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2167发布日期:2020-05-22 16:25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的种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杨梅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属常绿乔或灌木,其果实多成熟于5月至6月,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甜酸适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铁、镁、铜、维生素c、柠檬酸和杨梅多酚等有益成份,又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它能帮助消化,利尿益肾,去暑解渴,具有养胃健脾,排毒养颜之功效,并能理气活血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杨梅的适应性广,在南方大多数地方都能生长,并表现出良好性状,尤其在微酸性和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喜湿耐阴,树冠大,根系分布广,寿命长而丰产,果实汁多而味甜。

目前,由于杨梅的经济价值较高,农户为了提高杨梅的生长情况而盲目的增加复混肥料的施入,这样不仅限制了杨梅产量和品质的发挥,也浪费了大量资源,并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杨梅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杨梅的种植方法,它采用遵循杨梅的生长规律对其生长不同阶段实施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杨梅产量和品质的目的,整体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杨梅的种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选择阳光充足、土壤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微酸性地块作为种植场地,种植之前将土壤深耕25~35厘米,每亩施农家肥800~1000公斤,并在场地四周挖出排水沟;

2)育苗:采用塑料薄膜大棚育苗;

3)定植:每年2~3月份,先挖定植穴,穴深1~1.2m,穴底铺腐叶土和农家肥混合物,将杨梅苗种摆正入定植穴,覆好表土,压实,浇足定根水后在穴口周边覆盖一层松土,再在表面铺设1~2厘米厚度的生石灰;

4)生长期管理:去除周围杂草,定期修剪多余侧枝,使养分集中供应结果枝,幼树定期追施适量农家肥,第二年开始,每年3~4月份施加农家肥,每年早春沿树根向外松土,保持种植场地土壤湿度在55%至65%之间,天气干旱时,及时补充水分,雨量充足时及时排水;

5)适时采收:当开花、结果较多时,应适当进行疏花、疏果,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的品质,一般在果径1厘米时疏去密生果、劣果,每枝留8~10个果;

6)采后管理:每棵杨梅树采完果后,需对挂果树进行修枝整形,并于每棵杨梅树根周围施草木灰5~20斤,冬季采用生石灰清理种植场地。

为了实现工艺、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步骤3)中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此时定植单株成活率高。

所述步骤3)中定植时行株距离为5米×5米。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通过遵循杨梅生长规律结合场地选址、定植处理、以及定期实施肥水管理、修整剪枝,控制种植期间的肥料供给保证营养,确保了杨梅长势良好,以及改善杨梅的甜味和口感,同时在开花和幼果期采取适当的措施手段保证了杨梅的良品率,达到提高杨梅产量和品质的目的,并可避免因盲目施加复混肥而造成肥料养分不能完全吸收,防止肥料遗留对土地环境造成污染,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种植成本,整体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广泛适用于杨梅种植配套使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杨梅的种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选择阳光充足、土壤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微酸性地块作为种植场地,种植之前将土壤深耕25厘米,每亩施农家肥800公斤,并在场地四周挖出排水沟;

2)育苗:采用塑料薄膜大棚育苗;

3)定植:每年2~3月份,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此时定植单株成活率高,先挖定植穴,穴深1~1.2m,穴底铺腐叶土和农家肥混合物,将杨梅苗种摆正入定植穴,覆好表土,压实,浇足定根水后在穴口周边覆盖一层松土,再在表面铺设1~2厘米厚度的生石灰,定植时行株距离为5米×5米;

4)生长期管理:去除周围杂草,定期修剪多余侧枝,使养分集中供应结果枝,幼树定期追施适量农家肥,第二年开始,每年3~4月份施加农家肥,每年早春沿树根向外松土,保持种植场地土壤湿度在55%至65%之间,天气干旱时,及时补充水分,雨量充足时及时排水;

5)适时采收:当开花、结果较多时,应适当进行疏花、疏果,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的品质,一般在果径1厘米时疏去密生果、劣果,每枝留8~10个果;

6)采后管理:每棵杨梅树采完果后,需对挂果树进行修枝整形,并于每棵杨梅树根周围施草木灰5~20斤,冬季采用生石灰清理种植场地,有利于杀菌消毒,补充养分,保障来年长势。

实施例二:一种杨梅的种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选择阳光充足、土壤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微酸性地块作为种植场地,种植之前将土壤深耕35厘米,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并在场地四周挖出排水沟;

2)育苗:采用塑料薄膜大棚育苗;

3)定植:每年2~3月份,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此时定植单株成活率高,先挖定植穴,穴深1~1.2m,穴底铺腐叶土和农家肥混合物,将杨梅苗种摆正入定植穴,覆好表土,压实,浇足定根水后在穴口周边覆盖一层松土,再在表面铺设1~2厘米厚度的生石灰,定植时行株距离为5米×5米;

4)生长期管理:去除周围杂草,定期修剪多余侧枝,使养分集中供应结果枝,幼树定期追施适量农家肥,第二年开始,每年3~4月份施加农家肥,每年早春沿树根向外松土,保持种植场地土壤湿度在55%至65%之间,天气干旱时,及时补充水分,雨量充足时及时排水;

5)适时采收:当开花、结果较多时,应适当进行疏花、疏果,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的品质,一般在果径1厘米时疏去密生果、劣果,每枝留8~10个果;

6)采后管理:每棵杨梅树采完果后,需对挂果树进行修枝整形,并于每棵杨梅树根周围施草木灰5~20斤,冬季采用生石灰清理种植场地,有利于杀菌消毒,补充养分,保障来年长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并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杨梅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选择阳光充足、土壤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微酸性地块作为种植场地,种植之前将土壤深耕25~35厘米,每亩施农家肥800~1000公斤,并在场地四周挖出排水沟;

2)育苗:采用塑料薄膜大棚育苗;

3)定植:每年2~3月份,先挖定植穴,穴深1~1.2m,穴底铺腐叶土和农家肥混合物,将杨梅苗种摆正入定植穴,覆好表土,压实,浇足定根水后在穴口周边覆盖一层松土,再在表面铺设1~2厘米厚度的生石灰;

4)生长期管理:去除周围杂草,定期修剪多余侧枝,使养分集中供应结果枝,幼树定期追施适量农家肥,第二年开始,每年3~4月份施加农家肥,每年早春沿树根向外松土,保持种植场地土壤湿度在55%至65%之间,天气干旱时,及时补充水分,雨量充足时及时排水;

5)适时采收:当开花、结果较多时,应适当进行疏花、疏果,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的品质,一般在果径1厘米时疏去密生果、劣果,每枝留8~10个果;

6)采后管理:每棵杨梅树采完果后,需对挂果树进行修枝整形,并于每棵杨梅树根周围施草木灰5~20斤,冬季采用生石灰清理种植场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杨梅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此时定植单株成活率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杨梅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定植时行株距离为5米×5米。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杨梅的种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选址:选择阳光充足、土壤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微酸性地块;2)育苗:采用塑料薄膜大棚育苗;3)定植:每年2~3月份,将杨梅苗种摆正入定植穴,覆好表土,压实;4)生长期管理:去除周围杂草,定期修剪多余侧枝,使养分集中供应结果枝,幼树定期追施适量农家肥,每年3~4月份施加农家肥,保持土壤湿润;5)适时采收:当开花、结果较多时,应适当进行疏花、疏果;6)采后管理:采完果后需修枝整形,以及施草木灰和生石灰;它采用遵循杨梅的生长规律对其生长不同阶段实施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杨梅产量和品质的目的,整体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它广泛适用于杨梅种植配套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靖州县鸿昌林木园林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