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影响葡萄收成的更换砧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86819发布日期:2020-09-29 17:4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影响葡萄收成的更换砧木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不影响葡萄收成的更换砧木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是广西热产的亚热带水果,嫁接是常用的栽培方法,然而植户种在进行嫁接苗的栽培时发现,一般的葡萄嫁接苗种植了1-2年后葡萄才开始结果,这时候才发现葡萄苗的砧木并不适合在当地种植,产量很低、受到病虫害影响大,此时就需要更换砧木,常规的操作是重新选择适合的砧木之后把接穗重新处理后再进行一次嫁接操作,然而这样的操作往往又要等1-2年后才有收成;这样更换砧木会严重影响葡萄收成,对农户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找到一种不影响葡萄收成的更换砧木方法,该方法能提高嫁接苗成活率、不影响葡萄收成,同时还能达到更换砧木的目的。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找到一种不影响葡萄收成的更换砧木方法,该方法能提高嫁接苗成活率、不影响葡萄收成,同时还能达到更换砧木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影响葡萄收成的更换砧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嫁接苗两侧对称种植需要更换的两根砧木,待砧木长好后,对在砧木植株进行横切,然后用切刀从横切面斜切向下,切出一个劈口,所述切刀与横切面间形成一40°-60°的夹角;(2)在嫁接苗接穗与原砧木接口的位置上方、接穗的茎部两侧边分别用切刀斜向上切出下窄上宽并带皮的倾斜楔形削面,两个倾斜的楔形削面对称,两个楔形削面的中间部分仍然与原砧木相连;将两个楔形削面分别插入步骤(1)切出的两个砧木的劈口内;(3)向步骤(2)连接好的接口处涂抹愈合剂,用绑带将两个接口分别扎紧,待新砧木粗度和原砧木粗度差不多时,砍掉中间连接的原砧木,即完成更换葡萄砧木的嫁接。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切刀包括手持部和切割部;所述手持部呈长条状,其中一面沿长度方向呈凹弧;所述切割部呈长条形,其中一端通过固定轴固定在手持部的凹弧面;另一端为楔形刀口端,刀口端可绕固定轴进行轴向运动;所述切割部的固定端外部还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可将切割部与手持部间的夹角限定在0°-30°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凹弧的弧度为90°-12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为一与手持部呈30°固定夹角的挡板。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和步骤(2)劈口的深度为:3cm-5cm。进一步的,所述愈合剂由如下重量份成分组成:木薯淀粉200g、石灰水200ml、赤霉素20mg、白黎芦醇2mg、用芦荟汁补充至1000ml。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是针对生长了1-2年开始结果的葡萄嫁接苗进行砧木更换的方法,要求既要保证葡萄能当年结果,同时还要保证嫁接苗的成活率,更换砧木嫁接时,不采用传统的接穗和单砧木的嫁接方式,而是将新砧木种植在嫁接植株旁,直接嫁接接穗、不切断原砧木与接穗,形成1接穗2砧木(原砧木、新砧木)的过渡生长系统,待新砧木粗度和原砧木粗度差不多时,此时已能保证对接穗的营养供给,再切掉原砧木,采用这样的嫁接方式,能保障更换砧木后嫁接苗的成活率、不影响葡萄的收成,同时还能更换优势砧木,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农户的损失。由于本申请对接穗采用了两个侧面的斜切方式,这样的嫁接方式比其切口比常规嫁接要求更高,且不容易把握切口,会导致接穗部分不易存活,需要接口快速愈合才能更好生长,为此,申请人自主研制了愈合剂成分,该成分中有木薯淀粉、石灰水、赤霉素和芦荟汁,申请人在研究是发现,常规的愈合剂因为不能附着在植物伤口上,虽然含有促进植物愈合的成分,但是其效果并不突出;而采用石蜡等凝固成分由于其透水、透气性不好,虽然能将成分固定在植物伤口处,但是吸收效果并不明显;申请人研究过程中发现,芦荟汁中含有较多的多糖成分、黄酮等物质具有杀菌、黏性高的特性,但是附着力仍然不强,如果加入一定的成胶成分,能增加其凝胶能力,但是胶体大部分透气性不好,因此,申请人考虑从淀粉中选取合适的成胶成分,经过不断尝试,发现木薯淀粉经过蒸煮后,其能很好的形成交联反应,充分融合芦荟汁、白黎芦醇、赤霉素和石灰水成分,且淀粉具有一定的粘度,能充分附着在切口,形成闭合隔离层,对切口进行全面修复,提高嫁接苗的存活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嫁接前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嫁接后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切刀的闭合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切刀的完全打开状态示意图附图说明:1、接穗;2、楔形削面;3、劈口;4、原砧木;5、新砧木;6、手持部;601、凹弧;7、切割部;701、刀口;702、固定轴;8、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为了能有效的起到光合作用,实施例1和2所有实验采用的套袋均为透明材质的透明袋。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不影响葡萄收成的更换砧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图1所示,(1)在原嫁接苗(接穗阳光玫瑰,砧木贝达葡萄)两侧对称种植需要更换的两根新砧木5(新砧木5bb葡萄苗),待新砧木5长好后,对新砧木5植株进行横切形成横切面,然后用切刀从横切面斜切向下,切出一个劈口3,所述切刀与横切面间形成一45°的夹角(夹角范围在40°-60°均可满足嫁接要求,夹角小于40°时切口太平,不宜与接穗的楔形削面2固定,当夹角范围大于60°时,劈口角度过大,会导致新的楔形削面2与劈口3由于中间有原砧木4的阻碍,不能完全的贴合,影响嫁接效果,因此,最适宜的范围是40°-60°);劈口3的深度为:3cm(劈口3的深度为:3cm-5cm均可满足嫁接要求,低于3cm时接口不稳固,大于5cm时劈口太深,不便操作)。(2)在嫁接苗接穗1与原砧木4接口的上方、接穗1的茎部两侧边分别用切刀斜向上切出下窄上宽并带皮的倾斜楔形削面2,该楔形削面2与步骤(1)新砧木的劈口3内部形状、大小相对应,两个倾斜的楔形削面2对称,两个楔形削面2的中间部分仍然与原砧木4相连;将楔形削面2分别插入步骤(1)切出的两个新砧木的劈口3内;(3)向步骤(2)连接好的接口处涂抹愈合剂,用绑带将两个接口分别扎紧,待新砧木5粗度和原砧木4的粗度差不多时,砍掉中间连接的原砧木4,即完成更换葡萄砧木的嫁接;更换砧木后的嫁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愈合剂由如下成分组成:木薯淀粉200g、石灰水200ml、赤霉素20mg、白黎芦醇2mg、用芦荟汁补充至1000ml;愈合剂中:石灰水为石灰水的饱和溶液;所说的芦荟汁,是将芦荟与蒸馏水按照1∶2混匀打浆后过滤得到。实施例2:本实施例更换砧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使用的切刀结构如图3-图4所示:所述切刀包括手持部6和切割部7;所述手持部6呈长条状,其中一面沿长度方向呈凹弧601;所述切割部7呈长条形,其中一端通过固定轴702固定在手持部的凹弧601面;另一端为楔形刀口701端,刀口701端可绕固定轴702进行轴向运动;所述切割部7的固定端外部还设有限位部8,限位部8可将切割部7与手持部6间的夹角限定在0°-30°之间;为了将切割部7的角度限定在0-30°,所述限位部8为一与手持部6呈30°固定夹角的挡板。为了更好的将手持部6贴合在葡萄茎外表面,所述凹弧601的弧度为100°(弧度为90°-120°均可满足切割要求,弧度太大或太小都不能切合砧木或接穗的茎外壁,抓握不方便)。利用实施例2的切刀对切砧木的方法:将砧木横切形成一圆形截面后,将切刀的切割部7闭合到手持部6,呈图3的状态(倒放,刀口701向下),然后将刀口701贴在砧木的截面上沿,向下拉动手持部6,使手持部6沿着砧木外茎向下移动,刀口701切开砧木在拉力和砧木截面阻力的作用下,慢慢打开并下移切入砧木内部,当其基部到达限位处被限位时如图4状态(倒放,刀口701向下),即完成对砧木的劈口切割。经该切刀的切割能保证砧木劈口3能达到嫁接要求,并且整齐统一、快速。利用实施例2的切刀对接穗1茎部进行削面处理的方法,将切刀的刀口701打开,并且刀口701向上如图4所示,然后将手持部的凹面601尽可能贴合在接穗1茎部,按压切割部7与手持部6的连接处,缓慢将刀口701压入接穗1茎内,直至手持部与接穗1基本平行即完成接穗1的楔形削面2处理,如此处理出来的削面2基本能与砧木的劈口3贴合。不同嫁接方式对葡萄生长的影响:在申请人的3块试验田内进行,分别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换砧木的嫁接:组1: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换砧木的嫁接;并采用实施例2的切刀处理实施例1的嫁接苗;组2: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换砧木的嫁接;但是采用常规刀片处理;组3:采用常规的嫁接方法,即将接穗进行重新处理从原砧木上分离后将其用刀削成削面,嫁接到新品种的砧木上,并且不采用愈合剂对伤口进行处理。组1-3除了嫁接方法有区别外,其它田间管理方法完全相同,组1-3中,接穗的葡萄品种为阳光玫瑰;原砧木品种为贝尔葡萄;新砧木品种为5bb葡萄。每个试验田内分别有20株嫁接苗。在嫁接后第5d、第10d、第15d、第20d和第30d观测并统计嫁接苗的累计死亡株数,得到的结果参见表1;同时观测葡萄的结果时间,选择组1-3中在嫁接当年的前1年结果最好的葡萄植株进行观测和统计,首先观测更换砧木后开始结果的年份(称为始果年),当年结果的记为第0年,嫁接后1年开始结果的记为第1年,嫁接后2年开始结果的记为第2年;葡萄成熟后称量果重并计算增产率,增产率计算公式为(始果年产量-更换砧木嫁接前当年产量)×100%/更换砧木嫁接前当年产量,得到的结果参见表2:表1嫁接苗死亡数量(单位:株)组别第5d第10d第15d第20d第30d组100000组211111组356666由表1可知,对组2死亡的嫁接苗进行观察申请人发现:是由于在采用刀片操作切开砧木或接穗时,操作不当,没有把握好切口的大小、角度和深度,对其成活情况造成影响;使用实施例2的切刀由于规格统一,有预设的限位和角度调节得到的切口都相对统一,减少了操作失误的发生;组3的死亡数量大于组1-2,说明生长了1-2年后的接穗在更换砧木的过程中,愈合剂能减少嫁接苗的死亡;说明,采用本申请的方法更换砧木能有效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表2嫁接苗的果时间和增产率从表2可知,组1-3的增产率差异并不明显,说明本申请中葡萄产量与砧木品种有关;而组1-2的始果年相同早于组3,说明本申请的嫁接方法只要嫁接苗能成活,是否采用嫁接刀进行切割对果时间都没有影响,均能在更换砧木当年结果;只要形成1接穗2砧木品种的过渡嫁接方式就能有效改善葡萄更换砧木的结果时间。测定愈合剂成分对嫁接的影响:采用上述实施例1的嫁接方法,并采用实施例2的切刀处理葡萄接穗和新砧木,与实施例不同的是,下述试验例分别采用表3的愈合剂成分;每个试验例供试苗为100株,嫁接后第5d、第10d、第15d、第20d和第30d观测并统计嫁接苗的累计死亡株数,得到的结果参见表4:表3愈合剂成分组别木薯淀粉(g)石灰水(ml)赤霉素(mg)白黎芦醇(mg)芦荟汁试验例110010000加至1000ml试验例2150150101加至1000ml试验例3200200202加至1000ml试验例4250250303加至1000ml试验例500041000ml愈合剂的加工方法为:实施例所说的石灰水为石灰水的饱和溶液;所说的芦荟汁,是将芦荟与蒸馏水按照1∶2混匀打浆后过滤得到;将木薯淀粉、石灰水、赤霉素和芦荟汁混合搅拌后加热,加热时不断搅拌,煮沸后2min-3min冷却到室温即得。表4嫁接苗死亡数(株)组别第5d第10d第15d第20d第30d试验例157777试验例222222试验例300000试验例434444试验例51012131313由表4可知,试验例3的死亡数最低,然后依次是试验例2、试验例4、试验例1和试验例5。说明本申请的愈合剂成分中,木薯淀粉、石灰水、赤霉素的作用缺一不可,且最适宜的组成是:木薯淀粉200g、石灰水200ml、赤霉素20mg、白黎芦醇2mg、用芦荟汁补充至1000ml配制得到。愈合剂中,木薯淀粉起到提高愈合剂粘度,提高愈合剂附着能力促进嫁接口对愈合剂吸收能力的作用,石灰水和芦荟汁起到杀菌、消毒、促进接口愈合生长的作用,赤霉素起到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上述成分缺一不可,缺少任意成分都会影响嫁接后葡萄的成活率。综上,采用本申请更换砧木的方法,能让可以结果的嫁接苗在当年就能结果,不会影响葡萄收成,同时还能同步更换砧木,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种植户的损失,且采用本申请的切刀,能统一形成切口,方便嫁接,配合本申请使用的愈合剂能进一步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以上所述实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