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及杀虫方法

文档序号:27014773发布日期:2021-10-22 23:3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及杀虫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化工、材料与病媒生物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及杀虫方法。


背景技术:

2.库蚊是地球上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生物,是包括疟疾、登革热、寨卡等在内的多种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蚊虫控制非常重要。
3.气溶胶低剂量滞留喷洒(ultra-low-volume sprays,ulv spray)是目前最重要的控制措施,而杀虫剂(如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经济的大量浪费和蚊虫耐药性的发生,并且,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可导致人和动物产生表皮病变、腹痛、胃肠道黏膜刺激等多种中毒反应。
4.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无毒、环境友好的灭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及杀虫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杀虫剂造成的蚊虫耐药性以及现有杀虫剂导致人和动物产生表皮病变、腹痛、胃肠道黏膜刺激等多种中毒反应的问题。
6.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包括:有机酸水溶液,所述有机酸水溶液的有机酸含量为4-10wt%,所述有机酸对几丁质材料的昆虫翅膀具有破坏作用,使得翅膀整体性软化、刚毛原有的方向性消失、翅鳞被腐蚀、基底龟裂。
7.进一步地,所述有机酸为乳酸、苹果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8.进一步地,所述杀虫剂还包括: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3-5wt%,所述表面活性剂用于提高气溶胶对昆虫翅膀的粘附效果。
9.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茶皂素、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无患子皂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0.进一步地,所述杀虫剂的成分为:
11.乳酸
ꢀꢀꢀꢀꢀ
6wt%
12.茶皂素
ꢀꢀꢀ
5wt%。
13.一种基于破坏微纳结构的杀虫方法,包括:将上述任一所述的杀虫剂装入雾化器中,通过雾化器产生指定粒径范围的气溶胶,指定粒径范围是根据昆虫翅膀表面微结构决定的。
14.进一步地,当所述方法用于灭蚊时,通过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的粒径范围为1-15微米。
15.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为压缩式文丘里气溶胶发生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有机酸作为杀虫剂对蚊虫翅膀表面微纳结构进行破坏使得
蚊虫翅膀整体性软化、刚毛被腐蚀、刚毛原有的方向性消失、翅鳞被腐蚀、基底龟裂,以达到击倒蚊虫的目的,而少量的有机酸对人和动物的表皮没有刺激和毒害作用。
18.(2)本技术实施例使用表面活性剂以增加杀虫剂形成的气溶胶对昆虫翅膀的粘附效果,可以提高杀虫剂对昆虫翅膀的腐蚀作用,以增强杀虫剂的杀虫效果,而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对环境、人和动物均没有刺激和毒害作用。
19.(3)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杀虫剂(如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在过度使用后会导致昆虫出现耐药性,使得杀虫效果降低甚至无效,但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杀虫剂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杀虫剂,而是使用有机酸对昆虫翅膀表面的微纳结构进行破坏,因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杀虫剂不会使昆虫出现耐药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库蚊翅膀表面的微纳结构形貌图;
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杀虫剂对库蚊翅膀微纳结构破坏作用观察图;
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蚊虫梳理行为行为观察图;
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为库蚊翅膀表面不同位置的接触形貌观察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5.昆虫翅膀具有的微纳结构保证了一系列特殊的润湿特性,包括防雾,除雾,自清洁和抗菌能力,包括蚊子和家蝇在内的昆虫可以自主清除翅膀上的污染物,包括微粒,液体和微生物群。蚊子甚至可以通过扑打,硬着陆和突然起飞来清除积聚的水滴。对于昆虫,清理行为能够保持翅膀表面的干净,降低微生物感染的几率,对其生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行为。
26.库蚊属于双翅目昆虫,其后翅退化为一对平衡棒,翅膀被翅脉分成多个小区。翅膀被翅脉分割成闭合区域;翅鳞分布在翅膀的前后边缘部分和翅脉上;鳞片与翅脉成一个锐角,翅鳞根部长在翅脉上,翅鳞之间的间距约为30微米;翅膀上刚毛分布在翅膀内外两面,呈现交错分布,刚毛长度约为10微米,相邻刚毛之间的间距约为10微米,相间隔刚毛之间的间距约为20微米,刚毛与底面成60度角,即刚毛倾斜生长;翅膀基底上分布有小凸起;刚毛上具有沟槽状结构,刚毛根部直径为1微米,尖端直径小于100纳米,;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得到的翅膀基底形貌,发现凸起散落在翅膀基底上,高度约40纳米,相邻凸起之间的间距从50纳米到200纳米不等;翅膀翅脉和翅膀边缘部分被翅鳞覆盖,翅膀边缘的翅鳞与翅脉上的翅鳞相比,翅膀边缘的翅鳞排布更加密集,且翅鳞之间有相互覆盖;而翅鳞上清晰可见参差交错的凸起。
27.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与原子力显微镜可知库蚊翅膀表面有微米级鳞片和刚毛覆盖,翅膀基底上有纳米尺度的凸起,鳞片与刚毛上有纳米尺度的沟槽,即库蚊翅膀为具有微纳米层级结构的表面。自然界中许多生物表面都具有这样的微纳米层级的结构,这些结构对表面自清洁、方向性亲疏水有重要意义。
28.参考图1,图1是库蚊翅膀表面的微纳结构形貌图。
29.其中,图1a为库蚊翅膀的局部图,图1b为图1a的翅脉部分局部放大之后的结构图,
可以由图1b看到库蚊翅膀的鳞片的翅脉结构,图1c为图1a的翅膀局部方法之后的局部图,可以由图1c看到库蚊翅膀上的刚毛结构,可以看出库蚊翅膀表秒相邻刚毛之间的间距约为10微米,刚毛倾斜生长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其中,库蚊翅膀表面被刚毛覆盖的区域为疏水区域,而被鳞片覆盖的翅脉区域和边缘为亲水区域。库蚊翅膀上疏水区域和亲水区域间隙存在对于去除翅膀上的液滴有重要意义。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包括有机酸水溶液,所述有机酸水溶液的有机酸含量为4-10wt%,所述有机酸对几丁质材料的昆虫翅膀具有破坏作用,使得翅膀整体性软化、刚毛原有的方向性消失、翅鳞被腐蚀、基底龟裂。
31.具体地,本技术使用有机酸水溶液喷洒在昆虫翅膀表面,由于昆虫翅膀的材料为几丁质材料,有机酸可以对其产生腐蚀作用,从而对昆虫翅膀表面的微纳结构造成破坏,包括,翅膀整体性软化、刚毛被腐蚀、刚毛原有的方向性消失、翅鳞被腐蚀、基底龟裂。从而达到击倒昆虫的作用。
32.参考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杀虫剂对库蚊翅膀微纳结构破坏作用观察图。
33.其中,由图2a可以看到库蚊翅膀整体被有机酸软化,此现象能够使库蚊难以操控软化的翅膀,也难以透过梳理行为将液滴去除,由图2b可以看出,库蚊翅膀边缘的翅鳞结构被腐蚀仅剩下根部,这现象能够让翅鳞原有的使液滴容易脱离功能随之消失,由图2c可以看出,库蚊翅膀表面的刚毛被腐蚀,且原有的方向性消失,且许多刚毛被腐蚀后长度比原先的8微米还短,此影响能够使得杀虫剂液滴,更容易的落在翅膀基底上,达到更好的粘附效果。由图2d可以看出,库蚊翅膀的基底因有机酸的腐蚀被破坏,产生龟裂。
34.在实际应用中,乳酸对蚊虫刚毛的腐蚀,使刚毛失去方向性,失去刚毛结构的蚊虫翅膀,能够使气溶胶粘附在翅膀上的几率显著提升,而乳酸对蚊虫翅膀的软化作用使得蚊虫难以控制粘附了许多液滴的翅膀。并且乳酸溶液不仅仅残留于蚊虫翅膀上,而是整只蚊虫皆有溶液残留物,此现象也是造成蚊虫被击倒的原因之一。乳酸溶液还腐蚀了蚊虫的触角部分,并且破坏了复眼上的纳米结构。由此,进一步提升了乳酸溶液对蚊虫的击倒率。
35.所述有机酸为乳酸、苹果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由于乳酸对蚊虫翅膀的腐蚀性最强,优选乳酸溶液作为杀虫剂。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境友好型杀虫剂还包括: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3-5wt%,所述表面活性剂用于提高气溶胶对蚊虫翅膀的粘附效果。
37.具体地,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在杀虫剂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杀虫剂的粘附效果,在实际使用时,喷洒添加了表面活性剂的杀虫剂形成的气溶胶可以更加容易粘附在蚊虫翅膀上。
38.参考图3蚊虫梳理行为行为观察图。箭头为后腿的运动方向,图3a为后腿清理翅膀边缘(侧面图),图3b为后腿清理翅膀边缘(正面图),图3c为后腿清理翅膀内侧(侧面图),图3d为后腿清理翅膀内侧(正面图),图3e为后腿清理翅膀外侧(侧面图),图3f为后腿清理翅膀外侧,图3g为后腿之间互相清理(侧面图),图3f为后腿之间互相清理(仰视图),图3i为非对称清理过程-清理右翅膀外侧(侧面图),图3j为非对称清理过程-清理右翅膀外侧(正面图),蚊虫透过上述的梳理行为反而会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乳酸水溶液均匀的涂抹在翅膀上,所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乳酸水溶液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杀虫效果,从而增强杀虫
剂的杀虫效果。
39.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茶皂素、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无患子皂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0.其中,茶皂素作为天然产物是日化行业难得的表面活性剂材料,利用茶皂素的表面活性作用,可用来做洗发剂,其安全无毒,使用安全,且具有养发护肤的功效。由于茶皂素是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对环境影响较小,且价格低廉易获取。因而优先选择茶皂素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的成分之一。
[0041][0042]
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破坏微纳结构的杀虫方法,包括:
[0043]
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杀虫剂装入雾化器中,通过雾化器产生指定粒径范围的气溶胶,指定粒径范围是根据昆虫翅膀表面微结构决定的。
[0044]
在实际应用中,粒径范围是根据昆虫翅膀表面微结构,主要是翅膀表面刚毛之间的间距决定的。不同的昆虫的翅膀表面微结构不同,其刚毛的大小和间距也不同,需要依据实际针对的昆虫设定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的粒径范围。
[0045]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昆虫翅膀表面具有疏水性刚毛,若是粒径大于昆虫翅膀表面刚毛的间距的液滴落在昆虫翅膀上,该液滴与翅膀表面刚毛接触后迅速发生反弹,无法停留在昆虫翅膀表面,即无法发挥作用。
[0046]
只有小于刚毛间距的液滴才有可能落到昆虫翅膀的刚毛间隙之间,直接接触到昆虫翅膀基底从而对昆虫翅膀基底产生破坏作用,或者悬挂在刚毛顶部、附着在刚毛上从而对昆虫翅膀表面刚毛产生破坏作用。
[0047]
因而,本技术实施例中,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的粒径范围应该小于等于昆虫翅膀表面的刚毛间距。
[0048]
具体地,当所述方法用于灭蚊时,通过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的粒径范围为1-15微米。由于蚊虫翅膀表面的刚毛的间距为10微米,且刚毛具有疏水性,因此粒径大于10微米的液体在接触到蚊虫的翅膀之后,会被其表面微纳结构中的刚毛弹开,无法停留在蚊虫翅膀表面,因而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当所述方法用于灭蚊时,通过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的粒径范围为1-15微米。
[0049]
所述雾化器为压缩式文丘里气溶胶发生器,使用压缩式文丘里气溶胶发生器可以产生粒径范围为1-15微米的气溶胶。
[00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0051]
(1)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有机酸作为杀虫剂对蚊虫翅膀表面微纳结构进行破坏使得蚊虫翅膀整体性软化、刚毛被腐蚀、刚毛原有的方向性消失、翅鳞被腐蚀、基底龟裂,以达到击倒蚊虫的目的,而少量的有机酸对人和动物的表皮没有刺激和毒害作用。
[0052]
(2)本技术实施例使用表面活性剂以增加杀虫剂形成的气溶胶对昆虫翅膀的粘附效果,可以加快杀虫剂对昆虫翅膀的腐蚀作用,以增强杀虫剂的杀虫效果,而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对环境、人和动物均没有刺激和毒害作用。
[0053]
(3)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杀虫剂(如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在过度使用后会导致蚊虫出现耐药性,使得杀虫效果降低甚至无效,但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杀虫剂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杀虫剂,而是使用有机酸对昆虫翅膀表面的微纳结构进行破坏,因而,本技术
实施例提供的杀虫剂不会使昆虫出现耐药性。
[0054]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及杀虫方法。
[0055]
实施例1
[0056]
为了研究何种有机酸对库蚊翅膀的表面微结构的影响较大,采用乳酸、苹果酸、醋酸三种有机酸进行实验。
[0057]
实验步骤:
[0058]
步骤1:将库蚊放入-20℃冰箱冷冻4小时,随后使用手术刀将翅膀取下,放在盖玻片上;
[0059]
步骤2:将取下的翅膀步骤3:使用针筒将50μl浓度为6wt%的乳酸、苹果酸、醋酸的水溶液分别注射在三个翅膀上方,使之浸润;
[0060]
步骤3:五分钟后用针筒将浸润在翅膀周围的溶液吸出,;
[0061]
步骤4:将翅膀存放在25
±
2℃,湿度为30-40%的实验室中静置干燥一天;
[0062]
步骤5:将干燥后的翅膀取出,使用氦离子显微镜观察。
[0063]
实验结果:三种有机酸都对库蚊翅膀有破坏作用,具体表现于翅膀整体性软化、刚毛原有的方向性消失、翅鳞被腐蚀、基底龟裂等。其中,乳酸对库蚊的影响最为显著。
[0064]
实施例2
[0065]
液体与库蚊翅膀表面不同位置的接触形貌观察。
[0066]
实验方法:采用不挥发离子液体作为气溶胶分散相,气溶胶通过雾化器产生,利用氦离子显微镜对离子液滴与库蚊翅膀表面不同位置的接触形貌进行进行观察。
[0067]
实验结果:参见图4,图4为申请实施例的液体为库蚊翅膀表面不同位置的接触形貌观察图。
[0068]
以下结合图4对液体与库蚊翅膀表面不同位置的接触形貌进行说明。
[0069]
图4a为宏观液滴与翅膀接触形貌,其接触角为151
±4°
,表明库蚊翅膀表面整体上为疏水性。
[0070]
图4b中的液滴直径为15微米;此类粒径的液滴被刚毛托起,在俯视图下形成完美圆形,无法接触到库蚊翅膀基底,被刚毛弹开。
[0071]
图4c中直径为12与25微米的液滴被刚毛托起,呈现完美圆形。而另外一个液滴直径为7微米,落入刚毛间隙中,聚集于液滴与刚毛接触的区域。
[0072]
图4d显示了液滴与固体壁面接触部分会发生形变,液滴与刚毛相交的地方有明显的凹陷。
[0073]
图4e、4f表示直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会被刚毛刺穿后与翅膀基底紧密结合,液滴与基底接触角小于90
°
,即基底为亲水表面。
[0074]
图4g表示直径大小与刚毛间距相近的液滴在翅膀基底附近运动时会与刚毛发生接触,夹在两个刚毛之间。
[0075]
图4h表示有些直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则会被刚毛刺中而悬挂在刚毛顶端。
[0076]
图4i表示气溶胶液滴中直径更小的一部分液滴可能会附着在刚毛上。
[0077]
图4j表示气溶胶液滴与库蚊翅膀翅鳞的接触,液滴与翅鳞之间的接触角约为85
°
,远小于液滴与刚毛群将近180
°
的接触角,证明其为亲水表面。
[0078]
图4k为液滴与翅鳞接触角的进一步放大,可以看出在更为微观的角度下,液滴与翅鳞的接触角小至35
°
,进一步证明库蚊翅膀的翅鳞具有一定的亲水性。
[0079]
图4l为20微米的液滴与翅鳞的接触形貌,可以看出,此时由于液滴的表面张力,翅鳞由于柔性发生弯折。
[0080]
对氦离子显微镜得到的粒子液滴沉积情况进行统计,针对5微米以下气溶胶的液滴/颗粒,75.8
±
6.4%悬挂在刚毛上,24.2
±
6.4%的液滴沉积在翅膀基底。
[0081]
在滞留喷洒控制蚊虫过程中,气溶胶相对稳定,气溶胶中药物液滴沉积在蚊虫翅膀和躯干表面速度很低。从增强气溶胶在翅膀表面沉积效果来看,药物液滴粒径设置为1-15微米较为合理。
[0082]
实施例3
[0083]
作为对比实验,按照各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使用市面上普遍使用的杀虫剂成分高效氯氰菊酯0.0015wt%为杀虫剂。此外,本实施例中应用的库蚊为3-4日龄的敏感系淡色库蚊。
[0084]
将制得的杀虫剂加入到压缩式文丘里气溶胶发生器中,产生粒径范围为1-15微米的气溶胶。
[0085]
气溶胶产生时间持续5秒,通过透明玻璃培养腔观察库蚊的死亡特征、半数击倒时间、24小时击倒率。最终实验结果得到其半数击倒时间为1分钟51秒,24小时后,库蚊的击倒率为100%。
[0086]
气溶胶产生时间持续30秒,通过透明玻璃培养腔观察库蚊的死亡特征、半数击倒时间、24小时击倒率。最终实验结果得到其半数击倒时间为1分钟5秒,24小时后,库蚊的击倒率为100%。
[0087]
实施例4
[0088]
按照各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取6%乳酸和水制得成分为6wt%乳酸水溶液的杀虫剂。
[0089]
将制得的杀虫剂加入到压缩式文丘里气溶胶发生器中,产生粒径范围为1-15微米的气溶胶。
[0090]
气溶胶产生时间持续5秒,通过透明玻璃培养腔观察库蚊的死亡特征、半数击倒时间、24小时击倒率。最终实验结果得到其半数击倒时间为4分钟8秒,24小时后,库蚊的击倒率为96.9%。
[0091]
气溶胶产生时间持续30秒,通过透明玻璃培养腔观察库蚊的死亡特征、半数击倒时间、24小时击倒率。最终实验结果得到其半数击倒时间为2分钟28秒,24小时后库蚊击倒率为100%。
[0092]
在喷洒杀虫剂气溶胶之后乳酸对翅膀造成软化作用,此现象能够使库蚊难以操控软化的翅膀,也难以透过梳理行为将液滴去除。库蚊翅鳞具有亲水性,在库蚊的梳理过程中,能够将翅膀上的液滴聚集与翅鳞上,由此方式能够更容易的使液滴脱离,而在喷洒杀虫剂气溶胶之后发现翅膀边缘的翅鳞被腐蚀仅残留根部,这现象能够让翅鳞原有的使液滴容易脱离功能随之消失。
[0093]
在喷洒杀虫剂气溶胶之后库蚊翅膀表面的刚毛原有的方向性消失,且许多刚毛已被腐蚀,长度比原先的8微米还短,此影响使得液滴粒径1-15微米的杀虫剂气溶胶更容易的
落在翅膀基底上,达到更好的粘附效果,进一步对库蚊翅膀造成破坏。在喷洒杀虫剂气溶胶之后可发现翅膀的基底因乳酸的腐蚀,而产生龟裂。从而对库蚊的翅膀造成破坏,达到击倒库蚊的目的。
[0094]
实施例5
[0095]
按照各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取6%乳酸、5%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和水,制得成分为5wt%triton x-100与6wt%乳酸水溶液的杀虫剂。
[0096]
将制得的杀虫剂加入到压缩式文丘里气溶胶发生器中,产生粒径范围为1-15微米的气溶胶。
[0097]
气溶胶产生时间持续30s,通过透明玻璃培养腔观察库蚊的死亡特征、半数击倒时间、24小时击倒率。最终实验结果得到其半数击倒时间为1分钟2秒,24小时后,库蚊的击倒率为100%。
[0098]
在喷洒杀虫剂气溶胶之后乳酸对翅膀造成软化作用,此现象能够使库蚊难以操控软化的翅膀,也难以透过梳理行为将液滴去除。库蚊翅鳞具有亲水性,在库蚊的梳理过程中,能够将翅膀上的液滴聚集与翅鳞上,由此方式能够更容易的使液滴脱离,而在喷洒杀虫剂气溶胶之后发现翅膀边缘的翅鳞被腐蚀仅残留根部,这现象能够让翅鳞原有的使液滴容易脱离功能随之消失。
[0099]
在喷洒杀虫剂气溶胶之后库蚊翅膀表面的刚毛原有的方向性消失,且许多刚毛已被腐蚀,长度比原先的8微米还短,此影响使得液滴粒径1-15微米的杀虫剂气溶胶更容易的落在翅膀基底上,达到更好的粘附效果,进一步对库蚊翅膀造成破坏。在喷洒杀虫剂气溶胶之后可发现翅膀的基底因乳酸的腐蚀,而产生龟裂。从而对库蚊的翅膀造成破坏,达到击倒库蚊的目的。
[0100]
透过半数击倒时间能够发现,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添加,增加了液滴黏附在库蚊翅膀上的几率,从而乳酸的腐蚀效果也因此增加,导致击倒时间的缩短。和实施例3相比,能够看出其半数击倒时间更短,击倒效果良好。
[0101]
实施例6
[0102]
按照各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取6%乳酸、5%茶皂素和水,制得成分为5wt%茶皂素与6wt%乳酸水溶液的杀虫剂。
[0103]
将制得的杀虫剂加入到压缩式文丘里气溶胶发生器中,产生粒径范围为1-15微米的气溶胶。
[0104]
气溶胶产生时间持续5秒,通过透明玻璃培养腔观察库蚊的死亡特征、半数击倒时间、24小时击倒率。最终实验结果得到其半数击倒时间为1分钟39秒,24小时后,库蚊的击倒率为85.9%。
[0105]
气溶胶产生时间持续30秒,通过透明玻璃培养腔观察库蚊的死亡特征、半数击倒时间、24小时击倒率。最终实验结果得到其半数击倒时间为1分钟15秒,24小时后,库蚊的击倒率为95%。
[0106]
在喷洒杀虫剂气溶胶之后乳酸对翅膀造成软化作用,此现象能够使库蚊难以操控软化的翅膀,也难以透过梳理行为将液滴去除。库蚊翅鳞具有亲水性,在库蚊的梳理过程中,能够将翅膀上的液滴聚集与翅鳞上,由此方式能够更容易的使液滴脱离,而在喷洒杀虫剂气溶胶之后发现翅膀边缘的翅鳞被腐蚀仅残留根部,这现象能够让翅鳞原有的使液滴容
易脱离功能随之消失。
[0107]
在喷洒杀虫剂气溶胶之后库蚊翅膀表面的刚毛原有的方向性消失,且许多刚毛已被腐蚀,长度比原先的8微米还短,此影响使得液滴粒径1-15微米的杀虫剂气溶胶更容易的落在翅膀基底上,达到更好的粘附效果,进一步对库蚊翅膀造成破坏。在喷洒杀虫剂气溶胶之后可发现翅膀的基底因乳酸的腐蚀,而产生龟裂。从而对库蚊的翅膀造成破坏,达到击倒库蚊的目的。
[0108]
为了使杀虫剂更加的环境友好,这里使用了表面活性剂茶皂素,透过半数击倒时间能够发现,其效果和实施例3相当。
[0109]
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及杀虫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