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火棘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33719发布日期:2020-07-17 17:2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火棘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是中国西南湿润岩溶地区特有的、在脆弱的岩溶地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参与岩溶自然过程,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是水土流失顶级表现。石漠化治理化须多管齐下,比如搞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火棘;别名:红籽、火把果、救军粮,产中国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火棘为常绿灌木,侧枝短,先端成尖刺。叶多为倒卵状长圆形,缘具圆钝齿。复伞房花序,花小、白色,梨果近球形,橘红或深红色。花期4-5月。果期8月至12月。生长习性:喜光,抗旱耐瘠,山坡、路边、灌丛、田埂均有生长。喜湿润、疏松、肥沃的壤土。播种或扦插法繁殖。播种,可于果熟后即播或翌年春播。扦插可于2-3月进行,也可在雨季行嫩枝扦插。水棘对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根系发达,能够增强石漠化蓄水保土的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可以减轻大自然对河堤和农田的损坏,同时水棘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增加农作物产量,达到改善石漠化土地的利用。水棘的种植可以在治理石漠化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火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皮含柔质,可制烤胶叶,可代茶,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消敛止泻、果实其营养价值特别高,其营养成份,特别是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不饱含脂肪酸含量比例很大,在一定的ph范围内,它对光热氧及酸碱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它还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色素,它的根若药用,主治虚劳、闲经、跌打损伤.它的果实味酸涩甘,主治功能为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泻;叶的药用可治血崩及贫血、经闭和暴发性火眼。火棘对人体有极大好处的天然植物未被利用而被抛弃,同时日益严重的荒漠化现象越来越显著,将火棘种植与治理荒漠化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火棘种植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火棘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地势较为平整的石漠化山地作为火棘种植穴坑,所述每个穴坑的规格为4m×4m,深耕穴坑的土壤,将深耕后的土壤进行曝晒。(2)曝晒后在土壤底部填铺保水性土壤改良剂,回填土壤,然后连续淋浇土壤40-60天,调节土壤ph值,最后在调节后的土壤上种植苜蓿草,种植一年后,割除苜蓿草,获得改良后的土壤。(3)选取5年的整株火棘为砧木,采用截枝式修剪方式,只保留火棘树冠的一级分枝,截去主枝干上部,在靠近顶部的主枝干与侧枝连接处接枝新春萌发的枝条,在连接处喷淋促生液,然后用草绳进行绑扎固定,接枝完成。(4)接枝完成后,待火棘成活5个月后,将整株的火棘移栽至穴坑内。(5)火棘移栽成活后,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火棘同时施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及水。进一步的,步骤(1)中土壤深耕的深度为35-50cm,深耕后的土壤曝晒15-20天。进一步的,步骤(2)中土壤改良剂采用石灰,石灰填铺的厚度为4-6cm,所述通过石灰调节后土壤的ph值为6.2-7。进一步的,步骤(3)中促生液原料由糖醇、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组成,其中糖醇、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的质量比为1:1:1:1。进一步的,步骤(3)中在火棘接枝完成后1-35天期间内,每天对连接处促生液20-28次。进一步的,步骤(5)中对1-3年生火棘苗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10kg/株,4-6年生火棘苗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25kg/株,每株火棘每次浇水不低于500/kg。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复合肥3-6份,生物有机肥10-35份,所述生物有机肥采用羊粪和猪粪,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由复合肥及发酵后的生物有机肥混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发酵方法为:(1)对生物有机肥在温度193℃、压力在1.25mpa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水解水热氧化处理,使生物有机肥的大分子链断为小分子链。(2)向高温高压水解水热氧化处理后的生物有机肥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进行发酵处理,使小分子链进一步降解。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土地深耕并进行曝晒,可以把病虫深埋,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的释放,为火棘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土壤深耕可以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的水,气状况,有效解决了深耕层内部的水、气矛盾,增强土壤的渗水、蓄水能力,进而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和保肥、供肥能力;土壤深耕后,充分接受阳光曝晒,减少病虫害的发生。(2)在穴坑上种植苜蓿草一年以上,割除苜蓿草后,将苜蓿草埋于穴坑内,让土壤更加肥沃。(3)本发明中使用的肥料由复合肥与生物有机肥构成,其中生物有机肥占主要部分,只要采用羊粪和猪粪,复合肥为植物提供必要的氮磷钾元素;生物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为植物提供全面的养分,生物有机肥能够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强了石漠化蓄水保土能力,使石漠化得到治理;同时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增加火棘果实产量。(4)火棘接枝后在连接处喷促生液,促生液由糖醇、微量元素、维生素、水按照1:1:1:1比例配制而成,促生液用来促进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5)对生物有机肥原料进行高温高压水解水热氧化处理,有机物在高温高压反应过程中,有机物的大分子链断开为小分子链,加快大量糖分和腐殖酸的转换,提高生物有机肥的质量,使肥料养分充足,对高温高压处理后的生物有机肥添加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进行发酵处理,使小分子链进一步降解,容易溶于水,使肥料能够容易被火棘吸收;施用时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火棘进行水和肥料同步供应,通过水对有机-无机复混肥稀释形成肥水混合液,把水分和养分均匀、定量输送到火棘根系,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火棘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地势较为平整的石漠化山地作为火棘种植穴坑,所述每个穴坑的规格为4m×4m,深耕穴坑的土壤,将深耕后的土壤进行曝晒。(2)曝晒后在土壤底部填铺保水性土壤改良剂,回填土壤,然后连续淋浇土壤40-60天,调节土壤ph值,最后在调节后的土壤上种植苜蓿草,种植一年后,割除苜蓿草,获得改良后的土壤。(3)选取5年的整株火棘为砧木,采用截枝式修剪方式,只保留火棘树冠的一级分枝,截去主枝干上部,在靠近顶部的主枝干与侧枝连接处接枝新春萌发的枝条,在连接处喷淋促生液,然后用草绳进行绑扎固定,接枝完成。(4)接枝完成后,待火棘成活5个月后,将整株的火棘移栽至穴坑内。(5)火棘移栽成活后,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火棘同时施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及水。进一步的,步骤(1)中土壤深耕的深度为35cm,深耕后的土壤曝晒15天。进一步的,步骤(2)中土壤改良剂采用石灰,石灰填铺的厚度为4cm,所述通过石灰调节后土壤的ph值为6.2-7。进一步的,步骤(3)中促生液原料由糖醇、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组成,其中糖醇、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的质量比为1:1:1:1。进一步的,步骤(3)中在火棘接枝完成后的10天内,每天对连接处促生液28次。进一步的,步骤(5)中对1-3年生火棘苗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10kg/株,4-6年生火棘苗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25kg/株,每株火棘每次浇水500/kg。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复合肥3份,生物有机肥10份,所述生物有机肥采用羊粪和猪粪,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由复合肥及发酵后的生物有机肥混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发酵方法为:(1)对生物有机肥在温度193℃、压力在1.25mpa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水解水热氧化处理,使生物有机肥的大分子链断为小分子链。(2)向高温高压水解水热氧化处理后的生物有机肥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进行发酵处理,使小分子链进一步降解。实施例2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火棘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地势较为平整的石漠化山地作为火棘种植穴坑,所述每个穴坑的规格为4m×4m,深耕穴坑的土壤,将深耕后的土壤进行曝晒。(2)曝晒后在土壤底部填铺保水性土壤改良剂,回填土壤,然后连续淋浇土壤40-60天,调节土壤ph值,最后在调节后的土壤上种植苜蓿草,种植一年后,割除苜蓿草,获得改良后的土壤。(3)选取5年的整株火棘为砧木,采用截枝式修剪方式,只保留火棘树冠的一级分枝,截去主枝干上部,在靠近顶部的主枝干与侧枝连接处接枝新春萌发的枝条,在连接处喷淋促生液,然后用草绳进行绑扎固定,接枝完成。(4)接枝完成后,待火棘成活5个月后,将整株的火棘移栽至穴坑内。(5)火棘移栽成活后,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火棘同时施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及水。进一步的,步骤(1)中土壤深耕的深度为42cm,深耕后的土壤曝晒17天。进一步的,步骤(2)中土壤改良剂采用石灰,石灰填铺的厚度为5cm,通过石灰调节后土壤的ph值为6.2-7。进一步的,步骤(3)中促生液原料由糖醇、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组成,其中糖醇、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的质量比为1:1:1:1。进一步的,步骤(3)中在火棘接枝完成后的25天内,每天对连接处促生液24次。进一步的,步骤(5)中对1-3年生火棘苗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10kg/株,4-6年生火棘苗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25kg/株,每株火棘每次浇水不低于500/kg。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复合肥4.5份,生物有机肥22份,所述生物有机肥采用羊粪和猪粪,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由复合肥及发酵后的生物有机肥混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发酵方法为:(1)对生物有机肥在温度193℃、压力在1.25mpa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水解水热氧化处理,使生物有机肥的大分子链断为小分子链。(2)向高温高压水解水热氧化处理后的生物有机肥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进行发酵处理,使小分子链进一步降解。实施例3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火棘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地势较为平整的石漠化山地作为火棘种植穴坑,所述每个穴坑的规格为4m×4m,深耕穴坑的土壤,将深耕后的土壤进行曝晒。(2)曝晒后在土壤底部填铺保水性土壤改良剂,回填土壤,然后连续淋浇土壤40-60天,调节土壤ph值,最后在调节后的土壤上种植苜蓿草,种植一年后,割除苜蓿草,获得改良后的土壤。(3)选取5年的整株火棘为砧木,采用截枝式修剪方式,只保留火棘树冠的一级分枝,截去主枝干上部,在靠近顶部的主枝干与侧枝连接处接枝新春萌发的枝条,在连接处喷淋促生液,然后用草绳进行绑扎固定,接枝完成。(4)接枝完成后,待火棘成活5个月后,将整株的火棘移栽至穴坑内。(5)火棘移栽成活后,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火棘同时施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及水。进一步的,步骤(1)中土壤深耕的深度为50cm,所述深耕后的土壤曝晒20天。进一步的,步骤(2)中土壤改良剂采用石灰,石灰填铺的厚度为2.5cm,所述通过石灰调节后土壤的ph值为6.2-7。进一步的,步骤(3)中促生液原料由糖醇、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组成,其中糖醇、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的质量比为1:1:1:1。进一步的,步骤(3)中在火棘接枝完成后35天内,每天对连接处促生液20次。进一步的,步骤(5)中对1-3年生火棘苗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10kg/株,4-6年生火棘苗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25kg/株,每株火棘每次浇水不低于500/kg。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复合肥6份,生物有机肥35份,所述生物有机肥采用羊粪和猪粪,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由复合肥及发酵后的生物有机肥混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发酵方法为:(1)对生物有机肥在温度193℃、压力在1.25mpa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水解水热氧化处理,使生物有机肥的大分子链断为小分子链。(2)向高温高压水解水热氧化处理后的生物有机肥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进行发酵处理,使小分子链进一步降解。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三种种植方法,分别种植100株火棘,火棘的存活率和产量情况如表1所示。表1火棘存活率及产量情况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存活率91%94%92%产量/kg14.51916.7同时,火棘在石漠化的土壤中种植,成活期可达到十年以上,成活时间长。本发明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火棘种植方法,将穴坑深耕后曝晒,增强土壤的渗水、蓄水能力,进而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和保肥、供肥能力,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采用配制成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增强了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强了石漠化蓄水保土能力,使石漠化得到治理;通过肥水一体化施肥方式,提高的肥料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的火棘生长,增加了火棘果实的产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资源对其进行改造和利用。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