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水稻新三大病害高效新型增效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3145发布日期:2020-07-29 02:2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水稻新三大病害高效新型增效组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科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水稻新三大病害的高效新型增效组合。



背景技术:

由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virens(cooke)takahashi)引起的稻曲病,近年来的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已由次级病害上升为水稻主要真菌病害之一,与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引起的稻瘟病、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引起水稻纹枯病被列为水稻的新三大病害,是全球范围内水稻的主要病害。全球每年因稻曲病、稻瘟病和纹枯病发生造成水稻产量损失极高。目前防治这些病害的主要措施仍然是化学防治,一些化学农药的长期、单一、大量使用,导致稻曲病、稻瘟病和纹枯病对部分化学农药产生抗药性。近年来,协同增效概念在化学药剂的农业防治上被广泛应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理不一样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往往大于各组分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这样不仅能提高防治效果和降低用药量,还能解决化学药剂长期单一、大量使用的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病原菌对化学农药产生抗药性。稻曲病、稻瘟病和纹枯病作为水稻的新三大病害,其防治情况备受关注,如果能找到对这三种病害都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药剂组合,将会使农药在最低的使用剂量内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效果。为此,寻找一些能同时防治这三种病害的高效增效组合对于降低用药次数、用药量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以及提高田间的防治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丙环唑(propiconazole)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内吸性强、保护、治疗和铲除等特点,主要通过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干扰病原菌的生长发育,降低致病能力,对小麦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肟菌酯(trifloxystrobin)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等特点,主要阻碍病原菌的atp产生,对多数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同时,在土壤和水中能快速降解,对环境、作物比较安全。目前,丙环唑和肟菌酯的协同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的生物活性未见报道,也未见相应的组合药剂进行登记。因此,选用丙环唑和肟菌酯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菌剂,将其复配后能起到扩大防治范围、降低施用量、延缓抗性等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水稻新三大病害的高效新型增效组合,该组合具有靶标差异,增效、安全、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兼治多种病害,减少防治次数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对环境友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且还具有一定调节水稻生长增加产量等优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治水稻新三大病害的高效新型增效组合,包括由丙环唑和肟菌酯组成的主效成分。本发明发现二者无交互抗性,若将其合理复配,将起到协同增效、扩大防治范围、降低施药量、减少施药次数、延缓抗性等作用。

其中,丙环唑和肟菌酯的质量比为1:5。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将本发明的产品进行条件试验。

1.1实验材料

1.1.1供试病原菌

水稻稻瘟病病菌(magnaportheoryzae)、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和稻曲病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virens(cooke)takahashi)采自田间自然发病水稻植株上的病菌,经本实验室分离、纯化、鉴定后保存备用。

1.1.2供试药剂

98%丙环唑原药(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97%肟菌酯原药(江苏耕耘化学有限公司)

1.2实验方法

1.2.1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两种药剂的ec50值,然后对丙环唑和肟菌酯的不同组合进行联合毒力测定,筛选出最佳混配组合。实验将丙环唑和肟菌酯按质量比进行组合,分别为1:10、1:5、1:1、5:1、10:1,每个组合稀释为系列浓度梯度,配制含药培养基,用直径6mm打孔器将培养好的稻曲病菌、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打取菌块,接种至上述含药培养基,以不加药剂平板为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28培养箱进行培养。待对照菌丝长至培养皿直径的三分之二时,用“十”

字交叉法测定各处理的菌落生长直径,计算菌丝生长速率抑制率及ec50值。

1.2.2共毒系数(ctc)值计算

采用孙云沛法求出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实际毒力指数及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并据此作出综合评价,ctc>120表示增效作用,80<ctc≤120表示相加作用,ctc≤80表示拮抗作用。

共毒系数ctc值计算公式如下:

混剂的理论毒力指数(ttι)=(药剂a的毒力指数×ax)+(药剂b的毒力指数×bx)

式中ax—药剂a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

bx—药剂b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

1.2.3增效组合对纹枯病菌sod和pod酶活性的测定

提取:在培养好的菌丝悬浮液中加药培养后,6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用tris-hcl缓冲液冲洗二次弃上清,往离心管中加入lml提取缓冲液,混匀后,液氮破碎,离心(4℃,10000rpm离心15min),小心吸取上清液于1.5ml离心管中,用于测定。

测定:采用北京索莱宝公司的sod和pod的试剂盒进行酶活性的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协同作用

根据孙云沛毒力系数法对结果进行分析(表1):丙环唑与肟菌酯组合后处理水稻纹枯病菌所得的共毒系数在66.58~396.00之,ec50值在0.2385~0.7583mg/l之间,所有配比对水稻纹枯病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丙环唑和肟菌酯以有效成分比1:5,5:1,10:1组合后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活性均高于单剂,其ec50值分别为0.24、0.27、0.28mg/l,ctc值分别为396.00、128.84、113.02;其中5:1的ec50值最小,明显低于作为单一成分时丙环唑和肟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ctc值为396.00,增效作用明显。

表1丙环唑·肟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协同作用

2.2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对稻瘟病菌的协同作用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表2):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后对稻瘟病菌均表现较好的抑菌活性,所得共毒系数在44.39~160.13之间,ec50值在0.03~0.35mg/l之间。丙环唑和肟菌酯以有效成分比1:10、1:5、1:1组合后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均高于丙环唑单剂,其ec50值分别为0.08、0.03、0.14mg/l,ctc值分别为71.6、160.13、59.27;其中1:5的ec50值为0.03mg/l,明显低于作为单一成分时丙环唑和肟菌酯对稻瘟病菌的ec50,ctc值为160.13,增效作用明显。

表2丙环唑·肟菌酯对稻瘟病菌的协同作用

2.3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对稻曲病菌的协同作用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表3):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后对稻曲病菌均表现较好的抑菌活性,所得共毒系数在80.36~149.85之间,ec50值在0.02~0.06mg/l之间。丙环唑和肟菌酯以有效成分比(1:10、1:5、1:1、5:1、10:1)组合后对稻曲病菌的抑菌活性均高于丙环唑单剂;其中1:5的ec50值为0.02mg/l,明显低于作为单一成分时丙环唑和肟菌酯对稻曲病菌的ec50,ctc值为149.85,增效作用明显。

表3丙环唑·肟菌酯对稻曲病菌的协同作用

2.4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经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处理后,0、3、6、9时,样品溶液的酶活性与空白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作用12h后,样品溶液的酶活性均比空白对照的酶活性低(图1)。作用24h时,丙环唑和肟菌酯1:10、1:5、1:1、5:1、10:1处理的样品溶液酶活性分别为11.57、13.14、8.91、12.78、21.74u/g鲜重,空白对照酶活性为34.17u/g鲜重,样品溶液与空白的酶活性差异显著。由此可见,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后,能够降低水稻纹枯病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干扰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起增效作用。

2.5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pod酶的影响

水稻纹枯病菌经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处理后,样品溶液的酶活性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的活性(图2)。作用12h时,丙环唑和肟菌酯1:10、1:5、1:1、5:1、10:1处理样品溶液的酶活性分别为32.91、23.55

15.74、15.72、24.67u/g鲜重,而空白对照的为35.18u/g;作用24、48h后,处理样品溶液的酶活性均比空白对照的酶活性低。由此可见,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后,能够使水稻纹枯病菌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干扰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起增效作用。

3小结

本发明的增效组合在室内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ec50值为0.23mg/l,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ec50值为0.03mg/l,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ec50值为0.02mg/l,共毒系数ctc值分别达到了396.00、160.13、149.85,且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sod、pod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这个结果可看出此组合不仅用量少而且对菌丝生长的抑制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故可以本发明的方案为基础,研制出一种防治水稻新三大病害的高效新型增效组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丙环唑和肟菌酯进行复配混用,该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和稻稻曲病菌的菌丝生长的抑制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防治效果分别高达86.55%、86.98%、85.86%,防治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农药的用量,兼治多种病害,延缓病菌抗药性的发生,有效的减小劳动强度,节省生产成本,同时能调节水稻生长发育。而且本发明简单易行,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了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超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的影响;

图2展示了丙环唑和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述方法中所涉及配料或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商业途径可获得。相关实验方法中如无特殊说明的均为本技术领域现有常规方法。其中的数值或数值比例,如无标注,均指质量数值或质量比例。

实施例1:将丙环唑和肟菌酯原药溶于异丙醇和乙醇混合溶剂,再与助剂混合成均匀透明的油相;在搅拌下往油相中加入纯净水,先形成油包水型乳液,继续搅拌使之转相变成水包油型微乳剂,外观为均匀透明液体。30%丙环唑·肟菌酯微乳剂配方如下:5%丙环唑,25%肟菌酯,20%乙醇,5%异丙醇,4.5%5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601(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4.5%np-10p(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纯净水补齐。

2019年6月在惠水县好花红镇试验示范区,该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均匀,地势平整,灌溉条件良好,试验区的水肥管理和其他栽培条件基本一致,该试验地水稻品种为内香8518,一季移栽中稻,试验于水稻抽穗至灌浆期用实验室加工的30%丙环唑·肟菌酯微乳剂按有效成分6g/亩、12g/亩、18g/亩喷雾施药,对照药剂为丙环唑14g/亩,肟菌酯7.2g/亩,空白对照喷清水,每处理4次重复,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田间防效见表4、5、6,30%丙环唑·肟菌酯微乳剂处理按有效成分6g/亩、12g/亩、18g/亩喷雾施药,药后21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81.25%、86.55%、83.44%,对稻瘟病的防效分别为81.16%、86.99%、72.61%,对稻曲病的防效分别为80.85%、85.86%、81.84%,均优于单剂的防治效果。

表4丙环唑·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注:a、丙环唑·肟菌酯(1:5)有效成分6g/亩;b、丙环唑·肟菌酯(1:5)有效成分12g/亩;c、丙环唑·肟菌酯(1:5)有效成分18g/亩;d、丙环唑有效成分14g/亩;e、肟菌酯有效成分7.2g/亩。

表5丙环唑·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注:a、丙环唑·肟菌酯(1:5)有效成分6g/亩;b、丙环唑·肟菌酯(1:5)有效成分12g/亩;c、丙环唑·肟菌酯(1:5)有效成分18g/亩;d、丙环唑有效成分14g/亩;e、肟菌酯有效成分7.2g/亩。

表6丙环唑·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注:a、丙环唑·肟菌酯(1:5)有效成分6g/亩;b、丙环唑·肟菌酯(1:5)有效成分12g/亩;c、丙环唑·肟菌酯(1:5)有效成分18g/亩;d、丙环唑有效成分14g/亩;e、肟菌酯有效成分7.2g/亩。

实施例2:

为了解丙环唑·肟菌酯桶混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的防治效果,2019年6月在惠水县好花红镇试验示范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于水稻抽穗至灌浆期用实验室的丙环唑、肟菌酯药品进行桶混喷雾试验。

结果表明(表7~9),丙环唑和肟菌脂组合按有效成分12g/亩与功能性助剂nf-100、gy-t1602、gy-s903混合喷雾使用,药后21d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分别为83.46%、84.77%、85.2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81.31%、87.59%、89.42%,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分别为70.30%、60.70%、67.50%;减少用药量20%,丙环唑和肟菌脂组合按有效成分9.6g/亩与功能性助剂nf-100、gy-t1602、gy-s903混合喷雾使用,药后21d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分别为79.63%、78.27%、76.49%,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88.98%、92.56%、78.59%,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分别为73.40%、59.50%、79.36%;不加助剂的丙环唑和肟菌脂的组合喷雾处理21d后对水稻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的防效分别为80.50%、51.89%、72.58%,由此可知,丙环唑和肟菌脂组合加入助剂后能够提高对水稻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且在降低用药量20%的情况下,加入助剂的防治效果优于未减量的防治效果。药后7、14、21d时试验区内水稻叶、叶色未出现药斑、变色等,植株生长良好。

表7功能性助剂与丙环唑·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注:a、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12g/亩+nf-10020ml;b、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9.6g/亩+nf-10020ml;c、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12g/亩+gy-t160290ml;d、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9.6g/亩+gy-t160290ml;e、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12g/亩+gy-s90320ml;f、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9.6g/亩+gy-s90320ml;j、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12g/亩。

表8功能性助剂与丙环唑·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注:a、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12g/亩+nf-10020ml;b、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9.6g/亩+nf-10020ml;c、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12g/亩+gy-t160290ml;d、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9.6g/亩+gy-t160290ml;e、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12g/亩+gy-s90320ml;f、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9.6g/亩+gy-s90320ml;j、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12g/亩。

表9功能性助剂与丙环唑·肟菌酯组合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

注:a、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12g/亩+nf-10020ml;b、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9.6g/亩+nf-10020ml;c、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12g/亩+gy-t160290ml;d、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9.6g/亩+gy-t160290ml;e、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12g/亩+gy-s90320ml;f、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9.6g/亩+gy-s90320ml;j、丙环唑·肟菌酯有效成分12g/亩。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