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的抗病毒病组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3753发布日期:2022-01-26 15:58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含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的抗病毒病组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农业化学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的抗病毒病组合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2.香草醛衍生物已经开发很久,但是能够广泛应用于农业并且获得有益效果的产品比较少。贵州大学对香草醛衍生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申请的专利cn106467478a中公开了一种含二硫缩醛的香草醛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化合物能抑制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等植物病毒。在后续的研究中,专利cn110305052a公开了放射性同位素碳-14标记的香草硫缩病醚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
14
c标记原料,合成了一种
14
c-香草硫缩病醚,建立了
14
c标记香草硫缩病醚的微量
14
c标记合成方法,避免了高温高压反应,生产安全,合成成本较低。所述放射性同位素碳-14标记香草硫缩病醚能够用以溯源追踪香草硫缩病醚在环境和生命体中的迁移转化、代谢降解和吸收富集等污染演变规律研究,为全面评价香草硫缩病醚的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3.柠檬酸(citric acid,简称c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又名枸橼酸,分子式c6h8o7,无色晶体,常含一分子结晶水,无臭,有很强的酸味,易溶于水。结晶时控制适宜的温度可获得无水柠檬酸。在工业,食品业,化妆业等具有极多的用途。
4.香草硫缩病醚在防治作物病毒病方面具有比较优异的防治效果,为了扩展其农业植保应用范围,将其与柠檬酸进行复配,开发高效的病毒病防治药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的农药组合物,所述香草硫缩病醚为如下式(i)化合物:
[0006][0007]
其中,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的重量比为1:0.01-100。
[0008]
优选的,上述农药组合物中,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的重量比为1:0.05-50。尤其优选的,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的重量比为1:0.4-4.0。
[0009]
优选的,上述农药组合物中,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的重量之和占农药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1-50%,优选的,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的重量之和占农药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40%。
[0010]
优选的,上述农药组合物中,所述农药组合物还包含农用助剂和载体,所述农用助
剂和载体的重量之和占农药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0-99%,优选的,农用助剂和载体的重量之和占农药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60-98%。
[0011]
优选的,上述农药组合物为农药制剂,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可溶性液剂、可溶性粒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颗粒剂、微乳剂、乳油、水乳剂、悬浮剂、悬浮乳剂、微胶囊悬浮剂或种衣剂。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农药组合物的用途,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病害,所述作物病害为病毒病。优选的,所述病毒病为条纹叶枯病或白粉病。
[0013]
优选的,上述用途中,所述作物为粮食作物、果树、蔬菜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作物为水稻、小麦、番茄或辣椒。
[00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上述农药组合物防治作物病毒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上述农药组合物以喷施、灌根、沟施、浸种的方式施药于植物的根部、茎叶、花朵或果实,施药的浓度为100-5000倍液,优选的,施药的浓度为500-1500倍液。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18]
本发明通过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制备的复配组合物在防治作物病毒病方面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而且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在防治辣椒病毒病、小麦丛矮病、番茄病毒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应用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的复配制剂防治作物病毒病,施药两次且施药倍数在500-1000倍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优异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实施例中防治水稻、小麦、番茄、辣椒病害的药剂为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香草硫缩病醚为申请人制备,柠檬酸为市场采买,工业级,纯度大于99%,复配时采用工业级柠檬酸进行配制。将香草硫缩病醚制备成4wt%的乳油,在施药时,应用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制备为相应配比的乳油制剂。
[0020]
下面实施例中,病毒病调查方法如下:
[0021]
药剂处理前调查病指基数,药剂处理后按照调查要求调查病害等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每次药效调查的同时观察各用药区有无药害(如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生长不良,叶片畸形等)产生。
[0022]
病害分级标准如下:
[0023]
0级,无任何症状;
[0024]
1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
[0025]
3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6-15%;
[0026]
5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16-30%;
[0027]
7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31-50%;
[0028]
9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1%以上。
[0029]
(3)病情计算方法:
[0030]
[0031][0032]
对于两种活性成分是否增效的判定方法如下:
[0033]
根据单剂的实际防治效果计算复配制剂的理论防效:
[0034]
e0=xa+x
b-xa*xb/100
[0035]
其中:
[0036]
xa为单剂a的防治效果(%)。
[0037]
xb为单剂b的防治效果(%)。
[0038]
e0为复配的理论防治效果(%)。
[0039]
e1为复配制剂的实际防治效果,如果e1>e0,则说明两种药剂复配后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e1大于e0的值越大说明协同增效的效果越优异。如果e1≈e0,则说明两种药剂复配后协同相加,如果e1<e0,则说明两种药剂复配后拮抗。
[0040]
实施例1辣椒病毒病的防治试验
[0041]
将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按照配比制备如下比例的微乳剂:
[0042]
制剂1:4%香草硫缩病醚
·
1.6%柠檬酸微乳剂(简称:5.6%香
·
柠微乳剂)
[0043]
制剂2:4%香草硫缩病醚
·
4%柠檬酸微乳剂(简称:8%香
·
柠微乳剂)
[0044]
制剂3:4%香草硫缩病醚
·
6.4%柠檬酸微乳剂(简称:10.4%香
·
柠微乳剂)
[0045]
制剂4:4%香草硫缩病醚
·
10%柠檬酸微乳剂(简称:14%香
·
柠微乳剂)
[0046]
制剂5:4%香草硫缩病醚
·
12.8%柠檬酸微乳剂(简称:16.8%香
·
柠微乳剂)
[0047]
制剂6:4%香草硫缩病醚
·
16%柠檬酸微乳剂(简称:20%香
·
柠微乳剂)
[0048]
为保证柠檬酸在微乳剂中活性成分含量的稳定,在上述制剂1至制剂6的制备中采用常规微乳剂制备中的助剂和溶剂,但是要保证制备过程中ph值小于7,制备得到的制剂符合微乳剂剂型的质量要求。
[0049]
将10%柠檬酸水剂分别稀释5000倍、2000倍、1250倍、800倍、625倍、500倍后得到柠檬酸浓度为20ppm、50ppm、80ppm、125ppm、160ppm和200ppm的药液用于喷雾施药。制剂1-6分别稀释800倍。
[0050]
辣椒病毒病的田间试验安排在琼海市辣椒种植区,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每个重复30株,施药时期为辣椒苗期,喷施6%香草硫缩病醚乳油、10%柠檬酸水剂、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不同配比的药液,空白对照施用清水,清水施用量和药剂相同的施用量,施药后15天调查辣椒病毒病的病情指数,然后计算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0051]
在该实施例中,对施药后的辣椒茎叶进行病毒病症状的调查分级,主要是针对辣椒病毒病的蕨叶、花叶、明脉、矮化、黄化、坏死、顶枯和畸形等多种症状进行调查和分级,然后进行辣椒病毒病病害指数(或称为病情指数)计算,然后进行防治效果统计。具体施药浓度和辣椒病毒病防治效果参见如下表1。
[005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53]
表1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不同配比防治辣椒病毒病的试验结果
[0054]
药剂稀释倍数浓度(ppm)防治效果(%)理论防效(%)4%香草硫缩病醚乳油8005053.2—
10%柠檬酸水剂50002025.4—10%柠檬酸水剂20005026.3—10%柠檬酸水剂12508021.5—10%柠檬酸水剂80012520.3—10%柠檬酸水剂62516022.5—10%柠檬酸水剂50020021.8—制剂180050+2072.665.1制剂280050+5075.465.5制剂380050+8076.363.3制剂480050+12570.862.7制剂580050+16071.263.7制剂680050+20073.063.4
[0055]
通过表1中辣椒病毒病的实际防治效果和理论防效之间的对比能够看出,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配比在1:0.4至1:4之间在防治辣椒病毒病过程中是协同增效的。尤其是制剂2和制剂3,其能够实现辣椒病毒病的防效高于75%,高出理论防效10%以上。
[0056]
实施例2 14%香
·
柠微乳剂对病毒病的防治
[0057]
将制剂4(14%香
·
柠微乳剂)分别稀释500倍、800倍、1000倍进行小麦丛矮病、番茄病毒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试验。同时,将4%香草硫缩病醚乳油和10%柠檬酸水剂作为对比药剂进行施药,稀释倍数为800倍。
[0058]
水稻和小麦的盆栽试验为:每个药剂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设置2盆,每盆10株以上。番茄盆栽试验:每个药剂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设置2盆,每盆3株以上番茄。清水处理与施药量相同,水稻和小麦的首次施药期为生长期,番茄的首次施药期为开花前10天左右。首次施药后7天进行第二次施药,第二次施药后10天后统计14%香
·
柠微乳剂500倍、800倍和1000倍对小麦、番茄和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具体的防治效果情况如下表2。
[0059]
表2 14%香
·
柠微乳剂防治病毒病的试验处理及结果
[0060][0061]
在表2中,比较4%香草硫缩病醚乳油单剂、10%柠檬酸水剂单剂和14%香
·
柠微乳剂复配制剂的800倍液防治效果,对于单剂4%香草硫缩病醚乳油防治小麦丛矮病的效果来说,防效为38.6%,对于单剂10%柠檬酸水剂防治小麦丛矮病的效果来说,防效为27.8%,两种药剂复配的理论防效为55.7%,而14%香
·
柠微乳剂的800倍液的实际防效为68.4%,说明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在防治小麦丛矮病中是协同增效的。同样,通过计算番茄病毒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结果,同样能够得出香草硫缩病醚和柠檬酸在防治番茄病毒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中也是协同增效的。对于最佳使用浓度,在防治小麦丛矮病、番茄
病毒病、水稻条纹叶枯病中,应用14%香
·
柠微乳剂的500倍液相比较于800倍液的防治效果更加优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