挂设置有多个饲料架9,所述饲料架9位于金属网2内部。在所述框架的前部设置有振动马达10。在所述框架的前方设置有照明灯12,所述照明灯12通过可弯曲的金属软管与框架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蝗虫养殖笼,包括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脚1,在所述框架的前半部分包裹有50目的金属网2,在所述框架的后半部分包裹有透明有机玻璃3,在所述框架底部的金属网2和透明有机玻璃3之间设置有滑坡4,所述滑坡4为表面光滑的长方体板,所述滑坡4的高度不低于20cm。在所述框架顶部的金属网2上设置有操作孔5,在所述框架底部的透明有机玻璃3上设置有废料孔6,在所述操作孔5和废料孔6上均周向设置有棉布7,在所述棉布7上设置有捆扎绳8,以扎紧棉布7。所述捆扎绳8局部固定在棉布7上,以防止捆扎绳8丢失。在所述棉布7上周向设置有松紧带11,以方便手伸入养殖笼后,棉布7与手臂之间可以保持紧密接触。在所述框架的前部悬挂设置有多个饲料架9,所述饲料架9位于金属网2内部。在所述框架的前部设置有振动马达10。在所述框架的前方设置有照明灯12,所述照明灯12通过可弯曲的金属软管与框架连接。

实施例3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蝗虫养殖笼,包括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脚1,在所述框架的前半部分包裹有80目的金属网2,在所述框架的后半部分包裹有透明有机玻璃3,在所述框架底部的金属网2和透明有机玻璃3之间设置有滑坡4,所述滑坡4为表面光滑的长方体板,所述滑坡4的高度不低于20cm。在所述框架顶部的金属网2上设置有操作孔5,在所述框架底部的透明有机玻璃3上设置有废料孔6,在所述操作孔5和废料孔6上均周向设置有棉布7,在所述棉布7上设置有捆扎绳8,以扎紧棉布7。所述捆扎绳8局部固定在棉布7上,以防止捆扎绳8丢失。在所述棉布7上周向设置有松紧带11,以方便手伸入养殖笼后,棉布7与手臂之间可以保持紧密接触。在所述框架的前部悬挂设置有多个饲料架9,所述饲料架9位于金属网2内部。在所述框架的前部设置有振动马达10。在所述框架的前方设置有照明灯12,所述照明灯12通过可弯曲的金属软管与框架连接。

工作原理:

1、添加饲料:开启振动马达10,将金属网2上攀爬的飞蝗震落,解开捆扎绳8,打开操作孔5上的棉布7,在饲料架9上放入新鲜植物叶片,然后再次用捆扎绳8封闭操作孔5,关闭振动马达10。

2、飞蝗养殖:定时添加饲料、利用照明灯提供光线和提高养殖笼温度,模拟昼夜交替,飞蝗攀爬至金属网2停留休息,攀爬至植物叶片取食。

3、保洁操作:将养殖笼竖立放置,开启振动马达10,将废料孔6处的棉布7用捆扎绳8捆扎至与透明有机玻璃3水平,将活体飞蝗、粪便、蜕皮外壳和飞蝗尸体集中到养殖笼后端,再将养殖笼平行放置,关闭振动马达10,将活体飞蝗、粪便、蜕皮外壳和飞蝗尸体集中到废料孔6处,开启照明灯12,利用温度和光线引诱飞蝗,活体飞蝗在温度、光线及食物的多重引诱下,重新运动及滑落至养殖笼前端,滑坡4可以防止少数不合群飞蝗再次逆向运动至废料孔6,从而实现活体飞蝗与粪便、蜕皮外壳和飞蝗尸体的自动分离,解开捆扎绳8打开废料孔6处的棉布7,排出废料后,再次用捆扎绳8封闭废料孔6。

4、飞蝗收集:收集飞蝗时,将养殖笼竖立放置,开启振动马达10,将金属网2上攀爬的飞蝗震落,将废料孔6处的棉布7捆扎成漏斗形,从而实现高效集中收获飞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