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的海上渔业网箱养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6681发布日期:2020-08-14 16:05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的海上渔业网箱养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的海上渔业网箱养殖结构。



背景技术:

海上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近些年来发展速度十分迅猛。随着浅海区域风电开发趋于饱和,人们开始向远海深海发展海上风电事业,风电场风机基础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重力式基础、单桩基础、三脚架基础、桩基承台、导管架和吸力筒基础等。其中,导管架基础受到波浪和水流等环境荷载的作用较小,适合于水深较大的海域。对于海洋养殖行业,目前的养殖场所主要在近海,而近海的水质较差,养殖水域有限,从而降低了海洋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而导管架基础所处的深远海域对海洋养殖行业来说是十分适宜的场所。

海上风电场用于海上风力发电,对于深远海域的渔业网箱养殖来说,因为处于深海,网箱所受的风、浪、流等海洋环境荷载较大,这就会使网箱锚固系统的成本增加。另外,深海养殖距离陆地较远,如果缺少供电,就会使得深海养殖行业无法装备先进的海上渔业养殖装备,减少人力成本。因此,通常将海上风电场与渔业网箱养殖结合起来,如公开号为cn1071001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耦合养殖网箱的陆基一体化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海上风力发电机预定筑设位置检测海水的深度;根据检测的海水深度确定养殖网箱的构建深度及其装配到风力发电机基柱的高度;根据确定的装配高度,在风力发电机基柱或者风力发电机基柱及其基础上,以设定的固定点与连接方式构建网箱,完成养殖网箱的陆上安装固定;将耦合有养殖网箱的风机整体运移至海上预定位置,并将带有养殖网箱的风力发电机基柱筑设到海床上。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海上风电场和渔业网箱养殖的结合来实现两者的最大利用化,是目前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的海上渔业网箱养殖结构,将风电导管架基础作为网箱的主要支撑结构,大大降低了网箱锚固系统的成本。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的海上渔业网箱养殖结构,导管架基础包括导管架和平台,导管架嵌入海床,所述海上渔业网箱养殖结构包括围绕导管架基础布设的重力式网箱,重力式网箱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相连接的浮架、位于重力式网箱侧面的墙网和沉子,所述沉子上布设有底网;所述浮架和沉子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至导管架。

本发明将网箱围绕在导管架基础的周围,通过连接杆连接至导管架,形成一个整体为网箱提供了支撑,使其能够承受风、浪、流等恶劣的海洋环境荷载,这就避免了在网箱的锚固系统上投入过多资金,降低了深海网箱养殖的前期投入成本,从而降低了锚固基础建设的成本。浮架位于网箱的上部,支撑柔软的渔网使其张开具有一定的空间形状;同时具有一定的浮力,充当浮子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布置隔网。通过在连接杆上布置隔网可以将整个网箱进行隔离划分为若干个区域,不同区域可以用于养殖不同的鱼种。

优选的,所述浮架和沉子分别通过四根连接杆连接至导管架。

优选的,所述重力式网箱包括包络于导管架四侧的内网。所述内网用于养殖贝类。通过在导管架内侧的布置内网,将将导管架内部围成一个养殖区域,可在其内部养殖贝类等喜欢攀附于岩体的海洋生物,导管架可作为其攀附对象。

所述平台上设有自动投饵装置、实时监测装置和自动捕捞装置。

当采用浮架和沉子分别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至导管架,且连接杆上布置隔网,内网包络于导管架四侧时,整个重力式网箱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因此能够在一个网箱中将不同的鱼种分开养殖,避免不同鱼类之间互相残,位于平台上的管理装置如自动投饵装置、实时监测装置和自动捕捞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区域的鱼类实行分块管理。

所述重力式网箱的直径为40米至60米。相对于普通的重力式网箱直径在十米左右,本发明中所述网箱可养殖更多的鱼类。

所述海上渔业网箱养殖的底部高于海床面。所述重力式网箱为圆形。

本发明中的海上渔业网箱养殖结构需要长期供电,才能保证整个深海渔业网箱养殖系统的无人化、智能化,而导管架基础位于深海,想要从陆地对其供电十分困难,利用海上风电场的风能发电对其进行供电,就可以降低电缆等输电设备的铺设成本,充分利用了海上风电场的资源优势。

与传统海上渔业网箱养殖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及创新点如下:

1)所处环境优异:风电导管架基础处于深远海域,水质环境与近岸相比较为良好,在深远海域养殖鱼类,可以远离人类近岸海上活动的打扰,在此繁殖的鱼类能具有更好的品质;

2)降低锚固系统成本:将网箱养殖与导管架基础相结合,导管架基础为网箱提供支撑,使其能够抵抗风、浪、流等恶劣的海洋环境荷载的影响,降低了锚固系统的制作费用以及安装费用。

3)网箱直径大,能养殖更多的鱼:该圆形网箱围绕着导管架基础,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扩大了养殖面积,这就使得在一个网箱中能养殖更多的鱼类,扩大了经济效益。

4)网箱分区化设计,增加鱼的养殖种类:整个网箱系统被分成5个区域,不同区域养殖不同的鱼类,还可以对不同区域区分投饵。

5)利用导管架多杆件的结构养殖攀附性的海洋生物:风机导管架基础结构较风机单桩基础相比有更多的杆件,利用这一点,能够养殖喜欢攀附于岩石的贝类等海生物。

6)利用海上风能发电实现深海网箱养殖的自动化、智能化:在导管架平台上安装网箱养殖装备,利用海上风电场的风能发电对其供电,降低了电力输送成本,实现了深海网箱养殖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网箱养殖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网箱养殖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网箱养殖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的海上渔业网箱养殖结构,导管架基础1包括导管架和平台,导管架嵌入海床,海上渔业网箱养殖结构包括围绕导管架基础布设的重力式网箱2,重力式网箱包括:浮架5、墙网6、连接杆7、隔网8、底网9、沉子10以及内网11。其中,浮架5、墙网6和沉子10依次连接,底网9布设在沉子10上;浮架5和沉子10分别通过4根连接杆7连接至导管架;连接杆7上布设有隔网;内网11包络于导管架四侧。其中,平台上设有自动投饵装置、实时监测装置和自动捕捞装置。

本实施例中重力式网箱的直径为50米。

本实施例将网箱分为了五部分,将不同的鱼种分开养殖并可以分开管理。其中,内网11中可以养殖贝类。

本发明主要将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与深海渔业网箱养殖相结合,充分利用海上风电场的资源优势,将风电导管架基础作为网箱的主要支撑结构,大大降低了网箱锚固系统的成本,另外在导管架平台上安装网箱养殖装备,使用风能发电对其进行供电,这就能够实现深海渔业网箱养殖的智能化,自动化,降低人力维护成本。最后将实现海上绿色风能、海洋生态改善以及集约化设施养殖协调发展。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