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采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2067发布日期:2020-09-01 18:5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节能采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采茶技术领域,具体是节能采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化的不断推进,在传统的采茶行业中推行机械化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利用采茶装置进行采茶也变得越来越普及,现有采茶装置(也称采茶机)按照操作形式分为单人背负手提式采茶机、双人抬式采茶机和乘用型采茶机;其中单人背负手提式采茶机操作和控制简单,成本低,且对不同坡地茶园均能实现采茶,因而广受欢迎。

但是单人背负手提式采茶机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采茶机采下来的茶叶直接进入到采茶机上的收集袋中,收集袋和采茶机的重量全部由采茶者手提承担,增加了采茶者的手部负担,长期采茶劳动强度大。

第二,采茶装置采茶时,只能采摘树冠而上的芽叶,但实际茶树生长中,依然存在许多茶树的树冠并非朝上,导致采茶装置采茶时经常将茶叶剪破,导致存在许多碎茶叶,影响茶叶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节能采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人操作的采茶机存在的采茶者手部负担重,长期采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节能采茶装置,包括采茶机本体和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包括能够背负在采茶者身上的收集篓,收集篓与采茶机本体连通,采茶机本体上设有能够旋转的扫叶板和能够剪切茶叶的采茶刀,采茶刀采下的茶叶能够被扫叶板扫入到收集篓内,收集篓内转动连接有接料耙,接料耙上设有若干个耙齿,收集篓内设有收集台,接料耙在转动后能够将收集的茶叶倒入收集台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方案时采下来的茶叶被送至收集篓内完成收集,而收集篓能够被采茶者背起来,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一样手提着采下来的茶叶,因而降低了采茶者的手部负担,解决了采茶者长期手提式采茶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在采茶者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解决的前提下,采茶者相同时间内采茶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使得采茶装置更加高效节能。

此外,在采茶过程中因存在部分茶叶只被剪到了一部分而形成碎茶叶,而茶梗也会因多次重复剪切而存在小段的纯茶梗;扫叶板将采茶机本体剪切下来的茶叶和纯茶梗扫至收集篓的接料耙上,茶叶中碎茶叶和纯茶梗从接料耙的耙齿之间下落,实现碎茶叶、纯茶梗与好茶叶的筛分,筛分后剩下的质量好的茶叶在接料耙的转动下送入到收集台收集;整个过程自动对采下来的茶叶的分离,省时省力。

进一步,所述收集篓内设有斜台,收集台放置在斜台上,收集台能够沿着斜台滑动。

有益效果:当收集台上的茶叶收集较多后,因收集台滑动在斜台的斜面上,故而收集台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沿着斜台滑动,进而避免茶叶在收集台上的某一个位置堆积的情况,有利于收集篓收集更多的茶叶。

进一步,所述收集器上设有报警器,报警器连接有按钮开关,按钮开关设置在收集篓内壁上,收集台从斜台下滑到收集篓内壁上后能够按下按钮开关。

有益效果:在收集台完全滑落至收集篓底部,也即收集台撞击到收集篓内壁的按钮开关,按钮开关按下后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采茶者收集篓内的茶叶已经收集完成需要更换,避免茶叶收集过多,而出现茶叶无法被收集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收集篓分为可拆卸连接的上篓和下篓,接料耙位于上篓内,斜台和收集台位于下篓内。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可分离的上篓和下篓,便于在收集台收集满茶叶后更换新的下篓。

进一步,所述收集篓内设有若干个承料杆,相邻承料杆之间的间隙能够供接料耙的耙齿穿过,承料杆下方设有回收盒。

有益效果:在接料耙未能及时实现对茶叶中纯茶梗、碎茶叶与好茶叶分离时,承料杆用于承接未能及时实现分离的茶叶,同时若干个承料杆的存在也使得碎茶叶和纯茶梗能够从相邻承料杆之间的间隙中自动下落而实现与好茶叶的分离。

进一步,所述接料耙包括至少两个耙组,每个耙组上均有若干个耙齿,每个耙组上的若干个耙齿沿接料耙的转动中心周向设置,每个耙组上的若干个耙齿沿接料耙的轴向排布。

有益效果:每个耙组的耙齿既绕接料耙周向设置又沿接料耙轴向排布,也即每个耙组的若干个耙齿的连接呈螺旋线,使得耙齿与茶叶的接触并不在同一时间,耙齿会带动着茶叶倾斜,有利于碎茶叶从相邻耙齿和相邻承料杆之间的下落。

进一步,所述收集篓外表面设有放置台,采茶机本体连接有电源,电源固定连接在放置台上;收集器还包括将采茶机本体与收集篓连通的管道,收集篓设有进料口,管道安装在进料口上,收集篓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进料口位于接料耙的两侧,出风口正对电源。

有益效果:电源用于为采茶机本体供电,电源放置在收集篓的放置台上,便于采茶者将电源背负在身上;而收集篓上的出风口的设置,使得扫叶板旋转产生的风能够从出风口吹出,吹出的风直接吹在电源上,便于电源的散热,扫叶板转动的动力得以利用,相当于实现了能源的再利用。

进一步,所述收集器上设有喷雾器,喷雾器的喷头安装在收集篓内。

有益效果:在炎热的夏季,茶叶采下来后很容易变焉,利用喷雾器喷出雾状的水洒在茶叶上,以保持茶叶的新鲜。

进一步,所述采茶机本体上固定连接有导叶器,导叶器包括固定连接的抬叶板和压叶板,抬叶板与压叶板连接呈v形,导叶器位于采茶刀的前进方向上,采茶刀位于抬叶板和压叶板之间。

有益效果:采茶装置采茶时,只对树冠朝上的茶叶剪切较为方便,但并非所有茶树上的茶叶都能符合要求,部分茶叶存在叶片水平生长或靠近水平生长,使得采茶刀更容易将茶叶剪碎,形成碎茶叶;本方案通过设置导叶器,使得树冠不朝上的茶叶能够被抬叶板向上抬起,而不能直接被剪下来的整片茶叶被压叶板压住,有利于茶叶不被采茶刀剪碎,降低碎茶叶的数量。

进一步,所述采茶机本体上固定连接有挡板,采茶机本体上有手柄,挡板靠近手柄一侧,挡板呈弧形,弧形的挡板能够贴在身体身上;采茶机本体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吊环,吊环上能够安装背带。

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时,采茶者可以利用背带和吊环将采茶机本体挂在人的身上,同时利用呈弧形的挡板将采茶机本体跨在采茶者的髋部或腰部,利用人体髋部或腰部的力量对采茶机本体形成支撑,进一步降低手提采茶机本体的重量,降低手的负重,此外,采茶机本体通过人体髋部或腰部进行支撑后,采茶者只要一个手作用在手柄上即可把控采茶装置的前进方向,操作更加方便。

除此之外,弧形的挡板还能延伸至人体的前侧,实现对前进道路的开路,避免人体直接前进采茶存在的人体身上的衣服直接钩挂在茶树上而影响采茶进度的情况,同时也降低了人体行走时对茶树的摩擦,减少对茶树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采茶机本体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采茶刀和导叶器的位置关系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收集篓的轴测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剖视图;

图5为图4中承料杆和接料耙的轴测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采茶机本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茶机本体100、收集器200、扫叶板1、采茶刀2、导叶器3、抬叶板31、压叶板32、管道4、上篓5、进料口51、放置台52、下篓6、承料杆7、耙组8、耙齿81、回收盒9、斜台10、收集台11、按钮开关12、电源13、滤网14、喷头15、阻挡网16、手柄17、提把18、挡板19、吊环20。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至图6所示:

结合图1至图3,节能采茶装置,包括采茶机本体100和收集器200,采茶机本体100上安装有扫叶板1、采茶刀2、手柄17、提把18和两个电机,其中一个电机用来带动扫叶板1转动,另一个电机用来带动采茶刀2往复运动实现剪切采茶;采茶机本体100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导叶器3,导叶器3包括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抬叶板31和压叶板32,抬叶板31与压叶板32连接呈v形,抬叶板31位于压叶板32上方,导叶器3位于采茶机本体100上采茶刀2的前进方向上,采茶刀2位于抬叶板31和压叶板32之间。

结合图1、图3至图6,收集器200包括管道4和能够背负在采茶者身上的收集篓,收集篓分为卡扣连接的上篓5和下篓6,上篓5上开设有进料口51,管道4一端连接进料口51,管道4的另一端连接采茶机本体100,管道4采用截面不断变化的管道4(也即变径管道,),管道4截面大的一端与采茶机本体100连接,管道4截面小的一端与进料口51连接;扫叶板1转动时相当于一个风扇,一方面扫叶板1将采茶刀2剪切下来的茶叶往管道4方向推,另一方面扫叶板1转动形成的风力直接将茶叶通过管道4吹至收集篓内。

上篓5上焊接有若干个承料杆7,上篓5上转动连接有接料耙,接料耙由电机带动着转动;接料耙包括转轴和若干个耙组8(本实施例中为四组),每个耙组8上均固定有若干个耙齿81,每个耙组8上的若干个耙齿81沿接料耙的转轴周向设置,每个耙组8上的若干个耙齿81沿接料耙的轴向排布,每个耙组8中若干个耙齿81的连接呈螺旋线。

若干个承料杆7倾斜向下朝向接料耙,相邻承料杆7之间的间隙能够供接料耙的耙齿81穿过,承料杆7下方安装有回收盒9,回收盒9固定在上篓5上。

下篓6上放置有斜台10,斜台10上放置有收集台11,收集台11能够沿着斜台10的斜面滑动,接料耙在转动后能够将收集的茶叶倒入收集台11上。

收集器200上安装有报警器,报警器电连接有按钮开关12,按钮开关12安装在下篓6的内壁上,收集台11从斜台10下滑到下篓6内壁上后能够按下按钮开关12。

上篓5外表面一体成型有放置台52,采茶机本体100连接有电源13(电源13用于给报警器和所有电机供电),电源1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放置台52上;

上篓5上开有出风口,出风口与进料口51位于接料耙的两侧,出风口正对电源13,便于吹出的风对电源13进行散热;出风口上安装有滤网14,避免上篓5内的茶叶直接从出风口吹到电源13上。

收集器200上还安装有喷雾器,喷雾器的喷头15安装在收集篓的上篓5内,上篓5内还安装有阻挡网16,阻挡网16位于接料耙上方,以避免刚进入收集篓内的茶叶直接被吹送至接料耙靠近出风口的一侧(也即避免没有经过分离的茶叶直接被收集台11收集)。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茶叶分离:采茶者采茶时,采茶装置(以下也称采茶机)的电源13安装在收集篓上,收集篓被采茶者背在背上,在采茶刀2不断将茶叶剪切下来后,扫叶板1旋转,将采下来的茶叶扫入管道4中,并利用扫叶板1旋转产生的风力将茶叶通过管道4吹到承料杆7上,若干个承料杆7倾斜向下朝向接料耙,既便于纯茶梗、碎茶叶与好茶叶的分离(纯茶梗和碎茶叶自动从相邻承料杆7之间的间隙下落至回收盒9内),又使得茶叶向接料耙靠近,避免茶叶堆积在承料杆7上。

接料耙转动,连接呈螺旋线的若干个耙齿81依次将承料杆7上的茶叶向上拨动,进一步使得纯茶梗、碎茶叶与好茶叶分离(纯茶梗和碎茶叶自动从相邻耙齿81之间的间隙下落)。

第二,茶叶收集:随着接料耙的继续转动,经过分离的茶叶从接料耙左侧被抛到了右侧,被抛到右侧的茶叶下落至下篓6的收集台11上实现收集;当采集茶叶的时间是在炎热的夏天时,可以启动喷雾器,使得喷雾器的喷头15不断喷出雾状的水气到茶叶上,以增加茶叶的新鲜度。

第三,茶叶收集满后的自动报警:茶叶不断下落至收集台11上,结合图4,刚开始收集台11靠着下篓6右壁放置,茶叶主要下落至收集台11的偏左侧,在收集台11上茶叶不断增多后,收集台11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沿着斜台10向左下方滑动(避免茶叶在收集台11上的某一个位置堆积的情况),有利于收集篓收集更多的茶叶;在收集台11完全滑落至下篓6底部,也即收集台11撞击到下篓6内壁的按钮开关12,按钮开关12按下后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采茶者收集篓内的茶叶已经收集完成需要更换,避免茶叶收集过多,而出现茶叶无法被收集的情况;上篓5和下篓6扣接,能够便于下篓6的更换。

整个采茶过程中,电源13和采集到的茶叶均在收集篓上,而收集篓背负在采茶者背上,故而整个采茶过程,采茶者只需要手握手柄17和提把18将采茶机本体100提起来即可,降低了采茶者的手部负担,解决了采茶者长期手提式采茶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在采茶者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解决的前提下,采茶者相同时间内采茶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使得采茶机更加高效节能。

此外,在采茶过程中,扫叶板1相当于一个风扇,既便于茶叶的输送,吹出的风又能从出风口吹出后吹到电源13上,便于电源13的散热,扫叶板1转动的动力得以利用,相当于实现了能源的再利用。

本实施例采茶时,导叶器3位于采茶刀2的前进方向上,在采茶刀2尚未剪切到茶叶前,抬叶板31能够将树冠不朝上的茶叶向上抬起,压叶板32能够将不能直接被采茶刀2剪下来的整片茶叶压住,以使得位于抬叶板31和压叶板32之间的采茶刀2不会将茶叶剪碎,降低了采茶刀2剪碎茶叶的概率,有利于茶叶质量的提升。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基本如附图7所示,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改进:

采茶机本体100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挡板19,挡板19靠近手柄17一侧,挡板19呈弧形,弧形的挡板19能够贴在人体身上;采茶机本体100上还焊剂有两个吊环20,吊环20上能够安装背带。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采用本实施例时,采茶者可以利用背带和吊环20将采茶机本体100侧挂在人体身上,同时利用呈弧形的挡板19将采茶机本体100跨在采茶者的髋部或腰部,利用人体髋部或腰部的力量对采茶机本体100形成支撑,进一步降低手提采茶机本体100的重量,降低手的负重。此外,采茶机本体100通过人体髋部或腰部进行支撑后,采茶者只要一个手作用在手柄17上或作用在提把18上即可把控采茶机的前进方向,操作更加方便。

除此之外,弧形的挡板19还能延伸至人体的前侧,实现对前进道路的开路,避免人体直接前进采茶存在的人体身上的衣服直接钩挂在茶树上而影响采茶进度的情况,同时也降低了人体行走时对茶树的摩擦,减少对茶树的伤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