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32469发布日期:2020-04-17 21:49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辣椒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食用辣椒,能增加饭量,增强体力,改善怕冷、冻伤、血管性头痛等症状。辣椒含有一种特殊物质,能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荷尔蒙分泌,保健皮肤。富含维生素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可以使呼吸道畅通,用以治疗咳嗽、感冒,辣椒还能杀抑胃腹内的寄生虫。辣椒有着广泛的用途,既可鲜食,又是重要的调料,在蔬菜产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随着人们对产品种类的需求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辣椒本身作为食品领域的产品也开始大量的出现。因此,辣椒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辣椒进行合理化种植、提高辣椒种植产量及质量,降低辣椒种植成本,成为辣椒种植技术领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关系到辣椒产品领域能否扩大化生产的关键因素。

对于连作种植的辣椒,一是容易使病害加重,如病毒病、疫病等,引起大量死苗;二是会使土壤中无机养分组成发生变化,常发生钙、镁、硼、铝、锰、铁等缺乏,导致黄叶、花叶、卷叶、落花、落果、产量低;三是会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孔隙度下降,缓冲能力降低,根系发育受阻,影响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贵州省辣椒产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已超过全国其它省份,但在实际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长期重施化肥、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和连作现象普遍,辣椒病虫害加重、产量降低等问题突出,制约了我省辣椒产业的发展。如何改善或解决这些问题,一直是辣椒研究和应用生产中关注的焦点。

据资料显示,我国辣椒种植面积2000万余亩,产量约2800万吨,占全球辣椒种植面积的35%;贵州种椒面积约500万亩,占全国的24.6%,遵义市种椒面积200万亩,其中特色优质辣椒干种植面占全省辣椒干的83.3%,位居全省第一;播州区常年种植遵义特色优质辣椒干40万亩左右,位居全省市县区第一。而且把辣椒产业作为我市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但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科学合理的配套施肥水平尚未及时跟进,偏施氮肥,不合理施用磷、钾肥,忽视中微量元素补给的施肥现象长期普遍存在,肥料有效利用率降低,生产投入成本不断增加,同时,遵义特色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也逐渐下滑,从而,导致椒农的种椒积极性和经济效益受到相应影响。为此,探索不同叶面肥对辣椒增产增收效果,将为辣椒高产栽培和节本增效,提供重要的科学合理施肥依据,也将为进一步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提供重要参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辣椒在连作种植过程中,导致病虫害多,产量低,增产增收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施加叶面肥,补充中微量元素,为辣椒高产栽培和节本增效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依据,具体地说是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是在种植前施用底肥,所述底肥为生物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按1:1混合组成,其施用量为180~240kg/亩;其中所述生物有机肥中按重量浓度计算,氮磷钾的组成含量之和≤5%、有机质含量≥60%;所述硫酸钾复合肥中氮磷钾的组成质量比为15:15:15,其中所述氮含量以氮元素计算,磷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算,钾含量以氧化钾计算;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分别追肥喷施一次叶面肥,所述叶面肥为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所述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为稀土x6叶面肥、稀土锌硼钾钙镁叶面肥、望秋叶面肥、芸乐收叶面肥或者是海中钙叶面肥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其中所述叶面肥为稀土x6叶面肥,所述稀土x6叶面肥中包括的营养元素有稀土元素、n、p、k、fe、mn、zn、b、ca和mg元素,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稀土元素38%、n8%、p2%、k10%、fe2%、mn2%、zn3%、b3%、ca2%和mg1%,其施用量为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于晴天分别按600倍液稀土x6叶面肥喷施一次。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其中所述叶面肥为稀土锌硼钾钙镁叶面肥,所述稀土锌硼钾钙镁叶面肥中包括的营养元素有稀土元素、fe、mn、zn、b、ca和mg元素,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稀土元素38%、fe2%、mn3%、zn3%、b2%、ca22.5%和mg3%,其施用量为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于晴天分别按1200倍液稀土锌硼钾钙镁叶面肥喷施一次。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其中所述叶面肥为望秋叶面肥,所述望秋叶面肥中包括的营养元素有fe、mn、zn、b、cu、mo元素,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fe3%、mn1%、zn5%、b1%、cu1%和mo1%,其施用量为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于晴天分别按2000倍液望秋叶面肥喷施一次。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其中所述叶面肥为芸乐收叶面肥,所述芸乐收叶面肥中包括有芸苔素内酯和吡唑醚菌酯,其中所述芸苔素内酯的重量百分比为0.01%,所述吡唑醚菌酯浓度为250g/l,其施用量为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于晴天分别按1200倍液望秋叶面肥喷施一次。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其中所述叶面肥为海中钙叶面肥,所述海中钙叶面肥中包括的营养元素有ca元素,所述ca元素浓度为ca≥100g/l,其施用量为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于晴天分别按400倍液海中钙叶面肥喷施一次。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种植前施用由生物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组成的底肥,通过施加的底肥,不仅能够提供给辣椒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而且有机肥料中本身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可以抑制土壤病虫害的生长,可显著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另外,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分别喷施一次中微量元素叶面肥,通过施加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及时补充相应的中微量元素,能提高叶面肥的有效利用率,满足其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为辣椒高产栽培和节本增效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依据,适合规模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是在种植前施用底肥,所述底肥为生物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按1:1混合组成,其施用量为200kg/亩;其中所述生物有机肥中按重量浓度计算,氮磷钾的组成含量之和≤5%、有机质含量≥60%;所述硫酸钾复合肥中氮磷钾的组成质量比为15:15:15,其中所述氮含量以氮元素计算,磷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算,钾含量以氧化钾计算;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分别追肥喷施一次叶面肥,所述叶面肥为包头市博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稀土x6叶面肥。

所述稀土x6叶面肥中包括的营养元素有稀土元素、n、p、k、fe、mn、zn、b、ca和mg元素,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稀土元素38%、n8%、p2%、k10%、fe2%、mn2%、zn3%、b3%、ca2%和mg1%,其施用量为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于晴天分别按600倍液稀土x6叶面肥喷施一次。

实施例2:

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是在种植前施用底肥,所述底肥为生物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按1:1混合组成,其施用量为200kg/亩;其中所述生物有机肥中按重量浓度计算,氮磷钾的组成含量之和≤5%、有机质含量≥60%;所述硫酸钾复合肥中氮磷钾的组成质量比为15:15:15,其中所述氮含量以氮元素计算,磷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算,钾含量以氧化钾计算;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分别追肥喷施一次叶面肥,所述叶面肥为青岛亿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稀土锌硼钾钙镁叶面肥。

所述稀土锌硼钾钙镁叶面肥中包括的营养元素有稀土元素、fe、mn、zn、b、ca和mg元素,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稀土元素38%、fe2%、mn3%、zn3%、b2%、ca22.5%和mg3%,其施用量为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于晴天分别按1200倍液稀土锌硼钾钙镁叶面肥喷施一次。

实施例3:

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是在种植前施用底肥,所述底肥为生物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按1:1混合组成,其施用量为200kg/亩;其中所述生物有机肥中按重量浓度计算,氮磷钾的组成含量之和≤5%、有机质含量≥60%;所述硫酸钾复合肥中氮磷钾的组成质量比为15:15:15,其中所述氮含量以氮元素计算,磷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算,钾含量以氧化钾计算;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分别追肥喷施一次叶面肥,所述叶面肥为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望秋叶面肥。

所述望秋叶面肥中包括的营养元素有fe、mn、zn、b、cu、mo元素,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fe3%、mn1%、zn5%、b1%、cu1%和mo1%,其施用量为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于晴天分别按2000倍液望秋叶面肥喷施一次。

实施例4:

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是在种植前施用底肥,所述底肥为生物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按1:1混合组成,其施用量为200kg/亩;其中所述生物有机肥中按重量浓度计算,氮磷钾的组成含量之和≤5%、有机质含量≥60%;所述硫酸钾复合肥中氮磷钾的组成质量比为15:15:15,其中所述氮含量以氮元素计算,磷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算,钾含量以氧化钾计算;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分别追肥喷施一次叶面肥,所述叶面肥为中国绿业元集团公司生产的芸乐收叶面肥。

所述芸乐收叶面肥中包括有芸苔素内酯和吡唑醚菌酯,其中所述芸苔素内酯的重量百分比为0.01%,所述吡唑醚菌酯浓度为250g/l,其施用量为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于晴天分别按1200倍液望秋叶面肥喷施一次。

实施例5:

一种提高连作辣椒产量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是在种植前施用底肥,所述底肥为生物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按1:1混合组成,其施用量为200kg/亩;其中所述生物有机肥中按重量浓度计算,氮磷钾的组成含量之和≤5%、有机质含量≥60%;所述硫酸钾复合肥中氮磷钾的组成质量比为15:15:15,其中所述氮含量以氮元素计算,磷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算,钾含量以氧化钾计算;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分别追肥喷施一次叶面肥,所述叶面肥为青岛福恺林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海中钙叶面肥。

所述叶面肥为海中钙叶面肥,所述海中钙叶面肥中包括的营养元素有ca元素,所述ca元素浓度为ca≥100g/l,其施用量为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于晴天分别按400倍液海中钙叶面肥喷施一次。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种植方法与现有技术的区别,进行对比性试验,具体情况如下:

1、试验材料

供试辣椒品种为遵椒4号,种子由由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农业农村局提供。选择的叶面肥为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所述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为包头市博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稀土x6叶面肥(稀土元素38%、n8%、p2%、k10%、fe2%、mn2%、zn3%和b3%)、青岛亿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稀土锌硼钾钙镁叶面肥(稀土元素38%、fe2%、mn3%、zn3%、b2%、ca22.5%和mg3%)、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望秋叶面肥(fe3%、mn1%、zn5%、b1%、cu1%和mo1%),中国绿业元集团公司生产的芸乐收叶面肥(芸苔素内酯0.01%,吡唑醚菌酯250g/l),青岛福恺林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海中钙叶面肥(ca≥100g/l)。

2、试验地点

试验实施地点位于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理智村,经度106045′53"、纬度27035′32"、海拔883m。前茬连作种植辣椒3年,土质为黄泥土,肥力中等,具体土壤理化性状如表1所示,田块面积5.6亩,试验面积275m2

表1供试土壤理化性状表

3、试验设计

试验按每亩施100kg生物有机肥+100kg硫酸钾型(15:15:15)复合肥全部做底肥,将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中的稀土x6叶面肥、稀土锌硼钾钙镁叶面肥、望秋叶面肥、芸乐收叶面肥、海中钙叶面肥作追肥与不施追肥(ck)对照,采用1因素6水平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12m2(3m×1.33m×3),小区按1.33m连沟开厢起垄,垄面宽60cm,窝距30cm,两行/垄,地膜覆盖,双株定植,处理间不设走道,重复间设走道宽50cm,四周设保护行两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于晴天分别按600倍液稀土x6(处理1)、1200倍液稀土锌硼钾钙镁(处理2)、2000倍液望秋(处理3)、1200倍液芸乐收(处理4)、400倍液海中钙(处理5)于初花期、盛花期、挂果期在辣椒叶面喷施3次,用清水做对照(ck)。土壤养分及调查按科技文献(鲁耀,段宗颜,龙洪进等,干制辣椒土壤养分调查及配方施肥[j].辣椒杂志,2011,1:25-28.)和(戴雄泽,陈文超,张竹青,等.干制辣椒定点测土施肥技术研究试验[j].辣椒杂志,2013,4:32-34)公开描述的方法进行执行,而干辣椒测产则按照科技文献(彭思云,夏兴勇,李永生,等.遵椒系列品种辣椒单果质量变化规律、校正系数及折干率研究[j].辣椒杂志,2010,2:17-22.)公开描述的方法进行执行。

4、试验过程

该试验采用漂浮育苗、起垄覆膜移栽。于2019年2月26日播种,3月18日出苗,4月12日小区划分,拉绳开厢、施肥、起垄、覆膜;4月30日移栽;于初花期5月18日、盛花期6月5日、挂果期7月5日,分别按本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第一、二、三次叶面喷施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结合病虫害防治;在第一、三次喷施叶面肥中结合除草;8月5日至9月15日为辣椒采收期,全生育期共180天;其中辣椒采收期共分3次采收,各小区每次的鲜椒产量单独称量、单独干制,然后分类汇总。

5、试验结果与分析

5.1产量比较

通过在初花期、盛花期和挂果期喷施各种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与不进行喷施叶面肥,经采收后,将各小区每次的鲜椒产量单独称量、单独干制,然后分类汇总,其辣椒的具体产量如表2所示:

表2各种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辣椒产量表

通过对比,从表2中可知,其中干辣椒产量最高的是处理4(341.85kg/667m2),其次是处理2(324.07kg/667m2),依次是处理1(306.48kg/667m2)、处理3(302.59kg/667m2)、处理5(292.96kg/667m2)、最低的为处理6(ck,274.63kg/667m2)。经方差分析、f测验和多重比较,5种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喷施与ck的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5种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的产量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p<0.01),重复间则无明显差异。

5.2经济效益分析

将种植的辣椒从投入成本、收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投入成本方面,从叶面肥的成本、投入工人数量和人工成本三个方面进行计算,而收入方面,在相同的条件下,与没有使用叶面肥所种植的辣椒相比,从增产情况和经济增收情况进行分析,具体产量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处理1比对照增产31.85kg/667m2,纯增收527元/667m2;处理2比对照增产49.44kg/667m2,纯增收878.8元/667m2;处理3比对照增产27.96kg/667m2,纯增收434.2元/667m2;处理4比对照增产67.22kg/667m2,纯增收1272.4元/667m2;处理5比对照增产18.33kg/667m2,纯增收244.6元/667m2

表3各处理3次喷施叶面肥经济效益比较表

6、结论

6.1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对辣椒增产效果

从辣椒干产量上看,5种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喷施结果为:喷施芸乐收的辣椒干产量最高,平均单产341.85kg/667m2,比ck不施叶面肥274.63kg/667m2增产67.22kg/667m2;稀土锌硼钾钙镁产量次之,平均单产324.07kg/667m2,比ck不施叶面肥肥274.63kg增产49.44kg/667m2;稀土x6产量居第三,平均单产306.48kg/667m2,比ck不施叶面肥增产31.85kg/667m2;望秋产量处于第四,平均单产量302.59kg/667m2,比ck不施叶面肥增产27.96kg/667m2。;海中钙产量最差,平均单产292.96kg/667m2,比ck不施叶面肥增产18.33kg/667m2;总之,5种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均表现为增产,且产量差异表现极显著水平。

6.2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对辣椒增收效果

从经济效益上看,5种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喷施结果为:喷施芸乐收的辣椒干增收效果最高,比ck平均增收1344.4元/667m2,纯增收1272.4元/667m2;稀土锌硼钾钙镁增收次之,比ck平均增收988.8元/667m2,纯增收878.8元/667m2;稀土x6增收居第三,比ck平均增收637元/667m2;比ck纯增收527元/667m2;望秋增收处于第四,比ck平均增收559.2元/667m2,纯增收434.2元/667m2;海中钙增收效果最差,比ck平均增收366.6元/667m2,纯增收244.6元/667m2

由此可见,通过在初花期、盛花期和挂果期喷施各种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辣椒对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特别是在与遵义市播州区农业生态环境相似条件下,根据土壤理化性状选择100kg/667m2生物有机肥+100kg/667m2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作底肥,配套选用以上不同的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作追肥,均有明显增产增收效果,其中施用芸乐收叶面肥最佳,平均单产可增产辣椒干67.22kg/667m2,增产效果比对照达24.5%左右,纯增收1272.4元/667m2;稀土锌硼钾钙镁次之,平均单产可增产辣椒干49.44kg/667m2,增产效果达18%左右,纯增收988.8元/667m2。采用本发明所述种植方法,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芸乐收和稀土锌硼钾钙镁两种叶面肥。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所述种植方法,在种植前施用由生物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组成的底肥,并配套选用不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作追肥,在辣椒的初花期、盛花期及挂果期分别喷施一次叶面肥,通过施加叶面肥,及时补充相应的中微量元素,能提高叶面肥的有效利用率,满足其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为辣椒高产栽培和节本增效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依据,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