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水田耕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8600发布日期:2020-10-28 12:1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水田耕整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田耕整机。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的发展,水田耕整机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水田耕整机包括机架、拖板总成、主拖板调节机构,拖板总成横向尺寸较长,行走或运输十分不便,遇到宽度较窄的道路,根本无法行走,严重影响耕整机的使用与推广,因此,现在人们在研究将水田耕整机改进成折叠式水田耕整机。现有折叠式水田耕整机总成是在行走或运输时,将机架、拖板向后折叠。这种机架的主要缺陷在于:折叠后前后方向尺寸较长,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显著减小机架、拖板折叠后前后方向尺寸,从而显著减小占地面积的折叠式水田耕整机。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折叠式水田耕整机,包括机架、传动系统、悬挂总成、拖板总成、主拖板调节机构;所述机架包括中间机架、通过第一销轴铰连接在中间机架两侧的侧机架;未折叠状态下,所述侧机架垂直于折叠式水田耕整机前后运动方向横向平置,所述侧机架的下方设有旋耕机构;所述侧机架包括未折叠状态下垂直于折叠式水田耕整机前后运动方向、横向平置的第一支承管、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支承管、第一横板上下相对、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中间机架、侧机架之间设有第一拉伸油缸;所述拖板总成包括主拖板、连接板、两个副拖板;所述主拖板包括中间主拖板、通过第二销轴铰连接在中间主拖板两侧的侧主拖板,所述侧主拖板的另一侧铰连接副拖板;所述连接板包括中间连接板、中间连接板两侧的侧连接板;所述中间主拖板横向平置,设置在中间机架下部的后侧,通过中间连接板与中间机架连接;所述侧主拖板在机架处于未折叠状态时横向平置,设置在侧机架下部的后侧,通过侧连接板与侧机架连接;所述悬挂总成固定连接在中间机架上;所述悬挂总成包括固定连接于中间机架前侧的两个横向间隔排列的连接板和设置在两个连接板之间、用于与行走机构连接的连接架;所述两个连接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圆柱状的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垂直于折叠式水田耕整机前后运动方向横向平置,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中央变速箱、边变速箱,中央变速箱设置在中间机架中间,边变速箱固定连接在侧机架侧面;所述中央变速箱的输出轴与第一支承管中边变速箱的输入轴通过牙嵌式离合器连接;所述牙嵌式离合器包括套装并固定连接在中央变速箱输出轴端部的第一半离合器、套装并滑动连接在边变速箱输入轴端部的第二半离合器;所述第一半离合器、第二半离合器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均布的第一牙、第二牙;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主拖板调节机构包括中间主拖板调节机构、侧主拖板调节机构;所述中间主拖板调节机构设置在中间机架与中间主拖板之间;所述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设置在侧机架与侧主拖板之间;所述第一销轴竖置,下端向正后方倾斜,所述第一销轴的中心轴线与竖直垂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侧主拖板、副拖板之间设有第二拉伸油缸;所述第二销轴竖置,所述第二销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销轴中心轴线同在前后方向的垂直平面内,当需要折叠时,所述第二销轴、第一销轴的中心轴线同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主拖板调节机构包括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第一横杆、第一竖杆;所述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承管上;所述第一横杆前后方向布置,前端铰连接在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的后侧上部,所述第一竖杆上端与第一横杆的后端固定连接,下端与侧主拖板铰连接;所述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的油缸尾端铰连接在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的后侧下部,活塞杆端部铰连接在第一竖杆与第一横杆的连接处;所述中间主拖板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横杆、第二竖杆、气弹簧;所述第二横杆前后方向布置,前端铰连接在中间机架的后侧;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第二横杆的后端铰连接,下端与中间主拖板铰连接;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与中间机架铰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杆铰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悬挂总成上设有导泥板组件;所述导泥板组件包括左导泥板、右导泥板、两个导泥板连接座;所述两个导泥板连接座分别套装并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板外侧的支承件上;所述左导泥板、右导泥板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个导泥板连接座上;所述左导泥板、右导泥板分别设有竖置、横向间隔相对的导泥板;所述左导泥板、右导泥板的导泥板均自后向前、自上而下向外侧倾斜,形成自上往下看到的自后向前的八字形、自后向前看的自上而下的八字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泥板连接座的前侧设有垂直方向间隔等距离布置的若干孔,所述左导泥板、右导泥板的上部分别设有与导泥板连接座前侧若干孔相对应的若干孔,通过相对应的孔,所述左导泥板、右导泥板与导泥板连接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上套装第一压缩弹簧;所述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的进油管路中设有蓄能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半离合器端面上的第一牙、第二半离合器端面上的第二牙均为越远离端面越宽的梯形牙;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套装在套装第二半离合器的边变速箱输入轴端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半离合器远离第二牙的一端设有将第二半离合器轴向压向第一半离合器的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套装在套装第二半离合器的边变速箱输入轴端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主拖板调节机构包括中间主拖板调节机构、侧主拖板调节机构;中间主拖板调节机构设置在中间机架与中间主拖板之间;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设置在侧机架与侧主拖板之间;第一销轴竖置,下端向正后方倾斜,第一销轴的中心轴线与竖直垂线的夹角为锐角;侧主拖板、副拖板之间设有第二拉伸油缸;第二销轴竖置,第二销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销轴中心轴线同在前后方向的垂直平面内,当需要折叠时,第二销轴、第一销轴的中心轴线同轴。这样,处于折叠状态时,侧机架带动侧主拖板向后方上侧倾斜折叠,显著减小折叠后前后方向尺寸,从而显著减小占地面积。

2.侧主拖板调节机构包括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第一横杆、第一竖杆,通过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可以很便捷地调节侧主拖板的角度。

3.中间主拖板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横杆、第二竖杆、气弹簧,在气弹簧作用下,中间主拖板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保持与侧主拖板同步。

4.设有导泥板组件,左导泥板、右导泥板的导泥板均自后向前、自上而下向外侧倾斜,形成自上往下看到的自后向前的八字形、自后向前看的自上而下的八字形,这样,水田耕整机在使用时,行走机构在前面行走,行走机构的轮胎在水田中压出较深的胎痕,胎痕两侧的泥土高出地面,后面的左导泥板、右导泥板的导泥板将胎痕两侧高出地面的泥土导入胎痕中,这样,显著提高耕整后地面土壤一致性。

5.导泥板连接座分别套装并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板外侧的支承件上,这样,导泥板连接座可根据需要在支承件上横向调节位置,从而根据需要调节左导泥板、右导泥板的横向位置。

6.导泥板连接座的前侧设有垂直方向间隔等距离布置的若干孔,左导泥板、右导泥板的上部分别设有与导泥板连接座前侧若干孔相对应的若干孔,通过相对应的孔,左导泥板、右导泥板与导泥板连接座固定连接,这样,可根据需要调节左导泥板、右导泥板的上下位置。

7.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上套装第一压缩弹簧,可显著减小压平时的振动。

8.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的进油管路中设有蓄能器,耕整时,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进油口增大时进行蓄能,压力减小时释放,起到稳压节能作用。

9.第一半离合器端面上的第一牙、第二半离合器端面上的第二牙均为越远离端面越宽的梯形牙,这样,折叠式水田耕整机在进行耕整时,牙嵌式离合器的第一半离合器的第一牙、第二半离合器的第二牙始终楔合在一起,不会脱开,从而保证折叠式水田耕整机的正常使用。

10.第二半离合器远离第二牙的一端设有将第二半离合器轴向压向第一半离合器的第二压缩弹簧,这样,一方面,折叠式水田耕整机从折叠状态转换成展开状态时,第一半离合器、第二半离合器弹性接合,不刚性接合,有效保护牙嵌式离合器;二方面,第一半离合器、第二半离合器接合后,第二压缩弹簧将第二半离合器轴向压向第一半离合器,起到防脱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从前向后一个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从后向前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从前向后另一个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ⅰ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牙嵌式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半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向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二半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图10为图1中ⅱ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折叠式水田耕整机,包括机架、传动系统、悬挂总成4、拖板总成、主拖板调节机构。

机架包括中间机架5.1、通过第一销轴5.3铰连接在中间机架5.1两侧的侧机架5.2;未折叠状态下,侧机架5.2垂直于折叠式水田耕整机前后运动方向横向平置,侧机架5.2的下方设有旋耕机构;侧机架5.2包括未折叠状态下垂直于折叠式水田耕整机前后运动方向、横向平置的第一支承管5.2.1、第一横板5.2.2;第一支承管5.2.1、第一横板5.2.2上下相对、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销轴5.3竖置,下端向正后方倾斜,第一销轴5.3的中心轴线与竖直垂线的夹角为锐角。

中间机架5.1、侧机架5.2之间设有第一拉伸油缸5.4。

拖板总成包括主拖板、连接板、两个副拖板6.3。

主拖板包括中间主拖板6.1.1、通过第二销轴6.1.3铰连接在中间主拖板6.1.1两侧的侧主拖板6.1.2,侧主拖板6.1.2的另一侧铰连接副拖板6.3,侧主拖板6.1.2、副拖板6.3之间设有第二拉伸油缸6.4。

连接板包括中间连接板6.2.1、中间连接板6.2.1两侧的侧连接板6.2.2;中间主拖板6.1.1横向平置,设置在中间机架5.1下部的后侧,通过中间连接板6.2.1与中间机架5.1连接;侧主拖板6.1.2在机架处于未折叠状态时横向平置,设置在侧机架5.2下部的后侧,通过侧连接板6.2.2与侧机架5.2连接。

悬挂总成4固定连接在中间机架5.1上;悬挂总成4包括固定连接于中间机架5.1前侧的两个横向间隔排列的连接板4.1和设置在两个连接板4.1之间、用于与行走机构连接的连接架4.2;两个连接板4.1的外侧分别设有圆柱状的支承件4.3;支承件4.3垂直于折叠式水田耕整机前后运动方向横向平置,固定连接在连接板4.1上。

传动系统包括中央变速箱3.1、边变速箱3.2,中央变速箱3.1设置在中间机架5.1中间,边变速箱3.2固定连接在侧机架5.2侧面。

中央变速箱3.1的输出轴与第一支承管5.2.1中边变速箱3.2的输入轴通过牙嵌式离合器3.3连接;牙嵌式离合器3.3包括套装并固定连接在中央变速箱3.1输出轴端部的第一半离合器3.3.1、套装并滑动连接在边变速箱3.2输入轴端部的第二半离合器3.3.2;第一半离合器3.3.1、第二半离合器3.3.2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3个均布的第一牙3.3.1.1、第二牙3.3.2.1(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半离合器3.3.1、第二半离合器3.3.2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2个或多于3个均布的第一牙3.3.1.1、第二牙3.3.2.1)。第一半离合器3.3.1端面上的第一牙3.3.1.1、第二半离合器3.3.2端面上的第二牙3.3.2.1均为越远离端面越宽的梯形牙;第二压缩弹簧套装在套装第二半离合器3.3.2的边变速箱3.2输入轴端部。

第二半离合器3.3.2远离第二牙3.3.2.1的一端设有将第二半离合器3.3.2轴向压向第一半离合器3.3.1的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套装在套装第二半离合器3.3.2的边变速箱3.2输入轴端部。

主拖板调节机构包括中间主拖板调节机构14.1、侧主拖板调节机构14.2。

中间主拖板调节机构14.1设置在中间机架5.1与中间主拖板6.1.1之间;中间主拖板调节机构14.1包括第二横杆14.1.1、第二竖杆14.1.2、气弹簧14.1.3;第二横杆14.1.1前后方向布置,前端铰连接在中间机架5.1的后侧;第二竖杆14.1.2的上端与第二横杆14.1.1的后端铰连接,下端与中间主拖板6.1.1铰连接;气弹簧14.1.3的一端与中间机架5.1铰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杆14.1.1铰连接。

侧主拖板调节机构14.2设置在侧机架5.2与侧主拖板6.1.2之间,侧主拖板调节机构14.2包括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14.2.1、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14.2.2、第一横杆14.2.3、第一竖杆14.2.4;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14.2.1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承管5.2.1上;第一横杆14.2.3前后方向布置,前端铰连接在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14.2.1的后侧上部,第一竖杆14.2.4上端与第一横杆14.2.3的后端固定连接,下端与侧主拖板6.1.2铰连接;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14.2.2的油缸尾端铰连接在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14.2.1的后侧下部,活塞杆端部铰连接在第一竖杆14.2.4与第一横杆14.2.3的连接处。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14.2.2的活塞杆上套装第一压缩弹簧14.2.5;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14.2.2的进油管路中设有蓄能器14.2.6。

第二销轴6.1.3竖置,第二销轴6.1.3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销轴5.3中心轴线同在前后方向的垂直平面内,当需要折叠时,第二销轴6.1.3、第一销轴5.3的中心轴线同轴。

悬挂总成4上设有导泥板组件;导泥板组件包括左导泥板15.1、右导泥板15.2、两个导泥板连接座15.3;两个导泥板连接座15.3分别套装并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板4.1外侧的支承件4.3上;左导泥板15.1、右导泥板15.2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个导泥板连接座15.3上;左导泥板15.1、右导泥板15.2分别设有竖置、横向间隔相对的导泥板;左导泥板15.1、右导泥板15.2的导泥板均自后向前、自上而下向外侧倾斜,形成自上往下看到的自后向前的八字形、自后向前看的自上而下的八字形。

导泥板连接座15.3的前侧设有垂直方向间隔等距离布置的若干孔,左导泥板15.1、右导泥板15.2的上部分别设有与导泥板连接座15.3前侧若干孔相对应的若干孔,通过相对应的孔,左导泥板15.1、右导泥板15.2与导泥板连接座15.3固定连接。

需要进行折叠时,第二拉伸油缸6.4拉动副拖板6.3转动,盖在侧主拖板6.1.2上,侧主拖板调节机构14.2在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14.2.2作用下,转动侧主拖板6.1.2,直至第二销轴6.1.3、第一销轴5.3的中心轴线同轴,然后第一拉伸油缸5.4油缸缩回,拉动侧机架5.2绕第一销轴5.3转动,实现侧机架5.2、侧主拖板6.1.2的折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