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简易单栋拱棚的葡萄树形及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21756发布日期:2020-08-21 14:30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简易单栋拱棚的葡萄树形及构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葡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简易单栋拱棚的葡萄树形及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简易单栋拱棚避雨栽培具有设施成本低、避雨效果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目前大多采用篱架的‘v’形、‘t’形,或简易水平棚架的龙干形进行栽培。简易单栋拱棚a一般棚宽8m,顶高2.5~3m,采用篱架的‘v’形、‘t’形的栽培方式,若种植三行,行距较窄,棚内郁闭,通风透光较差,病虫害严重,不利于机械化作业,观光采摘的体验感不高;若种植两行,单位面积的土地利用率低,严重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采用简易水平棚架的龙干形的栽培方式,葡萄枝梢和果穗全部分布于整个简易水平棚架架面之上,因架面中部无支撑物,重力作用致使架面下沉,影响机械化作业和观光采摘的体验感。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

专利申请号为201510663002.3的一种葡萄树形及其构建方法,该技术特点是培育一个直立主干,主干之上分别培育的两个主蔓;进而直立主干转为水平延伸继续形成一段水平主干,该水平主干顶端左右再分生两个主蔓,所述4个主蔓处于同一水平面,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长旺盛品种的树势,减少夏季管理工作量,同时也便于葡萄园实施机械化作业和观光,然而该技术需要用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树形的培育,获得收益的时间较晚,且树形培育要求技术较高,尤其是结果部位更新技术要求高,易造成枝条紊乱、受枝梢和果穗重力影响,架面下沉,不适合简易单栋拱棚避雨栽培和观光采摘。因此,构建一种适合简易单栋拱棚避雨栽培的树形对葡萄设施避雨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简易单栋拱棚的葡萄树形及构建方法,具有成形快、通风透光好、方便机械化作业、增强观光采摘的体验感的特点。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葡萄树形,包括带拉线的平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树形具有直立主干,直立主干的上方培育两个沿垄的长度方向反向延伸的第一主蔓和第二主蔓,在第一主蔓或第二主蔓上靠近直立主干的位置培育垂直于所在主蔓、且先向上倾斜延伸再沿垄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三主蔓,使第三主蔓与第一主蔓和第二主蔓位于不同平面,投影夹角为90°,其中:

在第一主蔓和第二主蔓两侧均间隔培育第一结果枝,两侧的第一结果枝通过拉线牵引形成v字型叶幕,v字型的夹角为90~105°;

在第三主蔓两侧均间隔培育第二结果枝,两侧的第二结果枝在平棚架上沿垄的长度方向反向水平延伸培育、形成水平叶幕;

其中,行间相对的两株葡萄树的第三主蔓相向延伸培育。

所述葡萄树形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起垄、定植:

起垄规格以垄底宽2m、垄高30~40cm;定植密度为行距4m、垄的长度方向的株距为2m;

b.培育主干和主蔓:

定植当年,萌芽后保留一个健壮新梢直立生长,当新梢长度达到0.9~1.1m时摘心,培育为直立主干,在直立主干之上15~20cm处,保留摘心后的顶端两个副梢分别沿沿垄的长度方向反向延伸培育,培育成长度为0.95~1.0m的第一主蔓和第二主蔓,其他副梢均抹除;于第一主蔓或第二主蔓临近主干处选取一根健壮新稍作为第三主蔓进行倾斜培育,待该新稍达平棚架面后进行摘心,保留顶芽副梢继续水平生长,其中:倾斜部分的培育长度为0.9~0.95m,水平部分的培育长度为1.2~1.3m,其他副梢均抹除;当相邻两株的第一主蔓与第二主蔓相接时摘心;

c.结果母枝的培育:

第一主蔓、第二主蔓和第三主蔓上的所有新稍按照15~20cm的距离抹芽定梢,并进行摘心促熟处理,即顶芽留2~3叶反复摘心,侧芽留1~2叶绝后摘心,使第一结果枝、第二结果枝的长度控制在0.95~1.0m;冬季修剪时,枝条基部粗度达到0.8cm及以上,留1~2芽短稍修剪,作为下一年的结果母枝或预备枝,其余枝条由基部疏除,完成树形培育;

第二年,葡萄果实的负载量控制在750~1500kg;

第三年及以上,葡萄果实的负载量控制在1000~1500kg。

有益效果:该树形尤其适宜简易单栋拱棚避雨栽培,可以利用现有的设施(简易单栋拱棚)或新建,成本相对较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树形主干和主蔓延伸空间长,有助于缓和生长旺盛品种的树势,减少夏季管理工作量;该葡萄树形简洁,成形快(一年成形),适宜中短稍修剪的葡萄品种;在同一个简易单栋拱棚内,中间培育的是水平叶幕、两侧为v字型叶幕,光合利用率高,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降低病害发生程度;同时方便机械化作业,且结果部位空间立体分布,增强观光采摘的体验感。

本发明对简易单栋拱棚葡萄避雨栽培极具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葡萄树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葡萄树形在简易单栋拱棚中布置图。

图中所示:1、直立主干;2、第一主蔓;3、第二主蔓;4、第三主蔓;5、第一结果枝;6、v字型叶幕;7、第二结果枝;8、水平叶幕;9、葡萄果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葡萄树形,包括带拉线的平棚架,所述葡萄树形具有直立主干1,直立主干的上方培育两个沿垄的长度方向反向延伸的第一主蔓2和第二主蔓3,在第一主蔓2或第二主蔓3上靠近直立主干1的位置培育垂直于所在主蔓、且先向上倾斜延伸再沿垄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三主蔓4,使第三主蔓4与第一主蔓、第二主蔓位于不同平面,投影夹角为90°,其中:

在第一主蔓和第二主蔓两侧均间隔培育第一结果枝5,两侧的第一结果枝通过拉线牵引形成v字型叶幕6,v字型的夹角为90~105°;

在第三主蔓4两侧均间隔培育第二结果枝7,两侧的第二结果枝在平棚架上沿垄的长度方向反向水平延伸培育、形成水平叶幕8;

其中,行间相对的两株葡萄树的第三主蔓4相向延伸培育。

所述葡萄树形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起垄、定植:

起垄规格以垄底宽2m、垄高30~40cm;定植密度为行距4m、垄的长度方向的株距为2m;

b.培育主干和主蔓:

定植当年,萌芽后保留一个健壮新梢直立生长,当新梢长度达到0.9~1.1m时摘心,培育为直立主干,在直立主干之上15~20cm处,保留摘心后的顶端两个副梢分别沿沿垄的长度方向反向延伸培育,培育成长度为0.95~1.0m的第一主蔓和第二主蔓,其他副梢均抹除;于第一主蔓或第二主蔓临近主干处选取一根健壮新稍作为第三主蔓进行倾斜培育,待该新稍达平棚架面后进行摘心,保留顶芽副梢继续水平生长,其中:倾斜部分的培育长度为0.9~0.95m,水平部分的培育长度为1.2~1.3m,其他副梢均抹除;当相邻两株的第一主蔓与第二主蔓相接时摘心;

c.结果母枝的培育:

第一主蔓、第二主蔓和第三主蔓上的所有新稍按照15~20cm的距离抹芽定梢,并进行摘心促熟处理,即顶芽留2~3叶反复摘心,侧芽留1~2叶绝后摘心,使第一结果枝、第二结果枝的长度控制在0.95~1.0m;冬季修剪时,枝条基部粗度达到0.8cm及以上,留1~2芽短稍修剪,作为下一年的结果母枝或预备枝,其余枝条由基部疏除,完成树形培育;

第二年,葡萄果实的负载量控制在750~1500kg;

第三年及以上,葡萄果实的负载量控制在1000~1500kg。

通过上述构建方法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