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金鱼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蛋种金鱼的繁殖和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金鱼,在生物学上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鲫属,与鲫鱼属于同一生物学物种,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和习性。目前金鱼已成为世界性的观赏鱼类,并在观赏鱼类中占有重要地位。蛋种金鱼:外形与鲫鱼有较大差异,体短而肥,眼球不凸出,背部平直无背鳍,名贵品种有红蛋、绒球蛋、凤蛋、水泡眼、狮子头等。因此,近年来观赏鱼市场需求旺盛,但是,金鱼属于一年一次产卵类型,其自然繁殖季节集中在春季至夏季初,其它季节基本不会繁殖,繁殖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蛋种金鱼的繁殖和培育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蛋种金鱼的繁殖和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繁殖池处理:繁殖前6-8天用生石灰对水池进行消毒;
(2)池水处理:采用水质调节剂对池水进行净化,去除水内的氯、氨和铁,并使池水的ph值达到7.6-8.4,池水温度为24-27℃;
(3)挑选亲鱼:将蛋种亲鱼放入水池内,养殖14-16天,亲鱼体长为10-15cm,且亲鱼的雌雄比例为(2-3):1;
(4)亲鱼雌雄配组:
将挑选的亲鱼按雌雄分开,放在两个水池内养殖,放养密度为6-12尾/m2,然后开始对亲鱼配组,每组亲鱼的雌鱼数量为2-3尾,雄鱼数量为1尾,将配组好的亲鱼放入繁殖池内,每平方米投放3-5组;
(5)人工受精:当雄鱼开始追逐雌鱼时,可以开始人工受精,取出盛放受精卵的容器,在容器中添加少量水,握住亲鱼,开始挤卵、挤精至容器内,同时晃动容器促进精卵结合;
(6)鱼卵孵化:将鱼卵泼洒在鱼巢上,将鱼巢放入孵化池内,孵化3-6天,孵化池内的水稳定且温度适宜,鱼卵孵化后,向孵化池内投喂营养液2-3天,再取出鱼巢;
(7)鱼苗培育:将鱼苗移至放养池,放养密度为400-500尾/m2,放养18-22天后,调整鱼苗的放养密度至120-180尾/m2,期间每日早中晚投喂饲料,当鱼苗体长为1.8-2.5cm时,将鱼苗移至幼鱼养殖池内;
(8)幼鱼培育:放养密度为75-95尾/m2,每日早晚投喂饲料,3-5天换水一次,并定期向养殖池内增氧,幼鱼体长为5-7cm时,将幼鱼移至成鱼养殖池内;
(9)成鱼培育:放养密度为30-50尾/m2,每日早晚投喂饲料,2-3天换水一次,并定期向养殖池内增氧,成鱼体长为10-15cm时,金鱼可进行繁殖或售卖。
特别的,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每天早中晚投喂饲料,且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35%。
特别的,所述步骤(6)中孵化池的温度为20-25℃。
特别的,所述步骤(7)、(8)、(9)中需每日早上将养殖池内的杂物剔除,并定期清理池壁和池底上的污物。
特别的,所述步骤(7)、(8)、(9)中死鱼和病鱼及时转移,并定期向水面喷洒防治病害药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繁殖前使亲鱼在干净适宜的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并对其进行雄雌配组,使其受精效率高,其达到繁殖高峰期后开始人工受精,有效保证受精卵的形成,受精完成后开始对其进行分段式培育,鱼苗不同生长时期采用不同培育方式,便于促进其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蛋种金鱼的繁殖和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繁殖池处理:繁殖前6天用生石灰对水池进行消毒;
(2)池水处理:采用水质调节剂对池水进行净化,去除水内的氯、氨和铁,并使池水的ph值达到7.6,池水温度为24℃;
(3)挑选亲鱼:将蛋种亲鱼放入水池内,养殖14天,亲鱼体长为10cm,且亲鱼的雌雄比例为2:1;
(4)亲鱼雌雄配组:
将挑选的亲鱼按雌雄分开,放在两个水池内养殖,放养密度为6尾/m2,然后开始对亲鱼配组,每组亲鱼的雌鱼数量为2尾,雄鱼数量为1尾,将配组好的亲鱼放入繁殖池内,每平方米投放3组;
(5)人工受精:当雄鱼开始追逐雌鱼时,可以开始人工受精,取出盛放受精卵的容器,在容器中添加少量水,握住亲鱼,开始挤卵、挤精至容器内,同时晃动容器促进精卵结合;
(6)鱼卵孵化:将鱼卵泼洒在鱼巢上,将鱼巢放入孵化池内,孵化3天,孵化池内的水稳定且温度适宜,鱼卵孵化后,向孵化池内投喂营养液2天,再取出鱼巢,孵化池的温度为20℃;
(7)鱼苗培育:将鱼苗移至放养池,放养密度为400尾/m2,放养18天后,调整鱼苗的放养密度至120尾/m2,期间每日早中晚投喂饲料,当鱼苗体长为1.8cm时,将鱼苗移至幼鱼养殖池内;
(8)幼鱼培育:放养密度为75尾/m2,每日早晚投喂饲料,3天换水一次,并定期向养殖池内增氧,幼鱼体长为5cm时,将幼鱼移至成鱼养殖池内;
(9)成鱼培育:放养密度为30尾/m2,每日早晚投喂饲料,2天换水一次,并定期向养殖池内增氧,成鱼体长为10cm时,金鱼可进行繁殖或售卖。
特别的,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每天早中晚投喂饲料,且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35%。
特别的,所述步骤(7)、(8)、(9)中需每日早上将养殖池内的杂物剔除,并定期清理池壁和池底上的污物。
特别的,所述步骤(7)、(8)、(9)中死鱼和病鱼及时转移,并定期向水面喷洒防治病害药液。
实施例2
一种蛋种金鱼的繁殖和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繁殖池处理:繁殖前8天用生石灰对水池进行消毒;
(2)池水处理:采用水质调节剂对池水进行净化,去除水内的氯、氨和铁,并使池水的ph值达到8.4,池水温度为27℃;
(3)挑选亲鱼:将蛋种亲鱼放入水池内,养殖16天,亲鱼体长为15cm,且亲鱼的雌雄比例为3:1;
(4)亲鱼雌雄配组:
将挑选的亲鱼按雌雄分开,放在两个水池内养殖,放养密度为12尾/m2,然后开始对亲鱼配组,每组亲鱼的雌鱼数量为3尾,雄鱼数量为1尾,将配组好的亲鱼放入繁殖池内,每平方米投放5组;
(5)人工受精:当雄鱼开始追逐雌鱼时,可以开始人工受精,取出盛放受精卵的容器,在容器中添加少量水,握住亲鱼,开始挤卵、挤精至容器内,同时晃动容器促进精卵结合;
(6)鱼卵孵化:将鱼卵泼洒在鱼巢上,将鱼巢放入孵化池内,孵化6天,孵化池内的水稳定且温度适宜,鱼卵孵化后,向孵化池内投喂营养液3天,再取出鱼巢,孵化池的温度为25℃;
(7)鱼苗培育:将鱼苗移至放养池,放养密度为500尾/m2,放养22天后,调整鱼苗的放养密度至180尾/m2,期间每日早中晚投喂饲料,当鱼苗体长为2.5cm时,将鱼苗移至幼鱼养殖池内;
(8)幼鱼培育:放养密度为95尾/m2,每日早晚投喂饲料,5天换水一次,并定期向养殖池内增氧,幼鱼体长为7cm时,将幼鱼移至成鱼养殖池内;
(9)成鱼培育:放养密度为50尾/m2,每日早晚投喂饲料,3天换水一次,并定期向养殖池内增氧,成鱼体长为15cm时,金鱼可进行繁殖或售卖。
特别的,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每天早中晚投喂饲料,且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35%。
特别的,所述步骤(7)、(8)、(9)中需每日早上将养殖池内的杂物剔除,并定期清理池壁和池底上的污物。
特别的,所述步骤(7)、(8)、(9)中死鱼和病鱼及时转移,并定期向水面喷洒防治病害药液。
实施例3
一种蛋种金鱼的繁殖和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繁殖池处理:繁殖前7天用生石灰对水池进行消毒;
(2)池水处理:采用水质调节剂对池水进行净化,去除水内的氯、氨和铁,并使池水的ph值达到87,池水温度为25.5℃;
(3)挑选亲鱼:将蛋种亲鱼放入水池内,养殖15天,亲鱼体长为13cm,且亲鱼的雌雄比例为2:1;
(4)亲鱼雌雄配组:
将挑选的亲鱼按雌雄分开,放在两个水池内养殖,放养密度为9尾/m2,然后开始对亲鱼配组,每组亲鱼的雌鱼数量为2尾,雄鱼数量为1尾,将配组好的亲鱼放入繁殖池内,每平方米投放4组;
(5)人工受精:当雄鱼开始追逐雌鱼时,可以开始人工受精,取出盛放受精卵的容器,在容器中添加少量水,握住亲鱼,开始挤卵、挤精至容器内,同时晃动容器促进精卵结合;
(6)鱼卵孵化:将鱼卵泼洒在鱼巢上,将鱼巢放入孵化池内,孵化4.5天,孵化池内的水稳定且温度适宜,鱼卵孵化后,向孵化池内投喂营养液2.5天,再取出鱼巢,孵化池的温度为23℃;
(7)鱼苗培育:将鱼苗移至放养池,放养密度为450尾/m2,放养20天后,调整鱼苗的放养密度至150尾/m2,期间每日早中晚投喂饲料,当鱼苗体长为2.2cm时,将鱼苗移至幼鱼养殖池内;
(8)幼鱼培育:放养密度为85尾/m2,每日早晚投喂饲料,4天换水一次,并定期向养殖池内增氧,幼鱼体长为6cm时,将幼鱼移至成鱼养殖池内;
(9)成鱼培育:放养密度为40尾/m2,每日早晚投喂饲料,2.5天换水一次,并定期向养殖池内增氧,成鱼体长为13cm时,金鱼可进行繁殖或售卖。
特别的,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每天早中晚投喂饲料,且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35%。
特别的,所述步骤(7)、(8)、(9)中需每日早上将养殖池内的杂物剔除,并定期清理池壁和池底上的污物。
特别的,所述步骤(7)、(8)、(9)中死鱼和病鱼及时转移,并定期向水面喷洒防治病害药液。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