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槟榔园间套种百香果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09757发布日期:2020-08-05 00:54阅读:8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槟榔园间套种百香果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百香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槟榔园间套种百香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百香果直接在空地上进行种植时,需要挑选特别优质的土地,并且需要在地上设立支架供百香果爬藤结果,在管理成本上又所偏高,对于土壤条件一般的土地,可能种植的产量不高,总体需要付出更高的种植成本,非常不利于批量化的种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槟榔园间套种百香果的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种植方法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槟榔园间套种百香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定植6~8年的槟榔园地。

2)整地:槟榔园地沿着南北行向起垄,垄高40~50cm,垄宽80~90cm,将槟榔气生根覆盖于垄内。

3)挖穴:在垄上挖出种植穴,种植穴的长宽深分别为40~50cm、40~50cm、50~60cm,在种植穴中施入肥料。

4)定植:将百香果苗定植于种植穴中,填土压实并浇定根水,每两株槟榔间种植2~3株百香果苗,填土高出原先地面20~30cm,围成一个直径为40~60cm的树盘。

5)搭棚:以槟榔树为支架,搭建门字形架或垂帘形架。

6)土壤管理:定期对土壤进行松土、除草。

7)施肥管理:根据百香果苗不同生长时段,按下列方式进行施肥。

a)新植的苗木成活后,待新芽抽出时,每株淋0.3%~0.5%的尿素液0.5kg~1kg,间隔7~10d淋1次,连续淋3~4次。

b)苗高60cm~80cm时,距植株基部20~25cm处开施肥沟,每株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0.1~0.3kg。

c)植株蔓藤上架后,距植株基部25~30cm处开施肥沟,每株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0.2~0.4kg。

d)苗高100~120cm时,距植株基部30~35cm处开多点施肥穴,每株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0.25~0.45kg、50%硫酸钾0.25~0.45kg。

e)待三级蔓长至80cm~100cm时,距植株基部30~35cm处开多点施肥穴,每株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0.75~0.9kg、50%硫酸钾0.2~0.4kg。

f)待第一批小果挂果时,距植株基部30~35cm处开多点施肥穴,每株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0.5~0.6kg、50%硫酸钾0.2~0.4kg。

g)在花蕾期和幼果期进行根外追肥,每亩各喷施1次0.2%硼酸加0.3%磷酸二氢钾液肥60~65kg。

8)水分管理:连续干旱大于20d或果园土壤持水量大于60%,进行灌溉,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进行排水。

9)花果管理:盛花期疏除病害感染、虫害损伤、发育不良以及局部过密花序。

10)整形修剪:当幼苗定植成活后,留1~2条主蔓上架,剪去过多侧枝;

11)辅助授粉:百香果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

12)采收: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收。

优选地,在步骤3)中,按重量份计,肥料包括以下组份:

腐熟农家肥100~150份、钙镁磷肥5~10份、农用硫酸镁2~5份、石灰5~10份。

优选地,在步骤5)中,门字形架的搭建方法如下:

以槟榔植株为立柱材料,每隔一行上方拉横向交替的框线,并在同一行相邻的槟榔树间拉横竖交替的框线,框线采用2.5~3.0mm的铁线、细钢丝或高强度尼龙线拉制。

优选地,在步骤5)中,垂帘形架的搭建方法如下:

以槟榔植株为立柱材料,在同一行相邻的槟榔树间拉横竖交替的框线,框线采用2.5~3.0mm铁线、细钢丝或高强度尼龙线拉制。

优选地,在步骤10)中,具体整形修剪的方法如下:

其中一株苗主干留长80~100cm,上部留3枝一级蔓,一级蔓定长50~80cm,一级蔓上留2~3枝二级蔓,二级蔓定长80~120cm,三级蔓抽生为结果蔓,这株苗相邻的两株苗主干留长180~200cm,上部留3枝一级蔓,一级蔓定长50~80cm,一级蔓上留2~3枝二级蔓,二级蔓定长80~120cm,三级蔓抽生为结果蔓;主干高达150~180cm时,回缩2叶摘心,—级蔓、二级蔓达到150~160cm时,回缩1~2叶摘心,—级蔓上每隔20~25cm留1枝二级蔓,二级蔓上每隔20~25cm留1枝三级蔓,三级蔓作结果母枝。

相对于现有的百香果单作种植的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搭架方便、容易,材料省,成本较低。

2、通风透光,病虫害减少,疫病容易控制。

3、田间管理容易,产量高,品质好,成熟快。

4、能够提高土地使用率,充分利用空间。

5、采光好,百香果需要大量的采光,果子长的好,产量更高15%~25%,自然防止蔓藤徒长,砍掉重种简单。对于门字形架种植的百香果,枝条都是均衡发展,阳光能够直射到所有果子叶子和地面上,透风透气性好,削减病虫害。

6、降低生产成本,常规种植每亩立柱80元/根,133根×80元/根=10640元,采用槟榔杆替代立柱每苗节约近万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采用的门字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采用的垂帘形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槟榔园间套种百香果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选地

宜选择生态条件良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定植6~8年的槟榔园地。坡地选择背风向阳、海拔600m以下、坡度20°以下的缓坡地;平地选择不受水淹、排水良好的地段。土壤以富含有机质,ph5.5~6.5的沙质壤土。气候条件以20℃~30℃为宜,最低月平均温度不低于-2℃,年日照时间大于1800h,降雨量在1000mm~1500mm之间。可以根据槟榔园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种植模式,因地制宜进行道路、排灌系统、生产区规划。

2)整地

平地和坡度<10o的地块沿着南北行向的槟榔行起垄栽植,坡度≥10o的坡地沿着南北行向的槟榔行采用等高起垄栽植,垄面整成龟背形,垄高40cm~50cm,垄宽80~90cm,将槟榔气生根覆盖于垄内。

3)挖穴

使用挖穴工具在垄上挖出种植穴,种植穴的长宽深分别为40~50cm、40~50cm、50~60cm,一般选择长宽深为0.4m×0.4m×0.5m;在种植穴中施入肥料,挖穴后栽植前15d,每穴施入与土充分拌匀的腐熟农家肥10kg~15kg、钙镁磷肥0.5kg、农用硫酸镁0.2kg、石灰0.5kg。

4)定植

将百香果苗定植于种植穴中,填土压实并浇定根水,每两株槟榔间种植2~3株百香果苗,填土高出原先地面20~30cm,围成一个直径为40~60cm的树盘;选择丰产性好、耐荫性强、抗逆性强的纯正百香果品种,这里使用的品种为台农百香果,采用经过检疫合格的优质健康种苗,根系发达,高20cm以上,有3~5张完全叶。定植时期一把选择在3~4月份(春植),或者在6~8月份(秋植)。

5)搭棚

以槟榔树为支架,搭建门字形架或垂帘形架,以下具体阐述两种架式的实现方法。

a)门字形架

对于株行距2m×3m的槟榔园地,如图1所示,以槟榔植株为立柱材料,每隔一行上方两行槟榔树间拉横向交替的框线,同时也在同一行相邻的槟榔树间拉横竖交替的框线,架高1.8m,框线采用2.5~3.0mm的铁线、细钢丝或高强度尼龙线拉制,交替设置框线整体作为植株攀援网,门字形架整体就是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水平的平面。一般情况下,两行槟榔间空一行作为操作行,每十一株槟榔(总长约20米)留置一行不拉,便于行与行间操作。对于门字形架,如每两株槟榔间种植3株百香果苗,则每亩大约栽植210株百香果苗;若每两株槟榔间种植2株百香果苗,则每亩大约栽植110株百香果苗。

b)垂帘形架

对于株行距2m×2.5m的槟榔园地,如图2所示,槟榔植株为立柱材料,在同一行相邻的槟榔树间拉横竖交替的框线,框线架高90~180cm,框线采用2.5~3.0mm铁线、细钢丝或高强度尼龙线拉制,框线整体为竖直方向的具有一定高度的平面,这个竖直方向的平面即为植株攀援网。每十一株槟榔(总长约20米)留置一行不拉,便于行与行间操作。对于垂帘形架,若每两株槟榔间种植3株香果苗,每亩大约栽植252株百香果苗,若每两株槟榔间种植2株百香果苗,则每亩大约栽植133株百香果苗。

6)土壤管理

定期对土壤进行松土、除草,特别是树盘范围内要经常松土,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减少杂草生长。栽后理出树盘,可利用杂草或作物秸秆或薄膜覆盖树盘,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夏秋季雨后可对果园进行中耕浅锄,深度5~10cm。中耕结合除草进行,次数依杂草生长情况而定,一般应在果实迅速增大下垂前至采果后中耕2~3次。

7)施肥管理

根据百香果苗不同生长时段,按下列方式进行施肥:

a)新植的苗木成活后,待新芽抽出时,每株淋0.3%~0.5%的尿素液0.5~1kg,间隔7d淋1次,连续淋3次。

b)苗高60cm~80cm时,距植株基部25cm处开施肥沟,肥沟宽18~20cm,深12~15cm,每株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0.1kg,硫酸钾型复合肥为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

c)植株蔓藤上架后,距植株基部30cm处开施肥沟,肥沟宽18~20cm,深12~15cm,每株施入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0.2kg。

d)苗高100cm时,距植株基部35cm处开多点施肥穴,施肥穴宽18~20cm,深20~25cm,每株施入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0.25kg、50%硫酸钾0.25kg。

e)待三级蔓长至80cm~100cm时,距植株基部30cm处开多点施肥穴,施肥穴宽18~20cm,深20~25cm,每株施入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0.75kg、50%硫酸钾0.2kg。

f)待第一批小果挂果时,距植株基部30cm处开多点施肥穴,施肥穴宽30~35cm,深20~25cm,每株施入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0.5kg、50%硫酸钾0.2kg。

g)在花蕾期和幼果期进行根外追肥,每亩各喷施1次0.2%硼酸和0.3%磷酸二氢钾液肥60kg。

8)水分管理

连续干旱大于20d或果园土壤持水量大于60%,进行灌溉,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进行排水。

9)花果管理

盛花期疏除病害感染、虫害损伤、发育不良以及局部过密花序。

10)整形修剪

当幼苗定植成活后,留1~2条主蔓上架,剪去过多侧枝,当幼苗定植成活后,其中一株苗主干留长80~100cm,上部留3枝一级蔓,一级蔓定长50~80cm,一级蔓上留2~3枝二级蔓,二级蔓定长80~120cm,三级蔓抽生为结果蔓,这株苗相邻的两株苗主干留长180~200cm,上部留3枝一级蔓,一级蔓定长50~80cm,一级蔓上留2~3枝二级蔓,二级蔓定长80~120cm,三级蔓抽生为结果蔓;主干高达150~180cm时,回缩2叶摘心,—级蔓、二级蔓达到150~160cm时,回缩1~2叶摘心,—级蔓上每隔20~25cm留1枝二级蔓,二级蔓上每隔20~25cm留1枝三级蔓,三级蔓作结果母枝。

11)辅助授粉:百香果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百香果每天上午11时左右开花,开花后及时人工授粉,在下午4时前完成授粉工作。人工授粉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a、用毛笔将花粉均匀抹到雌蕊的三个柱头上;b、用镊子采集花粉囊放到平均干净杯中,然后加水,使花粉溶到水中,再用喷雾器把花粉水喷到雌蕊柱头上。进行人工授粉,可以提高结实率。

12)采收: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收。果实正常成熟,表现出百香果固有的品质特征,例如:色泽、香味、风味和口感等,即可采收。一般在落果前10d即果色变黄且稍有香味采收,也可在地上拾新鲜落果。

相对于现有的百香果单作种植的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搭架方便、容易,材料省,成本较低。

2、通风透光,病虫害减少,疫病容易控制。

3、田间管理容易,产量高,品质好,成熟快。

4、能够提高土地使用率,充分利用空间。

5、采光好,百香果需要大量的采光,果子长的好,产量更高15%~25%,自然防止蔓藤徒长,砍掉重种简单。对于门字形架种植的百香果,枝条都是均衡发展,阳光能够直射到所有果子叶子和地面上,透风透气性好,削减病虫害。

6、降低生产成本,常规种植每亩立柱80元/根,133根×80元/根=10640元,采用槟榔树替代立柱每苗节约近万元。

采用本发明的槟榔园间套种百香果的方法进行种植,统计一年中种植不同槟榔和百香果株数和不同种植架式的平均产量;同时对比槟榔和百香果单作模式下,统计一年中采用不同种植株数和不同种植架式的平均产量,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单作模式和间作模式的产量比较

通过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的槟榔园间套种百香果的方法相比槟榔单作或百香果单作,槟榔平均产量相当,但百香果的产量有所提高,可见进行间作后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当量比,提高间混作增长率,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整体上降低了种植成本。通过根系不同的槟榔与百香果套种可利用不同土层的养分,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降低百香果蔓藤徒长和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间作中百香果单位面积的产量,以短养长,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