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用小麦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70830发布日期:2020-08-07 19:1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小麦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用小麦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正沿着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方向调整,畜牧业正向绿色提质增效方向发展,因此近年来草食畜牧业发展迅速,但是养殖过程中存在饲草品种类型有限、冬春季青饲料短缺、品质差和青贮原料短缺等问题。小麦是种植面积最广的作物之一,籽粒和植株均可作为饲料来源,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且冬小麦可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弥补冬春季青饲料短缺的问题,如果制作成青贮饲料,可改变目前一年一次玉米青贮的现状,轻松弥补青贮供应不足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于应用冬小麦作为青贮研究较少,对于用作青贮的冬小麦的种植方法了解还不透彻,导致收割的冬小麦秸秆中营养物质含量分配不均衡,导致制备的青贮饲料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用小麦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种植方法存在的鲜草产量低,制备的青贮饲料质量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饲用小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向土地上施撒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然后进行旋耕整地;

(2)播种:以每亩8-12kg的播种量进行播种,随种施撒氮肥,播种后浇水;

(3)田间管理:于苗期浇水,于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进行追施复合肥并浇水,于灌浆期浇水;

(4)生产利用:于分蘖中期进行刈割,刈割后留茬5-10厘米,然后于乳熟期收割全株小麦,制作青贮。

进一步地,以每亩10kg的播种量进行播种。

进一步地,刈割后留茬5cm。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先在土地上施撒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在旋耕过程中,肥料均匀分布在土壤中,在小麦后续的生长过程中随时为小麦补充所需营养;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还含有铁锰硼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机肥可提高土壤的养分,减少对磷的固定作用,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同时,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从出苗到五叶期阶段,主要以氮代谢为主,在这期间,生长需要大量的氮元素,因此在播种的同时施撒氮肥,氮肥的肥力发挥较快,可为小麦初期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氮元素,为小麦种子生长发育提供充分的营养;

于小麦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复合肥,在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及时为小麦补充所需营养,提高小麦的生长速度;而且,土壤中的有机肥、钾肥和磷肥也不断为小麦在该阶段的生长补充所需养分。

分蘖中期,小麦茎叶较大,此时进行刈割,可及时提供绿色植物;分蘖期后进入越冬期,小麦茎叶出现萎蔫,如不进行刈割,也会造成茎叶浪费,而且,如不进行刈割,小麦地下部分将营养物质持续向地上部分输送,导致地下部分营养物质含量降低,刈割后,地下部分将营养物质进行储存,为后续阶段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因此,刈割不仅不会影响冬小麦的生长,反而会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刈割后,小麦地下根茎到小麦乳熟期时,植株中的干物质含量较高,糖、蛋白质和水分丰富,此时进行收割,将收割的植株用于制备青贮,既可以提高青贮的产量,又能提高青贮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青贮品质。

进一步地,步骤(1)中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分别为7-10kg/亩、6-9kg/亩和800-1200kg/亩。

进一步地,步骤(1)中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分别为8kg/亩、7kg/亩和1200kg/亩。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耕地过程中使用磷肥和钾肥,可保证冬小麦生长至起身期以前对磷和钾的需要,由于有机肥的肥效时间更长,且发挥更迟缓,可为小麦整个生长阶段提供营养,提高小麦的生长速度。

进一步地,步骤(1)中旋耕深度为13-15cm。

进一步地,步骤(1)中旋耕深度为15cm。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旋耕13-15cm,将施撒的肥料进行深埋,当小麦随着时间的延长,根系逐渐发达,可充分将深层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利用,土壤深层的营养成分在被吸收利用之前,可继续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消化分解,转化成利于小麦吸收的形态,进而提高小麦的吸收效果。

进一步地,步骤(1)中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为:取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向其中加水混匀,调整水分含量为58-63%,然后于70-80℃条件下密封发酵6-8天,继续于50-60℃条件下敞口发酵4-5天,制得。

进一步地,步骤(1)中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为:取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向其中加水混匀,调整水分含量为60%,然后于75℃条件下密封发酵8天,继续于55℃条件下敞口发酵5天,制得。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玉米秸秆和酒糟中的有机质含量均较高,经过发酵后,肥料中的小分子有机碳含量增高,协调土壤中的碳氮比,促进小麦对碳元素和氮元素的吸收利用,增强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小麦青贮的产量;而且,经过70-80℃高温条件发酵,使得粪便中的有害微生物死亡,提高制得的有机肥中的有害微生物的含量,防止对小麦根系造成损伤;先进行密封发酵,混合物中的厌氧菌均发挥作用,再进行敞口发酵,混合物中的厌氧菌和好氧菌均发挥作用,充分将混合物分解,将混合物中的营养成分转换成利于小麦根系吸收的形式。

进一步地,步骤(1)有机肥中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的质量比为2-5:8-12:6-9:8-15:5-8。

进一步地,步骤(1)有机肥中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的质量比为3:8:7:12:7。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发酵,发酵产物种的碳氮比适中,利于小麦吸收利用;加入酒糟,可促进发酵进行,提高发酵速度,缩短发酵时间。

进一步地,步骤(2)中播种时间为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条播,条播行距20-30cm,播深1-2cm。

进一步地,步骤(2)中播种时间为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条播,条播行距25cm,播深2cm。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9月下旬和10月上旬进行播种,可适当延长冬小麦的生长时间,提高冬小麦的产量;20-30cm的行距,也可控制冬小麦的密度,减少冬小麦对营养物质以及土壤中氧气的争夺,更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进一步地,步骤(2)中氮肥的施用量为7-10kg/亩。

进一步地,步骤(2)中氮肥的施用量为9kg/亩。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7-10kg/亩的氮肥可充分满足冬小麦前期生长过程中对氮元素的需求。

进一步地,步骤(2)中播种的小麦品种为晚熟小麦。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晚熟小麦品种具有较长的生育期,有足够的时间恢复生长,同时其叶片光合生产和转运能力较高,植物体内资源分配协调,从而其再生优势明显,受刈割干扰的缓冲能力强。

进一步地,步骤(3)中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中复合肥的施用量分别为6-8kg/亩、5-7kg/亩和4-6kg/亩。

进一步地,步骤(3)中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中复合肥的施用量分别为8kg/亩、6kg/亩和5kg/亩。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根据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分别于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追施复合肥,为冬小麦提供充足的氮磷钾元素,提高冬小麦的生长速度。

进一步地,步骤(3)复合肥中的n:p2o5:k2o的比例为13-17:5-8:7-10。

进一步地,步骤(3)复合肥中的n:p2o5:k2o的比例为15:6:8。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复合肥中的氮磷钾比例协调,充分为冬小麦的提供所需营养。

本发明中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按照本发明中栽培方法,刈割的全株冬小麦中干物质等营养元素含量均较高,且营养成分分布均衡,植株中的水分适中,利于进行青贮处理,可提青贮饲料的质量。

2、按照本发明中栽培方法,可增加青贮产量,分蘖中期刈割鲜草产量可达1100kg/亩,二次刈割鲜草产量逾900kg/亩,最终全株收割产量仍可达3000kg/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饲用小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向土地上施撒磷肥、钾肥和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7kg/亩、6kg/亩和800kg/亩,然后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为13cm;

其中,有机肥的制备过程为:取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的质量比为2:8:6:8:5,向其中加水混匀,调整水分含量为58%,然后于70℃条件下密封发酵6天,继续于50℃条件下敞口发酵4天,制得;

(2)播种: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每亩12kg的播种量进行条播晚熟冬小麦,条播行距30cm,播深1cm,播种过程中随种施撒氮肥,氮肥施用量为7kg/亩,播种后浇水;

(3)田间管理:于苗期浇水,于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按照6kg/亩、5kg/亩和4kg/亩的比例追施复合肥并浇水,于灌浆期浇水;其中,复合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13:5:7;

(4)生产利用:于分蘖中期进行刈割,刈割后留茬5厘米,然后于乳熟期收割全株小麦,制作青贮。

实施例2

一种饲用小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向土地上施撒磷肥、钾肥和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10kg/亩、9kg/亩和1000kg/亩,然后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为15cm;

其中,有机肥的制备过程为:取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的质量比为5:12:9:15:8,向其中加水混匀,调整水分含量为63%,然后于80℃条件下密封发酵8天,继续于60℃条件下敞口发酵5天,制得;

(2)播种: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每亩8kg的播种量进行条播晚熟冬小麦,条播行距30cm,播深2cm,播种过程中随种施撒氮肥,氮肥施用量为10kg/亩,播种后浇水;

(3)田间管理:于苗期浇水,于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按照8kg/亩、7kg/亩和6kg/亩的比例追施复合肥并浇水,于灌浆期浇水;其中,复合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17:8:10;

(4)生产利用:于分蘖中期进行刈割,刈割后留茬10厘米,然后于乳熟期收割全株小麦,制作青贮。

实施例3

一种饲用小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向土地上施撒磷肥、钾肥和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8kg/亩、7kg/亩和1200kg/亩,然后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为15cm;

其中,有机肥的制备过程为:取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的质量比为3:8:7:12:7,向其中加水混匀,调整水分含量为60%,然后于75℃条件下密封发酵8天,继续于55℃条件下敞口发酵5天,制得;

(2)播种: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每亩10kg的播种量进行条播晚熟冬小麦,条播行距25cm,播深2cm,播种过程中随种施撒氮肥,氮肥施用量为9kg/亩,播种后浇水;

(3)田间管理:于苗期浇水,于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按照8kg/亩、6kg/亩和5kg/亩的比例追施复合肥并浇水,于灌浆期浇水;其中,复合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15:6:8;

(4)生产利用:于分蘖中期进行刈割,刈割后留茬5厘米,然后于乳熟期收割全株小麦,制作青贮。

对比例1

一种饲用小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向土地上施撒磷肥和钾肥,施用量分别为8kg/亩和7kg/亩,然后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为15cm;

(2)播种: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每亩10kg的播种量进行条播晚熟冬小麦,条播行距25cm,播深2cm,播种过程中随种施撒氮肥,氮肥施用量为9kg/亩,播种后浇水;

(3)田间管理:于苗期浇水,于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按照8kg/亩、6kg/亩和5kg/亩的比例追施复合肥并浇水,于灌浆期浇水;其中,复合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15:6:8;

(4)生产利用:于分蘖初期进行刈割,刈割后留茬7厘米,然后于乳熟期收割全株小麦,制作青贮。

对比例2

一种饲用小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向土地上施撒磷肥、钾肥和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8kg/亩、7kg/亩和1200kg/亩,然后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为15cm;

其中,有机肥的制备过程为:取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的质量比为3:14:7:6:7,向其中加水混匀,调整水分含量为60%,然后于75℃条件下密封发酵8天,继续于55℃条件下敞口发酵5天,制得;

(2)播种: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每亩15kg的播种量进行条播中熟冬小麦,条播行距20cm,播深2cm,播种过程中随种施撒氮肥,氮肥施用量为14kg/亩,播种后浇水;

(3)田间管理:于苗期浇水,于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按照9kg/亩、8kg/亩和7kg/亩的比例追施复合肥并浇水,于灌浆期浇水;其中,复合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15:6:8;

(4)生产利用:于分蘖中期进行刈割,刈割后留茬7厘米,然后于蜡熟期收割全株小麦,制作青贮。

对比例3

一种饲用小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向土地上施撒有机肥,施用量为1200kg/亩,然后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为15cm;

其中,有机肥的制备过程为:取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的质量比为3:8:7:12:7,向其中加水混匀,调整水分含量为60%,然后于75℃条件下密封发酵8天,继续于55℃条件下敞口发酵5天,制得;

(2)播种: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每亩10kg的播种量进行条播晚熟冬小麦,条播行距25cm,播深2cm,播种过程中随种施撒氮肥,氮肥施用量为9kg/亩,播种后浇水;

(3)田间管理:于苗期浇水,于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按照8kg/亩、6kg/亩和5kg/亩的比例追施复合肥并浇水,于灌浆期浇水;其中,复合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12:9:12;

(4)生产利用:于分蘖后期进行刈割,刈割后留茬12厘米,然后于乳熟期收割全株小麦,制作青贮。

对比例4

一种饲用小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向土地上施撒磷肥、钾肥和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5kg/亩、5kg/亩和700kg/亩,然后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为10cm;

其中,有机肥的制备过程为:取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羊粪、鸡粪、黄豆秸秆碎渣、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的质量比为3:8:7:12:7,向其中加水混匀,调整水分含量为60%,然后于75℃条件下密封发酵8天,继续于55℃条件下敞口发酵5天,制得;

(2)播种: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每亩10kg的播种量进行条播晚熟冬小麦,条播行距25cm,播深2cm,播种过程中随种施撒氮肥,氮肥施用量为9kg/亩,播种后浇水;

(3)田间管理:于苗期浇水,于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按照8kg/亩、6kg/亩和5kg/亩的比例追施复合肥并浇水,于灌浆期浇水;其中,复合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15:6:8;

(4)生产利用:于分蘖初期进行刈割,刈割后留茬3厘米,然后于蜡熟期收割全株小麦,制作青贮。

对比例5

一种饲用小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施肥:向土地上施撒磷肥、钾肥和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8kg/亩、7kg/亩和1200kg/亩,然后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为15cm;

其中,有机肥的制备过程为:取鸡粪、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鸡粪、玉米秸秆碎渣和酒糟的质量比为8:12:7,向其中加水混匀,调整水分含量为60%,然后于75℃条件下密封发酵8天,继续于55℃条件下敞口发酵5天,制得;

(2)播种: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每亩9kg的播种量进行条播晚熟冬小麦,条播行距28cm,播深2cm,播种过程中随种施撒氮肥,氮肥施用量为9kg/亩,播种后浇水;

(3)田间管理:于苗期浇水,于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按照8kg/亩、6kg/亩和5kg/亩的比例追施复合肥并浇水,于灌浆期浇水;其中,复合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15:6:8;

(4)生产利用:于分蘖中期进行刈割,刈割后留茬7厘米,然后于乳熟期收割全株小麦,制作青贮。

试验例

选取一块土地,平均分割成8块,每块3亩,然后分别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中的方法在8块土地上进行冬小麦种植,计算统计第一次刈割后鲜草产量以及第二次刈割后全株冬小麦产量,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对二次刈割后的冬小麦制备青贮饲料,并检测青贮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具体结果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鲜草产量表

通过上表得知,按照实施例1-3中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冬小麦后,冬小麦的长势良好,一次刈割和二次刈割后,鲜草的亩产量均高于对比例1-5的鲜草的亩产量;通过对比例1中的数据可以得知,有机肥的施撒对于冬小麦的生长起很大的作用,证明有机肥可提高冬小麦的长势,提高依次刈割和二次刈割收获的鲜草产量;通过对比例2中的数据可以得知,播种量以及冬小麦的品种对于刈割后鲜草产量也存在影响,播种量大,小麦植株地下部分存在营养争夺,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小麦的品种改变,在一次刈割后,其缓冲能力变弱,严重影响后续小麦生长,导致二次刈割鲜草产量少;通过对比例3中的数据可以得知,小麦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的营养成分不协调,营养补充不足,导致刈割鲜草产量下降;通过对比例4中的数据可以得知,旋耕过程中,肥料施撒量不足,旋耕深度过低,虽然生长前期营养充分,鲜草产量高,但是后期小麦生长所需营养供给不足,导致鲜草产量下降;通过对比例5中的数据可以得知,有机肥中的成分改变后,肥料中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导致鲜草产量略有降低。

表二:青贮饲料中营养成分表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1-3中的种植方法得到的青贮饲料的ph值较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均较高,且营养更均衡;对比例1-5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低于实施例1-3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证明种植过程中施用的肥料种类、施肥量、刈割时间等均会影响最终获得的青贮饲料的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